中国大国担当感言
“大国担当意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做到担当了吗
思考后,写500字以上感悟。
当今的世界面临很多复杂问题,不少还是时间跨度大、涉及主体多、需要各国密切协同才能解决好的问题。
从地区局势到气候变化,在这些问题上如果只打一家的小算盘,不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更有可能造成囚徒困境、以邻为壑的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重大问题的讨论和解决,用我们的理念、文化和胸怀为世界问题提供中国解决提供方案,不断增加对世界的贡献度,充分体现了大国在新时代应有的风貌。
现实的利益总是充满诱惑,我们能够做出这样的姿态,不仅靠实力,而且因为我们有担当,能做到胸怀世界、胸怀理想,我们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成为自内而外的驱动力。
面对2022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丰硕成果,你有哪些感悟?
喝特色大国,应该是我们建立了一年一带一路的政策。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心得体会1200字
弱国无外交,强国才能行使自己的主权。
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第1句】: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联合国宪章》维护国积和平和安全的宗旨和原则,加大参与国积反恐怖主义合作的力度;中国支持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作为安理会,主动履行的责任。
中国按联合国有关决议,派遣军舰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自1990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的人员迅速增加、执行维和任务的领域不断扩大,已经成为联合国5个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之一。
【第2句】:中国不断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中国力所能及地援助发展中国家;通过世贸组织、亚太经济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开展多边经贸合作,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1997年7月,一场巨大的金融风暴席卷亚洲,中国冒着本国经济受到负面影响的风险,承诺人民币不贬值,避免了发展中国家的新一轮货币贬值;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政府再一次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相继出台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第1句】:08个百分点等措施,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减缓世界经济的衰退。
【第3句】:中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并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本着对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国际环境公约和协议的谈判和缔结,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1992年6月,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
中国建设性地参加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和国际谈判,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4句】:中国不断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人权委员会的成员国,多次派代表参加国际人权文书的起草工作。
对自己已加入的人权公约,一贯遵循“条约必须信守”的国际法原则,予以切实、认真的履行。
中国改革开放感言
f
被誉为大国工匠的徐立平我的感悟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
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
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
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这是对徐立平的赞美。
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
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
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悟: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业绩。
中国拥有了航空母舰。
写下不少于500的感想。
近期,不断有记者媒体把正在建造的“瓦良格”航母照片公布出众,表示出中国第一艘航母有即将下水成军的消息。
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应该冷静对待,宣传应适可而止,过于的“喧哗”可能会适得其反,也许正中它国“喧嚷”中国“威胁论”下怀。
中国是大国,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航母理所当然,只是来得太迟。
再者,航母的诞生让国人喜忧兼并;喜的是中国即将拥有航母,拥有航母可进入蓝色海洋;标志着大国形象;忧的是中国的第一艘航母毕竟还是来自乌克兰的“二手”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其它先进武器、飞机、发动机,正在用别国的先进技术进行复制、借鉴,还不能与美国与西方国家的航母相媲美。
假若说,能借鉴好别国的技术优势,经过中国科研与现代化军工技术互补,制造出更有特色、有进攻力、防御力、电子化、信息化技术水准高的航母也是好事;如有新的突破和创新,证明中国的海洋军工船舶技术上了台阶,有了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航母相对抗的实力。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界,世界各国针锋相对向海洋求经济,向海洋求能源,向海洋求发展;特别是中国南海面临东盟各国不断残食领土,强占岛屿;去年,美国军事借机“天安号”事件重返亚洲,美国“华盛顿”航母不顾中国外交连续九次抗议进入黄海、南海,为它国保驾护航,事实证明落后就有被挨打,被欺负、蹂躏。
同时,也验证九十年代某些学者论述中国不需要建设航母的“谎言”,只因为当初,中国是否建设航母“争论不休”,耽误了建设的最佳时机,而去年忍让美国航母进入黄海、南海的事实让中国蒙受耻辱。
今年,中国第一艘航母有望下水成军的消息让国人兴奋,不管怎么说中国还是有了航母,中国有了航母就有了维护海洋的“利器”,这也是自中国空军“歼-10”、“歼-20”横空出世之后,海军又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虽说来得有点晚,还是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写一段感言,六七百字
我没感觉从制造大国变成了制造强国,倒是感觉变成了市场国,比以前更惨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5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