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感言

中俄建交70周年感言

中国建国以来外交成就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交

【第1句】:建国的第一年,与苏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2句】: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3句】: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

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第4句】: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

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形成“万隆精神”。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第1句】: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

(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第2句】: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3句】: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第4句】: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第1句】: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第2句】: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第3句】: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通过了《上海共识》。

【第4句】: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

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

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列举五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A今天, 北京的天气真是好,好在一片蓝天骄阳,与此衬托节日盛典相得益彰。

那个官员真是多,多得连退休已久的也要占着主席台的一席之地;这是其中之一的不解。

看了武器装备、军人布阵,心中没有一点的欣喜,看来我是没有了争斗之心,对于耀武扬威的行为无动于衷,只是希望中国以后不需‘动刀枪’,世界和平。

对于,毛泽东思想排在前方花车的敬重,心中激动,还有小平同志你好;所谓盖棺论定,对于这两位领导人是应该永远尊敬的。

队伍太整齐了,唯有少先队员方阵略有弯曲,看得我心里舒服,这才是自然的快乐;可爱的少年们。

太多的美女了,简直是不相信有这么多如此完美的人体出现在同一场地,深深地为中国人种自豪和欣喜。

现场解说的主持人太有才,声情并茂,绝不冷场,假如给十分满分,他们有三分功劳;为国人愈来愈好的口才而高兴。

唯有接近尾声时,主持人大概念了5分钟都没有念完的出席名单,感到一丝的忧心---国家要养许多人,花许多的钱,会不会影响我退休后的那份养老金,嗨,一个自私的真实的人,就是不会好好地看出热闹,惭愧。

B 军旗飘飘,军歌嘹亮;马达轰鸣,铁流滚滚。

多么整齐的步伐,多么威风的军容,多么严明的纪律,多么坚强的意志

在解放军建军七十七周年纪念日,驻港部队官兵在石岗军营举行的公开盛大阅兵仪式,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更是带给约三万现场市民全新的体验和强烈的震撼。

随着军旗护卫方队、九个徒步方队、两个装甲方队和三个空中直升机编队组成的受阅队伍,相继亮相,接受司令员王继堂中将的检阅,其一流的精神风貌、一流的作风纪律、一流的训练质量,都淋漓尽致地展示在全港面前。

喜看阅兵式,市民无不交口称赞,对拥有这样一支威武、文明、胜利之师,倍感骄傲和自豪,对香港的稳定繁荣更添信心;咸称通过观赏阅兵仪式,增加了对解放军的了解和对国家的认识,加深了爱国之情,增强了国家主权观念。

众所周知,军队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和保障。

在世界各国,阅兵仪式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是一项非常严肃和重大的活动,其主要意义在于彰显国家主权、突出国防实力,展示政府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的力量和决心。

在中国,除了举行过十三次举世瞩目的国庆阅兵外,一般阅兵活动是建军节在军营内举行。

此次驻港部队在军营公开举行‘八一’阅兵,在香港特区和全国范围都是第一次,对于回归已经七年的香港来说,更是具有特殊意义。

应该承认,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在香港,所谓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等,在人们心中一直都是比较淡薄的。

对没有国家主权完整和安全,就没有民众安居乐业这样的基本道理,人们都不甚了然,甚至连‘爱国爱港’,都曾经成为一些人嘲笑的对象。

在这种心态下,当然对主权象征的解放军,就长期存有偏见、疑虑和抗拒了;在这种认知下,对认识和落实‘一国两制’,对执行基本法,当然带来种种不利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有识之士早就大声疾呼,香港亟待加强国民教育。

毫无疑问,阅兵式就是很好的一种国民教育方式。

从此次阅兵式后各方的良好反应来看,昨天的阅兵式是相当成功的,相信还会给本港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不仅让市见证了驻港部队七年来的光辉足迹,展示了驻港部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昂然形象,加深了市民对军队的认识和信任;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市民的国家观念,强化主权意识,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七年前,在香港这颗东方明珠上首次飘扬起‘八一’军旗,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有了象征和体现国家主权的军队,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有了坚强可靠的保证;七年来,驻港部队以其过硬军事素质、精良武器装备、严明作风纪律和高昂士气,严格依法履行防务,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良好形象,筑起安全屏障,充分证明邓小平当年坚持驻军香港,的确是高瞻远瞩

c国庆大典,展现出一个军队的军威、一个国家的国威和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

共和国走过六十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

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都挺过了,我们都走过了,祖国的脊梁坚强了;我们有过梦想,我们有过豪情壮志,我们也有过无数快乐和喜悦,我们都拥有过,我们都经历了。

我们为有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们为祖国有一个坚强的脊梁而骄傲。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脊梁,就不会站立行走;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脊梁,则只能屈服在别人的脚下,匍匐爬行。

是的,有了坚强脊梁的国家,才会有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动力,才会有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的勇气。

过去的这一年走过的日月,是祖国经受磨砺的日子。

雪灾、4·28撞车事故、

【第5句】: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灾人祸似乎接踵而来,祖国在忍受着痛苦,也在为那些离去的儿女们流泪、心痛。

可祖国依然挺立着,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祖国依然坚强着,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国比任何时候都坚强。

灾害灾难,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毁我们美好的家园,可以让我们失去善良的家亲。

但是,动摇不了儿女们的意志,压不垮我们祖国的脊梁。

脊梁看似平常,但它却是支点。

它不仅是一个人站立的支点,也是一个民族雄起的支点,更是一个国家昂首前进的支点。

脊梁有时看不见,但却能感受的到,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取的精神和力量。

只要有了不屈脊梁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坚强的祖国脊梁在,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奋进的动力和勇气。

有人说,多灾兴邦。

每一次灾难,会让我们每一个人变得更加成熟,会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为有一个不甘屈服、永远坚强的祖国而自豪。

是的,有了坚强脊梁的祖国,人民才能享受幸福,扬眉吐气,才能担负起世界和平的责任,为人类文明谱写辉煌的篇章。

过去这一年走过的日子,虽有苦涩,但也有欢喜。

29届奥运会在中华大地上举办。

这是人类一次最伟大的聚会,也是中国人百年梦想,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了中国。

半个多世纪之前还被骂作“东亚病夫”中国人,而今已迈步跨入体育大国的行列,证明了我们有能力举办奥运史上最好的体育盛会。

奥运期间,中华儿女抱着对奥运精神的尊重、崇尚与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世界友人手拉手、心连心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上共同发扬壮大了奥运精神,谱写了“新奥运”的美妙篇章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历尽磨难而又奋发自强的民族经过改革开放,已迈步跨进了一个追求科学、和谐、进步、和平的现代文明的国家。

过去的这一年走过的日子,虽有悲伤,但也有惊喜。

从灾难里走出的民族是希望的民族,经受过挫折磨砺的国家必将是奋起的国家。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在伟大建设实践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让我们信心百增,看到了组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趋增强。

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脊梁已不是弯曲的,而是顶天立地,骄傲地挺立着坚强的脊梁。

当时间的脚步跨入2009年,祖国六十年的历程是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的丰碑,是激励我们永远前进的火炬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雄壮的国歌,不正唱出了我们伟大祖国坚强不屈的脊梁吗

让我们以航天精神为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

【第1句】: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作用: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2句】: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2)1954 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

影响:使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3句】: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

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第4句】: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

【第1句】: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与周恩来总理会谈。

(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第2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3句】: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第4句】: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的席位。

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践:

【第1句】:1996年,中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第2句】: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第3句】: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通过了《上海共识》。

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4句】: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

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

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新闻,要30字左右的

民众悼念泰安枪击案牺牲民警 出租车系黄丝带泰安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

【第1句】:04”持枪杀人案,2名民警和一名协勤在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壮烈牺牲。

今天,泰安各界群众自发来到案发现场,悼念牺牲的公安看法:(写我们祖国的公安有多么伟大)好些吧

才30字。

如何处理中日关系 形势与政策作文 1000字 急求

“北枕珠面市,东友西朋凰。

东西南北千层树,谁识是学堂。

”[①]这个学堂今天中山大学的南校区,另一个久已深入人心的名字叫康乐园,诗人们偶或简称为康园。

“宽阔而幽静的校园里布满了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

这里有数不清种类的花草树木,简直像个植物园、大花园。

碧、绿、青、翠,这些象征着蓬勃生机的色彩,渗透着,交融着,一年四季,长盛不衰。

”[②]有关康乐园的植物群落或者植物家族,可以先从最柔弱的草说起。

说到草,就多少要以中区草坪为中心了。

它太大了,居然从怀士堂向北,途径孙中山铜像、惺亭,一路延伸到了岭南堂,将近数十亩;它太青葱了,居然一年四季,流淌着让人心醉的碧绿,年年绿着的是芳草;它太别具一格了,居然在钢铁水泥森林一样的广州大都市里,以一片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胜地傲立,仿佛是个世外桃源。

这个草坪同样也有着太多的往事和传奇。

很多年前,校报登过一则叫《拦“牛”》的小品,说的是:表妹从北京来,我陪她欣赏这南国大学的美景。

表妹兴致很浓,不住地赞美那绿绒毯似的草坪。

走到一条绿毯中的小径前,她盯着那挺煞风景的竹栏和“请不要穿越草地”的牌子发问了:“这儿有牛么

要不,拦什么呢

”“对,正是拦牛。

”我一本正经地回答。

“可牛是不会看这字牌的呀

”我这傻表妹还是不理解。

“咳,总是有识字的牛呗

”我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

表妹这才恍然大悟,不无遗憾地跟着笑了起来。

[③]“这儿有牛么

要不,拦什么呢

”北京表妹如果不是1980年而是更早的时候提这个问题,老中大的回答会是:“周围凤凰村、鹭江村的农民们常常来放牛,他们的牛在野草地里吃草,然后在那里拉屎。

露天电影场里也生了许多草,晚上看电影看得兴奋,不小心脚下一腻乎,就知道大事不好,踩到新鲜的牛屎了。

”[④]那个时候,竹栏大概是为了拦牛的。

有一篇写康乐园草坪的美文,是中文系知名学者黄天骥的《芳草年年绿》。

这篇美文已经收入很多集子,比如罗永明主编的《我们的中大》(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舒宝明主编的《校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及黄先生本人的《中大往事:一位学人半个世纪的随忆》(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中大人最早读《芳草年年绿》,该是在1999年11月3日的《中山大学校报》上。

读了这期“七十五周年校庆特刊”,康乐园草坪的“早期史”也许会勾起更多校友们的记忆:不过,这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们的草坪也经历了不少磨难。

在五十年代末,某领导偏爱含羞草,下令在草坪种上他心目中的“珍品”。

殊不知含羞草浑身长刺,繁殖力又极强,转眼间,遍地荆棘,含羞草成了灾。

后来师生不知花了多少劳动时间,才把它们一根根拔除。

“文革”期间,又一位领导发现爱花草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认为校园种草,便是用修正主义思想腐蚀师生。

他发表了一通“花花草草会食人”的高论,为了“红彤彤的江山永不变色”,下令在草坪种上红薯。

黄昏清昼,师生奉命施肥,弄得臭气熏人,苍蝇乱飞。

谁知不久中美建交,外宾来访日多,为避免出现掩鼻而过的尴尬场面,施肥才告停止。

“文革”过后,师生们不得不犁平薯垄,花费了好几万元,在坪上重新铺上嫩草。

到如今,草坪总算依然如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年年春夏秋冬,芊芊芳草,欣欣向荣。

它的伤痕,只埋藏在草根下的深层里。

[⑤]我们的草坪,不只是设过竹栏,还拉上过铁丝网。

那大约是1984年上半年的事,当时校报上有篇杂感写道:“那条条铁丝网,像座座耻辱碑,让我们抬不起头;那网上的根根铁刺,似把把尖刀扎着我们的心。

堂堂的高等学府,为了保护一块草坪竟要拦上铁丝网,这是社会上的人们难以想像的,是我们大学生的耻辱啊

”[⑥]“绿茵茵的草坪平静如湖,\\\/已少见‘入侵者’野蛮的‘铁蹄’。

”[⑦]今天,竹栏、铁丝网俱往矣,我们每一个中大人已经深深懂得如何像爱护自己的皮肤一样去珍爱这片青青的草地了。

读校史,你会感到,这是中大人一直努力下来的结果。

多少个黄昏,商承祚先生一边在这里散步健身,一边挥手制止那些不守纪律横穿草坪的过客。

知道商老这件逸事的人不少,而王起先生专门给校报写过一封信,呼吁保护校园环境,晓得的人就不会太多了。

中外友好交往的近期新闻事件

中美建交40周年的意义:一、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二、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三、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四、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

中美建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系突破的标志性大事。

4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与日俱增,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519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