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感言

智慧阅读春日感言答案

求《塔木德》,中文译本,要正宗的,不要国人写的什么智慧、感悟...

塔(一)书 名: 塔木德作 者:马银文出: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2010年03月ISBN: 9787801799142开本: 16开:

【第38句】:00 元塔木德(二)书 名: 塔木德作 者:(美)塔尔莱特·赫里姆 ,邹文豪 编译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2-1ISBN: 9787802204003开本: 16开定价:

【第36句】:00元塔木德(三)作者:赛妮亚 编译译者:赛妮亚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出版年: 2008年1月页数: 268定价:

【第68句】:00装帧: 精装IISBN: 9787536691926塔木德(四)书名:塔木德图书编号:687157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定价:

【第22句】:0ISBN:720407110作者:赛妮亚出版日期:2004-03-01版次:1开本:大32开

我的阅读感悟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

”列宁也曾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

不管怎么说,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现了书对人类的重要性。

的确,书对人类真是太重要了。

沉沦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热爱生活,心里充满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无比关心他人,心胸狭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心胸无比宽广。

作为我们小学生,更应多读些有益的书籍,这样不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对,书籍是知识的源头,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书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灵魂的工具,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读书,能使人愉快,使人聪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爱人类,爱和平。

书是有价的,但又是无价的。

世上的书那么多,价钱从几元到几千元,各不相同,可它们内存的知识是无价的天价难及的。

书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了。

为了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人们渴求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

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源泉,既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

努力读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好读书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读好书吧!

枯竹,阅读答案

枯竹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

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

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它是王维,“ 。

”它是苏轼,“ 。

”它是郑板桥,“ 。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⑧……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第9期有改动)1.这篇散文以 为线索,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分)2.从全文看,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3分)运用了 顺序,作用: 3.下面诗句是从第⑥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番号。

(3分)选项: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雪压不倒,风吹不折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还原:它是王维,“ 。

”它是苏轼,“ 。

”它是郑板桥,“ 。

”4.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个句子。

(4分)(1)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请结合第⑤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 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

2分)(2)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

(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2分)5.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

(3分)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

我选择 (填番号),理由是:答案:1.枯竹(或:对枯竹的遐想,1分) 对枯竹的喜爱与赞美(或: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1分)2.插叙(1分) 作用:(1)由眼前枯竹回想到与竹有关的童年趣事 (2)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对童年的留恋)之情 (3)为后文对竹的遐想(遐思、赞美)作铺垫(埋下伏笔) (只要答到任意两点,即可给2分)3.C A B(填对一个给1分,共3分)4.(1)从给人精神的愉悦(精神享受,心灵的慰藉)(1分),物质上的无私奉献两方面来表现的(1分)(意近即可) (2)运用拟人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充满活力,顽强生长的情景(意近即可,1分)5.示例:(1)选A(1分),理由:运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1分),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感;前后照应。

(1分) (2)选B(1分),理由:运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1分),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赞美、喜爱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答到任一点即可,1分)

读书感想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便得快乐。

读书一种,一种娱乐的方式。

读书也可以使你身心健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

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举动。

良辰美景,赏心悦目,此为人间四美,通过读书,让我们体会在繁华浮躁的喧嚣都市中那一刻难得的清净,细细回味,仿佛脱离一切,如庄梦化蝶般,使我两忘的宁静,又有扶摇直上逍遥万里的酣畅。

读书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极致。

一本好书,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个苍白的早晨或风雪黄昏。

朱自清大师说:“缓缓地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

”这浓浓的滋味就是书味,读书之味。

真个是:“博览群书添雅趣,缕缕书香胜饭香。

”人生乐趣在读书,有书为伴心甘甜。

读好书,能知晓人生之难,体味天地之大,寂寞而不孤,受苦而不悲,受创而不馁,受宠而不惊,如闲云野鹤,保持着一种雍容雅怡,潇洒达观的境界。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感悟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一位外国记者斯诺所写,他客观详实地报道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纲领,让全世界知道,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真正的未来在哪里。

这本书也是研究党的历史、了解领袖们的资料。

作为在当时写成的第一手资料,不仅介绍了红军的征战史,并且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报道和解释。

这是一部把中国介绍给全世界的书。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

而当权者的屠刀则挥向人民,这个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挽救大局,这个人就是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

党在成立初期,由于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曾受过很大的损失。

新的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领导们的智慧使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只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让国家看到未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没有被侵略者击退,在无数人流血牺牲后,更多的人勇敢站出来。

共产党领导的队伍逐渐壮大,在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没有人能再轻视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了,这是一个代表人民群众的政党。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知道: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经历的苦难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了解过去,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种伟大将给中国带来新的辉煌

有哪些关于世界读书日的感言

世界读书日的感想读书还有一个节日,对喜爱读书的人来说是个最开心的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对人有什么作用

读书是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有人要说了现在的人都读过书,为什么还有人犯罪

这就要分清什么是读书。

我们在学校里的读书,只是一种基本的学习,也是一种基本思想的教育。

只有为读书而读书的人才会得到读书的好处,才会从书中得到做人的道理。

若仅仅为利益而读书最后就不能得到书的净化,最后会离开了书本,忘了读书的根本,就会做出违背书上的教训,做出违背人性的事来。

要让自己的心灵一直不受尘埃的污染,就要一生读书,你的心灵才会永远是纯净的,美好的,才会远离罪恶。

读书使人聪慧,读书是一种学习前人的智慧,长期在前人的智慧的熏陶下,再愚钝的人恐怕也会变得聪明起来的。

这种熏陶不是一时的,是一生的。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才会聪慧一生

现在的大学生,受了高等教育,却还会犯罪。

这就是功利读书造成的。

为功利读书的人,迟早会在功利受损时露出自己的兽行来。

为读书而读书的人,不但会尊重自己也会尊重别人,爱情自己的生命,也会爱惜别人的生命。

真正的读书人是会一生远离功利的,这才是读书人的乐趣。

有了功利,就不会得到读书的快乐。

功利读书只是一时的行为,一时利用书本,一旦目的达到就会废了读书,最后终有一日成为功利的牺牲品。

一生不为功利去读书,才会在精神上获得一生的快乐,心无杂念才会品到读书的快乐。

读书是一种练功,静功。

静坐去杂念,不仅能品到读书的快乐还能练身修身。

所以读书不仅益心也益体。

会读书的人,都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一个会读书的人也会反思自己的行为,静而思之,这样就会净化自己的心和行。

读书不思,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读书必思,才会有收益,才会把书上的知识和智慧溶化在自己的心中,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读书人的心如明镜,心如阳光,温暖自己也会温暖别人

希望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世界读书日”感言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今年的4月23日人们又将迎来第18个世界读书日,在这样一个时段里人们应该很好的反思一下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们真的要感谢那些伟大的作者,使他们为人们的生活指引着正确的方向,是它们点亮了很多人内心的灯。

中国人常常在嘴上讲,一个人在人生中人要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但事实上又如何呢

人们会找到各有不读书的理由,有这个必要吗

当然,从根本上讲一个人读不读书主要看自己。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公民的素质显然很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财富的确增长了,但在精神和心灵方面是否也增长了

物质与精神需要平衡发展是一个既简单有深刻的道理。

读书应该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读书其实是一种最好的修身方法,读书还是一个人能够真切和深刻感受自身幸福的有效手段。

人们处在信息化时代,读书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读书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很多人都误以为读书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其实,当人们把读书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当读书成为一种无功利性的休闲方式时,人们就不会对读书感觉到任何的压力,而只有一种单纯的快乐。

人们都不会反对人生要知本末,而读书正是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事。

对于多数人而言,只要建立起一种读书的意识和培养每天读一点书的习惯,人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这个方法值得所有人尝试一下。

在这个世界上有谁会真的拒绝一种内在的快乐和幸福呢

何况这种快乐和幸福基本不依赖于任何外部环境和条件。

“世界读书日”感言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世界读书日”。

这个节日的历史还不长,从1995年才开始。

然而它已在世界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响应: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朗读马拉松比赛;加拿大的多伦多举办加拿大读书节活动……德国柏林在这前后举行著名作家与读者的会见活动。

在美国流行音乐和好莱坞电影这些通俗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并没有忘记文学,忘记作家,忘记读书。

谈读书,不由地就想起因特网。

从网上获取信息如今十分普及,在网络上“冲浪”是成千上万人每日必不可少的功课,基础教育也正在向计算机倾斜。

然而,许多专家指出,计算机不能代替书本。

美国科学家指出,阅读印成的文字更容易领会,给人打下的记忆烙印也更深。

德国美因茨的“读书基金会”所作的研究表明,书读得多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机。

对美国850所普通学校所作的调查表明,经常从图书馆借阅书籍的学生在国家标准能力测试中的成绩高于平均水平。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表《世界儿童状况》的报告说,语言能力的形成在生命的头四年到头八年之间最为关键,至晚从十二岁到青春期之间必须养成读书的兴趣,因为这个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所有人生最重要的能力都取决于上述阶段的学习。

法国教育协会指出,阅读难度较大的文学作品更能促进耐久力和精神集中力,使知识的获得更容易,各类信息的分析和联系的能力更高。

可惜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意识到阅读和阅读方式的重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说,由于家长的疏忽,不少孩子错过了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大约有20%的儿童呈现临床严重的语言发展障碍,约有一半有运动发展障碍。

即使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也有28%的成年人除了电话号码簿外从不读其他书籍,而由于财政等方面的原因以及片面夸大计算机的作用,德国的学校图书馆还不如上世纪20年代普鲁士时代多。

而在校学生也满足于阅读日常语言写成的文字,不愿下点功夫去阅读较为复杂的文学。

让我们重温豪高尔基和法国历史学家戈洛·曼的话吧。

高尔基说:“热爱书吧

它是人类的朋友。

”曼说:“其人如其所读。

父亲教给我的人生智慧 阅读题答案

然段后的感悟。

关于读书的句子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 富兰克林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 培根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 韩寒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 张潮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 张小砚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 奥斯特洛夫斯基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 三毛柔而不屈 强而不刚。

—— 范蠡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 星云大师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 林语堂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 林语堂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 毛泽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 苏轼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 培根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 普希金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 韩寒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 张潮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 张小砚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 奥斯特洛夫斯基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 三毛柔而不屈 强而不刚。

—— 范蠡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 星云大师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 林语堂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 林语堂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560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