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感言

致敬退伍老兵的感言

退伍老兵感言怎么写

从无忧无虑的幼稚少年到的有志青年,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辱使命,赤胆忠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无怨无悔,我们的青春时光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如今,可能大多士官都和我一样,全然没有一点自豪感、成就感,对于前程,一片茫然,何去何从,不得而知。

当初幻想部队里的机遇如何好,生存环境如何纯净,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好地方。

在部队混了,其实不以为然,一切都是太过于期盼美满,现实它就是这么回事。

如今的士官队伍,概括起来就是:“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比蚂蚁忙,比岳飞忠良,事业难有,前程荒凉”。

  关于部队。

胡主席提出的“”的建设构思在中国大地上不知叫响了多少年,虽然这些年部队在管理中提倡管理新观念、新思路,比如管理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育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首创精神”、“训练上要耐心,工作上要用心,生活中要关心”等等新时期带兵新概念,取消管理中一些“土政策”(严禁打骂体罚,管理中退伍  ;严禁收受钱物,侵占战士利益,乱搞庸俗关系等等)。

但在某些方面,就难以体现出真正的“”。

  首先,一些规章制度不够时代化、人性化。

明确规定士官不能在驻地找对象,不能使用移动通讯。

就而言,干完第一期年龄约二十四周岁左右,若是在地方上,已是谈婚论嫁的年龄,部队一向要求士官大龄化,对待婚姻推迟推迟再推迟。

年轻的士官群体,每年只有短短的假期,可是休假的规定还不能落实到每名士官身上,而很多时候为了执行任务完成工,士官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这份权利!即使没有重大任务,请假难也是一个问题。

一是上级部门根据比例批假,难以保障到每名士官都能按照规定休一次假。

二是请假时,有关系的打声招呼可以先走,甚至反复多次请假,占了请假比例,没有关系的就只有等,等到最后,按照规定都难以探一次家。

若是谈对象,除了探家休假时有机会与地方青年交往,再一个就是家人朋友或同学介绍,就没有其它渠道认识地方女青年了,更不要说找对象。

加之在现在通讯网络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明文规定兵不能使用移动通讯(士官级别再高也是兵),理由是怕泄露军事秘密,可真正知道军事秘密的是干部还是兵,难道兵知道的军事秘密比干部知道的还多,这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移动通讯,就更谈不上与外界联系,家里介绍了对象也无法经常联系沟通,所以经常听到我们的战士说,女朋友写信来要求分手,你们连最基本的交流沟通都不具备,何来感情,你有理由不答应人家提出的分手要求吗?所以士官队伍大龄化,找对象难就见怪不怪了,针对这一情况,部队领导作思想工作时说:“不要急不要急,婚姻问题得慎重考虑”。

连认识别人的机会都没有,哪有选择余地,又何来慎重考虑!部队一向要求士官婚姻问题推迟推迟再推迟,教育时一再强调过早找对象分散工作精力,影响工作和部队建设,须知年轻的士官队伍,员受过部队的高度教育,但也是来自普通青年,也有七情六欲,也期盼有份美满的爱情。

制度的不够时代化、人性化,给管理带来一定的内部矛盾,制约了士官队伍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部队的科学协调发展。

  其次,少数管理领导者的偏见及领导风格不敢恭维。

虽说士官也是“官”,是兵头将尾,军中之母,战士的贴心人,在战士眼里,别拿士官不当“官”,这已足以体现出士官在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骨干队伍,士官在各个岗位履行着重要职能,在部队全部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是,很多时候,有多少领导把士官当回事呢!跟着一个好领导,是我们的最大幸运,不但懂得了接人待物,学会了很多知识,而且个人工作积极性也高,自然成长进步也快;一旦跟了一个不好的领导,自己几年的青春就这样忙忙碌碌中混完了!荒废的流沛,一事无成,毫无成就,能保证到安全退伍便以大幸也。

中国的统治制度讲究集中统一,所谓民主集中制,我认为只不过是一种程序和形式,部队里大多时候,领导的个人主义还是存在着的,并且还很严重。

部队里有这样一句管理名言:“是龙你就卧着,是虎你就趴着”。

你的权利就是服从,坚决服从,绝对服从,发扬民主权利时,有不同看法可以保留意见,切不可自作聪明,使用你的讨论权和发言权,因为这是民主集中会,就是要求决议与上级意图一致。

士官尤其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与领导处理好关系,历来都是这样,不然犯了错误时就难辞其咎,不管所犯错误大小,要么禁闭,要么处分,要不便是按义务兵身份退出现役。

因为谁都知道部队纪律严之又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领导的认真劲”。

虽说只要不违背大原则性的,大事化小,小事可以化了。

但领导若是认真起来,把你犯的错误提升到政治高度,就是你的运气不好了,大会小会你都成了焦点,“批斗会”开了,你是战友身边的活教材,典型教育事例,怎能放过这种机会。

犯错误之初自己就不应存在侥幸心理,这只能怪自己思想不过硬,得接受再教育或思想改造……  再次,对于兵的个人利益真正以人为本吗?兵是部队的全面建设中的主体,也是部队各项任务的最终执行者。

可以这么说,部队提倡以人为本,就应该是倡导士兵至上,保护战士的利益至关重要。

但在部队里,在这方面兵是无名小卒,永远都不能发挥主导作用,属于弱势群体,什么决定都是上面说了算,事关自身利益的事也是听从上级指示,服从组织安排,一些真正对兵有利的事,从首长指示再一级级往下执行,最终很难落实到实处或是存在大大缩水现象。

每个兵都清楚这一点,一切以大局为重,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领导的经常教诲,我们又还能说什么呢?  关于构建和谐警营。

部队强调建设浓厚的内部政治氛围,官兵关系、兵兵关系建设一定要融洽。

可历来中国人重视个人身份与地位,领导者更是无意识中存在一种阶级或层次观念,干部就是干部,兵就是兵,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其中就得保持一定距离,因为种种,管理中更是不可能做到一视同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就拿机关与基层的管理就存在不平等性,如机关人员的管理有时搞变通,对基层管理就相当重视规章制度;对干部迁就照顾,对兵坚决执行纪律。

无论志愿兵,义务兵都是兵,与干部始终存在着一道鸿沟,我们战士很想与干部交流沟通,分享干部的成长经历,学习干部的成功经验,可有的干部不可一视、自视清高、盛气凌人的官样,始终放不下架子与战士打成一片,说出一句话就足够让战士思考,伤心透了,难道这就是地位、级别的区分吗?是乎我们战士被定格在低人一等的层次,“战友战友,亲如兄弟”的那种画面只是在幻想中有过,工作上,生活中除了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何曾有干部与战士之间的“兄弟情”。

  关于个人成长进步。

部队把我们培育成了什么人才,我们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财富?荣誉问题。

工作成绩的好坏,大家说了不算,领导说好就是好,说不行便是不行。

“努力拼搏不算啥,不如领导一句话”。

评先评优,入党考学及一年一度的转改士官,是个敏感问题,事关战士成长进步和切身利益。

我们知道事无绝对,所以在这方面自然就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了,这就要上面有人打招呼,这等好事才可能轮到自己,成为幸运儿。

即使这样,我不知道,花点钱找个关系,给我个“三等功”或是入个党,一个士官退伍了这些荣誉能发挥多大作用,它们会不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一点点的惊喜(当然“二等功”以上及荣誉称号除外,和平时期,平凡岗位几乎不可能荣获)。

工作上做到问心无愧,坦然面对,淡泊名利,莫以得失悲与欢,荣誉谁愿争谁争去!!!走留问题。

初级士官的服役期限为三年,中级士官的服役期限为四年,由于的专业性岗位不多,要求不高,一般服役到三级就算到头了(转到一般都是关系,我们部队四365kUaIlE.cn级以上为个别),通常情况下,当期士官服役期满,就面临着走留问题,若退伍了该干什么?若不退伍,想再晋级,就得慎重考虑划不划算(有关系的就不用想那么多,上面打声招呼便可留下,顶多请领导吃顿饭),如今是经济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部队大概也不例外(转一级和晋级都得花钱,一级两万左右,晋二级两万五至三万零点左右,晋三级五万以上)花钱不说,还得找对人,承担一定风险,若运气不好,没有留下,当初花的钱别人不可能全部退还你,除去请人吃饭和别人帮你的劳务费,小说也得扣掉四五千吧!留下来了,你前两年的工资就慢慢攒下来还债吧!别指望给家里寄一分回去,更别想买房,等着那点退伍费回创业、取媳妇,那可是用好多年的青春换回的啊!想起来不只是悲哀,更是凄凉,是否还有宿命!  也谈个人将来。

从当初的小青年,到现在的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便是找我的剃须刀,我才发现原来我悄悄地将要加入大龄青年的队伍。

朋友开玩笑说:“你在部队混了那么多年,差不多就算了,一直呆在部队也不是办法,也该回来为自己作作打算了”。

什么时候起,我也关心起自己的将来,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的人生价值在哪儿?我的前程驶往何方?如今是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没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怎么在社会上生存,怎么去养家?一名士官在部队默默奉献那么多年,到头来服役期满,还得回家站在最开始的起点,慢慢创业,可年轻的资本已耗了好几年。

部队,无非是一群男人在一块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除了绿色方阵,就是“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把青春与热血抛洒在军营,除了忠诚与一腔热血,除了一身军事技能和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我们还会什么?部队对于战士的处理办法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我们来自普通青年,也即将回归普通青年。

几年青春耗尽,全无一技之长。

以后退伍怎么办,可以做什么?我时常想,部队教育我们要如何如何忠于党,忠于组织,忠于事业,如何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如何不去考虑个人得失,可我们不是神,我们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我们需要生存,将来还要养家,我们有个人奋斗目标,有个人的价值需要实现,而这些问题我们在部队能实现吗?  让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话:“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比蚂蚁忙,比岳飞忠良,事业难有,前程渺茫”!

感动而现实点的给退伍老兵的祝福词有哪些

吃不够的当兵苦,忘不掉的,愿你们心系军营青春无悔,在你们即将离开部队的时候,我祝愿全体老兵,在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上戒骄戒躁,充分发挥部队的优良传统,把在部队这几年里所学、所感、所悟运用于今后的人生之路中。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崭新的姿态面对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军旅生活的每一天。

我要走了,我最大的遗憾是因为军事考核不合格而被挡在军校大门外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千万不要步我的后尘。

老兵\\\/远行的道路上也许会困难重重\\\/没有战友在你们的身边\\\/请你们不要害怕孤单\\\/因为你们永远都在战友们的心间\\\/不论你们身在何方\\\/都走不出消防家园的视线\\\/这里永远都有你们最亲最爱的伙伴 老兵\\\/在新的战线\\\/你们一定要更加勇往直前\\\/用消防赐予你们的铁骨钢肩\\\/去翻越一座座人生路上的坎坷大山\\\/迎接朝阳下那片属于你们的崭新蓝天\\\/我们会在这里为你们\\\/加油,兄弟\\\/即使跌倒千遍万遍\\\/不抛弃,不放弃\\\/勇敢站起来\\\/用笑容迎接挑战\\\/用信念铸就凯旋\\\/老兵\\\/请收下我们最美的祝愿\\\/希望你们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老兵的被子白里泛黄,那是因为绿色已流淌进老兵骚动的脉管,铸就了威武豪迈、屹立于天地间龙的脊梁。

老兵常对新兵说被子每掉一次颜色,人就长高了一节。

老兵的被子棱角最直,直得如同老兵挺立的躯干不屈的信念。

直线加方块,是老兵中唯一的韵律。

老兵的步子沉稳中踩出条令中的节奏。

同一个节奏,一样的距离,坚定铿锵的步伐,是老兵今生无法改变的习惯。

老兵是警营里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青春鲜红的风采,被熟透了的吹得呼呼作响,诉说着老兵的思想和信念。

老兵是警营醒目的标志,军人的形象、军人的奉献无不覆盖着老兵的全身。

在新兵心中,老兵是一本书,读懂了这本书,也就读懂了生命之绿。

老兵闲着时,总喜欢静静地看新兵。

那盈满阳光温情的眼神,让新兵感到拘谨,显得很不自在。

老兵可不管这么多,因为新兵的举手投足翻晒着老兵从军的岁月,老兵不想让雨季的眷念被无端地打湿。

离别的钟声地走个不停\\\/美好的时光即将成为回忆的图景\\\/亲爱的老兵\\\/你们即将告别红门去开始新的远行\\\/难以割舍那份胜似骨肉的战友亲情\\\/还有你们曾经倾注青春的可爱警营\\\/一切的挽留凝结成一句最真挚的叮咛\\\/老兵,珍重 亲爱的老兵,我们不仅珍惜过去的岁月,更憧憬美好的未来。

这次离别以后,盼望你们在适当的时候回老部队坐一坐、看一看,我们要加强联系。

顺心时战友的祝福会催人奋进,困难时战友的问候能驱寒送暖。

亲爱的战友们遇到困难时穿穿你的旧军装,遇到挫折时想想你绿色的拥有,它们没有什么可怕,挺起胸你一定能战胜它,因为你曾经是个兵。

向退伍老兵致辞 对联

一身戎装显露青春风采千锤百炼锻造志强军人昨日当兵,负千秋家国梦,写戎马经典今时退伍,携万世手足情,创改革辉煌

七律,感恩战友 诗词

巴山蜀水一回程,  战友重逢见感情。

  回忆当年沉旧事,  坦言今日弃功名。

  心宽就是人生乐,  体健还来岁老行。

  道义肩挑常奉献,  前往石刻逛新城。

七律:战友聚会二首一戎装惜别卅余年,相约春城月更圆。

铜柱营中寻足迹,澜沧江畔饮清泉。

开怀重把军歌唱,留影还将词赋填。

跃上高台凭远眺,一轮托出艳阳天。

二 有夙今朝聚一堂, 推盘把酒话衷肠。

军歌热浪云霞布, 战友深情笔墨彰。

醉赏新营花吐艳, 闲聊故地水流香。

如今纵是容颜老, 各媲雄心为梓桑。

退伍军人诗词

诗歌.退伍军人退伍的军是军人信念量的结合无摧合金钢上惊天动举镌刻着精忠报国天塌下来只手擎的风采赴汤蹈火的慷慨微笑文明威武之师的呐喊气吞山河把太阳举过头顶祖国人民装在心里用生命和热血谱写时代军魄 无数的退伍官兵相加相乘排山倒海波澜壮阔永往直前的步伐走出万里长城在人生的银行中一个绿色履历耀眼夺目存贮甜酸苦辣得到完美人生……

怀念军旅生涯句子

每当夜深人静时候总是梦回军营,纷沓而来的记忆像快速的倒带,不知在哪里停顿,是战友的情谊,还是熟悉的营房。

一段回忆出现阵阵感叹,一声怀念会激荡彼此的心灵。

四年的军旅生涯,当时过着漫长,现在想着短暂。

有哪些关于宋庆龄的文章嘞

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为新中国奋斗》,《永远和党在一起》 单篇著作 《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 (1911年) 《四个小点》 (1912年) 美国《威斯理安女子学院文学杂志》 1912年4月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 (1912年4月) 《阿妈》 (1913年4月) 中国《团结报》 1987年3月7日 《现代中国妇女》 (1913年4月) 《广州脱险》 (1922年6月) 《在神户高等女子学校的讲演》 (1924年11月28日) 《为“五卅”惨案对上海〈民国日报〉记者的谈话》 (1925年6月) 《为争两广关余向英帝国主义斗争的孙先生》 (1925年6月) 《为廖仲恺遇刺逝世致廖夫人的唁电》 (1925年8月) 《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926年1月8日) 《在广州女校团体欢迎会上的演说》 (1926年1月20日) 《孙中山〈建国大纲〉亲笔稿石印本跋》 (1926年11月) 《为创办湖北妇女党务训练班敬告全国女界同胞书》 (1927年1月20日) 《向苏联妇女致敬》 (1927年) 《妇女与革命》 (1927年9月25日) 《关于北平妇女会的声明》 (1933年1月30日) 《致鲁迅》 (1935年6月5日) 《给全国各界联合会第二次执委会信》 (1936年10月) 《致英国工党书》 (1937年9月17日) 《国共合作之感言》 (1937年9月24日) 《中国走向民主的途中》 (1937年10月20日) 《中国当前的急务》 《向全世界的妇女申诉》 (1938年3月7日) 《双十节告全国妇女界》 (1938年10月9日) 《在重庆妇女界欢迎会上的讲话》 (1940年4月7日) 《勉妇女界努力宪政运动——在成都欢迎茶会上讲话》 (1940年4月24日) 《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 (1942年7月) 《电复中国福利基金会所属单位的孩子们》 (1949年10月) 《“三八”纪念与家庭妇女生产建设》 (1950年2月) 《解放斗争中的中国儿童——为莫斯科〈少年先锋报〉作》 (1950年5月8日) 《在列宁的鼓舞下》 (1955年4月) 《致父母、教育工作者儿儿童保工作者的公开信》 (1955年6月1日) 《在印度新德里各界女欢迎大会上的讲话》 (1955年12月) 《在孟买妇女团体举行的宴会上的讲话》 (1955年12月24日) 《在加尔各答妇女团体举行的欢迎会上讲话》 (1955年12月27日) 《给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会议的贺信》 (1956年4月24日) 《纪念“六一”国际儿童节——为苏联〈少年先锋队真理报〉作》 (1956年5月) 《“叫我庆龄同志

”》

赞美抗美援朝的老兵句子

红旗 红花 红霞,辞别在烈士塔下的爸妈,孩儿带上你们留下的红五星十万火急向东出发歌海 花海 人海,怀揣着老兵的谆谆嘱托我们向东、向东,一起雄赳赳,气昂昂地把鸭绿江跨

我们一起走进熊熊战火,美帝国主义直把硝烟烧到隔岸的通化我们一起走进滚滚铁流,我们的将士捂着流血的伤口,还在扬鞭跃马。

我和他们一样,燃烧着火一样的青春,我分明看到杨根思拉燃导火索让复仇的巨雷在敌群爆炸;我和他们一样,把英雄的赞歌唱响,我分明看到黄继光愤然跃起让敌堡里的机枪变成了哑巴。

我和他们一样,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伟大理想,我分明看到强忍着烈火烧身的邱少云动也没有动一下。

我和他们一样,年轻的中国用英勇无畏的战争粉碎着不可战胜的神话……我们同是抗美援朝向东出发的小兵一个个十四、五岁的年纪,不是梳着羊角辫,就是留着齐肩发,我们中有的许许多多的人都去了三千里江山我们却留在了鸭绿江彼岸的后勤医院学做南丁格尔、克拉拉……在这里,我们接诊、登记、消毒、隔离、检查陌生的面孔又迎来了一茬又一茬在这里,我们穿刺、注射、导尿、开导、理发煎人难熬的夜班儿我们加了又加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逐渐得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老兵的伟大在这里,我们目睹老兵太多的渴望终于理解老兵为啥个个坚忍不拔

我们甘愿变成爱的音符,任凭生命之锤的敲打,让伤病员的肉体和精神一样坚强,自己也一点点地长大。

我们甘愿变成爱的船桨,迎着狂风巨浪的捶打,让生命的小船勇敢地向彼岸进发,自己也一点点地升华。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624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