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关系感言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
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
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
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
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
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
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
【第87句】:3亿美元,顺差为11
【第47句】:7亿美元。
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
【第24句】:5%,达2022亿美元。
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
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
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
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
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
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
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
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
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
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
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
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
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
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
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
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
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
【第8句】: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
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
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
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
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
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
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
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
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
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
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
只有在适当的是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
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
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
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
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
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
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
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到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
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
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
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
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
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
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
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
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
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
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
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
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
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
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
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
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
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
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
希望采纳
中美贸易关系分析
摘要: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而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
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对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2007年的两国贸易关系来看,呈现两大特点:发展迅速,互惠互利;摩擦增多,此起彼伏。
两国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
但两国在贸易中双边摩擦接连不断,还比较尖锐。
2007年中美经贸热点主要集中在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和反补贴以及337调查问题上。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反补贴337调查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8-022-022007年,中美两国之间在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同时,贸易纠纷频起,从人民币汇率到知识产权的世界贸易组织诉讼,从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337调查的不断提起到产品安全的事件,最终的结果体现为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
总的来看,2007年,中美贸易关系呈现两大特点:发展迅速,互惠互利;摩擦增多,此起彼伏。
一、中美贸易关系现状而根据美国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已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从中国进口额已占美国进口总额的
【第16句】:5%
如何正确看待中美贸易关系
吃瓜群众 就看 热闹。
那有什么正确 错误一说呵呵。
对中美关系800字
如何正确看待中美关系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
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
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
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
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
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
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
【第87句】:3亿美元,顺差为11
【第47句】:7亿美元。
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
【第24句】:5%,达2022亿美元。
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
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
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
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
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
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
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
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
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
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
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
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
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
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
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
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
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
【第8句】: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
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
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
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
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
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
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
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
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
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
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
只有在适当的是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
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
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
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
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
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
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
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到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
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
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
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
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
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
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
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
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
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
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
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
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
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
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
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
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
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
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
中美经贸领域关系的变化与发展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中国地位的上升,但是实力还远没有美国强的,中国领导人现在谋求一个和平发展的有好环境,不主张打仗,也不允许别过干涉内政和侵权,就是希望在这十几年内好好发展,实现现代化目的。
增强中国整体实力。
说说你对中美贸易的看法
不能单纯的分析利弊,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美国挑事也是形势所趋,意在钳制住中国,目前停留在阳谋的层面,大造舆论,领头(楗反)中国,制造贸易关系裂缝。
阴谋方面,启用1985年击溃日本的专家,时隔30年复出应对中国问题。
通过“豁免权”楗合亲美派国家,形成一致对华战线。
项庄舞剑,劈开中美关系裂隙,希望从敌对角度保护自身固有利益。
欲抵而得之,中方则采取防御姿态,抵而御之。
结果是裂隙逐渐扩大,双方没有赢家。
世界经济已经一体了,美国只是做做样子,不会真的关系破裂的,这是为了确立地位的应急措施。
因为美国最近在经济的影响力慢慢被中国取代了,或者说美国有点被架空的感觉。
其实中国是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经济纽带,美国离不开中国的。
中国也需要美国继续当先锋,抵挡压力。
美方是觉得中国想要取代他,所以才这么着急,需要用所谓贸易战来确立自己的核心地位,我觉得中国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不大可能会逼迫美国全面开战。
毕竟一带一路的建设还没成型。
经济环没闭合之前,还是不会宰杀美国这头羊的。
求论文:从中美关系谈谈中美贸易
中美间贸易摩擦形势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中美两国的贸易达到了相当规模。
对美贸易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构成,对拉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由于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递增以及美国经济衰退导致其制造业就业人数在过去三年内下降了270万,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用经济模型证明,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如果超过GNP的
【第1句】:5%,两国之间就会发生“激烈摩擦”;要是超过2%就会引起报复措施;如果对一国的贸易顺差超过该国贸易额的25%~30%,那就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成为政治问题。
2003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中美贸易额的
【第46句】:39%,就中美贸易不平衡规模而言,这个问题已经演变成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
并且自从进入2010年以来,中美两国在政治经贸领域的摩擦更是接连不断。
不论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分歧、对台军售、奥巴马 执意会见达赖还是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等,都对中美间的经贸来往制造障碍。
而自去年9月轮胎特保案以来的各种贸易摩擦 更使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复杂。
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是世界上对华“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从1980年到2003年,美国反倾销立案指控的中国产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已近百种产品,在已经结案的产品种类中有80%左右被美国加征反倾销税。
2003年美国对华“反倾销”力度因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再次加剧,先后裁决中国彩电、可锻铸铁管件等产品对美构成倾销,宣布针对中国的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措施,同时裁定中国的家具企业对美构成倾销损害,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遭遇的最大金额的反倾销调查案件,价值高达10亿美元。
农产品贸易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中美双边贸易摩擦的焦点之一。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农产品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30%,主要有粮食、大豆、棉花等。
1999年4月中美签订《农业合作协议》,解决了中国从美国进口柑橘、小麦及其检疫等问题,为中美农产品贸易拓宽了道路。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2003年的前9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总额已经高达
【第25句】: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猛增了123%;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仅为
【第9句】:3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
【第16句】:2亿美元. 纺织品及服装是中美贸易中贸易量最大的商品,也是中国对美出口最主要的商品。
由于纺织品一向被视为敏感性商品,收入弹性和变化幅度较大,因此中美两国纺织品贸易的历程十分坎坷。
2001年中国入世后,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进入相对平静期。
但是由于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增长加快,使得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不断加大对布什政府的压力,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削弱了美国纺织品的竞争能力,最终迫使美国商务部启用《中美入世协议》的“进口潮”机制条款,于2003年正式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针织布、胸衣和袍服三类纺织品实施为期一年的保障措施,结果遭到中方的强烈抗议。
自从中国入世后美国可以采用的对其国内产业进行保护的合法手段越来越少,反倾销便成为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一门“重炮”。
近期,中国出口第一的称号更使其成为全球各国贸易保护的焦点。
2009年的世界贸易数据显示,美国 成为最大的进口国,中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
面对空前的贸易保护考验,中国商务部自今年以来不断发表声明,反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以此为“借口”对人民币汇率的施压。
2月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指出,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美方应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真履行承诺,不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不搞贸易保护主义,切实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大局。
3月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坚定地表示,不要把外贸简单地和汇率联系起来,现在急需解决的是国际贸易平等的问题。
随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在5月召开,中美贸易问题势必成为焦点。
面对着本轮金融危机后中国的不断崛起,未来中美贸易发展之路势必更加曲折。
【1】中美贸易摩擦迅速升级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估计,2009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额为248950亿美元,数据显示中国于2009年成为了第一大出口国,美国成为第一大进口国。
虽然总量上美国占世界第一,但是逆差规模美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一。
媒体分析指出,中国的出口总值排名第一并没有太大意义。
成为第一大出口国,对于中国出口商意味着更严峻的外贸形势。
根据WTO的数据,2008年世界上34%的反倾销 案是针对中国发起的。
商务部数据显示,仅仅在2009年的前10个月我国已遭受贸易救济调查99起,共涉及116亿美元,我国在应对贸易摩擦和维护贸易安全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商务部表示,中美经贸关系一进入2010年就急转直下,首先是贸易摩擦迅速升级,美国对中国所设置的贸易壁垒接连不断: 1月5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初裁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超过3亿美元的钢丝层板征收43%到289%的临时反倾销关税; 2月6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中国生产的礼物盒以及包装丝带征收最高超过230%的反倾销税; 2月24日,美国商务部又初裁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从
【第11句】:06%至
【第12句】:97%不等的反补贴关税。
与此同时,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就欧盟而言,也在仿效美国,频繁对中国的皮鞋等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征收惩罚性关税。
2月18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铜版纸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中国16个纸类产品税号,并将在未来15个月内对中国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做出最终裁决。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美国对中国设立了非常严格的、单独的出口管制,中美贸易之间并不平衡。
数据显示,今年对美贸易的增长态势明显落后于行业回暖大势。
1月上海海关对美实现进出口总值
【第79句】: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但在同期关区前5大贸易伙伴中增速最低,其中对美出口的增长更是只有
【第6句】:5%。
广州海关的统计结果也非常类似,今年1月广州海关对美贸易总值虽比去年同期增长
【第8句】:3%,但在对香港、欧盟、美国等3大贸易伙伴的贸易中增幅最小,比同期广东外贸进出口总体增幅低25个百分点。
【2】多重因素导致中美贸易摩擦 为什么美国要针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
业内普遍表示,美国内部经济不稳,奥巴马政权策略以及未来中美发展格局是主要原因。
【第1句】:竞选压力迫使奥巴马实施贸易保护 专家指出,美国经济目前虽有复苏,但失业率很高,只要美国就业形势没有改善,强大的工会力量继续对奥巴马政府施压,中美间的贸易摩擦就会长期存在,并愈演愈烈。
当前美国劳工失业率为
【第9句】:5%,虽较去年底下降了0.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以劳工为主要“票仓”的民主党政府为了赢得中期选举,也为了兑现竞选承诺,也必将在贸易保护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加大对华贸易保护措施也成为其转移国内失业民众不满情绪,赢取选战的策略之一。
【第2句】:美国实施“全国主动出口”战略的一部分 今年1月奥巴马在就任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中提出,将在未来5年内促使美国出口额翻一番。
作为落实这一目标的具体举动,美国商务部随即公布“全国主动出口”战略,称将从加强贸易拓展、方便贸易融资以及强化贸易规则三大方面扶助美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而贸易保护也成为美国促使出口翻番的重要手段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美国公布的2011年预算中增加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8000万美元的拨款,以培养328名向美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贸易专家,帮助23000家企业开始或加大出口,未来5年内使至少向一个海外市场出口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加50%。
专家指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也是发起和仲裁贸易摩擦的机构,培养数百名向美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贸易专家无疑将增加贸易摩擦案件的数量。
【第3句】:国力竞争的必然结果 从长远的视角来看,中美双方实力对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必然导致中美在和平发展过程频频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历史上,美日贸易摩擦最严重的时期就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主因不在于美国是否想增加出口,也不是人民币汇率低估,而是我国商品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后对原有国际贸易格局形成挑战后的必然结果。
即使奥巴马不推出“全国主动出口”战略,中美贸易摩擦升温也在所难免。
【3】中美贸易摩擦发展的四大趋势 分析指出,进入2010年以来,美国采取的对我贸易保护措施更是有增无减,明显显现出在频率、强度、手段以及内容等方面的四大升级趋势。
首先,贸易保护的频率升级。
从去年11月开始,美国商务部就连续做出初步裁定 ,先后对我出口美国的金属丝网托盘、油井管、钢丝层板、礼物盒及包装丝带、铜版纸和磷酸钾盐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惩罚性关税,频率之高近年来所罕见。
以铜版纸为例,从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发布立案公告对原产于我国和印尼的铜版纸进行“双反”立案调查,到1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该案作出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再到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裁定最终的反补贴关税比例,整个过程只有不到半年时间,速度之快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其次,贸易保护的强度升级。
与贸易保护频率同样增长的,还有美对我出口产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涉案金额和幅度。
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对我输美金属丝网托盘实施的惩罚性关税上限达到438%;去年年底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批准对价值约
【第27句】:4亿美元的中国产油井管征收
【第10句】:3%至
【第15句】:78%的关税,更是创下美对华贸易制裁的金额之最。
再次,贸易保护的手段升级。
除了过去一直使用的“双反”调查、知识产权调查等手段外,去年9月的“轮胎特保案”开创了美国对华贸易遏制的危险先河。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信息部主任龚柏华说,小布什当政期间美国曾对我国发起6起特保调查案,但最后均未实施;而“轮胎特保案”后,必将有更多的美国利益群体365kUaIle.cN要求政府对我国输美产品征收特别关税,从而使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摩擦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最后,贸易保护的内容升级。
从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不断转向劳动和技术密集并重型的产品。
以造纸行业为例,美国对华出口的限制对象从2005年至今就经历了从格记录纸、文具纸、蜡光纸直至最高端的铜版纸的变化;而在钢铁行业 ,我国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除了热轧的两款产品外,几乎已经全部遭遇美方“双反”调查。
【4】中美贸易摩擦的严重后果 专家指出,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升级,不仅直接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也为全球其它国家限制“中国出口”起了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
继美国之后,今年2月欧盟同样对从我国进口的铜版纸发起反倾销调查;而去年年底阿根廷也步美国轮胎特保案后尘,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
WTO业内人士指出,以美国为代表,国外对华贸易保护的领域正从货物贸易向汇率、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扩展,贸易摩擦的争执点也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
目前在美国各部门的对华“双反”案子已经积累了很多,还有数千件关于知识产权冲突的案件,因此今年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频率和强度一定会更高。
与此同时,对于出口企业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贸易保护影响出口外,人民币汇率问题也是中国企业的“一块心病”。
今年2月初,奥巴马就曾表示中国和整个亚洲将继续成为美国庞大的出口市场,但必须处理汇率问题,以确保美国产品不会面对庞大的竞争不利因素。
此后,奥巴马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采访时表示,他将在今年同我国领导人就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一些非常严肃的谈判。
他甚至公开表示,美国需要对全球的外汇政策予以监控,确保其他国家不通过本国货币的贬值来谋取不公平的优势。
企业主表示,汇率问题已经成为众多进出口商的心病,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外贸企业 都因为害怕汇率大幅变动而不太敢接长单。
贸易保护也会增加产能过剩 的风险。
分析指出,如果外需市场因为中美高筑的贸易壁垒而迟迟难以打开,那么这部分不断增加的先进产能就有可能反过来成为国内市场的过剩产能,国内企业花了大价钱进行的投资却难有理想回报,必将影响产业进一步更新的步伐。
【5】寻求中美贸易摩擦解决之道 专家表示,在中美利益之争的前提下,美国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真实目的是要逼迫人民币升值。
美国认为只要迫使人民币升值或者征收高惩罚性的关税,减少中国的进口,美国人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人就可以更多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工作机会就会被产生出来。
但当前的经济模式表明,即使中国减少对美国的出口,也不可能增加美国的就业机会。
因为美国已经没有生产一般消费品的比较优势。
危机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大幅减少,但是美国的失业率攀上26年的历史记录。
这充分印证中国顺差减少,并没有创造美国生产性就业,甚至使与中国出口相关的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减少。
对于美国来说,美国的就业机会只能是在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和发展中产生。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与中国的出口基本没有重叠性,更多是资本密集和科技密集型产品。
只有中国进口美国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美国的这类产品创造市场,美国的工作机会才能被创造出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也会降下来,并逐渐使中美之间的贸易走向平衡。
专家建议,中美双方都必须重新思考双边贸易政策。
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缓解当前中美经济矛盾。
同时面对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争端,中国也在积极应对。
近日,有消息显示中国正准备成立新的机构(中国贸易代表办公室ChinaTradeRepresentativeoffice,CTR)使贸易磋商相关的各项事宜统整处理。
点评: 随着中国在制造业上的竞争力增强,“双反”的目标已逐渐从制造业一般产品如鞋类、服装和玩具转移到相对资本和技术密集行业,而这些行业往往也是全球产能过剩的行业。
钢铁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从近期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可以看到,近几年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多集中在钢铁业,其中包括了无缝钢管、油井管、钻杆、钢格板、钢丝层板等。
分析指出,钢铁产品未来遭受“双反”调查的可能性仍然很高,尤其是中国最主要的输美钢铁产品管材类制品。
以此推测,未来几年中国的汽车、机械制造和船舶制造等行业也会和钢铁业一样成为目标。
研究显示,在国际贸易中,全球产能过剩的行业往往竞争激烈,贸易摩擦频发。
当前,钢铁产业在国际上的产能过剩明显加剧了中国与重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压力,已成为反倾销案层出不穷的驱动因素之一。
由于国际贸易制裁调查通常需要进行一年时间,2010年下半年可能成为中国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从更长远看,到2022年全球产能过剩会达到一个高点,未来钢铁行业的国际间贸易往来势必越发严峻。
专家分析指出,当前,众多的贸易保护措施提醒了钢铁行业必须练好内功和外功,内功上对自身进行调整,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和投资结构以及地区发展结构上进行内部调整,改变失衡状态;外功上积极采取维护我外贸利益和权利的措施,为应对即将到来的贸易摩擦进一步高发做更充分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减轻钢铁行业外围的矛盾和压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