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搞笑歇后语,句句精辟入心!
【歇后语第1句】:丝瓜藤牵在桃树上——专靠巴结
【歇后语第2句】:【凤凰不入乌鸦巢】(谚)凤凰:传说中的鸟中之王。乌鸦:鸟,全身羽毛黑色。凤凰不会进入乌鸦的窝。比喻清白的人不去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家。
【歇后语第3句】:【就热锅炒热菜——一勺儿烩】(歇)就:趁……之便。比喻一网打尽。
【歇后语第4句】:【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明代《西 游记》:“古人云: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我们如今招的 招,嫁的嫁,取经的还去取经,走路的还去走路,莫只管贪杯 误事。正是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歇后语第5句】:野猪走在狗前头——本末倒置
【歇后语第6句】:猴儿脸——说变就变
【歇后语第7句】:【茅石板上打滚——寻的往屎坑里跳】(歇)茅石板:搭在茅坑上的供脚踏的石板。屎:谐“死”。指自己往死路上走。
【歇后语第8句】:【小蛮腰】“小蛮腰”形容女子婀娜多姿的身姿,小蛮腰更是不少女子梦寐以求的身材。特别是现在女子以瘦为美,风行减肥,不减出个杨柳细腰决不罢休。在汉语中“蛮”常用来形容粗野强悍,为什么非要用小蛮腰来比喻纤细的腰身呢?这得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起。白居易性好乐舞,家中养了很多乐妓。他担任刑部侍郎时,按律法规定只能蓄养女姬三人,可他家却养了上百个宠姬。他曾写诗说:“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这里提到的四个人物都是他的家姬,这些家姬精通舞蹈,善于表演,整日吹拉弹唱。白居易沉浸此中,其乐融融。由于他精通此道,妙笔生花,才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佳句。据《本事诗》记载:白居易的家姬中还有两个重要角色,即樊素和小蛮。樊素擅长唱歌,小蛮善于舞蹈,白居易对这两人非常宠爱。他曾写诗说:“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用鲜红可滴的樱桃比喻樊素小口,以飘摇多姿的杨柳比喻小蛮的腰肢,多么形象生动。小蛮纤细柔美的腰肢跃然纸上,如现眼前。柔弱纤细如同杨柳的小蛮腰,成了女性纤柔婉转曲线美的代名词,为以后的诗作提供了范例。如宋词有句云:“望断桥斜阳,蛮腰竞舞,苏小墙头。” 明代小说《金瓶梅》中也有诗说:“蛮腰细舞章台柳,素口轻歌上苑春。”小蛮腰深受无数女子的爱慕,这个词语也便成了备受女孩青睐的词了。
【歇后语第9句】:逼出来的口供——信不得
【歇后语第10句】:【三九四九冻死狗】(谚)三九四九:从冬至节算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是冬至后第三个九天,四九是冬至后第四个九天。指三【第9句】: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天气。 也作三九四九,冻破石头。 三九四九,冻死忙牛。 三九四九,隔门叫狗。
【歇后语第11句】:【老虎头上拍苍蝇】释义:比喻做事胆子大,敢去触犯强横的人。例句:新嫂子在心里说,“瑞昌是余师傅的大徒弟,出名的‘独角牛’,他是好惹的么?这不是‘老虎头上拍苍蝇’么!”
【歇后语第12句】:【鸡蛋往石头上碰】强弱相差悬殊,肯定失败。成语:以卵 击石。清代《红楼梦》:“他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 二奶奶也不敢怎么。你们就这么大胆子小看他,可是鸡蛋 往石头上碰!”
【歇后语第13句】:【方榫头,圆榫眼】连接不上,结合不上。成语:格格不入。 语文图书:“明明是一种修辞现象,却硬要从逻辑上来解释, 无疑于方榫头,圆榫眼,只能格格难入。”
【歇后语第14句】:【无置锥之地】(惯)置锥之地:插锥子的地方,比喻极小的地方。形容穷困得无处安身。 也作“无立锥之地”。
【歇后语第15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惯)1形容知识丰富,通晓古今。
【歇后语第16句】:我拿着单元测验的成绩单,请爸爸签字。爸爸看了看我的成绩,第一单元100分,第二单元94分,第三单元89分……他不由得皱起眉头,不满意地说:“你这成绩,就好像股市行情一样,高开低走。”(四川·自贡)
【歇后语第17句】:【饭来张口,水来湿手】(惯)指人不劳动,坐等着享福。 也作饭来张口,茶来伸手。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歇后语第18句】:【和尚吃八方】(谚)指和尚靠各处化缘生活。
【歇后语第19句】:【不怨狼吃羊,只怨羊上坡】(惯)比喻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歇后语第20句】:吃了鸟枪药——火气冲天
【歇后语第21句】:【蛮妻拗子,无法可治】(谚)拗(niu):固执,执拗。指最不好管教的,是蛮横不讲理的妻子和执拗不听话的儿子。 也作蛮妻劣子,无药可治。 顽妻逆子,无法可治。 逆子顽妻,无药可治。
【歇后语第22句】:自从“争做文明少年”活动以来,纪律和卫生方面的流动红旗就像是在我们班歇了脚似的,从没间断过。“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班级搞好。”班主任表扬我们说,“这就叫众人拾柴火焰高。”(浙江·诸暨)
【歇后语第23句】:我学习成绩不好,心里很着急。老师鼓励我:“日日行,不怕路千里;时时读,不怕书万卷。你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成绩总会上去的。”(河南·长垣)
【歇后语第24句】:【不图打鱼,只图混水】制造声势,制造舆论。浩然《艳阳 天》:“我就嚷嚷,看你怕不怕,我不图打鱼,还图混水哪!” 惟恐天下不乱做事引起混乱,添乱,或希望有变乱。海 外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以前的我,是惹事,惹人, 惟恐天下不乱,现在我既怕人,又怕事。”
【歇后语第25句】: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
【歇后语第26句】:鲤鱼跳龙门——碰时运,身价百倍
【歇后语第27句】:【接神容易送神难】见“请神容易送神难”。
【歇后语第28句】:风水先生的卜辞——阴阳都占(沾)着
【歇后语第29句】:【指望公鸡下蛋】(惯)寄希望于不可能实现的事。比喻希望必定落空。
【歇后语第30句】:【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歇)《西游记》第二回描写,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学成七十二般变化,念个咒语,要变什么就变成什么。形容多变,难以预测。
【歇后语第31句】:【有虎父即有虎子】释义:父亲英雄,儿子也英雄。例句:太宗日:“有虎父即有虎子。”遂命领兵三千迎敌。
【歇后语第32句】:我小声对奶奶说:“前天我把咱家的大花碗打碎了,一直没敢对妈妈说。”不巧,这话被妈妈听见了,她笑着说:“我说碗咋会不见了,真是‘贼不打,三年自招’啊!”(河南·新野)
【歇后语第33句】:【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做事无论是出于爱还是恨,都 要做到底,有效果,不能半途而废。明代《水浒》:“鲁智深 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 州!”
【歇后语第34句】:【佛是金装,人是衣裳】(谚)佛像是靠金粉来装饰的,人是靠衣裳穿戴来装扮的。指人的服饰对仪容关系很大。 也作佛要金装,人要衣裳。 人靠衣装,神靠金装。
【歇后语第35句】: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
【歇后语第36句】:大船离港——外行(航)
【歇后语第37句】:拿锅盖戴头上——乱扣帽子
【歇后语第38句】:【朝脸上抹黑】见“往脸上抹黑”。
【歇后语第39句】:【天下钱哏儿都一样】(谚)钱眼:钱孔,旧时铜钱当中有方孔。普天下的钱眼都一样是方的。指人人对钱财都一样地喜爱。也借指人的眼力、喜爱与追求都差不多。
【歇后语第40句】:【宁死一咳,不死一该】(谚)咳:叹词,表示可惜。该:活该,认为该当如此。指人死有两种结局:好人死了人们表示惋惜,坏人死了人们认为活该。人们应该争取前者,避免后者。
【歇后语第41句】:【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释义:三国:指罗贯中著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看《三国演义》掉下了同情的眼泪,在为古人担忧。比喻担忧是多余的,没有必要。例句:你不是吃奶的孩子了,该咋样做你自个瞧着办!我说这话也不过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反正你今后在外的一切行为都与本号无涉!
【歇后语第42句】:【捧着金饭碗讨饭吃】见“拿着银碗讨饭吃”。
【歇后语第43句】:【册、卷、页】只要读书,就离不开册、卷、页,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又是怎么来的呢?册:在中国古代文字产生以后,当时没有纸张,人们只好把文字刻到甲骨上,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竹片或木片统称“简”。一片简只能写几十个字,记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卷:在发明纸以前,有的人因为竹简、木简太重,也有把文字记载在丝织品上的,称为帛书。帛书比竹筒、木简携带方便,也容易收藏,它可以卷起来,按次序编号,于是出现了一卷一卷的书。页:造纸发明以后,人们把印好的一张张纸用线装订成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线装本。线装本大多采用毛边纸,只能一面印字,对折装订,每张称之为一页,页码数印在对折线上。后来,印书采用机制纸,两面都可以印字了,每一面都印上页码数。现在称页,就是由此而来。
【歇后语第44句】:【聋子放炮仗——散了】(歇)炮仗:爆竹。聋子听不见炮仗声,只看见炮仗爆炸时炸散了。散:本读san,转读san。指散伙了。 也作“聋子放炮竹——散伙”。
【歇后语第45句】:【破家县令,灭门刺史】(谚)县令:一县之长。刺史:一州之长。 一县之长滥使权力能使人家破人亡,一州之长滥使权力能使人家族毁灭。指旧时地方官的权力是极大的,百姓惹不起。 也作“灭门刺史,破家县令”。
【歇后语第46句】: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歇后语第47句】:【进了三宝殿,都是烧香人】佛、法(佛经)、僧(弟子),为佛 教三宝。三宝殿,佛庙,谓聚会的人目的一致,都是自己 人。汪幸福《浪迹台湾岛》:“进了三宝殿,都是烧香人,莫说 那些话。”
【歇后语第48句】:【老和尚看嫁妆——下辈子见】(歇)指这辈子没指望,看下一辈子。 也作“老和尚过嫁妆——来世再见”。过:过目,看。
【歇后语第49句】:【亲故亲故,十亲九顾】(谚)亲故:亲戚与朋友。指亲戚故旧之间,遇事总会互相照顾。
【歇后语第50句】:【君子动口不动手】讲道理,不打架。或说:君子动口,小 人动手。鲁迅《阿Q正传》:“‘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 头说。王胡似乎不是君子,并不理会,一连给他碰了五下, 又用力一推,至于阿Q跌出六尺多远,这才满足的去了。”
【歇后语第51句】:长篇小说——干言万语
【歇后语第52句】:【早不忙,晚发慌】不及早抓紧时间,事情做不完,陷于慌 乱。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早不忙晚发慌,晚上熬油补 裤裆,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歇后语第53句】:我一边吃瓜子一边对爸爸说:“瓜子快要坏了。”爸爸笑着说:“要坏到肚里去了吧!”(江西·宜春)
【歇后语第54句】:【 大河涨水小河满】小的依靠大的,局部依赖整体。张抗 抗《北极光》:“当然先救自己!我从来不认为什么‘大河涨 水小河满’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只有小河的汇集才有大河的 奔流。”
【歇后语第55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谚)人为了钱财不惜搭上性命,鸟为了食物不惜遭到捕杀。旧指人生在世就是为了钱财。 也作人为财,鸟为食。 人为名利死,鸟为觅食亡。 鸟为食死,人为财亡。
【歇后语第56句】:木偶做戏——受人牵连
【歇后语第57句】:【亮红灯】(惯)红灯:安装在交叉路口,禁止车辆通行的红色信号灯。比喻出现了问题、麻烦或事情无可挽救。
【歇后语第58句】:【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谚)皱眉:皱着眉头,有愧良心。切齿:咬牙切齿,十分痛恨。 指为人只要不做有愧于良心的事,世上就不会有和自己过不去的人。 也作“平生不做亏心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歇后语第59句】:我做事情很“马大哈”,又是急性子。妈妈说我:“有其父必有其子,和你爸一个德性。裤子穿反了解不开,就用剪刀剪。做事不过大脑啊!”刚说到这,爸爸开口了:“哎,孩子他妈,枪口对错人了!”(河南·滑县)
【歇后语第60句】:【哪块黄土不埋人】见“何处黄土不埋人”。
【歇后语第61句】:【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见“各有各的牢笼计,各有各的跳墙法”。
【歇后语第62句】:【逢桥须下马,过渡莫争先】(谚)过桥时必须下马步行,渡小时不可争先恐后地上下船。泛指在出门上路时要特别注重安全。 也作逢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 临桥须下马,过渡莫争船。
【歇后语第63句】:【多个人,多个胆】(谚)多添一个人,就增多一分胆量。指人多势壮,胆量就大。 也作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冤家多一条河。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把刀。 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
【歇后语第64句】:【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此语的意思是荐举人才,对外不避仇人,对内不避亲属。形容任人唯贤,公正无私。此语源自《吕氏春秋·去私》,讲的是春秋时,晋国大夫祁黄羊年老退官,晋悼公要他荐举贤良。祁黄羊推荐仇人解狐做了南阳县令,又推荐自己儿子祁午在朝中做了军尉。孔子听说后赞叹道:“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真可以说是公正无私啊!”
【歇后语第65句】:【撞了一鼻子灰】见“碰了一鼻子灰”。
【歇后语第66句】:【癞狗扶不上墙】比喻实在没出息,帮助也没有用。类似 的:死猪扶不上树。清代《红楼梦》:“这张华也深知利害,先 不敢造次。旺儿回了凤姐。凤姐气的骂道:真是他娘的话! 怨不得俗语说,癞狗扶不上墙的!”
【歇后语第67句】:【吃一行,怨一行】(谚)行(h。ng):行业。在哪个行业做事,总抱怨哪个行业不好。
【歇后语第68句】:【死蛟龙,不如活老鼠】(谚)蛟龙:传说中能兴风作浪的神异动物。蛟龙只要一死,就连一只活着的老鼠都不如。指世间的一切贵在新生有活力。也专指文艺作品贵在活泼有生气。
【歇后语第69句】:【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惯)却:不接受,拒绝。拒绝别人的好意显得不恭敬,接受了又觉得惭愧。 接受别人馈赠或邀请时的客套话。
【歇后语第70句】:【卖什么吆喝什么】做什么事情,说相应的话。老舍《离 婚》:“老李已经把他心中的那点‘诗意’要在她的身上具体 化了,她像门外小贩似的,卖什么吆喝什么,把他的梦打 碎。”
【歇后语第71句】:【 蚂蟥缠住鹭鸶的脚】谓纠缠不放。《安徽文学》 (1959,8): “不想跟她说,他却老缠着,蚂蟥叮住鹭鸶的脚。”
【歇后语第72句】:【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在某种环境里生活久了,难免 要受影响。或说:常在江边走,难保不失脚。马烽《刘胡兰 传》:“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难免踏湿鞋。赌博场、料子馆, 臭名在外,即便自己行得正,走得端,常去那地方,外人提起 来名声也不好听啊!”
【歇后语第73句】:三叔分家都两年了,可由于不勤快,好吃懒做,到如今家里还是四壁空空的。奶奶看着三叔那不争气的样子,数落道:“穷富没扎根,就怕吃饱蹲。懒人能发,谁还用力扒?孩子,听娘的话,快埋头实干吧!”(山东·单县)
【歇后语第74句】:【鞭炮两头点——晌到一块儿】(歇)响:谐“想”。指所想的不谋而合。
【歇后语第75句】:【不显山,不露水】释义:比喻守口如瓶,不露声色。例句:“吵什么呢?背人的事,不显山不露水呗!”
【歇后语第76句】:星期天,妹妹和小伙伴们过家家。妈妈看见了说:“男孩子打马仗,追呀杀的;女孩子过家家,婆婆妈妈的。”(河南·西华)
【歇后语第77句】:【冷饭好吃,冷语难受】(谚)冷汤冷饭倒也吃得,冷言冷语却叫人难以忍受。指冷嘲热讽的话最伤害人的自尊心。 也作冷汤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 冷泡饭好吃,冷面孔难受。
【歇后语第78句】:十二月的蛇——打一下,动一下
【歇后语第79句】:进了美术展览馆——尽是好画(话
【歇后语第80句】:星期天中午,妈妈给包了饺子吃,下午,我渴得光想喝水。妈妈笑着说:“你真是穷人吃顿馍,三年不离河。”(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81句】:【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谚)药只能医治可挽救的病人,佛只能超度有缘分的人。指起死超生,都是有限度的。
【歇后语第82句】:【货高价出头】货物质量高,价钱也就贵。借指好东西价 值大。刘云若《小扬州志》:“这就叫货高价出头,你嫌贵,我 没强你买呀。”
【歇后语第83句】:撑着阳伞戴凉帽——多此一举
【歇后语第84句】:【井里没水四处讨】(谚)井里没有小时要到处去找,不能坐等着渴死。指遇到困窘的事,要积极想办法,寻出路,不能坐以待毙。
【歇后语第85句】:【干金难买回头看】释义:做事时回头看看或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会大有好处。例句:“你们看,我这秧行不齐,秧根插得深浅不匀。……”“干金难买回头看,你这一看看得好!”
【歇后语第86句】:【见了火的蜡——软了】(歇)本指蜡熔化后变软,转指人遇到强手,态度由硬变软。
【歇后语第87句】:二叔是个讲义气的人,他的兄弟们有了难,不管是上刀山下油锅,他都会竭尽全力帮忙。爷爷不放心地劝他说:“理是理,情是情,黑白是非要分明。犯法的事再小也不能干!”(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88句】:【老虎拉车——乱套】(歇)套:牲口拉车时,拴牲口的两根皮制或麻制的绳。本指用套胡乱地拴住老虎,转喻乱了次序或秩序。
【歇后语第89句】:【小时不防,大时跳墙】跳墙,指做贼。原指对儿童要加强 教育,也指开始阶段要防止学坏。李准《李双双》:“揭发了 你,这可是为你好,常言说,小时不防,大时跳墙。”
【歇后语第90句】:【英雄不夸当年勇】见“好汉不提当年勇”。
【歇后语第91句】:【大暑小暑,灌死老鼠】释义:指小暑大暑时节雨水多。例句:这是“大暑小暑,灌死老鼠”的雨季飞机不敢来。
【歇后语第92句】:【猫不跟狗斗,穷不跟富斗】释义:旧谓穷人不和富人作对,以免吃亏。参见“贫不与富敌,贱不与贵争”、“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例句:他觉得,自古道:“猫不跟狗斗,穷不跟富斗。”这是老人们兴下哩。
【歇后语第93句】:二嫂同女儿拌起嘴来,女儿的嘴一点也不饶人。二嫂说:“你这个属鸭子的,煮烂心煮不烂嘴。”(山东·莱西)
【歇后语第94句】:邻居二哥成天吹嘘自己很有能耐,在外打工一年能挣几万。爸爸撇撇嘴说:“能叫唤的猫不捉老鼠,凭他那吹牛的样子还会挣钱?除非天上掉馍馍!”(山东·沂水)
【歇后语第95句】:【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谚)指人到中年,精力、体力都开始走下坡路,事业上也不会有大的作为,正如月亮过了十五,一天天暗下来一般。
【歇后语第96句】:北风刮蒺藜——又风又刺(又讽又刺)
【歇后语第97句】:多喊的猫儿——抓不住老鼠
【歇后语第98句】:表哥偶尔考出一个好成绩,就会得意洋洋地在家人面前炫耀。妈妈说:“你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华佗面前论草药。也不买二两棉花纺一纺,家里的几个表兄妹,哪个不比你的成绩好?”(湖南·长沙)
【歇后语第99句】:【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只能看表面现象,内 行人能够看出规律、技巧。张贤亮《绿化树》:“俗话说,外行 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即使他干端坯递泥这样的简单劳动, 我马上知道他非常有眼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41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