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搞笑的句子

最实用搞笑歇后语,超精辟!

【谚语俗语第1句】:我指出表弟的缺点,他不但不听,反倒说起我来了。在一旁的妈妈说:“真是病人凶过先生。”(广东·博罗)

【谚语俗语第2句】:【属刺猬的——捧不得也打不得】(歇)刺猬:哺乳动物,身上有硬刺。 形容很难对付,软硬都不行。

【谚语俗语第3句】:卢生借枕头——黄梁一梦

【谚语俗语第4句】:【快刀斩乱麻】(惯)比喻用干脆利索的办法解决复杂难办的事情。 也作快刀断乱麻。 快刀砍乱麻。

【谚语俗语第5句】:妈妈给哥哥买了一条裤子,我一看嚷嚷着也要妈妈给我买一条。妈妈说:“人家打锣,你跟着拍镲,净凑热闹。”(海南·万宁)

【谚语俗语第6句】:【软刀子杀人下见血】释义:比喻用阴险毒辣的手段害人。例句:“说到陈尚仁对付农民,手段就更毒辣了。真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谚语俗语第7句】:【 死马当成活马医】明知道无效,也尽力挽救。曹禺《北京 人》:“也好吧,死马当做活马医,就照他的意思办吧。”

【谚语俗语第8句】:【按着三眼一板】(惯)板、眼:民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一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比喻言行有条理、合规矩,一丝不苟。

【谚语俗语第9句】:【 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声势大,没有实际表现。成语:虚 张声势。茅盾《清明前后》:“中国总是中国啊,照例是雷声 大,雨点小!”

【谚语俗语第10句】:【龙生龙,凤生凤】释义:比喻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子女。例句:“自古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会打洞。没有好家道,还能出了好儿女?”

【谚语俗语第11句】:【赵钱孙李】“张王李赵遍地刘”是中国的五大姓氏,为什么《百家姓》不把他们列在篇首,而让“赵钱孙李”开篇呢? “赵”姓在《百家姓》中为什么居于第一位?关于这个问题,宋人王明清已经作出了考证。他认为,《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问题,和编辑者及其所处时代有关。《百家姓》出自五代十国吴越国的一个儒者之手,之所以将“赵”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当时吴越国是宋的附属国,奉宋为正朔,而“赵”姓是宋朝的“国姓”,故将赵列为第一姓。“赵”姓之后的“钱孙李”及“周吴郑王”排序也是类似的原因: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其正妃姓孙,李是南唐国姓,“周吴郑王”四姓都是吴越开国者钱镠宠妃们的姓氏。

【谚语俗语第12句】:【敲开场锣鼓】见“打开场锣鼓”。

【谚语俗语第13句】:妈妈让我和哥哥去换米,我俩都不想去。妈妈说:“真是龙多思翘,人多思靠。一个和尚水多,两个和尚水少,三个和尚无水啊!”(河南·郏县)

【谚语俗语第14句】:【人不能全,车不能圆】见“哪个人也不全,哪个车轮也不圆”。

【谚语俗语第15句】:【当家是个年轻郎,餐餐窝头心不凉】(谚)当家:方言词,妻子称丈夫叫“当家的”。窝头:玉米面蒸的粗食。指只要嫁个年轻的丈夫,生活再清苦也感到幸福。

【谚语俗语第16句】:【 小巫见大巫】相差很大,比不上。成语:相形见绌。海外 陈若曦《二胡》:“美国有一天会出现水源危机,那将使得七 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变成小巫见大巫了。”

【谚语俗语第17句】:风筝脱了线——扶摇直上;摇摇欲坠

【谚语俗语第18句】:【 拄棍要拄长的,结伴要结强的】应与有能耐的人交朋友,以 得到帮助。柳青《创业史》:“拄棍要拄长的,结伴要结强的! 他认为姚士杰的指头比他梁生宝的胳膊粗!”

【谚语俗语第19句】:【牛皮灯笼——肚里亮】(歇)亮:本指明亮,转指亮堂、清楚。指心里清楚、明白。 也作“牛皮灯笼——外头不见光,内里亮堂”。

【谚语俗语第20句】:【记德不记仇】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忘掉别人对自己 的伤害。明代《醒世恒言》:“那白氏是个记德不记仇的贤 妇,念着同胞份上,将前情一笔勾却。”

【谚语俗语第21句】:【靴里无袜自得知】(谚)光脚穿上靴子,别人看不出,自己是知道的。 泛指做下瞒人的事,自己心知肚明,无法瞒过良心。

【谚语俗语第22句】:【硬来硬抗,软来软磨】(惯)指不向对方屈服,以对方采取的态度来对付对方。

【谚语俗语第23句】:【爱吃枣儿汤】(惯)旧指妇女贪爱风月。

【谚语俗语第24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金钱可以鼓励人冒险。香港金庸《笑傲 江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谁去背回尸首,赏三十两银子。”

【谚语俗语第25句】:【力大压百艺】(谚)百艺:各种各样的武术竞技。指在武术比赛中,只要力气大,就可战胜其他对手,压倒一切人。

【谚语俗语第26句】:【 绿绿豆皮儿,请退】请、青谐音。绿豆用水泡,青皮即脱。 借指下逐客令。明代《金瓶梅》:“自今以后,你是你,我是 我,绿豆皮儿请退了!”

【谚语俗语第27句】:【急惊风遇见慢郎中】谓情况紧急,而行动迟缓。高云览 《小城春秋》:“现在剑平巴眼等着灯灭了。老姚还不来,正 是急惊风遇着慢郎中。”

【谚语俗语第28句】:【 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表示坚决镇压。巴金《探索 集》:“他们将我‘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要叫我.永世不 得翻身’。”

【谚语俗语第29句】:窗口插桂花——里外都香

【谚语俗语第30句】:千人走路,一人领头。

【谚语俗语第31句】:麦秆吹火——小气

【谚语俗语第32句】:【冒天下之大不韪】(惯)不韪:不是,过失。指不顾天下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做罪大恶极的事。也指遭到天下人的反对。

【谚语俗语第33句】:【无厘头】“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方言,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粗俗随意,没有中心,令人难以理解。这种“无厘头”形式,后来被运用到电影艺术上,成为周星驰为代表的一系列喜剧电影中的一种表演模式。“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可以触及事物的本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大话西游》中的对白便是“无厘头”式的语言。随着网络的发展,“无厘头”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很多青少年将其奉为圭臬。“无厘头”一词便由方言传播到全国各地。

【谚语俗语第34句】: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针(真)行

【谚语俗语第35句】:【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释义:比喻不看外表或形式,而从实际效果判断好坏。“白猫黑猫”又作“黑猫白猫”。例句:他自己也说不清,干脆挥挥手,装聋。而心里却自我安慰地说:“管他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谚语俗语第36句】:人”,哥哥说她“要风度不要温度”,妈妈说她“要俏不穿棉,冻死也不嫌”。(山东·沂水)

【谚语俗语第37句】:草上露水瓦上霜——见不得阳光;见不得太阳

【谚语俗语第38句】:一天,我和爷爷到责任田干活时,我想解个手,爷爷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在咱家地里解吧。”(河北·鹿泉)

【谚语俗语第39句】:【吃秤砣,铁了心】释义:比喻下了决心,毫不动摇。例句:二朵大婶将杜秋葵喊价一半,只跟安天宝要五百块的孝心钱,但是杜秋葵吃下秤砣铁了心,死活也不肯再嫁人……

【谚语俗语第40句】:拔不倒子坐车——充人

【谚语俗语第41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惯)比好的差一些,比差的好一些。指处于中等水平。

【谚语俗语第42句】:【跳在黄河也洗不清】(惯)比喻受了冤屈,尽了最大努力也无法辩白,洗雪不清。 也作跳到黄河洗不清。 跳进大河也洗不清。 跳到天河里也洗不清。

【谚语俗语第43句】:鹅卵石掉刺蓬——无牵挂;无牵无挂

【谚语俗语第44句】:【萝卜快了不洗】泥商业谚语。谓来不及应付,降低了质 量。成语:偷工减料。《北京日报》( 1981,7,8):“目前许多 消费品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企业和领导部门就实 行‘萝卜快了不洗泥’,不注意质量了。”

【谚语俗语第45句】:【放鱼入海,纵虎归山】释义: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鱼”又作“龙”。例句:曹操下令军中日:“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众将可努力向前。”

【谚语俗语第46句】:【甘蔗没有两头甜】释义:比喻不能两方面好处都占。“没有”又作“不能”。例句:人们常说:甘蔗没有两头甜。要发财,就得担干系呵。

【谚语俗语第47句】:口吃蜜糖——心里甜

【谚语俗语第48句】:【捞一把】(惯)比喻趁着某种机会得到非分的利益。 也作“捞一票”。

【谚语俗语第49句】:【棉桃里面找胡桃——专拣硬的敲】(歇)棉桃:棉花的果实,形似桃。胡桃:核桃,这里指核桃树的果实。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 比喻专打击态度强硬或本领过硬的。

【谚语俗语第50句】:爸爸平时经常帮助乡邻,和许多人交上了朋友。爷爷常对我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你可得好好向你爸爸学习啊!”(浙江·绍兴)

【谚语俗语第51句】:【方丈】人们都知道,寺院住持叫“方丈”,那么,“方丈”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方丈”原来指禅林寺院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说,印度那烂陀寺的僧房,宽皆方丈许,故叫做“方丈之室”。唐代以后,由于方丈往往足禅林正寝,寺院住持的住所,故称寺主日“方丈”。原指僧房的“方丈”转而指住持的居室,最后直接称住持本人,从而变成一种职务的称渭了,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方丈在一寺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所有的高阶干事都由方丈任命,另外,他可与所有的高职僧会谈,可解聘能力不足的干事,方丈有权处罚犯戒者,也能颁布新规。方丈还可以决定寺院的经费使用。当然,方丈所要负的责任也很繁重,他要领导僧众修行,要给寺众们讲经开示。

【谚语俗语第52句】:【晴天要备阴天伞,饱时要备饥时粮】释义:比喻有备无患,也指防患于未然。也说“暖备寒衣睛备伞”。例句:“俗话说,晴天要备阴天伞,饱时要备饥时粮。”

【谚语俗语第53句】:三叔爱和老嫂们骂着玩儿,我爷爷时常提醒他说:“对她们放尊敬些,老嫂比母啊!”(河南·长葛)

【谚语俗语第54句】:野猫进宅院——无事不来

【谚语俗语第55句】:【锅里煮娃娃——熟人熟食】(歇)本指被煮熟的食品,转指熟识的人。

【谚语俗语第56句】:睁着眼睛跳黄河——走投无路

【谚语俗语第57句】:外婆刚开始炒花生时,表弟就馋得一个劲儿地咂嘴巴。炒好的花生还没端上桌,他就津津有味地吃上了。外婆点着他的脑门儿说:“你呀,真是馋猫鼻子灵,馋人胳膊长。”(广西·玉林)

【谚语俗语第58句】:我整天闹着买笔,今天买两枝,明天买三枝,后天站在文具店柜台前又不想走。奶奶知道了,笑着说:“你买这么多笔当火腿肠吃啊!”(山西·晋城)

【谚语俗语第59句】:三月里炒青蚕虫——又青(亲)又热

【谚语俗语第60句】:虫儿钻进核桃——混充好仁(人)

【谚语俗语第61句】: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谚语俗语第62句】:心要常操,身要常劳。

【谚语俗语第63句】:【 困龙也有上天时】谓有能耐的人不会永远处于困境。端 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那可不然,穷人也有无饥日,困龙 还有上天时,人家打柴的朱买臣还当过宰相呢!”

【谚语俗语第64句】: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谚语俗语第65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释义:廖化:三国时蜀国将军,武艺不太出众。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死亡,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比喻当地没有出色人物或主事者,个别一般人物就担当了重任或出了名。例句:“好比何来?”亭面糊学着乡里说书的人的口气。“好比无牛捉了马耕田:好比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谚语俗语第66句】:五更天起床——渐渐明白

【谚语俗语第67句】:吃了豹子胆——胆子不小;胆子大

【谚语俗语第68句】:妈妈在看见哥哥吃了饭就躺床上睡觉后说:“饭后百步走,寿过九十九;睡觉不蒙首,健康又长寿。”(河南·偃师)

【谚语俗语第69句】:【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谚)相(xiang):观察,审度。相马,容易因马瘦而致误;相士,容易因其贫困而致误。指选用人才要重在实质,不能只看表象。

【谚语俗语第70句】:鸡蛋教训母鸡——岂有此理

【谚语俗语第71句】:【歪嘴和尚念不好经】谓有缺点,有毛病,做不好事情。韩 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歪嘴和尚还能念出好经?铜锁 这回,又上了他的当了。”

【谚语俗语第72句】:我家的小闹钟不走了,妈妈在它的背面拧了几下,笑着对我说:“你呀,和它一样,每天都需要上发条。”(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73句】:【人离原地活,树离原地死】(谚)指人离开原地,走出困境,外出闯荡,就能把生活的路拓宽。 也作人挪活,树挪死。挪:挪动,离开原地。 树挪死,人挪活。

【谚语俗语第74句】:【现钟不打打铸钟】(惯)放着现成的钟不敲,却等着敲正待铸造的钟。比喻放着现成的人或物不用,却空耗精力等着用其他的人或物。 也比喻舍近求远。

【谚语俗语第75句】:【四大喜事、三大悲、三急】人生有四大喜事,三大悲,还有人的三急,它们分别是: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三大悲: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的三急:上厕所,人洞房,生孩子。上述“【第4句】:【第3句】:三”源自人们的常识积累。人的一大优势是善于总结,归纳类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人本身也是一样,你总结一条,他总结一条;今年总结一条,明年再总结一条,久而久之,最终形成大家公认的、流行很广泛的谚语性格言。以上四喜、三悲、三急就是如此。

【谚语俗语第76句】:【堤外损失堤内补】从别的地方来弥补此处的损失。或 说:堤内损失堤外补。申跃中《挂红灯》:“对呀!这就叫堤 外损失堤内补,庄稼损失荒草补。”

【谚语俗语第77句】:老鼠啃账簿——吃老本

【谚语俗语第78句】:【挥泪斩马谡】诸葛亮自责用人不当,痛心地将马谡斩首。 借指为了顾全大局,挽回失误,只好牺牲局部。尤凤伟《中 国一九五七》:“都知道袁是张多年的战友,张不念旧情挥泪 斩马谡。”

【谚语俗语第79句】:【一蟹不如一蟹】(惯)比喻一个不如一个。

【谚语俗语第80句】:妈妈见我刚吃完饭就上厕所,便说:“真是穷鬼不拿财,吃完屎就来。”(安徽·旌德)

【谚语俗语第81句】:【肥猪拱庙门——十分好的运气】(歇)肥猪拱庙门:肥猪自己送上门来当供品。指运气好,不费事地得到送上门来的好处。

【谚语俗语第82句】:【侯门深似海】(谚)侯门:旧时王侯的府门。指王侯的府门像海一样深,平常人难得通报进去。也泛指达官富豪之家,不容普通人进出。

【谚语俗语第83句】:【木匠要巧,郎中要老】(谚)郎中:医生。指木匠的手艺越巧,越能制作出精美的成品;医生的年龄越大,临床的经验越多,治病越有把握。

【谚语俗语第84句】:【风里言,风里语】私下非正式的议论。成语:风言风语。 海外张爱玲《沉香屑》:“可是你知道世人的嘴多么坏,指不 定你还没到家,风里言,风里语,倒已经吹到你爸爸耳朵里 去了。”

【谚语俗语第85句】:【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见】(谚)凡做事要给人多留情面,以便日后再见面时好相处。指待人处事要宽厚,为日后留有余地。 也作凡事留人情,后来好相会。 万事留人情,后来好相见。

【谚语俗语第86句】:石头打的锁——没心没眼

【谚语俗语第87句】:妈妈出差回家,看到了杂乱的厨房,埋怨我们说:“卫生好,病人少;锅灶净,少生病。这几天我不在家,你们怎么也不收拾收拾厨房啊?”(广东·龙门)

【谚语俗语第88句】:【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谚)骡子能负重,但比不上马善跑;是骡子还是马,拉到大道上跑一跑便知。比喻人的才能是高是低,放到实践中检验一番便见分晓。 也作是骡子是马,遛一遛看吧。 是骡子是马,上阵遛遛。上阵:上战场。

【谚语俗语第89句】:东家瓜,西家枣——没话寻话

【谚语俗语第90句】:【把好心眼挂在鼻子上——专为别人看】(歇)指假装出一副好心肠,在人前显示。

【谚语俗语第91句】:【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惯)形容人反应迟钝,懦弱胆小。 也作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 三推不上肩,四推和身转。

【谚语俗语第92句】:【有他不咸,没他不淡】作用不大,显不出他来。古华《九十 九堆礼俗》:“谁都不曾把她放在眼里,正如老话讲的:有他 不成,没他不淡。”

【谚语俗语第93句】:【 阎罗殿上撑好汉】指处境危险,态度强硬。马烽西戎《吕 梁英雄传》:“阎罗殿上撑好汉,我叫他们一个个都从我手中 逃不出去!”

【谚语俗语第94句】:肚里长瘤子——心腹之患

【谚语俗语第95句】:【当面锣,对面鼓】释义:比喻面对面把事情讲明。例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谁的理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

【谚语俗语第96句】:【龙不离海,虎不离山】(谚)龙不能离开大海,不然就无从发挥它的神力;虎不能离开深山,不然就难以施展它的威势。比喻权势人物不能超越自己行使权势的特定范围。 也作龙不离滩,虎不离山。 虎不离山,龙不离渊。

【谚语俗语第97句】:【 采桑娘子要晴天,种田哥哥要雨天】两种要求互相冲突,难 办。明代《醒世恒言》:“做天莫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 秧要日时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天。”

【谚语俗语第98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路途远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检验出马力的强弱;日子久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考验出人心的善恶。 指要真正认识一个人,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与考验。 也作路遥知马力,时久见人心。 日久知人心,路远知马力。

【谚语俗语第99句】:【剃头担子——一头热】(歇)剃头担子:理发匠流动着做生意用的担子,一头放板凳和理发工具,另一头是烧热水用的小火炉。指当事双方一方热情,一方冷淡。 也作剃头挑子——一头热。 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41463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