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雁南飞的佳句

【第1句】:雁南飞的古诗词

雁南飞【年代:宋朝\代】【诗文】:雁南飞,飞且鸣。

我不爱尔绝汉排云之健翼,爱尔秋来意气各有适,江湖万里同风声,风声万里秋萧索,山乡田荒水乡薄。不应专为稻梁来,得饱自住今亦乐。

群飞潦唳奈尔何,青天茫茫无网罗。谁知世有苦心者,夜半闻声悲转多。

雁南飞,劝尔飞时莫近征妇舍,手触边衣添泪下。更莫飞近贫士屋,弦绝樽空怨凄独。

雁南飞,飞且止,世事惊人例如此。我昔扁舟五湖水,年年见尔秋风裹。

如今未断少年情,一度雁来心一惊。今年雁来明年去,明年去去江南路。

欲将书寄去边人,明年认作书回处。

【第2句】:秋天雁南飞的诗句

【第1句】:孤雁飞南游

魏晋

曹植

《杂诗》

【第2句】:雁南飞

冯延巳

《更漏子·风带寒》

【第3句】:雁南飞

温庭筠

《酒泉子·楚女不归》

【第4句】:北来征雁旧南飞

纳兰性德

《浣溪沙》

【第5句】:木落雁南飞

骆宾王

《畴昔篇》

【第6句】:寄书须及雁南飞

刘长卿

《送杨於陵归宋汴州别业》

【第7句】:行雁南飞似乡信

乔琳

《绵州越王楼即事》

【第8句】:北雁又南飞

戴叔伦

《送郭太祝中孚归江东》

【第9句】:雁南飞

张先

《芳草渡/系裙腰》

【第3句】:秋天雁南飞的诗词

古人自古就有“伤春悲秋”的情结,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体现,如《小雅·四月》中:“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当年苏轼在广东惠州做官时,一日与朝云闲坐,当时正值秋天,落木萧萧,芳草凋枯,苏轼睹此,凄然伤神,不禁有悲秋之思。朝云在一旁唱苏轼昔年所作《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

谁知朝云刚刚唱到“绿水绕人家”时,就已泪满衣襟,声音哽咽,再也唱不出来了。苏轼问其缘故,朝云答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太过令人伤心,所以唱不下去。”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不久朝云去世,苏轼再也没有听过这首《蝶恋花》词。

时至秋季,天地肃杀,对于农民来说,秋天代表着收获的喜悦,而对于内心纤细敏感的文人来说,看到落叶归根,北雁南飞便从心中产生一种由盛转衰的悲凉之感,这种悲凉之感郁结于心,便只能通过吟诗造句来进行排遣。

也有像刘禹锡那样豁达开放的胸襟,他对于秋的喜爱之极,也不吝通过诗句来表达:“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不过刘禹锡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多数诗人还是将秋与愁苦紧紧联系在一起,如屈原的《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此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来写,通过一系列的景色描写来表达思而不至的哀怨之情。

另有杜甫暮年所写《秋兴八首》其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借深秋衰惨冷寂之景感物伤怀,知交零落,漂泊无依,空怀抱负的悲凉心境,表达了深切的身世之悲、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联系杜甫生平际遇,令人不忍卒读。

欧阳修《秋声赋》便是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此时欧阳修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遂将满腔愤懑投注与诗文当中。

全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风摧折的悲凉,延及更容易被忧愁困思所侵袭的人,感叹“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对人生不易的体悟。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古时犯人行刑多在秋天,所谓“秋后问斩”是也,所以秋天也代表着肃杀。

春生秋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人亦有“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之说,所以盛极而衰便是欧阳修忧心之事。

也有不少偏爱写秋季独特美景的诗人,他们往往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景,季节轮转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能改变感受美的心情,其诗往往空灵蕴藉,妙不可言,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第4句】:鸿雁南飞的诗句

【第1句】:鸿雁南飞

魏晋

曹操

《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

【第2句】:鸿雁南飞早晚回

窦牟

《洛下闲居夜晴观雪寄四远诸兄弟》

【第3句】:鸿雁欲南飞

朱熹

《水调歌头 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第4句】:最无情、鸿雁自南飞

汪元量

《满江红·一霎浮云》

【第5句】:鸿雁南飞出蓟门

李德裕

《雨后净望河西连山怆然成咏》

【第6句】:鸿雁南飞一两行

姚合

《欲别》

【第7句】:南宾鸿雁飞

方回

《同张文焕过吴式贤二十六韵》

【第8句】:鸿雁南飞百草黄

顾禧

《小春词》

【第9句】:南飞有鸿雁

韩邦靖

《中秋同何大复望月》

【第10句】:鸿雁独南飞

屈氏

《述怀(是岁弟之燕,妹归商,亲在华下,余居》

【第11句】:南飞有鸿雁

杨基

《秋斋杂赋(五首)》

【第5句】:孤雁南飞的诗词

最初出自范仲淹的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而西厢是长亭送别”中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苏幕遮①【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诗解释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

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 “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 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西厢记》里的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第6句】:描写"秋天雁南飞"的诗词有哪些

【第1句】: 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唐代: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第2句】: 秋思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宋代:晏几道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

【第3句】: 杂诗七首·其一

魏晋: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第4句】: 酒泉子·楚女不归

唐代:温庭筠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第5句】: 送杨於陵归宋汴州别业

唐代:刘长卿

半山溪雨带斜晖,向水残花映客衣。旅食嗟余当岁晚,

能文似汝少年稀。新河柳色千株暗,故国云帆万里归。

离乱要知君到处,寄书须及雁南飞。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0385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