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常用的修身警句
【第1句】: 有关修身的名句
【第1句】: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 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
——康德【第2句】:当我们的人格降低时,我们的趣味也跟着下降。——柯罗连科【第3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道理)不习乎?——孔丘【第4句】: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
——拉罗什富科【第5句】: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第6句】:一个人若是年轻而且孤独,完全专心于学问,虽然"不能自给",却过着最充实的生活。——艾芙·居里【第7句】:现在这代人往往只注意我们这代人发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实际上我们这些人的道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大。
——爱因斯坦【第8句】:一个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华时,才成为真正的人。——安德烈·马尔罗【第9句】:对心灵来说,没有微不足道的小事。
心灵能将一切放大。——巴尔扎克【第10句】:不论你的威望有多高,务必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总是无知的。
"——巴甫洛夫【第11句】:衡量一个人是高贵还是低贱,要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而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比彻【第12句】: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
惟德扬名,可以不朽。——曹丕【第13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
——陈寿【第14句】: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程颐【第15句】:倘使一个人不以知识作为目的,是很可能会失败的。
——德莱塞【第16句】: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
连长指导员不以身作则,就带不出好兵来;领导干部不做出好样子,就带不出部队的好风气,就出不了战斗力。 ——修养【第17句】: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狄德罗【第18句】:对任何事情都一知半解就等于一无所知。——狄更斯【第19句】: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
——恩格斯【第20句】:会爱的人才会生活,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凡·高【第21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第22句】:无知的人仅仅由于他对事物的一无所知便可以成为极其危险的人物。——房龙【第22句】:德(品德修养)比于上,欲(享受)比于下。
德比于上则知耻,欲比于下则知足。——傅玄【第23句】: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第24句】: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甘地【第25句】: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第26句】:有力量的人,有学问的人就是主人,所有其余的人都是客人。——高尔基【第27句】:只有在知道自己懂得甚少的时候,才说得上有了深知。
疑惑随着知识而增长。——歌德【第28句】: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海瑞【第29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第30句】:一个人的品质就是他的守护神。
——赫拉克利特【第31句】:不是无知本身,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对知识的扼杀。——怀特海【第32句】: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
——霍尔巴赫【第33句】:人类中有自然形成的贵族,他们的基础是道德和才能。——杰斐逊【第34句】: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 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
——康德【第35句】: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第36句】: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李耳【第37句】:我觉得人的美貌就在于一笑:如果这一笑增加了脸上的滋力,这脸就是美的;如果这一笑不使它发生变化,它就是平平常常的;如果这一笑损害了它,它就是丑的。——列夫·托尔斯泰【第38句】:我们的党员,不但要在艰苦、因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锻炼自己,加强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锻炼自己,加强自己的修养。
——刘少奇【第39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第40句】: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
——卢克莱修【第41句】:社会道德的实践给人们的心中带来了人类的爱。正是因为做了好事,人才变成了好人。
——卢梭【第42句】:已知者,则力行以终之;未知者,学问思辨以求之。——陆九渊【第43句】:学道至于乐,方能真有所得。
——罗大经【第44句】: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无穷的希望。——罗曼·罗兰【第45句】:生活中有了这种精神--意在创造而非索取的精神,那么就会有一种根本的快乐,即不会被逆境所完全掠夺的快乐。
——罗素【第46句】:读书向大脑提供知识原料,只有思考才能把所学的书本知识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洛克【第47句】:每个人都是一个月球,有一个阴暗面,从不让任何人看见。
——马克·吐温【第48句】:礼貌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玛丽·蒙塔古【第49句】:良心是我们每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毛姆【第50句】: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是已经得到证明了。
资产阶级的捧场则有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毛泽东【第51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第2句】: 中国古代关于明理修身的名人名言
【第1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第2句】: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战国荀子《荀子·修身》
译文: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
【第3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译文: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表达的是一种洁身自爱的品质,不受身边环境的污染。
【第4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宋代·苏轼
译文: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第5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第3句】: 关于修身的名言
【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第2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第3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第4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第5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第6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第7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第8句】: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第9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第10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第11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第12句】: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第13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第14句】: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第15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第16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第17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18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第19句】: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第20句】: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第4句】: 有关修身的名句有哪些
【第1句】: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欧阳修 【第2句】: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第3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第4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第5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论语》【第6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第7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第8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第9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第10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第11句】: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第12句】: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第13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第14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第15句】: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第16句】: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第17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第5句】: 关于修身做人的名人名言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第2句】:智能的人珍惜拥有的一切,平庸的人认为得不到的东西最美 【第3句】: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第4句】: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 【第5句】: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什幺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 【第6句】: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第7句】: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第8句】:功劳是老板的,官爵是一时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不要把一生心血精华卖给公司,留给家人的却是破铜烂铁 【第9句】:以健康为中心,潇洒一点,胡涂一点. 【第10句】: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愉快的事情。
《韬奋文集》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冯雪峰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索寓言》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至诚如神。
《礼记·中庸》 真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 ●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忠诚应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
行:行为。恒:恒心。
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
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
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
真诚能感动一切。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 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
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神莫神于至诚。
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 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
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感人以诚不以伪。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
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
杂:杂乱。为事。
【第6句】: 历史上有好多名人留的修身警句把最喜欢的五句抄写下来
【第1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第2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第3句】: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第4句】: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第5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第6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第7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第8句】: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第9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08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