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绒的佳句名篇

【第1句】:描写冬天的名篇佳句

南方的冬天

半片黄叶落下,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是的,雁子又要南飞了,树杈上又只剩下了枯枝,泉水渐渐干涸,寒意悄然袭来,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的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末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站在户外,轻轻的嘘一口气,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氤氲,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有破灭了,消失得轻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这末一份特别的湿润。小澍长成大树,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桠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树皮微现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的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

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和倓叶,仿佛悄悄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南方的山向来不如北方的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之留下了略带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默守着一份寂静。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有是一副磅礴的好图景,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只可惜南方无雪,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的点缀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影子,但之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淡绿中隐隐的泛出青灰。远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了。

站在江边,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堑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昔日里浪拍千石的江畔现下已是波澜不兴。江水仿佛被冻住了,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一切都现着一片死寂。

是的,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天地间唯存单一的灰蒙。这种萧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一点一点的抽走了它们生命的活力。

身于此,只有寄情于窗前,遥送上一瓣心香,盼望能有一丝新绿破土,寄来春的希望。

作者我也不知道啊,不好意思啊!

【第2句】:有关月的佳句名篇

【第1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第2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3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第4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第5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第6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第7句】: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第8句】: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第9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第10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第11句】: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第12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第13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第14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第15句】: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第16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第17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第18句】: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第19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第20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第21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第22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第23句】: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对联

【第24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第25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第26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第27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第27句】: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唐•王维

【第28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

【第29句】: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晋•陶渊明

【第30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

【第31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宋•晏几道

【第32句】: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唐•刘禹锡

【第33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

【第34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张若虚

【第35句】: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清•萧诗

【第36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第37句】: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清•张惠言

【第38句】: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唐•杜甫

【第39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清•梁章钜

【第40句】: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宋•苏轼

【第41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第42句】: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第3句】:描写冬天的名篇佳句

诗中冬

【第1句】: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第2句】: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第3句】: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第4句】: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第5句】: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第6句】: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第7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第8句】: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第9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第10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第4句】:名家名篇好段好句

暖暖的春风飞来了。

它好比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带着一只彩色的神笔,到处欢快地画着。 春风飞过大地,大地变成一幅清新的图画:被人们收割过的草木茬上,又倔强地冒出了新芽。

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在春风的吹拂下生长起来。大地变绿了,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多美呀!春风吹来,那清新的花草气息,直往人心里钻,无论是谁,都会深深吸一口,像痛饮甘露一样畅快。

多爽啊! 雨过天晴,太阳走过七色彩虹,万丈光芒照耀着春天的大地,大地上的一切都生机勃勃。地上的小草,细细的嫩叶湿漉漉的,青枝绿叶的树木,像刚洗过一个澡,显得青翠欲滴。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唱得人 心情舒畅;小蜜蜂出来采蜜,它们从这束花飞到那束花。最快乐的是阳光下的孩子们,他们有的追逐跳跃,有的唱歌跳舞,还有的在蓝天上放起了风筝,又是一幅欣欣向荣的图画。

啊!春天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我爱你,春天。

【第5句】:春节的名篇佳句

【第1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杜甫《兵车行》)【第2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蜀相》)【第3句】: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第4句】:噫吁 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第5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第6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第7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第8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第9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第10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第12句】:轻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处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前赤壁赋》)【第13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不见复关,泣涕涟连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诗经、氓》)【第14句】: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第15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予人,如弃草芥。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第16句】: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 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17句】: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鱼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第18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 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第19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第20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也。……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1句】: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做《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 ,故死而不容。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屈原列传》)【第22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第6句】:表达思想情怀的佳句名篇

题解]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注释]①次:停歇,这里指停船。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②风正:指顺风。 ③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

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旧年:过去的一年。

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翻译]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

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赏析]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325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