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佛语禅心的文案,让人不敢看第二遍!

【佛语禅语第1句】:在享受层面,抓住吃饭本质的人,可能是最懂生活真味的人。李叔同先生曾经是一个大学者,有过歌舞寻欢的日子,后来却遁入空门,法号弘一。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去拜访弘一大师,吃饭时,见他只吃一道咸菜,颇不忍心地说:“难道您不觉得咸菜太咸吗?”

【佛语禅语第2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无须为了注定的悲剧,选择感伤。但也不能为了将来的圆满,停止修行在无尘的净水中彻悟禅意。让我们不为表象迷惑,早日抵达清静的彼岸。

【佛语禅语第3句】:人的聚散离合,都是基于种种因缘关系,有因必有果,“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还有不可抗拒的“无常”,事情的发展不会总是按照我们的主观想象进行,沟沟坎坎不可避免,大多数时候,万事如意只是一个美好的心愿罢了。

【佛语禅语第4句】:佛教的真理,是最殊胜、最高尚、最稀罕的珍宝。弥勒菩萨在究竟一乘宝性论中说:“因稀有,因无垢,因具胜能,因世间最美,因最高尚,因始终如一,故称稀世珍宝,”所以不一定任何人都能遇到、任何地方都会出现、任何时代都会出现的事情,而是众生共同的善业福报和诸佛的慈悲愿行双方机缘相合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5句】: 年轻时我口若悬河,嘴巴比脑子快;中年后,我木讷无言, 非深思熟虑不敢开口。年轻时,心里搁不住事情,天天生龙活虎;中 年后,事情喜欢搁心里,日日难免愁眉。

【佛语禅语第6句】:在黑暗中为回家的人奉献一丝光明,你是在布施温暖,工作上你也许要为同事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那么你给他布施了轻松,如果你擅长夸奖别人,很好你布施了他自信,当有人沮丧的时候,你用心的安慰,你布施了理解。

【佛语禅语第7句】:绚烂之后才有平淡,幸福其实往往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简单很多,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把所有复杂的不幸都给探索经历一遍,不把所有该摔的跤都摔一遍,不把所有的山都爬一遍,我们就没法相信,其实山脚下的那块巴掌大的树荫下就有幸福。

【佛语禅语第8句】: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同样,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 能力去爱别人的。

【佛语禅语第9句】:修行,就是修身、口、意。通过闻、思、修和戒、定、慧的实践,让自己的身、口、意与诸佛的身、口、意逐渐相融合,最终达到F{己和诸佛全然地合二为一,乃至超越一体和异体等二元对立的境界,并任运圆满弘扬佛法和普度众生的伟大事业:

【佛语禅语第10句】: 上帝问来人:要名还是要利?只给一样。来人答:要名。上 帝又问:为何要名不要利?来人大笑:你傻呀,这世道,有名还怕利 不来吗?

【佛语禅语第11句】:真正的宽容,是包容清净的,也包容污秽的,包容爱的人,也包容恨的人,包容善良,也包容邪恶。真正的量大,要像广袤的苍穹,容纳群星也容纳尘埃;要像浩瀚的大海,容纳百川也容纳细流;更要像无垠的虚空,无所不含,无所不摄。

【佛语禅语第12句】: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静坐 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才是真正的处世之道。

【佛语禅语第13句】:细细想来,人生苦难几多,失败寻常,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伟人,多数人注定是芸芸众生里的一棵凡草。然而,即使是一棵草也可以向往天空,只要它明了自己的根扎于厚实的大地,并对此心怀诚恳的感激。

【佛语禅语第14句】:盲目的、没有节制的自由恰恰会给我们带来不自由,而对贪、嗔、痴的约束则体现出人类的智慧与觉性。

【佛语禅语第15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人觉得自己身陷尘网,被种种有形的、无形的枷 锁束缚住,得不到丝毫轻松。他们渴望恢复自由之身,还我本来面目,也就 是找回他的“真我”,但是这些枷锁多半是自己给自己套上去的,你要怪别 人,不如先怪自己。

【佛语禅语第16句】:欲!我知汝本:意从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佛语禅语第17句】:佛陀、正法与僧宝,此三外之归依境….上师、本尊与空行,此三内之归依境….气、脉、明点三精要,此三归依密境也……显现、空寂与无别,此三了义归依境….若欲脱离无边苦,应以身心作归依,全体交付三宝尊!《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佛语禅语第18句】:就算每天只吃一碗白饭,喝一杯水,住在简陋的小地方,也不会失去乐观的心态,心境依然恬淡而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顶天立地的气概与内心的快乐,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确实震撼人心。

【佛语禅语第19句】: 耕云先生开示:“张扬和低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风格。张扬者犹如 一株拼命拔高的树,而低调者宛如一棵平凡无奇的小草,风雨雷电之后,得 以保全的往往是小草而不是树。”为人处世不可锋芒毕露,卖弄招摇。

【佛语禅语第20句】:今生只想拥有一种能力:对生命心存感激,对生活心满意足。感激和满足,是一种不管事情大小都感到高兴的能力。知足常乐。

【佛语禅语第21句】:生活的起伏跌宕,也可以理解为是生活的种种禅机,哪里热闹,哪里清凉,全都在于心地的平衡。且看岁月如水去,哪有闲心品爱憎,不过人间借路行,百转千回总是通。

【佛语禅语第22句】:观察一切法,悉从因缘起,无生故无灭,无灭故无尽,无尽故无染。于世变异法,了知无变异,无异则无处,无处则寂灭。《华严经》卷四十四,十忍品

【佛语禅语第23句】:佛告诉我们在家信徒要通达世事、如法求财,做一个诚实的劳动者就可以自强自立。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

【佛语禅语第24句】: 午饭就像一个人的中年,不能德馨,不能厚学,不能立见, 那么他的晚景一定不堪。俗语云,要饱早上饱,中午要吃好,中年既 好,晚年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佛语禅语第25句】:禅修也决不能离开世间法,决不能离开生活。离了生活,离了世间法,禅修断证便成了无的放矢。——净慧

【佛语禅语第26句】:佛祖说:善心少则忧愁多,善心多则快乐多。“善”字很有意思,从“言”从“羊”,“言”当然是指好话,“羊”在古代是一种高级食物,祭祀的佳品,也含有吉祥的意思。好话送给别人,好东西跟人分享,那就是“善”,是一种很吉祥的行为。

【佛语禅语第27句】: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释迦牟尼佛戒经)《四分戒本》

【佛语禅语第28句】: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明)愿云禅师

【佛语禅语第29句】:为了修持慈悲心,一个人必须丢开自私的爱,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爱是以自我为中心,人们只爱个人的自我。——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30句】:问:“闻一切舛动咸宁皆有佛性,譬我人身中虫类,若皆有佛性,岂非一身全佛?不解请指教!”答:“只可云一身全是佛子,因尚欠修,现不是佛,如金在矿,须待冶提。”——李炳南居士

【佛语禅语第31句】:依脚穿鞋,量体裁衣,属于我的念佛生活,乃是佛就我的身量所赐的,是最好最好的。并非“我”是最好的,而是佛所赐的就是最好的。即使拿佛赐给祖师的物和赐给我的相换,我也不愿意,因为那原不是赐给我的,我用了恐怕要丧命。如婴儿不能吃大人的食物,强行吞吃,也许要丧命。

【佛语禅语第32句】:过分地纵欲,一味追逐享受,容易迷失了本性,况且欲海难填,以有限 的精力去追求无尽的欲望,好比夸父逐日,到最后只有死于非命。纵欲的快 乐是不实在的,跟随而来的是身心的交瘁、人格的堕落,所以说“乐极”必 “生悲”,“纵欲的人生”是不好的。

【佛语禅语第33句】: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34句】:问:“如何是双峰境?”师日:“夜听水流庵后竹,昼看云起面前山。”——《双峰意钦禅师》

【佛语禅语第35句】:一切随缘。是一种胸怀。随缘之人,总能笑看风云变幻,在艰难坎坷中笑对人生。一切随缘,才能拥有一份平静淡然的心境。

【佛语禅语第36句】:学佛必须培养正信,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并拿出勇气降伏忧愁、欲念,才能获得轻安和解脱。

【佛语禅语第37句】:众生虽与我非亲非故,但是他的苦就是我的苦,他的痛就是我的痛。苦在他的身,忧在我的心;伤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这就是“同体大悲”。

【佛语禅语第38句】:布施的真正意义是放下贪悭,而不是怀着吝啬之心施舍于人。持戒的真正意义是降伏自心,而不是执著于极端苦行。

【佛语禅语第39句】:静心淡然,潇洒行走,不要在意脚下的那些坎坷,它们都是铺垫你生命高度的基石。

【佛语禅语第40句】: 如今最弱势的不是农民,而是城市里的边缘群体。他们一没 有生产资料,二没有职业,除掉微薄的低保金,他们几乎没有任何 其他收入。

【佛语禅语第41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我们所拥有的珍贵的人生平台,并不是用来做毫无意义的事情,也不是为我们过度享受奢侈而提供资源,而是我们挑战烦恼、降伏自心、发挥爱心、启迪智慧等修行解脱之道的大好时机。让我们共同珍惜宝贵的人生,千万不要错过良好的机会,也不要浪费有限的时间和福报。

【佛语禅语第42句】:(三)远恶习六损财业者: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佛语禅语第43句】:如果灯受到外面的风吹就易摇动,发出的光明就不太清楚,就会影响我 们看书做事。同样,我们内心如果一直在起烦恼,为人处事也会迷惑而不清 楚。当我们守护好内在的清净心,启发内在的自性光明,这样才能对治烦 恼,明心见性。

【佛语禅语第44句】: 佛在教诲世人时,总是会特别强调“宽容”与“原谅”。因为一个人 如果懂得了“宽容”与“原谅”,很多怨恨也就自然而然地远离了你的心 灵。“大肚(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句话既说明了一种胸襟,也道出 了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

【佛语禅语第45句】: 真诚赞美比自己优秀的人是一种睿智,客观赞美和自己比肩 的人是一种胸怀,真心赞美不及自己的人是一种美德。总是赞美自己 的人非常肤浅,总是批评别人的人缺乏自明,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人 人品极差。身处尘世,与人交往,引朋结友,不可不察。

【佛语禅语第46句】: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 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 不到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47句】:云何真言教法?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大日经》卷一,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

【佛语禅语第48句】:在觉醒者的眼里,每个人都是珍贵的,且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有觉醒的潜能和本质。所谓接受自己的阴影,就是要爱上你自己。当你真正开始爱自己,你才能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自己:活着不要违背自己本心。

【佛语禅语第49句】:【修禅要诀】眼光高远,直视佛心;动机纯正,直趣菩提;行为规范,妙与天然。偷心死尽,本地光明;万缘放下,一念相应;一念灵光,朗照大千;顿悟真心,万法圆彰;业尽情空,证体起用;当机立断,能所双亡;拈花悟旨,以心印心。念佛是谁问者知,参禅悟道几多时;明心见性无多事,回根尘亦不迟。

【佛语禅语第50句】:在自己得到幸福的时候,别忘了给予他人帮助。一个不忘给予他人关怀的人,最终所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宽慰。富有需要仁德来烘托,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懂得分享与回馈,才能在保持长久富有的同时,获得身心的高贵与富足。

【佛语禅语第51句】:不要小看一个微笑的力量,微笑是一种面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是一种改变命运的强大能量。时时微笑,就能让自己的人生时时保持快乐欢喜。

【佛语禅语第52句】: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出不入,不溢不散,是为人不二法门。《维摩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

【佛语禅语第53句】:为一一众生,轮回经劫海,其心不疲懈,当成世导师。《华严经》卷十一,毗卢遮那品

【佛语禅语第54句】:看世界不光要用眼睛,还要用心。失去欣赏能力的人是可悲的,他的心已经变得衰老。

【佛语禅语第55句】:【天天禅语】如果我们能把握到每一刻的当下,且保持觉醒、珍惜拥有,并以感恩之心去善待周围的一切的话,幸福在我们的身边,快乐在我们的心间,成就在我们的掌中。

【佛语禅语第56句】:生活在此处,莫要向别处求佛求悟。尘世人心喧扰,只因在众生心中有 一个对静寂、悠闲的渴望。静处不存,二元对立打破,闹处亦无踪迹, 此时所作所为皆是如实应缘。妙悟之人运水搬柴,绝无凡心亦无圣心, 只是运水搬柴。

【佛语禅语第57句】:住三世无碍智戒者,以身语意合一,不作一切诸法。云何为戒?所谓观察舍于自身,奉献诸佛菩萨。《大日经》卷二,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

【佛语禅语第58句】:定用现代语讲,就是庄敬自强。人常为外境所影响,即是定力不够,学佛即是安定。心志若能守持于道,必能博大精深;否则,即使透彻千经百纶,亦如空花水月,一事无成。假若三心二意无定性,四处徘徊不专精,尽管条条道路通长安,却永远无法到达终点。心有定力,智慧自然产生。

【佛语禅语第59句】:【天天禅语】包容:水遇到阻挡物并不会争锋相对,而是绕道而流,包容与宽恕的人就像水一样,既不计较,也不争论。以善巧智慧,不伤害众生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佛语禅语第60句】:问:“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佛,佛心是道。但无生心动念,有无长短,彼我能所等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一《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佛语禅语第61句】:人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起心动念,接触顺境时,就高兴地得意忘形;遇到逆境则烦恼悲泣,这都是心随境转,被境界所牵制而喜怒无常、起伏不安。

【佛语禅语第62句】:生活中,我们也像这个人一样四处寻找解脱的途径,殊不知,并没有谁捆住我们的手脚,真正难以突破的是心中的瓶颈。突破心中的瓶颈,清除心中的垃圾,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佛语禅语第63句】: 佛能包容天下事。我们为人处世也要看得开,放得下,那么凡事都随 缘,不生计较。你包容别人,别人包容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你,这 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佛语禅语第64句】:世未足称累也。世间法,如为子而事亲以孝,为臣而事君以忠,乃至人伦庶物,一一与道非碍。所贵者,任理随缘,无心顺应而已。……务了明此一大事因缘,是谓出世。如是,则士大夫皆可即宦游而参禅,不离俗而人道也。(明)莲池《云栖遗稿》卷一

【佛语禅语第65句】:佛陀像太阳,善知识就像放大镜,自己则像燃料。如果没有放大镜聚集太阳的光芒,燃料是无法自行燃烧的。我们想要得到佛陀的加持,如果没有依止善知识的指导,j宝的加持之光就不可能聚集到我们的身上,我们就无法燃烧掉相续巾的我执、烦恼、习气等罪业的燃料。

【佛语禅语第66句】: 佛说:“危难时,谁不想有人伸出温暖、援助的手;你赠人玫瑰,必 手留余香。”佛的本质是让人行善,有时我们助人也并不是为了手留余香, 只是不想欠下一笔道德债而已。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话,也就不可能 领悟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谛。

【佛语禅语第67句】:人类要谦虚一些、慎重一些、节制一些……倡导生态文明的关键是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现实,摆正“人”在大自然中的位置。“人”字现在写得太大了,应该写小些,把“人”写在应有的位置上。

【佛语禅语第68句】:世间之所以有人我、是非、内外、事理不能调和,皆源自“贪、嗔、痴”。有此三念,故争长论短,永无休止。

【佛语禅语第69句】:人们往往无法固守曾经炽热的爱,这恰恰说明了爱之难,也说明了爱不仅是最绚烂的那一刻。

【佛语禅语第70句】:一个人身上的能量与磁场,往往决定了他运势的好坏,决定了他事业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他与什么人相遇,应该做什么事,住什么样的房,这都是先天与后天能量累积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71句】:何因缘故诸法自性无?佛言:诸法和合因缘生,法中无自性,若无自性,是名无法。《摩诃般若经》卷二十四,道树品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并没有一定的形式与面貌,在用世的许多东西,都具有禅的一些特质,禅自然也不离开生活,如何深入于生活中得到崭新的悟,并有全生命的投入,那么这是禅的风味。

【佛语禅语第73句】:敢于放下,果断放下,心里真正地放下,放下的一刹那,你会感到天地原来如此广阔,你会发现你的脚步是如此轻盈平稳,你的心房是如此安稳温馨。

【佛语禅语第74句】: 给幼儿园孩子留作业无异于给他们刀子,这把刀子不仅会杀 害童真,而且会杀害孩子的未来。假如每个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认识 到这一点还敢给孩子留作业吗?假如一定要留,我建议老师给每个孩 子留一朵小红花,让他们戴着小红花去追蝴蝶。这样,孩子长大后, 他们的心中就会有一个永久的蝴蝶梦。

【佛语禅语第75句】: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幽涧泉清,高峰月白。”——《广岩成泽禅师》

【佛语禅语第76句】:一个人要会讲、会写、会听、会看、会想、会笑、会唱、会做……全部都会最好,否则至少也要会得一半以上。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77句】:此阴灭时,彼阴续生,如灯生暗灭,暗灭灯生。因现阴故,生中阴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狮子吼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78句】: 许多人都有贪得无厌的毛病,正因为贪多,反而不容易得到。结果患 得患失,徒增压力、痛苦、沮丧、不安,一无所获,真是越想越得不到。

【佛语禅语第79句】:父母、妻子、奴婢、使人、亲友、眷属,悉非我有;……是现伴侣,非他世侣;是乐伴侣,非苦伴侣;……不能救我,非我归依,非我舍宅,非我洲渚,非我荫覆,非我我所。《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

【佛语禅语第80句】:有几个熟悉水性的人乘船渡江,浪打翻了船,他们竭尽全力游向岸边,水性最好的那个人却怎么也游不快。岸边的同伴问他怎么啦?那人说:“我腰上缠着千金,太重了。”同伴着急道:“命都快没了,扔掉吧。”但这人坚持不扔,结果被淹死了。那种过分贪图钱财,甚至把钱财置于生命之上的人,必然葬身其中。

【佛语禅语第81句】:花草的种子失去了在泥土中的安逸生活,却获得了在阳光下发芽的机会;小鸟经过跌打失去了几根美丽的羽毛,却获得了在蓝天下凌空展翅的机会。人生总在失去与获得之间徘徊,没有失去,也就无所谓获得。

【佛语禅语第82句】:指尖滑过杏花的叶片,抱一抱年轮渐增的老树。时间仿佛在自己的世界停止,煮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找常。分手快乐,我们有更多时间可以触摸到自然的灵魂,感受自己杯子里水的温度,叶子一点一点的舒展。看云卷云舒,品花开花落那份淡然的禅意。

【佛语禅语第83句】:【禅理故事】穷人问佛:我为什么穷?佛:你没有学会给予。穷人: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佛:一个人即使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七种东西——颜施:即微笑处事;言施:鼓励赞美安慰的话;心施:敞开心扉对人与蔼;眼施:善义眼光给予别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佛语禅语第84句】: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南,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六祖坛经·般若品》

【佛语禅语第85句】:世间一切皆如过眼云烟,生活不过是弹指一挥的区区数十年,悲欢离合也都是一瞬间的体验,我们存在,所以我们思考;我们思考,所以我们怀疑。我们在怀疑中寻找生存的理由,寻来寻去,却仍旧迷茫。

【佛语禅语第86句】: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二

【佛语禅语第87句】:清茶以待静者,淡茶以待明者,浓茶以待强者,好茶以待善者。观茶烟悟其飘渺,因无心而生其道。茶是水写的文化。茶是灵魂入水,水的灵魂入心,心的灵魂入道,茶是水中至善,茶不入禅,皆为俗事,禅不入心,皆为妄语。拈花微笑,一壶挥尘,品至真至净的茶,悟至真至净的心。

【佛语禅语第88句】:拥有少欲,才能生起小乘的I叶J离心;拥有爱心,才能圆满大乘的菩提心;拥有智慧,才能证得金刚乘的大手印。有了出离心,才能做到诸恶莫作;有了菩提心,才能做到众善奉行;有了大手印,才能做到自净其意。出离心、菩提心与大手印之见地,是一切佛法的精髓,三藏十二部的要义,显密佛教的核心。

【佛语禅语第89句】:时时刻刻让你的心安住在当下,就能把心独立起来;心独立起来了,妄想就减少了。

【佛语禅语第90句】:身体有病,要靠医生来诊疗;心灵有病,要靠自己来医治。(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佛语禅语第91句】:【佛语禅语第1句】: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佛语禅语第2句】: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佛语禅语第3句】: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佛语禅语第4句】: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与,斯为大智。【佛语禅语第5句】: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佛语禅语第6句】: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佛语禅语第92句】:学佛先从做人开始,把学佛落实在做人做事当中。这样,信仰才有根底,学佛才有落实的地方。

【佛语禅语第93句】:佛告比丘:功德果报甚深,无有如我知恩分者.我虽复尽其边底,我本以欲心无厌足故得佛,是故今犹不息。虽更无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五代)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一,引《大智度论》

【佛语禅语第94句】:佛说:“你长成这样就可以了!”我的心就回应说:“感佛的恩,我长成这样就可以了。”佛说:“我要在你心中做工,锻炼你,增长你,丰满你!”我的心就回答说:“感佛的恩,任凭您一切的作为。’

【佛语禅语第95句】:超生脱死法门,不可以聪明凑泊,不可以意气承当,不可以情见夹杂,不可以粗疏领会。——《法语二》

【佛语禅语第96句】:水有美德,我们做人应该向水学习,因为水具备人类值得学习的十一种特质,分别为清净、透明、恒顺、原则、谦逊、包容、调与、毅力、勇气、利生与平等。

【佛语禅语第97句】:“空”是突破、超越、发展、转变的意思,而不是空无的空:不是消灭一个东西,而是不断地超越。

【佛语禅语第98句】:谀谄之人不可疗治,奸邪之人不可疗治,恶口之人不可疗治,嫉妒之人不可疗治,无反复之人不可疗治。《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

【佛语禅语第99句】: 出家的人不一定是真菩萨,在家的真菩萨也不在少数。 《金 刚经》里,佛以自己的日常生活示现我们,出家人持钵化缘为生,没 有私藏。由此观之,区别现在出家人是否真修行,看这个出家人是否 有私人存款,或许是一个好办法。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403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