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鹏的名词佳句
【第1句】:关于“鹏”字的励志句子有哪些
【第1句】: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 唐 · 李白《上李邕》
【第2句】: 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 唐 · 李峤《海》
【第3句】: 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 —— 唐 · 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
【第4句】: 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 —— 唐 · 白居易《我身》
【第5句】: 所志逍遥游,不受鹍鹏诳 —— 宋 · 刘宰《简张槃斋以国朝四君子文易南华经》
【第6句】: 高鹏与低鷃,各自一行飞 —— 清 · 方文《会试榜发,久不得报,有怀同社诸子》
【第7句】: 三级浪高鱼已化,九霄路远鹏方息 —— 宋 · 京镗《满江红·次潼川漕刘殿院韵》
【第8句】: 指日鹍鹏当直上,待时鸾凤且卑栖 —— 宋 · 吴芾《送江朝宗之官》
【第9句】: 鹍鹏溟北思千里,鸡犬淮南尽九天 —— 近代 · 宁调元《燕京杂诗》
【第10句】: 此心直欲鹏南举,不学蜘蛛结网居 —— 宋 · 白玉蟾《秋日有怀》
【第11句】: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 —— 唐 · 李峤《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第12句】: 俯川观鱼咏,仰空看鹏垂 —— 宋 · 吴泳《拟古三章留别果山同官》
【第13句】: 隼击须当要,鹏抟莫问程 —— 唐 · 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第14句】: 九万自此开鹏程,平生寒窗照短檠 —— 宋 · 楼钥《送袁和叔尉江阴》
【第15句】: 凤巢衮衮九文羽,鹏路摇摇万里风 —— 宋 · 陈造《次沈倅韵呈王漕》
【第2句】:关于鹏的诗词名句
1九万里风鹏正举《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2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念奴娇·中秋》宋·苏轼3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唐·李白4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海》唐·李峤5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泊岳阳城下 / 泊岳阳楼下》唐·杜甫6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天台晓望》唐·李白7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唐·李白8孤撑有巉绝,海浴褰鹏噣《南山诗》唐·韩愈9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赠宣城赵太守悦》唐·李白10既作鹏同起,休论鷃旗翾《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明·徐威11鸾鸣将日近,鹏举欲云连《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明·徐威12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我身》唐·白居易13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武侯庙古柏》唐·李商隐14鹏北海,凤朝阳《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15当期附鹏翼,未偶方踌躇《游子》唐·贾岛16九万有鹏程《菩萨蛮(花蹊碧)》宋·韩淲17起鹏程《江城子·黄宪生日代作》宋·洪适18鹏抟相踵桂枝香《西江月·一片冰霜气概》宋·无名氏19鹏翅展开沧海窄《渔家傲·听说西方无量乐》元·梵琦20讵能悲鹏鸟,早合畏牺牛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431343734《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宋·王禹偁21鹏鹍诚未忆,谁谓凌风翔《寓怀》 唐 · 温庭筠22安知北溟水,终日送抟鹏《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 唐 · 许浑23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宋 · 李公昴24安识鲲鹏变化,九万里风在下,如许上南溟《水调歌头·和赵用锡》 宋 · 陈亮25捩翅著笼中,侧睨鹏冲霄《送李象山趋朝二首其一》 宋 · 陈造26鹏程暂驻皇华重,鱼队欣逢渌水依《吴下同年会诗》 宋 · 成钦亮27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相和歌辞·反白头吟》 唐 · 白居易28容我一杯为寿,看君九万鹏图《西江月·璀璨雕笼洒笔》 宋 · 王千秋29神游八极亦法漫,大鹏希有争雄夸《寿李使君宣义父子同日》 宋 · 阳枋。
【第3句】:谁知道我国古代有关"鹏"的诗句
【第1句】: 饯魏州判鹏举(作者:邵桂子 朝代:宋)【第2句】: 鹏升夫人和平女士索书赋一绝(作者:陈独秀 朝代:现代)【第3句】: 送程鹏翼赴山东运司经历(作者:柯九思 朝代:元)【第4句】: 赠谈故人高鹏举(作者:家铉翁 朝代:宋)【第5句】: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6句】: 寄程鹏飞(作者:刘过 朝代:宋)【第7句】: 蝶恋花 次韵答魏鹏举(作者:刘敏中 朝代:元)【第8句】: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9句】: 魏鹏负期醉卧戏题练裙(作者:贾云华 朝代:宋)【第10句】: 送汲鹏(作者:贾岛 朝代:唐)【第11句】: 赠来进士鹏(作者:李咸用 朝代:唐)【第12句】: 闻庄鹏举山茶小盆葩华杂然有意举以见遗因作(作者:喻良能 朝代:宋)【第13句】: 寄张鹏飞浙东(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14句】: 又次韵张御史鹏飞(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15句】: 次韵张鹏飞三绝(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16句】: 鹏鷃问答(作者:姜特立 朝代:宋)【第17句】: 寄老山张鹏飞御史(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18句】: 次韵张鹏飞三绝(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19句】: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20句】: 鹏飞操(作者:黎廷瑞 朝代:宋)【第21句】: 鲲化为鹏诗(作者:楼钥 朝代:宋)【第22句】: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23句】: 南乡子 次韵答魏鹏举(作者:刘敏中 朝代:元)【第24句】: 蝶恋花 次韵答魏鹏举(作者:刘敏中 朝代:元)【第25句】: 寄韩鹏(作者:李颀 朝代:唐)【第26句】: 南乡子 鹏举兄致仕,寓家松江。
今年秋,独(作者:刘敏中 朝代:元)【第27句】: 次韵张鹏飞三绝(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28句】: 送程鹏翼赴山东运司经历(作者:柯九思 朝代:元)【第29句】: 闻庄鹏举山茶小盆葩华杂然有意举以见遗因作(作者:喻良能 朝代:宋)【第30句】: 寄张鹏飞浙东(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31句】: 满江红 送郑鹏南经历赴河东廉访幕(作者:刘敏中 朝代:元)【第32句】: 渔家傲 饯表兄魏鹏举归华亭寓居 以上元刻本(作者:刘敏中 朝代:元)【第33句】: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34句】: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35句】: 饯魏州判鹏举(作者:邵桂子 朝代:宋)【第36句】: 次韵张鹏飞三绝(作者:方回 朝代:宋)【第37句】: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第38句】: 送赵鹏举之西台掾(作者:李裕 朝代:元)【第39句】: 寄程鹏飞(作者:刘过 朝代:宋)中国的“鹏”字,根据《说文》、《字林》等典籍,即“凤”的古字。《说文》曰:“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朋为朋党字。”
可见“鹏”左边的“朋”来自它群鸟之王的地位。就字源而论,可以推测大鹏和凤凰源自先民的同一种鸟图腾,逐渐分化,带上不同的特征。
对大鹏的正面记载毫无疑问始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而《神异经·中荒经》里描述的大鸟“希有”,也与大鹏有相当的关系:“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
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水经注》引《神异经》又加上了“其鸟铭曰:有鸟希有,绿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惟会益工。”
此鸟有绿、红双色,不鸣叫也不进食。仅仅背上小片没羽毛的地方就有一万九千里宽广,可见它体形多么庞大。
后世诗人以大鹏为高远志向、豪放气概的象征。如阮修《大鹏赞》中有“志存天地,不屑唐庭。
鸴鸠仰笑,尺鷃所轻。超世高逝,莫知其情”的句子。
借大鹏来抒发蔑视官宦、抱负超远的心境。而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邑》)更是千古传诵。
直至如今,汉语中仍有“鹏举”、“鹏程”之类的词语,借喻远大的前程和抱负。
【第4句】:鹏的含义是
鹏:名词,各含义如下:
【第1句】:形声字。从鸟,朋声。“鹏”是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由鲲变化而成。本义:大鹏
【第2句】:同本义,指大鹏鸟。
【第3句】:比喻前程远大
如:鹏路(鹏飞的路程极远。多用以比喻仕途的飞黄腾达);鹏图(鹏鸟奋飞,去程遥远。比喻伟大的志向或远大的前程);鹏鸟高飞(比喻人飞黄腾达)
【第4句】:雄伟,伟大 。
如:鹏力(鹏鸟的力量。喻大力);鹏起(鹏鸟飞起。比喻气势雄伟);鹏飙(飞鹏掀起的狂风。比喻伟人的盛美风彩)
【第5句】:奋发有为 [be promising and diligent in one's work]。
如:鹏博(鹏鸟奋力高飞。比喻奋发有为);鹏举(鹏鸟高飞。比喻奋发直上)
扩展资料: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庄子影响逐渐出现了大鹏金翅鸟这一神话形象。这主要源于古印度的神鸟迦楼罗(Garuda),也糅合了大鹏的特征。
在印度神话中,迦楼罗身长八千由旬,翼长四千由旬,以龙为食,能任意穿梭宇宙,为毗湿奴坐骑。而对大鹏金翅鸟的描绘多见于明清小说,著名的有《西游记》中狮驼国的三大王,称为“云程万里鹏”,能够“抟风运海,振北图南”(这八个字源于《庄子》),扇一翅有九万里,和如来佛祖有渊源(这又源于印度传说)。
《说岳全传》中,大鹏金翅鸟因在佛祖座前嫉恶如仇,啄死女土蝠,被贬往东土投胎,生为岳飞。
《封神演义》中大鹏称为“羽翼仙”,贪吃好杀,后被燃灯道人收伏。《喻世明言》中张道陵化为大鹏,震慑住鬼帅变的八条大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