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将水浒传中的妙语佳句用线连起来

【第1句】: 摘抄水浒传的妙语佳句并说说好在哪里

《水浒传》中的妙语佳句录

1, 自古无亊多生亊,本为禳灾却惹灾。(第二回)

2, 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第二回)

3, 时来富贵皆由命,运去贫穷亦有由。(第三回)

4, 能添壮士英雄胆,善解佳人愁闷肠。(第三回)

5, 打坐参禅求解脱,粗茶淡饭度春秋。(第四回)

6, 贫穷富责天之命,亊业功名隙里尘。(第七回)

7, 忠义萦心由秉赋,贪嗔转念是慈悲。(第八回)

8, 棋逢对手难藏幸,将遇良才怎用功。(第十三回)

9,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第二十一回)

10, 只因酒色忘家国,几见诗书误好人。(第二十三回)

11, 自爱青春行处乐,岂知红粉笑中枪。(第二十四回)

12, 舌为柔和终不损,齿因坚硬必遭伤。(第二十七回)

13,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第三十六回)

14, 才离黑煞凶神难,又遇丧门白虎灾。(第三十七回)

15, 一念不差方合义,寸心无愧可通天。(第四十二回)

【第2句】: 水浒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水浒传》名句欣赏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表壮不如里壮 篱牢犬不入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工夫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

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避。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第二回) 恩仇不辨非豪杰,黑白未分是丈夫.(第十六回) 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第六十九回) 有力使力,无力斗智.(第七十四回)。

【第3句】: 水浒传中好词好句的摘抄+赏析

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

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

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

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

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古人有四句诗单道那风:

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季能吹万物开。

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

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

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

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注意前后的因果,“闪”突出武松动作之快)

赏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赏析不太对,但大致意思就是这个啦)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

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

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

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

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

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

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

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

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

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赏析: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

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

大虫顶花皮胳(月答)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

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

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

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

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

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说出武松神勇就行)

赏析: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第九回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

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

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这里描写了薛霸董超想要谋害林冲时鲁智深出手相救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精彩,而鲁智深说:“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这体现了鲁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细,因为此时出来不仅可以救林冲,而且还有他们的“犯罪证据”,叫他们服气,再杀他们,也算是有凭有据。

【第4句】: 水浒传中的好词好句..~急需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水浒传》读书笔记(一)--醉打蒋门神 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

但是这些都不够精彩,唯独这集里的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 本集中,武松为了个人的友谊而去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这两点,就知道他有着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蒋门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后把蒋门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这能证明武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他在挑逗时还可分成几个细节,三次换酒,之后说让蒋门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饱不让,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里包括蒋门神)。

他在禽了蒋门神之后,又怕他告官,在说要求蒋门神的第三件事时,却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夺回来,所以让他离开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开出武松多么的细心。

《水浒传》读书笔记(二)--沂岭杀四虎 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县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亲。 去时,途上遇见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胁,李鬼战败求饶,说他尚有九十岁老母,杀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块杀了。

李逵可怜他,便饶了他,而且还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走了。 我觉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这样的人,所以就让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让李逵把他杀死。

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气,二是让那些读者也赞同他,并看完后有一种豪迈气质,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杀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后来的李逵背着老母过沂岭时杀虎的场景最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后发现老母不见了,又发现两只小虎和两条人腿,愤怒之下杀死小虎,公、母虎分别来寻仇都被杀。

只可惜杀了虎,还被人请到家里做客,后又被擒。这让人看完之后,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浒传》读书笔记(三)--抱怨狮子楼 武松在阳谷县坐了都头,又上京办事。回来时,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实情,去告官,谁知县馆已受贿,无奈下在狮子楼为武大郎报了仇。

其中,让人看得最热血沸腾的就是最后报仇时杀死西门庆的那一段,武大郎虽死,潘金莲和西门庆也得到了她该得到的恶果,而武松为民除害还被发配孟州。我觉得这有可能是作者在讽刺当时的朝廷昏庸无道。

西门庆在这里被作者描写的简直是“臭不可闻”,几乎上谁看完都痛骂他一两句,这能体现作者是多么的会描写人物啊! 《水浒传》读书笔记(四)--卖刀汴京城 杨志盘缠用尽,只得将宝刀卖去,赚些钱投奔他乡谋生。谁知卖刀时,当地泼皮牛二百般凌辱,杨志忍无可忍便杀死牛二,再去报馆。

最后被判充军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过于杨志卖刀时的情景。

先是问谁买刀,牛二来后,让他试刀,牛二百般阻挠和凌辱,最后被杀。这告诉了我们当时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么样的。

而牛二被杀不仅为书中的老百姓们出气,而且另读者看完也出了口气,这也许就是作者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来写的吧。 《水浒传》读书笔记(五)--题诗浔阳楼 宋江到了江洲后,结识了神行太保等人。

一天在浔阳楼喝酒,乘着一时酒兴便在墙上题了一首反诗,还留下姓名。最后被黄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这件事把宋江写得让读者哭笑不得,不知该怎么说他,本集也没有什么精彩的环节。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写到让读者看了说不出宋江什么的境界,真是了不起。

只能够说宋江太糊涂,提什么诗罢了。而正是有了这一集,才能更好的衬托出下一集截法场的情景来。

用宋江题诗被抓着一段来衬托出。

【第5句】: 水浒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人急智生(6)

买上告下(8)

三推六问(12)

辱门败户(14)

去住无门(19)

言清行浊(19)

说白道绿(21)

放屁辣臊(21)

水米无交(21)

三智五猜(24)

长嫂为母(24)

十病九痛(24)

恋土难移(31)

鹅行鸭步(32)

执鞭随镫(41)

搜根剔齿(41)

说黄道黑(41)

搬口弄舌(44)

出口为愿(45)

单丝不线(49)

无私有意(48)

近火先焦(49)

道头知尾(49)

推聋妆哑(49)

佯醉假癫(52)

失惊打怪(69)

依草附木(73)

呼么喝六(104)

惹是招非(104)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8032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