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述林俗语,拿去发朋友圈!
【谚语俗语第1句】:【出污泥而不染】(惯)比喻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却不沾染坏习气,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质。
【谚语俗语第2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特别强调了“无后为大”,所以大多数人知道“无后为大”,而很少有人知道其他两大不孝是什么。那么,完整的“三不孝”是什么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源自《孟子·离娄下》。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对此作了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孟子认为,为人子,若不娶媳妇,不传宗接代,过年过节,无后代为祖先扫墓、祭拜,是为“三不孝”之最不孝的。其他两不孝分别是:若阿谀曲从,陷父母于不义,为一不孝;当父母年老,为人子,若因家里没钱,无法侍奉父母,使其三餐无法温饱,生病无钱看医,或者无功名,不能中举、进士,求得一官半职,为家族扬眉吐气,为二不孝。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古人,但也不能一味生搬硬套。
【谚语俗语第3句】:大树上的鹦鹉——多嘴多舌
【谚语俗语第4句】:【为人不当差,当差不自在】(谚)当差:旧时在衙门受人指使跑腿打杂的人。指做人不可当差,当差的人由人摆布,身不由己。 也作为人别当差,当差不自在。 为人莫当差,当差不自在。
【谚语俗语第5句】:菖蒲花儿——难见面
【谚语俗语第6句】:小明常埋怨自己笨,不会写作文。这天老师布置了一篇写读后感的作文,回家后,小明就开始找作文选。妈妈看到了,对他说:“人不学不灵,钟不敲不鸣。多读又多练,文章自然变。”(广东·龙门)
【谚语俗语第7句】:【正面文章反面看】从文章、言行中,看出相反的含义。 看,也说:做。鲁迅《伪自由书》:“里巷间有一个笑话:某甲 将银子三十两埋在地里面,怕人知道,就在上面竖一块木 版,写道:‘此地无银三十两。’隔壁的阿二因此将这掘去了, 也怕人发觉,就在木版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隔壁阿二勿 曾偷。’这就是在教人正面文章反面看。”
【谚语俗语第8句】:导游领路——引人入胜
【谚语俗语第9句】:【翻老皇历】(惯)皇历:历书。比喻按照陈旧过时的经验、规矩办事。 也作翻隔年的皇历。 翻过去皇历。 翻旧皇历。
【谚语俗语第10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谚)没有家亲作内应,就不会引来外部的邪魔鬼怪。指外部的邪恶分子到内部来捣乱,总是内部有人勾引。 也作没有家贼引不进外鬼来。 无家鬼送不了家人。
【谚语俗语第11句】:【阎王好作,小鬼难当】指头领清闲,手下人劳累。老舍《我 这一辈子》:“巡警一天到晚在街面上,不论怎样抹稀泥,多 少能说会道,见机而作,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既不给官面 上惹麻烦,又让大家都过得去;真的假的吧,这总得算点本 事。而作警官的呢,就连这点本事似乎也不必有。阎王好 作,小鬼难当,诚然!”
【谚语俗语第12句】:妈妈让我盛饭,我不小心把饭碗打碎了。妈妈说:“哎呀,我的小姑奶奶,做一个钱的活儿,要两个钱的工。”(河南·伊川)
【谚语俗语第13句】:【错把红土当朱砂】释义:比喻看不准,把差的当成好的。例句:“那我也得亲眼相看相看。”花三香嬉皮笑脸,“媒婆子一张嘴,装罢神来又闹鬼;我倒不是信不过小姑奶奶热心肠儿,好心眼儿,就是怕小姑奶奶自幼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见过井口大的天,错把红土当朱砂。”
【谚语俗语第14句】:【顺风使令箭】(惯)比喻顺应形势发展,根据情况再作出决断。
【谚语俗语第15句】:【一年大二年小】(惯)即“一年小二年大”之意。指一年一年很快地长大了。 也作一年小二年大。 一年小两年大。
【谚语俗语第16句】:千斤担子众人挑。
【谚语俗语第17句】:【道理讲得清,顽石也动心】(谚)顽石:冥顽无知的石头。只要把道理讲清讲透,就连顽石也能开窍。 指要想说服人,关键的问题是要把道理讲清讲透。
【谚语俗语第18句】:法场上的麻雀——胆子早吓大了
【谚语俗语第19句】:【跟着龙王会凫水,跟着猫儿会上树】释义:凫水:泅水。比喻跟什么人学什么本事。例句:李氏说:“俗话说:跟着龙王会凫水,跟着猫儿会上树,一点不假。库玛丹本是汉人家闺女,可外路人谁能说她不是赫哲人?”
【谚语俗语第20句】:小车不拉——推(忒)好;推行
【谚语俗语第21句】:【和尚庙借梳子——走错门】(歇)和尚不留发,用不着梳子。指找错了地方或对象。
【谚语俗语第22句】:【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指说话不能改口,做事无法挽 回。成语:覆水难收。巴金《寒夜》:“我要是你,我就登报跟 她离婚,横竖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
【谚语俗语第23句】:晚上,只要外面有什么动静,爸爸就会马上开门去查看。一天深夜,我被爸爸的开门声惊醒了,第二天我向爸爸说:“你一有声音就出去看,这院里住着这么多人,难道有人敢来偷东西不成?”妈妈在一旁听见了,抢着说:“狗都有个睡觉时。”(贵州·印江)
【谚语俗语第24句】:九头鸟拾到帽子——不晓得给哪个头好
【谚语俗语第25句】:壁头上挂蒲席——不像话(画);不成话(画)
【谚语俗语第26句】:【胎毛未干】(惯)胎毛:胎发。讥讽人年幼无知。
【谚语俗语第27句】:【身正影不斜】(谚)身子端正,身影就不会歪斜。指人的行为正大光明,就不怕别人飞短流长,说三道四。 也作身正不怕影子斜。 身子立得正,不怕影子斜。
【谚语俗语第28句】:【蛇大窟窿粗】(谚)窟窿:指蛇藏身的洞。蛇要是大了,它藏身的洞自然就粗。比喻家大业大收入多的人家,经济开销自然就大。 也作蛇粗窟窿大。 蛇大眼儿大。眼儿:指蛇洞。
【谚语俗语第29句】:【 蝎子尾巴,有毒】也不多指危害有限,不可怕。柳青《创业 史》:“那白占魁再过二十年还是个普通社员。蝎子的尾巴, 有点毒水,也不多!”
【谚语俗语第30句】:【随你奸似鬼,也吃洗脚水】见“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
【谚语俗语第31句】:外婆刚开始炒花生时,表弟就馋得一个劲儿地咂嘴巴。炒好的花生还没端上桌,他就津津有味地吃上了。外婆点着他的脑门儿说:“你呀,真是馋猫鼻子灵,馋人胳膊长。”(广西·玉林)
【谚语俗语第32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存在着扰乱的因素,无法平静。刘绍 棠《二度梅》:“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急风暴雨又从城市追 到农村来了。”
【谚语俗语第33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谚)苦海:深重的苦难。岸:彼岸,佛家把得到正果叫到达彼岸。原指苦难无论多么深重,只要一心向佛,就能得到正果;后多指无论犯的罪恶多大,只要改恶从善,就有出路。
【谚语俗语第34句】:瞎骡子驾辕——乱套了
【谚语俗语第35句】:【狐狸精转世的——心眼稠】(歇)转世:迷信指投生。稠:多。 指坏心眼太多。常含讥讽意味。
【谚语俗语第36句】:【头顶上打炸雷】指受到意外的严重打击。姚雪垠《李自 成》:“隔了一天,他又收到一份邸报,简直像在他的头顶上 打炸雷。”
【谚语俗语第37句】:【路通百业兴】(谚)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就会带动各行各业都兴旺起来。指道路是振兴经济的命脉,要想经济飞腾,必须先修道路。
【谚语俗语第38句】:锅炉上烧足气的压力表——直线上升
【谚语俗语第39句】:【白龙瞟娘,必主雷雨】释义:白龙:“传说中白色的神龙。(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此处借指西方上空出现的白云。五月十三日为白龙生日,谓此日西方出现白云,必有雷雨。例句:五月十三日,为白龙生日,谓“白龙瞟娘,必主雷雨。”
【谚语俗语第40句】:水煮石头——难熬
【谚语俗语第41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谚)三:多的约数。指井多淘上几遍,就能吃上甜水;人多向几位师傅学习,就能博取众长,学到高超的技艺。
【谚语俗语第42句】:【强将手下无弱兵】领导有方,指挥得当,能够充分发挥手 下人的聪明才智。台湾朱秀娟《女强人》:“强将手下无弱 兵,余菱到你那里去上班,简直变了一个人。”
【谚语俗语第43句】:【哪壶不开提哪壶】(惯)提:本指使东西由下往上移,转指谈起。比喻偏偏要触到对方的痛处、短处或所忌讳的事。 也作哪一壶不开提哪一壶。 哪把壶不开提哪把壶。
【谚语俗语第44句】:【除死无大灾】(谚)指人如果横下一条心,连死都不怕,就不怕有更大的灾祸。
【谚语俗语第45句】:【破巢之下,焉有完卵】见“覆巢之下无完卵”。
【谚语俗语第46句】:板凳上的臭虫——靠屁股吃饭
【谚语俗语第47句】:【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录模仿别人的文章,是社会的普遍 现象。此语既是对抄者的嘲弄,又是抄者的自慰。古华《浮 屠岭》:“报纸上大块文章看多了,他也就心有灵犀一点通, 懂得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奥妙。”
【谚语俗语第48句】:生孩子不叫生孩子——下(吓)人
【谚语俗语第49句】:阎王扮观音——神不神,鬼不鬼
【谚语俗语第50句】:【猪八戒摔耙子,不侍候】候、猴谐音。猪八戒不满意孙悟 空(孙猴子),摔耙子以示不干。现多用来表示恼火,不愿交 往。马加《北国风云录》:“本来想说此处不留爷,还有留爷 处,却顺嘴溜说:到时候猪八戒摔耙子,不侍候这个猴。”
【谚语俗语第51句】:红鼻绿眼鬼——不安好心
【谚语俗语第52句】:【客随主便】(谚)指客人要听从主人的安排,尊重主人的意愿。 也作客听主便。 客听主安排。
【谚语俗语第53句】:甘罗拜相——小人得志
【谚语俗语第54句】:【飞鸟各投林】(惯)比喻各人寻找各人的办法、出路。
【谚语俗语第55句】:【急人一难,胜造七级浮屠】(谚)浮屠:也作浮图,梵语,即佛塔。别人有了灾难,能尽力救助,这比建造七层佛塔的功德还高。指急人之难,是功德无量的事。
【谚语俗语第56句】:【家有三件宝,丑妻薄田破棉袄】(谚)丑陋的妻子,不惹祸;不肥沃的田地,没人争夺;破旧的棉袄,能御寒。指丑妻、薄田、破棉袄,是旧时农家的三大宝。
【谚语俗语第57句】:星期天,我去外婆的商店里玩,看见一位叔叔领着一位小姐姐在店前卖唱。外婆对那位叔叔说:“你应该让孩子上学。庄稼误了是一季儿,孩子误了是一辈儿。”(河南·许昌)
【谚语俗语第58句】:一个臭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臭皮匠,做事好商量;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
【谚语俗语第59句】:【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碰得头破血流,不会回心转意。又 指决心大,非干到底不可。沈从文《长河》:“大爷你不用怕, 让他们去试试看,不到黄河心不死,这些人能办什么事!”
【谚语俗语第60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原指作战的后勤工作,也指做事要 有充分准备。兵马,也说:军马。余杰《火与冰》:“看来,他 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把小舟准备好了。”
【谚语俗语第61句】:人身上的垢,鸭背上的水——不稀奇;去了又来
【谚语俗语第62句】:【七个头,八个胆】(惯)形容人胆子非常大。
【谚语俗语第63句】:大洋马生骡子——杂种
【谚语俗语第64句】:【看人要看心,听话要听音】(谚)看人要看到他的内心,听话要听出他的话外之音。指看人或听话不要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也作“看人看心,听话听音”。
【谚语俗语第65句】:【藕发莲生,必定有根】释义:比喻问题的产生必定有根源。例句:藕发莲生,必定有根。看来,他们可能要利用廖德俊和李旺这个事,搞什么把戏,居心叵测,葫芦里不定装着什么毒药呢!
【谚语俗语第66句】:【把天放在头上说话】(惯)指说话做事公平公正,不违天理。
【谚语俗语第67句】:【各打各的算盘】释义:各人作各人的打算。例句:扰你们五十四个大包子,就算手工钱。哎,倒也罢了,各有各的想法,各打各的算盘。
【谚语俗语第68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谚语俗语第69句】:野猪刨红薯——全凭嘴硬
【谚语俗语第70句】:我弟弟很淘气,每天总是爬高上低。可奶奶总是说:“小孩是宁让跳墙,别让卧羊。一像羊卧在那里,就是生病了。”(河南·沁阳)
【谚语俗语第71句】:肚脐眼贴膏药——贴(铁)了心
【谚语俗语第72句】:【知性同乐】(谚)指彼此都能了解对方的性格,就能安乐相处。
【谚语俗语第73句】:【花开花谢自有时】释义:花开、花落都有一定的时间。旧喻人走运或背时都是命中注定的。例句:花开花谢自有时。……来此应举,不想时乖命蹇,差过黄榜限期,试官不容入试,教我无可奈何。
【谚语俗语第74句】:【老马蹄下不迷路】释义:老马认识道,不迷路。比喻情况熟悉、经验丰富的人心中有数,不会被迷惑。例句:嗯,老马蹄下不迷路,哪怕野草深。这样看来,我们明天去,只怕是名为赴宴,实为斗智。
【谚语俗语第75句】:【敲竹杠】(惯)据说清代贩卖鸦片的人常把鸦片藏在竹杠里,官员检查时,敲打竹杠,听声音查虚实,若被查出,烟贩子会向官员行贿。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物。也比喻寻找借口抬高价格。
【谚语俗语第76句】:【见人挑担不吃力】(谚)吃力:费力。比喻凡事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知其中的甘苦。 也作“见人挑担不吃力,自家挑担重千斤”。
【谚语俗语第77句】:【话怕三对六面,事怕挖根抽蔓】(谚)三对六面:三方面人当面质对证实。挖根抽蔓:挖出根、抽起蔓查找根源。指面对问题要查对核实、追根究底,彻底弄清。
【谚语俗语第78句】:世界地图吞肚里——胸怀全球
【谚语俗语第79句】:疮口上贴膏药——揭不得
【谚语俗语第80句】:【两边倒】(惯)指没有主见,对两边的意见都随声附和。
【谚语俗语第81句】:妈妈又做面条,弟弟一看便说:“又是面条,我不吃。”妈妈说:“芝麻秆喂驴——吃不吃让到。”(河南·泌阳)
【谚语俗语第82句】:【湖区出好谷,山区出好屋】(谚)湖区浇灌方便,稻谷就长得好;山区木材丰富,房屋就盖得好。指哪方面的资源厚实,哪方面就得天独厚。
【谚语俗语第83句】:馋鬼抢生肉——贪多嚼不烂
【谚语俗语第84句】:邻居家的皮皮看见我和姐姐都在认真写作业,就也拿来作业写。妈妈说:“真是三勤夹懒懒也勤,三懒夹勤勤也懒。”(湖南·浏阳)
【谚语俗语第85句】:狗长犄角——装羊(佯);出羊(洋)相
【谚语俗语第86句】:草原上点火——着慌(荒)
【谚语俗语第87句】:麻媳妇拜见歪嘴婆——对丑
【谚语俗语第88句】:【大路不走草成窝】做事不能中断,不能荒废。或说:老路 不走生青苔。歌剧《刘三姐》:“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 草成窝,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谚语俗语第89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见“喊天天不应,呼地地无门”。
【谚语俗语第90句】:【光砍树,不造林】释义:比喻只耗费,不建立基业。例句:第二件,飙字军需要有个家,战士们说得对,不能“光捉鱼,不建船”,不能“光砍树,不造林”。
【谚语俗语第91句】:【不到火候不揭锅】(谚)火候: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指做饭时火候不到不可揭开锅盖。比喻凡事时机不到不可轻举妄动。 也作“火候不到不揭锅”。
【谚语俗语第92句】:【城墙上跑马——难掉头】(歇)本指难以掉转马头往回跑,转指面临困境,难以退缩或走回头路。
【谚语俗语第93句】:【事看谁办的,法看谁犯的】(谚)事情要看是谁办的,国法要看是谁犯的。指旧时认钱不认理,认权不认法。
【谚语俗语第94句】:【叫化子卖米——没几升】(歇)升:谐“声”。指没说几句话。
【谚语俗语第95句】:【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殿,佛寺。去佛寺自是有求,表示 有目的而来。沈从文《边城》:“无事不登三宝殿,坐了就一 定有话说!”
【谚语俗语第96句】:【横下一条心】(惯)指下了非常大的决心。 也作“横下心”。
【谚语俗语第97句】:【男子无妻财无主,妇女无夫身落空】(谚)男子不娶妻,财产就无人掌管;妇女不嫁丈夫,自身就没依靠。指男女婚配,才能建立家庭。 也作男无妇,家无主;妇无夫,身无主。 男无妇,家无主。
【谚语俗语第98句】:【母老虎投胎】指妇女泼悍。成语:河东狮吼。台湾琼瑶 《我是一片云》:“我告诉你,你最好离我这个妹妹远一点,她 是母老虎投胎,又凶又霸道,而且毫无理性的!”
【谚语俗语第99句】:卢生借枕头——黄梁一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9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