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手佛心-禅语-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每个人都有一念善心,只要被启发,爱心就能被点燃。
【佛语禅语第2句】:佛家认为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万事万物皆有生命,皆有灵性,皆有佛心。在诞生之始,在生命之末,所有的人和物都是平等无异的。
【佛语禅语第3句】:【佛心禅语】 以深信因果、取舍正当让不安定的心安定,以专心行善、珍惜当下让安定的心稳固,以追求真理、启迪智慧让稳同的心发挥功用。
【佛语禅语第4句】:面对痛苦,面对荣辱,谁又能做到真正的波澜不惊呢?
【佛语禅语第5句】:先当习技艺,然后获财业。财业既已具,宜当自守护,出财未至奢,当选择前人,欺诳抵突者,宁乞勿举与。《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佛语禅语第6句】:【佛心禅语】 生命就是呼吸,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无论如何尝试,你都无法逃避 人生,只要你活着,不管是在城市或在山林,你都必须面对它。
【佛语禅语第7句】:【佛语禅心】“我们可以缺钱、缺衣、少食,可是千万别缺德”,“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佛语禅语第8句】:一切按照因缘果报的规律,这样才能够自由,也才能自在。
【佛语禅语第9句】:优化自身素质,就是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美化自己的人格、深化自己的智慧、强化自己的力量。
【佛语禅语第10句】:世间种种法,一切唯有名,但想所安立,离名无别义。世间众色法,但相无有余,唯依相立名,是名无实事。《大乘密严经》卷下,阿赖耶识微密品
【佛语禅语第11句】:所有一切诸佛正法,皆以大悲而为导首。《大宝积经》卷四十一,菩萨藏会
【佛语禅语第12句】:【佛语禅话】处顺境用“无常观”,处逆境用“因缘观”。
【佛语禅语第13句】:【同参】同参,是同修间彼此相互切磋、去除习气,唯存清净佛心的意思。
【佛语禅语第14句】:【佛心禅语】 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 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佛语禅语第15句】:修行一定要紧紧地抓住当下这一念,从当下这一念做起。
【佛语禅语第16句】:第一须带两只眼,照破两头事,莫只带一只眼,向一边行。(唐)百丈怀海禅师《古尊宿文案》卷一
【佛语禅语第17句】: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观无量寿佛经》
【佛语禅语第18句】:逆境在佛教中称为“逆增上缘”,碰到逆境时,应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
【佛语禅语第19句】:得利心不高,失利心不下,其心坚不动,譬如须弥山。《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20句】: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当代)圣严《…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21句】: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难以交心。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佛语禅语第22句】:【佛心禅语】 一切苦的主要原因,源于自我珍爱的心,它的解药就是珍爱别人。——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23句】:众施经施胜,众味道味胜,众乐法乐胜,爱尽胜众苦。《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佛语禅语第24句】:【佛心禅语】 来雁迁莺,尽作观音佛事。野花芳草,全彰妙德家风。了得的人,直是骑声跨色,越见超闻,始与他合。——《宏智禅师广录》
【佛语禅语第25句】:不必强求完美,要豁达地对待人生。我们什么时候能看清和正确对待自己不如人的地方,那就是对生命有真正信心的时候。
【佛语禅语第26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唐)善导《观经散善义》
【佛语禅语第27句】:有病的人我们帮他医疗,有急难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及时伸出援手,这些功德比放生还要大。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 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中有三身佛。——《千悔第六》
【佛语禅语第29句】:若分别忆想,则是魔罗网;不动不依止,是则为法印。(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
【佛语禅语第30句】:龟虫畏野干,藏六于壳内,比丘善摄心,密藏诸觉想。《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67经
【佛语禅语第31句】:把气愤的心境转换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再转换为爱,如此,这个世界将日益完美。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师曾说:“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间对物质利益与名誉的追求之中,根本无法去理解和体会慈悲的真正的内涵。
【佛语禅语第33句】: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佛语禅语第34句】:只关心有用的事,无用的事关心不关心都一样,不如拿这个时间发发呆。
【佛语禅语第35句】:性格温柔的女人往往喜欢阳刚率直的男人,因为阴阳互补,才会相吸。
【佛语禅语第36句】:住持以众智为智,众心为心,恒恐一物不尽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访纳.唯善是求。(宋)圆悟克勤禅师(《禅林宝训》卷二)
【佛语禅语第37句】:【佛语禅话】生命需用在人、事、理会合的生活中。
【佛语禅语第38句】:五欲圃中,耘除爱草。《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佛语禅语第39句】: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40句】:女人就应该具备女人的特质:温柔的、爱撒娇的、赏心悦目的、优雅的。
【佛语禅语第41句】:一个好人,在公司不仅要扮演尽职尽责的上司角色,还要扮演忠厚仁义的下属角色。
【佛语禅语第42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世间苦难,能启动人的爱心;只要有一分付出,就会有一分感动。
【佛语禅语第43句】:【佛心禅语】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珠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
【佛语禅语第44句】:【佛心禅语】 自身犹筑生死狱,世间天等谁能救,故于救度不虚者,皈依三宝佛子行。——妙峰法师
【佛语禅语第45句】:忠之一字,义贯万行。仁若存心以忠,必能孝亲、敬兄、睦族、信友、矜故恤寡,仁民爱物,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矣。《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杨椒山言行录序》
【佛语禅语第46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能够忍别人所不堪忍受的事情,是很多福分的源泉。
【佛语禅语第47句】:【佛心禅语】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仇恨总是相对的,你恨人,人也恨你,大家能做到冤仇宜解不宜结, 你原谅人,人也就原谅你。
【佛语禅语第48句】:【悟性 悟性是灵感、是智慧、是能量、是道德,悟性越高的人,事业的成功 率就越大。
【佛语禅语第49句】:其财施者,如寸灯明小室中,其法施者,犹若日光照四天下。《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50句】:一个人面临绝境时,还能心存感恩很是难得。永保感恩心付出的人,比较不会陷入绝境。
【佛语禅语第51句】:不称己善,不宣人过。(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52句】:【最有禅意的句子】知足、感恩,植福因;善解、包容,消旧业。
【佛语禅语第53句】:艺术并非起源于贵族,而是起源于大众。“公共”是艺术的固有属性,艺术如果失去了“公共”,就很难成为最优秀的艺术。
【佛语禅语第54句】:有人说:好好爱自己。假如“爱自己”就是全心全意关注自己,那就是把忧愁请进来,把快乐赶出去。爱自己的最好方式只是爱他人,除此别无妙法。
【佛语禅语第55句】:所谓菩提心、大悲心,就是指彻底地实现了自我否定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无私无欲、悲智双运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56句】:假如幸福与你擦肩而过,这不是幸福的责任,责任在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57句】: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佛语禅语第58句】:【天地有美不能言,花开花落总是春】【佛语禅语第1句】:做生活的有心人,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佛语禅语第2句】: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佛语禅语第3句】:莫烦忧,你若努力,天自安排。
【佛语禅语第59句】: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佛语禅语第60句】: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佛语禅语第61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让父母欢喜、安心,就是孝顺。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坛经·机缘第七》
【佛语禅语第63句】:镜子,是用来鉴照物体影像的;但必须镜、物相离,方能清澈映照。若物体贴镜或尘封镜面,即使景物在前,亦难清楚映照。
【佛语禅语第64句】:平静的心最有力,喜乐的心最有营养,利他的心能成就一切事业。
【佛语禅语第65句】:生命不过是广大宇宙终极微末的一个点而已。相对来看,什么才真正伟大高超呢?怎样才算是激越呢?不如平淡些,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
【佛语禅语第66句】:不为暴虐,不害无辜,不可滥刑,不可不恤。(《佛祖通载》卷七)
【佛语禅语第67句】:世及出世见,一切皆超越。《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佛语禅语第68句】:【佛心禅语】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佛语禅语第69句】:【佛心禅语】 众生与佛性,本来共同。以水况冰,体何有异?冰由质碍,喻众生之系缚;水性灵通,等佛性之圆净。——《楞伽师资记》原序
【佛语禅语第70句】:人依止在大地之上,为地球尽一份心,是本分事也是使命。
【佛语禅语第71句】:【佛心禅语】 在佛家看来,世间的一切事物的因缘生生不息,所以,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外的事物,关系到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佛语禅语第72句】:身在其中的众生,完成心灵的净化,自发自觉地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才是应循之道。
【佛语禅语第73句】:我们时常会被困难吓倒,却一直不知道自己就站在解决困难的最前沿。
【佛语禅语第74句】:【天天禅语】若能心正、念不偏,有定力坚守岗位,则事无不成。
【佛语禅语第75句】:人需要锻炼,需要有意识地找一点苦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有利于克服那些想象不到的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困难。
【佛语禅语第76句】:【天天禅语】健健康康时,就做来“囤(积)”,不要做来“抵(消)”。
【佛语禅语第77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佛语禅语第78句】:【天天禅语】只要有信心与爱心,每天都是健康与平安。
【佛语禅语第79句】:如果能了悟“诸法无常、诸苦是空”的道理,解脱身心束缚而沉浸于正法的快乐,即是忍辱。
【佛语禅语第80句】:内心财富无价宝,造物忌名尤忌财,钱财为何保不住?聪明反被聪明误,智者保富亦保福。
【佛语禅语第81句】:【最有禅意的句子】幸福不是财富多、权大、位高,而是自在、快乐、平安。
【佛语禅语第82句】:若受持戒者,可得名为人,一切破戒者,则如狗不异。《正法念处经》卷五十
【佛语禅语第83句】:【佛语禅话】理想要高远宏观,脚步要落实当下。
【佛语禅语第84句】:【经典佛文案】 饮水不忘掘井人。无论是谁,对你有滴水之恩,都应当以涌泉相报。
【佛语禅语第85句】:【佛心禅语】 雁王与苏摩以他们的慈悲和知恩感恩的心,感动了猎人,启发了猎人 的善根,不但将宝物布施给贫人,并且从此不再打猎。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 人为善,福虽未至而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而福已远离。所 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做一个好人更重要的事了。
【佛语禅语第87句】:“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佛语禅语第88句】: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时常保持开朗清明,则展现于周遭的环境,都将是美而善的。
【佛语禅语第89句】:若欲报佛恩,一念在禅定,胜活三千界,满中一切人。《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90句】:禅,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我们心灵上的尘埃;如天上的白云,让人可以漂流十方,任性逍遥。禅是不离开人间的,禅是帮助吾人在人间获得解脱的不二法门。
【佛语禅语第91句】: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作质直心。《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高贵德王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92句】:慈悲是智慧的具体展现,它源于对一切生命互为依存这一事实的认识。慈悲是要求得自他的共同利益,必要时甚至要舍己利人。
【佛语禅语第93句】: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94句】:他人出于嫉妒心,非理辱骂谤我等,亏损失败我取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宋)朗日塘巴《修心八颂》
【佛语禅语第95句】:相生,不一定就好。爱也是一样,只有符合孩子正常需求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佛语禅语第96句】:【天天禅语】善尽自我本分,是持戒;毫不保留地付出力量,是布施。
【佛语禅语第97句】:学习佛法,一个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佛语禅语第98句】:人生其实并不复杂,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若因琐事之争、微利之诱、果腹之欲,就无端丢弃快乐心情、平和心境、健康心态,终究得不偿失。
【佛语禅语第99句】:袁了凡是因为受云谷禅师的点化才突然醒悟,命运虽然天生注定,但却可以通过自我后天的修为和心念来改变,由此他通过行善布施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938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