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佛说走出迷茫》-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天天禅语】懂得运用时间利益人群,就是幸福。

【佛语禅语第2句】:【最有禅意的句子】以爱自我管理,用爱关怀他人。

【佛语禅语第3句】:上师三宝加持力,只在自己。如月照大地,有水处当较明亮。殷重心如水,加持力如月也。(古印度)荡巴桑结《帕·荡巴桑结尊者言行录》

【佛语禅语第4句】:舌头既能尝甜,也能知苦,说明它是健康的。人生多种味,都要尝一尝。

【佛语禅语第5句】:一切使众生受到伤害、引起烦恼的事情,就是恶业;一切令众生欢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业。

【佛语禅语第6句】:圆教以心无碍无尽为佛。(五代)延寿《宗镜录》卷十六

【佛语禅语第7句】:真正的苦行,不应是身体上的折磨,而应是心理和灵魂上的修行。

【佛语禅语第8句】:如果我们在处理感情生活时,能够体悟“从占有到奉献”“从多情到无情”以及“从有缘到无缘”,一定能够升华净化感情生活。

【佛语禅语第9句】: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将对事物的种种界定、分别、妄想扫除干净,才能够真正见到诸法实相。

【佛语禅语第10句】:【时间累积功德】学佛一定要从最基本、自己做得到的功夫做起,不要错过时机。德是由时间累积而成,「路」愈早走愈早到达,「德」愈早修愈早完成。

【佛语禅语第11句】:佛教理想中的生活,既不推行禁欲的人生,也不提倡纵欲的人生,而主张过着“中道”的生活,要顺乎自然过自在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12句】: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彼此难免有不同的观念,生活习惯上也有些不一样。所以,人与人之间相处,就可能产生烦恼。

【佛语禅语第13句】: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去伤害别人。

【佛语禅语第14句】:不要妄逞聪明,不要丢人现丑,不要枉费心思,作无用功,这些都会弄巧成拙。只要鹦鹉学舌:“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佛语禅语第15句】:佛言:若有菩萨以胜意乐,能于我所起于父想,彼人当得入如来数,如我无异。《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

【佛语禅语第16句】:师德若不全,悉地无堪能。若得真依怙,终身应依止。(明)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佛语禅语第17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宁可德行优秀而消失肉体,也不愿无德而苟活在世。

【佛语禅语第18句】:世间万物、宇宙万法,皆有其本具的功能;人本来就有与生俱来的本性良能。

【佛语禅语第19句】:不能顿尽者,尘缘之累;不可暂忘者,出世之心。待无累而修行,何如藉修行而脱累。且尘劳逼迫,正可警悟苦空,磨砻性情。(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佛语禅语第20句】:一息一瞬,众生寿命四百生灭。南本《涅槃经》卷三十四,逛叶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21句】:悲众生,历劫挫身不倦惰,书夜摄心常在禅;遍学一切众道法,智慧深入众生根。

【佛语禅语第22句】:【天天禅语】不要让外境影响内心,要发挥毅力用心转境。

【佛语禅语第23句】:【天天禅语】拥有,有“拥有”的烦恼;无,有“无”的解脱。

【佛语禅语第24句】: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怀一颗谦卑之心。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心禅语】 修行就是修正你的想念、行为。若是你的想法不对、看法不对、行为做得不对,就要改正,这就是“真修行”。—一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26句】:【天天禅语】能开启智慧、美化生活,都是善法。

【佛语禅语第27句】:不计于后世,无恶而不为。《杂阿含经》卷三十八,第1076经

【佛语禅语第28句】:天地万物的奥妙,都可以从自性中求证怎样体悟自然之道?佛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楞严经》

【佛语禅语第29句】:报答父母恩,莫过于发挥良能,为人群付出,即是大孝。

【佛语禅语第30句】:念佛成佛,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此是自然。自然者,自自然然,不加勉强造作。

【佛语禅语第31句】:今生,遇一生缘,守一段情,注定,与文字结缘,与禅心相恋。奈何,落花有意,清风无情。缘初不相识,缘尽不相认,执笔封心思,只为曾有的那段碎碎恋。

【佛语禅语第32句】:【佛心禅语】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同时也会快乐自己的。

【佛语禅语第33句】:富人说:一千万就是小钱;佛祖说:连小钱都没有布施过人,还属于扶贫对象;行者说:妙,好玩。

【佛语禅语第34句】:【疯话之人生文案】顺着天良的话,如同蒙尘的明珠,终不能掩住光辉。逆天良之言,仿佛金漆的马桶,到底要泄出臭气。

【佛语禅语第35句】:道之主要三根本:出离心与菩提心,业果非无我非有,正见发生除边执。(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总摄颂》

【佛语禅语第36句】:尊重与包容,尊重可以改善现有环境,增添社会福祉;包容更能促进人际和谐,广利一切众生。

【佛语禅语第37句】:【佛心禅语】 欲望使人失败,无私令人成就;烦恼使人痛苦,觉醒令人快乐;执著使人束缚,放下令人解脱;无明使人迷惑,智慧令人证悟。

【佛语禅语第38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改变自私自利的后天形成的观念,就无法做到慈悲待人。

【佛语禅语第39句】:【如何真正体悟道理】我们常常在听道理、讲道理,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真粹?什么才是真正的体会呢?

【佛语禅语第40句】: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楞伽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41句】:圣人无论怎样困苦,也不吃来自罪恶的食物;狮子宁可饿着肚子,也不吃恶心的东西。(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42句】:天下的米一个人吃不完,天下的事一个人做不尽。同样的,一个人也无法成就天下所有的功业。

【佛语禅语第43句】: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法句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44句】: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资欲心,人形畜无别。“四十华严”卷十二

【佛语禅语第45句】:成功,是依靠坚忍的力量,潜蕴蓄积长期奋斗而成就的果实;并非仅凭一点血气或一时的冲劲而侥幸得来。

【佛语禅语第46句】:修行,得靠自己精进地启发自我灵明的觉性,不能期待不劳而获的成果。

【佛语禅语第47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忏四重禁,除谤法心,尽五逆罪,灭一阐提,然后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甚深秘密之义。《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高贵德王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48句】:耳闻目见事理难明,耳闻目见,仍为虚幻“假象”;摒弃成见,才能了解“真相”。

【佛语禅语第49句】:对付狡猾的“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彻底离弃它,不要受它的骗,尤其警惕不要受它以修行的名义送来的贿赂。

【佛语禅语第50句】:行走在雨中,不要总在意脚下的泥泞,如果心中有一条洒满阳光的路,你的步履就不会犹豫而沉重。

【佛语禅语第51句】:见有德人,应赞不赞,见他赞叹不生欢喜,是慢业。《华严经》卷五十八,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52句】:【知福惜福】 人在福中不知福,失去福时方知迟。

【佛语禅语第53句】:清净法性,为诸法本,自性无本,虚妄烦恼皆从邪念颠倒而生。《胜天王般若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54句】:一者见人为恶则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为四止非,多所饶益,为人救护。《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佛语禅语第55句】:世上两种人最多,一种是怀念岁月的人,一种是不懂岁月的人。

【佛语禅语第56句】:有人常常埋怨自己长得不漂亮、没有人缘,其实人缘并不在于色身,而在于气质。气质则由修养中培养而得。

【佛语禅语第57句】:世尊上雪山,有谁为之说。仗此无情剑,便把青丝截。四相本来空,万法一无得。解脱内外着,生死从兹歇。一虚云和尚

【佛语禅语第58句】:理明则信深,信深则行专,行专则功纯,功纯则妄除,妄除则真显。(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59句】:【佛语心经】 心血的付出,如同涓滴成河,天长日久不间断,便能浇灌出事业的硕果。

【佛语禅语第60句】:有一些不会处理烦恼的人,到处自找烦恼,总觉得生活在一种大家都对他有意见的气氛当中,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他不知道怎样要求自己和怎样谅解他人。

【佛语禅语第61句】: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央掘魔罗经》卷四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 宽恕众生以德报怨,修心是福 充满怨恨的生活,只会把自己推向死亡的深渊。

【佛语禅语第63句】:一切众生皆集善、不善业,力相障故不得并受,如负二人物,强者先牵。(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八业道如秤,重者先牵。

【佛语禅语第64句】:心空者,不是不要这颗心,而是空去自己当下这一念的情识分别、妄想执著。在空掉妄想执著的同时,本有的智慧光明即刻显现。

【佛语禅语第65句】:【佛语禅话】乐善好施得福报,知足善解得智慧。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 一了一切了,一悟一切悟,一证一切证,如斩一缕丝,一斩一时断。——《大慧普觉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67句】:尽管打错字难免,那是水平不够;尽量不故意写错别字,那是敬畏文字。

【佛语禅语第68句】:禅悟生命,生命的意义其实只在与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生命的所有结果都是一样。

【佛语禅语第69句】:善弘道者,要在变通。(宋)湛堂禅师(《禅林宝训》)

【佛语禅语第70句】:热身莫教风寒受。随气温寒热加减衣衫,尤其是在汗水满身时切忌招致风寒,造成四大不调、滋生病痛隐疾。

【佛语禅语第71句】:芭蕉生实死,芦竹苇亦然。贪利者如是,必能自损伤。《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72句】:远离美色如仇寇。除了正常的男女关系,不正常的艳遇、畸恋正如“利刃上黏蜜”能不慎乎!

【佛语禅语第73句】: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

【佛语禅语第74句】:【天天禅语】心要清净,做好内外环保——爱惜地球资源,照顾人生资源。

【佛语禅语第75句】: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即“平常心是道”。

【佛语禅语第76句】:木鱼封唇,瘦骨嶙峋,声声胜蝉鸣,怎教贫僧禅定。寺庙空灵,冤怨微熏,蜡灭缘尽。

【佛语禅语第77句】: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为第一供养如来。《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78句】: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直至山穷水尽处,逍遥法界任 西东。

【佛语禅语第79句】:【天天禅语】透明:水具备透明的特质,心的本质也是透明与光明。犹如镜面能映照万物,水晶能折射各色光芒。

【佛语禅语第80句】:【佛语禅话】有爱心,就能成为他人生命中的贵人。

【佛语禅语第81句】:孝顺父母、尊重师长、爱护妻子、善待他人皆能获得幸福。

【佛语禅语第82句】:【佛心禅语】 只要能一天做一件实事,很快,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烦恼渐渐变少了,欢乐渐渐增多了,生活也愈变愈好。

【佛语禅语第83句】:人生无常,很多事情难以预料。过去的是杂念,应该在时光的河流中淘尽。未来的是妄想,应该用淡然的心等待。

【佛语禅语第84句】:【天天禅语】所谓“难过”,并非时间漫长难度,而是心念卡住过不去。

【佛语禅语第85句】:【佛心禅语】 如果你珍惜生命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为生活增添欢乐,那么,请换一种心情去生活,即使倒下也面向太阳。

【佛语禅语第86句】:所以,只有把握当下,享受当下的人生,才能切身感触到幸福的喜悦。

【佛语禅语第87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黄金未必就是宝,学问比珍珠还要珍贵。大丈夫如果没有一技之长,那就是在世间枉为一生。

【佛语禅语第88句】:现量所得,以智自入,不由他悟。体性如实,净眼现证。《华严经》卷四十,十定品

【佛语禅语第89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法句经》卷下,述佛品

【佛语禅语第90句】:一个人如果连对手都没有,是寂寞而可悲的;一个人如果树敌太多,是可悲而寂寞的。

【佛语禅语第91句】:器虽粗弊,不可便弃,各有所贮;愚贱不肖,亦不可弃,各有所用。《佛说孛经抄》卷一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心禅语】 适时的放下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佛语禅语第93句】:一切世间贪性清净、瞋性清净故,一切世间垢性清净,罪性清净。……一切世间法性清净、众生性清净故,一切世间智性清净。《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佛语禅语第94句】:一者思惟诸佛发菩提心,二者观身过患发菩提心,三者慈愍众生发菩提心,四者求最胜果发菩提心。(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上

【佛语禅语第95句】:【佛心禅语】 我们的快乐源于我们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乐,我们的痛苦源于我们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乐。

【佛语禅语第96句】:遭受别人批评时,先问自心是否无愧?无愧则心安。

【佛语禅语第97句】:恍然间,闲云高飞,繁华散尽。唯有古刹之外,清风摇曳,我依然如故,禅茶依然如故,菊影依然如故,经卷依然如故,暗香依然如故。

【佛语禅语第98句】:有在家出家者,有出家在家者,有在家在家者,有出家出家者。(明)莲池《竹窗三笔》

【佛语禅语第99句】:学道须是铁汉,两字信条:真干。宁肯碎骨粉身,终不忘失正念。(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317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