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经典民间俗语金典文案
【歇后语第1句】:【盼星星,盼月亮】(惯)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
【歇后语第2句】:九曲桥上拖毛竹——拐弯抹角
【歇后语第3句】:【枪打出头鸟】(谚)猎枪首先打着的,是那探出头来的鸟。常比喻爱出风头、爱带头首倡的人,最容易首先受打击。
【歇后语第4句】:【千朵桃花一树生】释义:比喻兄弟姐妹都是一母所生。例句:常言道:“要打看娘面,千朵桃花一树儿生。”到明日你老人家黄金入柜,五娘也没个贴皮贴肉的亲戚,就如死了亲娘样儿。
【歇后语第5句】:【没有弯弯肚子,不敢吃镰刀头】(谚)指有弯弯的肚子,才敢吞吃弯弯的镰刀。比喻人在某方面没有特别的本领,就不敢去冒某方面的风险。 也作没有弯弯肠子,别吞镰钩刀子。 没那弯弯肚子,也吞不下这镰刀头。
【歇后语第6句】:【搭锯就见末】马上就见成效。或说:锯响就见末。成语: 立竿见影。李准《老兵新传》:“这不能说可能。要说能不 能,我们办事情不能搭锯就想见末。”
【歇后语第7句】:【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褶,包子捏合时形成的面纹。谓质 量好,不一定表现在外面。类似的:有肉的馍馍,不用捏褶。 浩然《金光大道》:“你不用装穷,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外面 棒子面,一咬里面全是油!”
【歇后语第8句】:猪板油挂在颈上——腻了
【歇后语第9句】:妈妈教我写作文,连讲了几遍,我还是不会写。妈妈生气地说:“脑子生锈了?就是个木头疙瘩,踢一脚也能翻三个过儿。”(安徽·濉溪)
【歇后语第10句】:【钓鱼凭竿,捉雀凭筛】(谚)离了钓竿,钓不上鱼来;离了竹筛,捅不住雀鸟。泛指人不论做什么事,总离不开相应的得力工具。
【歇后语第11句】:【矮子肚里疙瘩多】(谚)指身材短小的人心里的算计往往比常人多。 也作矮子心内三把刀。 矮子多心。
【歇后语第12句】:土地爷逮蚂蚱——慌了神
【歇后语第13句】:【好得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惯)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不分你我。 也作好得穿一条裤子还嫌肥。 好得穿一条裤子。
【歇后语第14句】: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歇后语第15句】:韩信带兵——多多益善
【歇后语第16句】:【观棋不语】观棋不语是看下棋时的一条纪律,它源于围棋。围棋的黑白两色,象征着日月,表示阴阳二气;棋子的圆形模拟浑圆的天象穹苍;棋盘四角比喻地象的四方;纵横各19条线,交织成361个棋位,这是旧历一年的天数;棋盘中间有9个星点叫做势眼,表示九大行星;棋盘长1尺2寸,表示12个月;白子表示白昼,黑子表示黑夜;黑子先走,表示一天从半夜的子时开始;黑白相对,表示阴阳应对之气,阴阳对应时不得混入他物。因此,下围棋时不许旁观者插嘴。可见围棋的高深莫测,是世界棋类之冠。
【歇后语第17句】:【恶龙不斗地头蛇】(谚)地头蛇:盘踞在地方上的恶势力。比喻外来的势力再凶恶,也惹不起当地成气候的恶势力。 也作恶龙不斗当方蛇。当方蛇:当地蛇。 恶龙不敌地头蛇。
【歇后语第18句】:【船到桥,直苗苗】(谚)指船行到桥头,船身自会直直地随着水流通过。比喻凡事用不着心急,事到临头,自会有解决的办法。 也作船到桥头自会直。 船到江心自会直。 船到湾头自然直。
【歇后语第19句】:我遇到一个生字去问叔叔,叔叔说:“我可连一天圣人的骂也没挨过,只认识扁担那么长个‘一’字。”(安徽·利辛)
【歇后语第20句】:上等轮胎——有气难出
【歇后语第21句】:【宝剑脱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谚)烈士:壮士,侠义、豪壮的人。 佳人:美女。有宝剑就赠给侠义的壮士,有红粉就赠给美貌的佳人。 指宝物应该送给最需要、最合适的人。 也作“红粉赠佳人,宝剑赠壮士”。
【歇后语第22句】:【吃挂落】(惯)指受牵连。 也作吃挂捞。 吃挂累。
【歇后语第23句】:【比雌雄】(惯)指通过比拼,决出胜负高下。
【歇后语第24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惯)盲人骑着瞎马,半夜走到深水池边。比喻盲目行动,乱闯乱撞,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歇后语第25句】:【米粉越磨越细,手艺越做越精】(谚)米粉是磨出来的,磨的次数越多,米粉也就越细;技术是练出来的,练的次数越多,手艺也就越精。 指技艺的提高,贵在熟能生巧。
【歇后语第26句】:睁着眼睛跳黄河——走投无路
【歇后语第27句】:草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歇后语第28句】:【哄堂大笑】“哄堂大笑”源自唐代。据唐代赵磷《因话录》所载,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其中由台院一位御史专管杂事,称作“杂端”。凡是公堂食饭,大家都不准谈笑,犹如僧人斋饭一样,是为有修养。但有时杂端实在憋不住而大笑,这在当时称之为“烘(哄)堂”。由此可见,此记载“烘(哄)堂”只限于官吏食饭的公堂。到了宋代,烘(哄)堂的场合扩大。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载:“冯阳、和相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日:‘九百’。和性偏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日:‘此亦九百’。于是烘(哄)堂大笑。”自此,凡人多的地方有人发端引起众人大笑,皆可日哄堂大笑。
【歇后语第29句】:【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惯)你提出什么问题来,我都能回答你。指人善于应对。
【歇后语第30句】:哥哥骑摩托很快,妈妈要他注意安全,哥哥却说他技术高,不要紧。妈妈批评他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小心没差错。”(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31句】:【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歇)扣:本指朝下覆盖在锅上,转喻给人安上罪名或不好的名声。 指没有根据地给人安上某种罪名或不好的名声。
【歇后语第32句】:赵国的和氏璧——价值连城
【歇后语第33句】:病床上插牡丹——临死还贪花
【歇后语第34句】:城头上栽花——高种(中)
【歇后语第35句】:【丰年珠玉,俭年谷粟】(谚)俭年:五谷歉收的年景。丰收年里,人们珍爱的是珠宝玉石;遭灾年景,人们关心的是口粮。指供玩赏的是珠宝,关民命的是粮食。
【歇后语第36句】:山燕子嘴——瞎瞅瞅
【歇后语第37句】:八岁时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后来好长时间不骑了,这天骑车竟然摔了一跤。奶奶说:“这真是唱戏的三天不唱嘴生,打铁的三天不打手生。”(江苏·如皋)
【歇后语第38句】:独臂做饺子———手包办
【歇后语第39句】:【下马威】“下马威”是指古代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展示自己的威风,起震慑作用,以图站稳脚跟。“下马威”来源于“下车威”。《汉书·叙传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班伯这个人志气很高,有勇有谋,勇于任事。当时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和尔格林县西北土城子)局面十分混乱。班伯有出使匈奴的经历,且年轻力壮,自请担任定襄郡太守,扭转社会治安糟糕的状况。定襄的豪门大户和动乱分子都听说过班伯厉害的名声,“畏其下车作威”,嚣张气焰有所收敛。而班伯也确实来了个“下车威”,他到任之后,立即将所属官吏集合起来,严厉打击地方恶霸势力,惩处制造动乱的不法之徒,社会秩序很快好转,班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充分显示了他的“下车威”。这样的“下车威”值得叫好。 “下车威”后来怎么变成“下马威”了呢?原来,这与古代官员的乘坐工具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官员就按照级别乘车。到后来,马的位置逐渐代替了车子,官员们出行改为骑马,由过去的下车到任变成了走马上任,一F车威”的官习沿袭下来,由“下车威”变成了“下马威”。现在,新官乍到,对坏人和不良风气进行大刀阔斧地整治,当然是好,这个“下马威”使得。如果对百姓耍威风,讲派头,摆官架子,这样的“下马威”(有的官员改坐“宝马”豪车了)要不得。
【歇后语第40句】:痴情女子负心汉。
【歇后语第41句】:【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长贫久富家】(谚)见穷家别笑他穷,见富家也别夸他富;因为穷不会常穷,富也不会久富。指穷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嫌贫爱富。 也作“穷休笑,富休夸,没有长贫久富家”。
【歇后语第42句】:【八哥嘴巴毒蛇心】释义:比喻嘴上说得好听,心地狠毒。例句:他真是八哥嘴巴毒蛇心,假装来调解讲和,但正是让敌人跟来杀我们。
【歇后语第43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谚)山再高,总有人走的路;水再深,总有渡人的船。指上山有山路,渡水有水路,世上没有人走不通的路。
【歇后语第44句】:讨饭过年——吃的不多说的多
【歇后语第45句】:【横草不拿,竖草不拈】什么事情都不做,形容闲懒。草,也 说:针。老舍《四世同堂》:“无论她怎忙,他依然横草不动, 竖草不拿。”
【歇后语第46句】:【无记名投票】现在,我国选举制度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举。本来是将写好的选票轻轻放入投票箱内,为什么非要“投票”呢?原来,“无记名投票”是舶来品,出自意大利语“球”。公元五世纪,古希腊、罗马在选举时,人们用“球”代替选票进行投票。投票时选民将小球投入一个特别的箱内,并事先约定球分两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对。 1884年后,美国也采取这种投票方式,但并不限于小球,有时也用蚕豆或玉米粒代替。这种选举方式,自然要投。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无记名投票。如今又产生了电子表决器,仍旧叫投票表决。
【歇后语第47句】: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画马难画走;画兽难画狗。
【歇后语第48句】:【 骗子有屏风,屠夫有帮手】为坏人提供方便。成语:助纣 为虐、为虎作伥。《人民日报》( 1982,3,16):“骗子有屏风, 屠夫有帮手。不禁使我联想起以往冒险家乐园的上海,只 要投奔洋人腋下,同‘包打听’一挂钩,送点‘酬款’,就可以 在十里洋场,得逞一时。”
【歇后语第49句】:【站在河边不脱鞋】(惯)比喻不深入实际或不做实事。
【歇后语第50句】:【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谚)膏药:一种胶状的外用中药。指能把脓血从患处吸出的膏药才算好膏药。比喻能解决最棘手的问题的,才是好办法。
【歇后语第51句】:【功到自然成】下够了功夫,就会有成果。歇后语形式为: 铁打的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明代《西游记》:“师父不 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歇后语第52句】:【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翼】释义:比喻人心难测,要真正了解很不容易。例句:现在是革命时代,只讲干革命不讲打天下,但是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翼,真正的革命派当然很多,假革命准又能保其无?
【歇后语第53句】:【豆腐掉到灰窝里——吹不得,打不得】(歇)形容事情难办,轻不得,重不得。 也作豆腐掉在灰窝——吹掸不得。 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
【歇后语第54句】:【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谚)石(dan):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米救济及时,别人把你当恩人尊敬;一石米救济不当,别人反而对你怀恨在心。指救济人只可救济窘困,长期救济,恩反成仇。
【歇后语第55句】:中午,我嫌妈妈炒的鸡蛋饭不好吃。妈妈说:“二十年前啊,我们天天早晨煮的是咕咕噜,中午吃的是朝天粗,晚上喝的是面糊糊。要想吃鸡蛋饭,还得盼过年哩!”在这里,妈妈把三顿饭都是玉米糊换成了三种说法,真形象!(重庆·巫山)
【歇后语第56句】:板凳倒立——四脚朝天
【歇后语第57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见“行行出状元”。
【歇后语第58句】:【吃哪行饭,说哪行话】(谚)行(hang):行业。在哪个行业中营生的人,说起话来总离不开那个行业的话题。指人的言谈举止总带着自身行业的烙印。
【歇后语第59句】:【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歇)冠:前一个“冠”字指鸡冠,后一个“冠”字指帽子,都谐“官”。指官职得到提升,含谐谑意味。
【歇后语第60句】:【外君子而内小人】(惯)比喻外表上像个品行端正的人,实际上是个人格卑鄙的人。
【歇后语第61句】:【和尚哭丈母——多揽这层闲】(歇)揽:兜揽,拉到自己身上。和尚不结婚,没有岳母。指多管闲事。
【歇后语第62句】:【当家是个年轻郎,餐餐窝头心不凉】(谚)当家:方言词,妻子称丈夫叫“当家的”。窝头:玉米面蒸的粗食。指只要嫁个年轻的丈夫,生活再清苦也感到幸福。
【歇后语第63句】:【官土打官墙】(惯)比喻用公众的钱办公众的事。
【歇后语第64句】:【光听辘轳把响,不见井在何处】(惯)辘轳:安在井上汲水用的工具。 比喻只听到些风言风语,未见事实。
【歇后语第65句】:【 加拿大,大家拿】模仿“加拿大”国名的读音,加以变通, 讽刺私拿公物的现象。或说: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 家拿。《随笔》(1995,1):“他和他学生的财物,则当然变‘加 拿大’为‘大家拿’,被觊觎者乘机占为已有。”
【歇后语第66句】:【打不到狐狸,惹着一身臊】(惯)比喻除害不成,反而惹来了麻烦或灾祸。 也作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臊。 打不着狐狸,惹一股子骚。
【歇后语第67句】:【少年夫妻老来伴】释义:指夫妻共同生活,能互相照顾。例句:生下个红头花色的崽娃来,他王家也不致断了香火子嗣。就是生不下崽娃,少年夫妻老来伴,寒冬腊月也有个暖被窝的……
【歇后语第68句】:【无例不可兴,有例不可废】(谚)没有先例的,不可随便去做;有了先例的,不可随便废止。原指旧时衙门办案,以有无先例为依据;后泛指做事要遵循先例。 也作“无例不兴,有例不废”。
【歇后语第69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谚)行军打仗,在军队尚未起动时,军用的粮草必须先筹运。指粮草是行军打仗的先决条件。 也作“大军未到,粮草先行”。
【歇后语第70句】:【天狗吃不了日头】释义:迷信认为,日、月之蚀是天狗吃了太阳和月亮。比喻事情不会变坏,不用担心。例句:天狗吃不了日头,你就把心放在肚里吧!
【歇后语第71句】:【属爆竹的——点火就响】(歇)人像是有爆竹的属性,一点火就爆炸。形容人性子急躁,遇事容易发火。 也作“属炮仗的——一点就响”。
【歇后语第72句】:别人学习时,小叶不学习;别人睡觉哩,她又嚷着要看书。奶奶说她是“好吃剩菜”,还说她“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是赶晚集的好手”。(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73句】:【写字像画狗,越描就越丑】(谚)指写毛笔字贵在一气写成,如果对不顺心的笔画加笔再描,就会越描越走样。也借指对缺理事越辩解就越不能自圆其说。
【歇后语第74句】:馋鬼抢生肉——贪多嚼不烂
【歇后语第75句】:财主家的狗——认富不认穷
【歇后语第76句】:【打蛇不死惹蛇毒】(谚)指打蛇必须打死,不然就会遭到蛇最凶恶的报复。泛指对一切恶类,若除之不尽,必定后患无穷。 也作打蛇不死终为害。 打蛇要打死,不死成罪过。
【歇后语第77句】:高梁秆上结茄子——天下奇闻;无奇不有;不可思议;弥天大谎
【歇后语第78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释义:比喻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敌不过一群人。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还架不住一群狼呢。
【歇后语第79句】:卖面具的被人抢了——丢脸
【歇后语第80句】:乌龟皎王八——自家人不识自家人
【歇后语第81句】:【寺破僧丑,也看佛面】(谚)纵然看不上破烂的寺院和丑陋的和尚,也应该看在佛祖的面上照顾他们。 比喻瞧不起当事人,也应顾及与他有关的人的情面。
【歇后语第82句】:【犯夜倒拿住巡更的】(惯)犯夜:违反夜禁,指小偷。巡更:夜间巡逻打更。窃贼反把执勤的人抓住了。比喻做了坏事不认错,反倒诬陷打击无辜的人。 也作“犯夜的倒拿巡夜的”。
【歇后语第83句】:爸爸已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可他却要买绿色毛衣穿。妈妈没好气地说:“你要是穿上,准能把哭娘的逗乐。”(宁夏·银川)
【歇后语第84句】:【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歇)绣针:绣花针。指只要功夫下到了,事情自然就能办成。多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下大工夫,就一定能成功。 也作“铁打的房梁磨成绣花针——工到自然成”。
【歇后语第85句】:【初生牛犊不怕虎】释义:比喻年轻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也比喻人缺少经验,不知危险,做事鲁莽。“怕”又作“畏”、“惧”。例句:他说:“看来,史文远把生产K霉素看得过分容易了,这倒是可能的。这个年轻人还是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歇后语第86句】:【朝士争荣,宫人妒宠】(谚)朝士:朝里的群臣。宫人:宫里的嫔妃宫女。朝里官员们争的是名位官爵,妃嫔宫女们争的是皇帝的宠幸。指在权势宠幸集中的环境里,争夺与妒忌是必然的。
【歇后语第87句】:【 扁担横在地上,不知道念个一】不认识字,没念过书。相关 的: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一个大字不识。成语:目不识丁。 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一个庄稼人,扁担横在地上 都不知念个一,还添了个知识分子的毛病。”
【歇后语第88句】:【晌午吃晚饭——早些哩】(歇)晌午:中午。指时间或事情还早得很。
【歇后语第89句】:【肚子里撑船】(惯)形容人心胸宽广。
【歇后语第90句】:【糟房的姑娘——酒手】(歇)糟房:糟坊,酿酒的作坊。酒:谐“久”。指老手、行家。
【歇后语第91句】:【杀回马枪】(惯)回马枪:古时一种枪法,两人交战时,一方诈败而走,待对方追至切近,回过马来给追击者以致命一击。1指先撤退,待对方麻痹后,回过身来进行突然袭击。也指假装离开,出其不意突然回来。2指揭发自己同伙的问题。
【歇后语第92句】:【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释义: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门前”又作“檐前”。“不管他人瓦上霜”又作“休管他人瓦上霜”、“哪管他家瓦上霜”、“莫管他家瓦上霜”、“莫管他家屋上霜”等。例句:我可以在我的小酒店里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我可以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或者是带上盘费远走高飞,离开红枫岭这块是非之地。
【歇后语第93句】:伏天的阵雨——来得猛,去得快
【歇后语第94句】:我家才盖了楼房,可爸爸又要买这买那的。妈妈说:“借的钱还没还呢,你啊,抱个猪崽养养,弄个心思想想。”(江苏·泰兴)
【歇后语第95句】:关夫子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歇后语第96句】:【胆小如鼠,狡猾如狐】释义:形容人胆小、狡猾。例句:“胆小如鼠,狡猾如狐。”这句话,大致可以概括周拐子的闰倒寺征了。
【歇后语第97句】:【背后有眼睛/后脑勺长眼】指人的感觉敏锐。茅盾《霜叶 红似二月花》:“阿巧,你得记住我背后也有眼睛,你得安分 些。”
【歇后语第98句】:【堕入五里雾中】(惯)五里雾:《后汉书·张楷传》:“(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后比喻迷离恍惚的境界。形容人感到迷茫,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也作掉入五里雾中。 坠入五里雾中。
【歇后语第99句】:【心肝跌进肚里头】(惯)指终于放下心来。 也作“心放在肚子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32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