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2023很现实的民间俗语俗话文案,生活每天一个经典俗话文案!

【歇后语第1句】:【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谚)纵:放纵,宽容。对于敌人,绝不能宽容,以免留下无穷的后患。指对敌对势力不能心慈手软,必须彻底消灭。

【歇后语第2句】:【枣核解板儿——能有几锯】(歇)解板儿:用锯子锯开。枣核很小,把枣锯开,根本用不了几锯。 锯:谐“句”。指没有多少话语或唱词。

【歇后语第3句】:【皇上家的工,慢慢儿的蹭】(谚)蹭:磨蹭。朝廷派下的活儿,可以慢慢腾腾地做,不必着急。旧指公家的派差,只消极应付就是了。

【歇后语第4句】:【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谚)当父亲的小偷小摸做贼,儿子就会明火执仗去抢劫。指父辈行为不端正,儿子就会变本加厉地学坏。

【歇后语第5句】:【饱暖生闲事,饥寒发盗心】释义:生活富裕就会发生不正当的事,饥寒交迫就会产生盗窃的想法。例句:日间与人讲拳论棒,甚是有兴;夜来孤身自眠,未免有些寂寞。正是:饱暖生闲事,饥寒发盗心。

【歇后语第6句】:盲人敲鼓——瞎打一气

【歇后语第7句】:【惊开六叶连肝肺,唬坏三魂七魄心】(惯)形容极其害怕、震惊。

【歇后语第8句】:【枪杆子朝里打】(惯)指打击、伤害自己人。

【歇后语第9句】:高二叔跑运输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资做生意。高二婶胆怯地说:“上次欠的债咱才刚还上,你心又痒痒了?你可别前脚出了螃蟹窝,后脚又踏进烂泥塘。悠着点吧!”(河北·石家庄)

【歇后语第10句】:【穷时不走亲戚家,饿时不进萝卜园】(谚)人穷时到亲戚家,会让亲戚以为是来求助,受亲戚小看;萝卜通气开胃,消积食,人饿时吃萝卜,会越吃越饿。指人贵识趣。

【歇后语第11句】:【酒乱性,色迷人】(谚)酒能乱性,使人丧失理智;色能迷人,使人溺于淫欲。指人一旦沉迷酒色,就会酿成祸乱,导致堕败。

【歇后语第12句】:黄瓜熬白菜——色货

【歇后语第13句】:【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惯)丧家之犬:无家可归的狗。形容惊慌失措、狼狈逃跑的样子。 也作急急如漏网鱼,忙忙似丧家狗。 急急如丧家之狗,忙忙似漏网之鱼。

【歇后语第14句】:星期天,妹妹和小伙伴们过家家。妈妈看见了说:“男孩子打马仗,追呀杀的;女孩子过家家,婆婆妈妈的。”(河南·西华)

【歇后语第15句】:【远路无轻担】见“百步无轻担”。

【歇后语第16句】:【手脚不干净】(惯)指有贪污或小偷小摸的行为。 也作手不稳。 手面不干净。 手头不干净。

【歇后语第17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释义:对有难的人,人人都有同情心。例句:刘翁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你肯在我船上相帮,管教你饱暖过日。”

【歇后语第18句】:【事要多知,酒要少吃】(谚)指事理要知道得越多越好,以增添识辨是非的能力,饮酒却是越少越好,以免伤身滋事。

【歇后语第19句】:【一番手脚两番做】(惯)指本来可以一次完成的事,却要分两次去做。

【歇后语第20句】:【瞎子吃蟹——只只好的】(歇)本指每只螃蟹都说好,转指见了东西不分好坏,都说是好的。

【歇后语第21句】:【吃得端午粽,还要冻三冻】释义:吃过端午节的粽子,还要一冻再冻。形容端午节后天气仍可能返寒。

【歇后语第22句】:【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谚)相(xiang):观察,审度。相马,容易因马瘦而致误;相士,容易因其贫困而致误。指选用人才要重在实质,不能只看表象。

【歇后语第23句】:【车到山前必有路】释义:事到临头,总有办法解决。例句:“车到山前必有路。天老爷自然给人铺排,既是叫咱往那么远去,自然送到咱地头。”

【歇后语第24句】:【十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熟人办事方便,能够通融。或 说:一个老乡,大过三个公章。刘彦林《春风得意》:“找熟 人,拉关系,走后门……十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现实就 是如此。”

【歇后语第25句】:高树上的鸟儿——瞧不起低窝

【歇后语第26句】:【苍蝇不抱无缝的蛋】释义:比喻事物有了漏洞才会被人钻空子。“抱”又作“叮”。例句:有道是“苍蝇不抱无缝的蛋”。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

【歇后语第27句】:【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为什么会用“九头鸟”来形容湖北人呢?这得追溯到明朝的张居正,并且需要首先弄明白“九头鸟”是什么样的鸟类。九头鸟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鸟,本来有十个头,日夜呜叫,人们厌恶它的声音,遂驱赶猎杀,后来天狗也来助战,咬下了它的一个头,于是就剩下九个头了。它昼伏夜出,畏惧火光,血滴谁家,谁家遭殃。因此在最早的传说中,九头鸟是不祥之物。那么九头鸟又是怎么跟湖北佬联系起来呢?这得从张居正说起。张居正,字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明神宗时官至内阁首辅。在位期间,推行了一条鞭法,改革了税赋制度,使得明朝的财政收入有所改善,并且任用贤臣,在加强北方边防和整饬东南沿海地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深得神宗皇帝的信任,成为皇帝面前的“大红人”,红的时间长了也就免不了遭人嫉妒。据说当时有九大御史联合参奏陷害张居正,结果,他不仅未被参倒,九大御史反被一一整肃,都被打人大牢。因此民间便生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谣,用来讽刺九大御史再厉害,也抵不过湖北出身的张居正一人。就这样,将“九头鸟”按到湖北人的头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头鸟”的含义也跟着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今的九头鸟已成了头脑灵活、聪明多智、敢拼敢搏的代名词,象征着湖北人的智慧和优良品质。偶有贬损之意,形容湖北人狡猾的一面。

【歇后语第28句】:【拆东墙,补西墙】(惯)拆掉东墙用来修补破损的西墙。比喻经济拮据,只能临时应付眼前的困难,没有能力彻底摆脱窘境。

【歇后语第29句】:耗子啃茶壶——满口是瓷(词、刺)

【歇后语第30句】:【 酒好不怕巷子深】好东西自能吸引人。或说:背巷出好 酒/好酒出背巷。《北京日报》(1982,12,2):“这不禁使人想 起另一句商业谚语:酒好不怕巷子深。有些商业服务网点 虽不占地势之利,但只要商品质量好,服务质量高,就不必 发愁生意做不好。”

【歇后语第31句】:【搅浑水】(惯)比喻故意把事情搞乱。 也作“搅混水”。

【歇后语第32句】:【耍花枪】现在指那些巧言花语、光说不练或只会摆花架子的行为。它的由来得从“枪”说起。中国古代军队里有一种在长杆上装上锐利尖头的武器,叫做枪,属于十八般兵器之一,是实战之利器。历史上枪使得最好的要属三国的赵云和南宋的岳飞。而花枪并不是一种武器,它是中国传统戏剧中使用的一种道具之一,枪杆大约有五尺长,枪头像梭,通常全是木质,枪头染成银色,猛一看跟真家伙一样。在枪头下面系着红缨,耍弄的时候借助着纤细的枪杆,枪头会抖动起来,红缨乱舞,使人眼花缭乱,故此得名“花枪”。传统戏曲表演中,经常会有角色舞动花枪,动作娴熟优美,给人视觉感官上美的享受。有一出京剧名字就叫《对花枪》,京剧老旦新秀袁慧琴演唱该剧,不仅唱功极好,“对花枪”一折武打也十分精彩,深得票友戏迷喜欢。不过,“耍花枪”的动作大多是花拳绣腿的假动作,这些好看不中用的虚招,在真实的打斗中是不管用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踏踏实实,就就业业,不能“耍花枪”。

【歇后语第33句】:【画虎不成反类犬】释义:想画老虎,结果画得像条狗。比喻想把事情办好,结果反倒弄糟了,惹人耻笑。“反类犬”又作“反类狗”、“像只犬”。例句:他很想飞起一脚,踢掉林榕手里的枪,但又担心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他听到林榕的命令之后,不得不挪动起脚步。

【歇后语第34句】:【雏鸟不练飞,永远振不起翅膀】(谚)雏鸟:小鸟。指小鸟必须练习飞翔,才能振翅高飞。比喻年轻人如果不在社会上磨炼闯荡,就不会坚强起来。

【歇后语第35句】:【黄梅雨未过,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开,黄梅雨不来】释义:冬青:常绿乔木,夏季开花,花小呈淡紫红色。在黄梅雨时节,冬青树一般不会开花;如果开花,便是旱象的征兆,黄梅雨便停止。例句:冬青花占水旱。谚云:“黄梅雨未过,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开,黄梅雨不来。”

【歇后语第36句】:【 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形容复杂矛盾的心理。 类似的:搬倒了五味坛子。成语:百感交集。台湾琼瑶《月 朦胧鸟朦胧》:“灵珊用手托着下巴,呆望着他们两个,一时 间,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

【歇后语第37句】:屠夫送礼——提心吊胆

【歇后语第38句】:螃蟹的脚——弯弯多

【歇后语第39句】:【人怕丢脸,树怕剥皮】(谚)人要是丢失了脸面,就无法在人前立足;树要是被剥了皮,就断了根和梢的脉络,无法存活。指人活脸面,绝不可做丢脸面的事。 也作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人怕伤面,树怕剥皮。

【歇后语第40句】:【栽葫芦傍墙,养女儿似娘】(谚)葫芦藤爬着墙生长;女儿伴着娘成长,意趣、性格、生活方式都与娘相似。指女儿的品行受着母亲的直接影响。

【歇后语第41句】:【初兰初四蛾眉月】释义:蛾眉:女子眉毛。初三初四的月儿样子好像女子蛾眉。例句:初生之月,妇女稍知书者日:“初三初四蛾眉月”,余则日“月牙儿”。

【歇后语第42句】:【跟着指挥棒转】交通警察用指挥棒指示车辆行驶方向。 引申为:盲目听从,绝对服从。成语:亦步亦趋。尤凤伟《中 国一九五七》:“我又横下一条心,决心不跟着他们的指挥棒 转。”

【歇后语第43句】:妈妈要吃萝卜,我也嚷着要吃。爸爸笑着说:“你真是人家拉屎,你屁股眼儿痛。”(河北·唐山)

【歇后语第44句】:【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名师有成就,师傅要求严格,能 培养出高才生。台湾白先勇《游园惊梦》:“您是顾师傅的高 足,名师出高徒,一定是好的。”

【歇后语第45句】:【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谚)十步:形容地域不大。比喻到处都有出众的人才。

【歇后语第46句】:【贩古董的——识货】(歇)指有识别真假好坏的眼力。

【歇后语第47句】:【感冒】“感冒”也叫伤风,是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它看似是个现代医学流行词,其实古已有之,它源自宋代。宋代的最高学府是太学,隶属于国子监,负责招收官民子弟学习经典。太学有严格的考核升级制度和管理规定,凡是太学生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宿的,都要在请假薄上登记。这个请假薄的封皮上,常按惯例写上“感风”二字,因此被称为“感风”簿。“感风”是医学词,感风的意思就是感受到了风寒的侵袭,造成身体不适。太学生毕业后通常会成为学者或官员,因此“感风”这个请假的理由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官场。例如,宋时的馆阁有规定要求每天晚上安排一名官员值宿,也就是值夜班,这是个很辛苦的差事,因此官员们常以“感风”、“感冒”、“伤风”为由请假。到了清代,“感冒”更受官员们的青睐,是官员请假时最常用的托辞。再后来,感冒被大众广泛认可,成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

【歇后语第48句】:苍蝇跟屎壳郎做朋友——臭味相投

【歇后语第49句】:黄金要从沙子里淘,骏马要从马群里找。

【歇后语第50句】:小池塘里撒渔网——网打尽

【歇后语第51句】:期中考试临近了,我才忙着翻书。妈妈说:“你这是临上轿现穿耳朵眼,早干什么去了?”(河南·西华)

【歇后语第52句】:【灶膛里抡锤——砸锅】(歇)本指把锅打破,转喻把事情办糟了。

【歇后语第53句】:爷爷见我总躲着活走,就说:“你这孩子,懒得吃蛇肉都不扒皮。”(陕西·宜川)

【歇后语第54句】:【胆量是斗出来的,志气是逼出来的】(谚)胆量是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志气是由逆境逼出来的。指人的胆量和志气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环境激励的结果。

【歇后语第55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惯)指秘密只有彼此知道,不告诉其他人。 也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歇后语第56句】:【惜子如杀子】见“惯子如杀子”。

【歇后语第57句】:【八字】“八字”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 “八字”源于历法。相传在黄帝时代,即由天皇氏制干支,伏羲作甲历,创建了中国的历法(太阳历)。“八字”是从历法查出的天干地支八个字。 “八字”表达了人出生时太阳的位置,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来推算人的性格与这种性格所呈现的人生方向。 “八字”也叫“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两个字,上为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下为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四柱”正好八个字,所以称为“八字”。“八字”始于唐代,最初以年柱为主体,以生年干为本命,辅以纳音法推命。唐代的李虚中改以年为主,取年、月、日、时四柱推命。五代的徐子平改以日干为主(日主),查四柱间之五行生克制化,刑冲会合为推命重点,并发扬光大。当今的八字推命,皆以子平法为正宗,故“八字”命学又称“子平法”或“子平八字学”。

【歇后语第58句】:【乘龙快婿】“乘龙快婿”是对称心如意女婿的美称,它是一个组合词,源自两处,两源合一而成。单说“乘龙”,也是对女婿的美称。典出《太平广记·四·萧史》引《神仙传拾遗》。据说,秦穆公有个女儿名叫弄玉,善吹箫。秦穆公把弄玉嫁给萧史。萧史也善吹箫,并作风鸣。过了十多年,一天晚上,他们吹箫似凤声,引得凤凰飞来到其房子上。于是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后因称佳婿为“乘龙”或“萧史”。如杜甫《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再说“快婿”,同样是指称心如意的女婿。典出《魏书·刘晒传》,据载:郭瑀有女方二八.郭看中了刘晒,有心择晒为女儿良偶。于是,在自己的座位前另设一席子,对着弟子说:“我有一女儿,年方长成,欲觅一快婿,谁坐下这席子,我就把女儿许给谁。”话音刚落,刘昞就起身坐到席子上,神态庄重地说:“刚才听老师说想找快婿,我刘昞就是这个人。”郭璃遂将女儿嫁给他。后来,人们便叫称心的女婿为“快婿”。后世人们又把“乘龙”和“快婿”合起来用,称称心如意的女婿为“乘龙快婿”。

【歇后语第59句】:【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谚)规矩:圆规和曲尺,木工画圆形和画方形的工具。指木工不凭借圆规和曲尺,就画不好圆形和方形。比喻为人做事,没有法规的制约,就难入正轨。 也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歇后语第60句】:手心手背都是肉。

【歇后语第61句】:【吃了狐狸心】释义:形容人十分狡猾。例句:马英笑了笑说:“他说我吃了豹子胆,我看他倒是吃了狐狸心了,把鬼子捉弄得昏三倒四。”

【歇后语第62句】:【一虎难敌群狼】见“独虎架不住群狼”。

【歇后语第63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释义:在天气最冷和最热的时候进行锻炼。例句:早先在院子里芭蕉叶上练字,后来砌了一堵砖壁粉墙,常在上面练习草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年一过,自成~体,果真是“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歇后语第64句】:【嘴是蜜钵子,心是辣椒子】(惯)形容人嘴上说得好听,内心却非常毒辣。

【歇后语第65句】:糖浆里加毒药——阴险毒辣

【歇后语第66句】:天上星多黑夜明,地上树多成森林。

【歇后语第67句】:【身弱鬼来缠】(谚)指身体衰弱的人,常会招来邪魔缠身。也借指主事人软弱无能,就会有坏人乘虚而入,滋事破坏。

【歇后语第68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惯)任何时候都不改变自己的姓名;表示自己光明磊落,无所畏惧,对事情敢于负责任。 也作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行不更名,住不改姓。 行不改姓,坐不改名。

【歇后语第69句】:上坟烧纸钱——自家人哄自家人

【歇后语第70句】:【 好汉顾三村,好狗顾三邻】谓应该照顾乡邻,帮助他人。 张孟良《儿女风尘记》:“没说的!好人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兄弟尽力而为。”

【歇后语第71句】:一根绳子拴两个蚂蚱——飞不了你,也蹦不了他;谁也别想跑

【歇后语第72句】:姥姥见我要把剩饭倒掉,马上拦着说:“唉!百粒不成面。吃了不痛扔了痛啊!”(江苏·盐城)

【歇后语第73句】:扁担两头挂箩筐——成双成对

【歇后语第74句】:【破家值万贯】(谚)贯:旧时钱制,每干文为一贯。家业破败以后,家产什物往往还值不少钱。 也作“穷家值万贯”。

【歇后语第75句】:【蜂背虽花不称虎,蜗牛有角不是牛】释义:比喻名实不符,徒有其名。例句:普映山只浅浅一笑,不冷不热地说道:“过奖了,书记同志!蜂背虽花不称虎,蜗牛有角不是牛!我这个人,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

【歇后语第76句】:六七月的石榴花——越开越火红

【歇后语第77句】:【上有婆婆,下有儿女】谓上面需要服从,下面需要照顾。 传记图书:“余现在所处之境,上有婆婆,下有儿女,其在之 间者实感困难。”

【歇后语第78句】:【猪八戒摆手儿——不伺猴】(歇)猪八戒:《西游记》中人物,原是天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误投猪胎,变成猪的模样,后与孙悟空、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成为孙悟空的师弟。猴:即孙悟空,原是花果山上的猴王,谐“候”。指甩手不干。

【歇后语第79句】:【不信好人言,吃亏在眼前】(谚)好人:指正直、无私且有远见的人。 指不接受好心人的忠告,必定会遭逢倒霉的事。

【歇后语第80句】:【打不掉蜂窝,反被咬了手】做事有风险,容易受到伤害。 《解放区短篇小说选》:“这天夜里,女人睡醒一觉了,刘老三 才回来,往炕梢一倒,对女人说:‘明儿早点吃饭,要开大 会。’女人冷冷地说:‘看打不掉蜂窝,反被咬了手。

【歇后语第81句】:手里捧着个刺猬——摞也摞不开,扔也扔不掉

【歇后语第82句】:双休日的一天早上,妈妈叫我抓住清晨好时光读半个小时的书,可我读不到几分钟就或者走动一下,或者喝口水,或者翻一下书包。妈妈说:“种田勿离田头,读书勿离案头。你可好,一会儿都坐不安稳。”(江苏·海安)

【歇后语第83句】:【鸟怕暗箭,人怕甜言】(谚)指甜言与暗箭一样伤人,必须提防。

【歇后语第84句】:【要吃飞禽,鸽子、鹌鹑;要吃走兽,兔子、狗肉】(谚)鹌鹑(anchun):鸟名,小头短尾巴,羽毛赤褐色,不善飞。指飞禽中,数鸽子和鹌鹑的肉最细嫩;走兽中,数兔子和狗的肉最美味。

【歇后语第85句】:【三军】现在所谓“三军”,一般泛指军队的统称,也指海陆空三军。毛泽东长征诗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之句,即是泛指红军。 “三军”源自古代的军队编制。春秋战国时期,晋、齐、鲁、楚等国军队都设有上、中、下三军或左、中、右三军。其中以中军的地位较高,也更为骁勇善战。后来又演变为前、中、后三军。唐宋以后,前、中、后三军已经成为军队的一种固定的建制。不过,这时“三军”的概念与春秋时期已有很大的不同,而是指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中军即由主将亲自统帅的部队,也是全军的主力。前军即先头部队,后军即担任后方掩护、警戒任务的部队。到了现在,前、中、后的三军建制已完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陆、海、空三军。

【歇后语第86句】:四十四,眼生刺。

【歇后语第87句】:雷声大,雨点小——虚张声势

【歇后语第88句】:【百步无轻担】(谚)路程一远,肩上的担子就会越挑越觉沉重。指人远路负重极为吃力。 也作“远路无轻担”。

【歇后语第89句】:【口头不似心头】(惯)指嘴上说的话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也作“口不照心”。

【歇后语第90句】:【打了梅香,丑了姑娘】(谚)梅香:通称侍候小姐的丫环。姑娘:指小姐。打的虽然是丫环,却使小姐丢了脸面。泛指惩治下人,失体面的却是主子。 也作打的丫环,吓的小姐。 打坏了丫环,哭坏了小姐。

【歇后语第91句】:【脏唐乱宋,都怪朝廷老儿不正】(谚)脏唐:唐王朝统治阶级生活奢侈糜烂。乱宋:宋朝战争不断,朝政混乱,忠奸不辨。指唐、宋脏乱,都怨皇帝自身不正。

【歇后语第92句】:【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释义:比喻当面不说人家的短处或人家忌讳的话。例句: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不犯着牵三挂四的。俗话说:“当着矮人,别说短话”。姑奶奶骂我,我不敢还言;这二位姑娘并没惹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的脸上怎么过得去?

【歇后语第93句】:【表壮不如里壮】(谚)外表强大,不如内里壮实。常专指丈夫有才干,不如妻子善理家。 也作“里壮强如表壮”。

【歇后语第94句】:【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歇)美人灯儿:旧时有钱人家小姐等用的灯笼,外观小巧精致。本指美人灯禁不住风吹,转以形容身体弱不禁风。

【歇后语第95句】:指鹿为马——胡说;混淆是非;强加于人

【歇后语第96句】:我喜欢穿着打扮,认为这样一来别人就会注意我,夸我漂亮。可妈妈却说:“看树不看外皮,看人不看穿戴。”(浙江·绍兴)

【歇后语第97句】:【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谚)担子不放在肩上,就不知它的重量;不走长路,就不知远行的艰难。指只有经过亲身实践,对事物才会有深切的体会。

【歇后语第98句】:【风里杨花——滚上滚下】(歇)本指杨花随风上下翻滚,转指人感情、态度等变来变去。

【歇后语第99句】:【经是真经,叫歪嘴和尚念歪了】释义:比喻好事让人办坏了。例句:伍参谋道:“经是真经,就怕歪嘴和尚念歪哩!”冯有亮感慨地说:“是啊,担心的有道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418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