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佛语-佛语经典文案-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宽可以容人,厚可以载物。(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佛语禅语第2句】: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佛语禅语第3句】:学习佛法,一个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佛语禅语第4句】:【佛家经典禅语】 用外在的体力攻进去的力量是弱小的,用内在的心力打出来的力量是强大的。
【佛语禅语第5句】:【天天禅语】心若能融会贯通道理,人生的方向就不会走错。
【佛语禅语第6句】:一个人的修养如何衡量?应是存诚于内,而形之于外。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一切行动都充分表现内在的修养。
【佛语禅语第7句】: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牛处故。《圆觉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佛语禅语第9句】:人总是在克服一个一个困难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功。只有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这才是应有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10句】:得利心不高,失利心不下,其心坚不动,譬如须弥山。《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11句】:听到批评和指责声,当知“一切音声皆是虚伪”,不必反应过激;批评和指责别人时,也要知道“一切音声皆是虚伪”,别那么理直气壮。
【佛语禅语第12句】:云何菩萨离非法财?不以轻称小斗欺诳于人,不以诈亲及诸欺罔而求财物。《大乘宝云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13句】: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说苦是因为他不能堪忍!愈是不能堪忍的人,愈是痛苦。
【佛语禅语第14句】: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佛语禅语第15句】:要信守诚实之道,不可用欺骗的手段获利,同时要防止别人欺骗你。
【佛语禅语第16句】:有一句话说得好:“学艺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无论学做什么工作,有关这项工作的知识总是容易掌握,功夫却不是可以学到的,一定要下苦工夫练习。
【佛语禅语第17句】:学佛要修养到无论发生什么事,心中都没有丝毫委屈感。
【佛语禅语第18句】:可惜今天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达,都只是借着凡夫心,运用世智辩聪加以创造发展,并没有发挥清净的智慧,因此难免造成善少、恶多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19句】:既然每个人都有改善生存条件的权利和需求,那就必须相互尊重。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顾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将其物质财富据为已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佛语禅语第20句】: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二
【佛语禅语第21句】: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超诸取着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22句】:学佛的第一步是要少欲知足,使心灵安住,智慧增长。
【佛语禅语第23句】:如六大贼能劫一切人民财宝,是六尘贼亦复如是,能劫一切众生善财。《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高贵德王品
【佛语禅语第24句】: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25句】:一个喜欢把“我是为你好”当口头禅的人,他的自恋自大自以为是,一定会逼他在你出问题的时候说这么一句话:你看吧,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佛语禅语第26句】:因此,要常以法水滋润心地,时时培养慈悲心、实践慈悲行;就像一股静柔的月光,光明而清凉,以此来消除众生的烦恼苦焰。
【佛语禅语第27句】:慈者即是众生佛性。……慈即大空,大空即慈。慈即如来。《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28句】: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自己为世间付出多少。只要克尽做人的本分,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喜悦,就是最踏实、最幸福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29句】:【佛语心经】 要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做一个好的听众,但是不要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见。
【佛语禅语第30句】:我们应该学习圣人包容万物的宽大心胸,心境才能超脱;否则尽管信仰虔诚、礼敬拜佛,终究还是会堕入魔道。
【佛语禅语第31句】:迫害不以为意。有道德修养的人,当其遭遇伤害与逼迫时,他能够不去介意;甚至好像一个充满气的皮球,你打它一下,它跳得更高,你愈迫害它,它愈是坚强。
【佛语禅语第32句】: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愚者不释炬,必有烧手之患。《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33句】:弟子不观师功德,轻信依止者,如服毒药;师不拣择弟子而传法者,如走路不看犬,行当自蹶。(唐)莲花生《大圆满无上道广大心要》
【佛语禅语第34句】:慈心无害想,不害于众生,心常无怨结,是则升天路。《杂阿含经》卷四十九,第1229经
【佛语禅语第35句】:【佛心禅语】 切记,愤怒是毒药,宽容是良药。
【佛语禅语第36句】:与人和谐相处十六字诀: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你对我错。《星云大师讲演集》(二),第252页
【佛语禅语第37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改变自私自利的后天形成的观念,就无法做到慈悲待人。
【佛语禅语第38句】:无所事事的人,内心并不轻松闲适;积极付出的人,内心反而宁静喜乐。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因为世界所现,全都与己相关。
【佛语禅语第39句】:宗教上所说的生死,与社会上所说的生死并不一样。社会上说到生,就想到要恭喜,佛教却认为死才是真正值得恭喜,因为它已消掉一段业缘。
【佛语禅语第40句】:千帆过后便会懂得,人生最美是淡然淡淡的如兰,不为百花争艳却芬芳隽永,淡淡的如水,虽无色无味却是生命的源泉。
【佛语禅语第41句】:先诛爱本,无所植根,勿如刈苇,令心复生。《法句经》卷二,爱欲品
【佛语禅语第42句】:真实观者,不以空故,令诸法空,但法性自空。非无人故,名日为空,但空自空。前际空,后际空,中际亦空。《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43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金子和宝玉虽然贵重却不能当衣服穿,锦绣虽然漂亮华丽却不能当饭吃。
【佛语禅语第44句】:我宁愿过着艰苦朴素的日子,也不愿意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佛语禅语第45句】:【佛心禅语】 要从浮躁中解脱身心,首先必须找出浮躁的根源。
【佛语禅语第46句】:菩萨千手千眼,凡夫也千手千眼。不同的是,菩萨千眼观察众生受苦,而以千手救度出苦;凡夫千眼看人家的不是,千手往自心中抓进烦恼。
【佛语禅语第47句】:人生看似绵长,其实匆匆,如果我们能做到任身临喧嚣红尘,吾自是云水禅心,那么,山一程,水一程,这一路走来,我们定能带着清欢。
【佛语禅语第48句】:【佛心禅语】 昔日赵州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干世界一禅床。——佛印
【佛语禅语第49句】: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得渡河渊。有能守信,室内和安。现世有庆,福追自然。行之得报,非神授与。《事佛经》
【佛语禅语第50句】:施舍财物有舍有得,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佛语禅语第51句】:花开了,花必定要谢,不然果实往哪儿结呢?大多数花的使命就是结果,然后在果实里重生;少数花只为自己的艳丽开放,绚烂一次就够了。
【佛语禅语第52句】:【打开烦恼之缚】一般人常会患得患失,人如果没有“得”的心理,就不会有“失”的烦恼。
【佛语禅语第53句】:【道德学问是效则】 道德学问是效则,努力勤学立德业。
【佛语禅语第54句】:如佛所赞:如来大智尊,显说功德证:忍、慧、福、业力,誓愿力最胜。(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上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名利和感情,而是慈悲和智慧。
【佛语禅语第56句】:彼无智慧人,行于畜生法,驰趣于女色,犹猪乐粪秽。《大宝积经》卷九十七,优陀延王会
【佛语禅语第57句】:有在家出家者,有出家在家者,有在家在家者,有出家出家者。(明)莲池《竹窗三笔》
【佛语禅语第58句】:每日读藏经一卷,增加闻思慧,是为修行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59句】:音声及文字,不应随顺转,应知真实义,无行以随行。实义无音声,亦无有文字,超过语言数,乃名为实义。《大宝积经》卷二十三,被甲庄严会
【佛语禅语第60句】:能善行礼节,常敬长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寿而安。《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佛语禅语第61句】: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并非完全由客观环境造就。
【佛语禅语第62句】:父母是儿子的第一个教师、师傅。南传《佛教格言·贤人品第十六》
【佛语禅语第63句】:学佛修道的意义在于,明白外界境遇只是幻影,如同早上的迷雾,当阳光出来时总会消散,从而很快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保持宁静快乐的心境。
【佛语禅语第64句】: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优婆塞戒经》卷三,受戒品
【佛语禅语第65句】:【天天禅语】心生懊恼,会囤积烦恼;心甘情愿,则能欢喜付出。
【佛语禅语第66句】:凡夫众生,孰能无过?吾人自懵懂无知而至体认世事,不论有心或无心之过错,皆须
【佛语禅语第67句】:用清净的心眼看人,就不会彼此碰撞。声无形无量,色乃假相,不必拿声、色来压迫自己的心眼。言为重,千言无用。言重则信重,信重则有大用。
【佛语禅语第68句】:以法自娱,欢爱不舍。《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佛语禅语第69句】:众报随业生,如梦不真实,念念常灭坏,如前后亦尔。《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70句】:处贫居富心安理得,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开采心里的能源,发挥生命的潜能,才能富有、才能幸福。
【佛语禅语第71句】:做人要做到三不靠:一不靠权力,二不靠地位,三不靠金钱。
【佛语禅语第72句】:我们作为感觉的源头,作为主体,不断地接受着锁链的连锁反应。所以,我们要随时警醒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时的发心,务必要符合天道的规律。
【佛语禅语第73句】: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
【佛语禅语第74句】:【佛心禅语】 学道之士,先须办长远不退之志,下一分笃实苦切功夫,如登万仞高山,不至极顶不已,步步努力,心心不退。——《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佛语禅语第75句】: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
【佛语禅语第76句】:【佛心禅语】 莲花生在被人遗忘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77句】:前尘往事,未来后世,都太过遥远,而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只有当下。
【佛语禅语第78句】:【佛语禅话】没有使命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生命。
【佛语禅语第79句】:以即无我名为有我。即无我者,无彼外道虚妄神我;名有我者,如来有彼得自在我。《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
【佛语禅语第80句】:一定要身体、工作、行动皆一致,这才是和。所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佛语禅语第81句】:青春的散场,空气中弥漫别离的味道这禅声袅袅的夏天又有一群人忙碌着纪念往事。
【佛语禅语第82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得惜缘的人,能与人结好缘;懂得惜福懂的人,能积极再造福。
【佛语禅语第83句】:犹如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对一切众生施以无限的仁慈心。对整个世界施以无限的仁慈心。《经集》第八章,《仁慈经》
【佛语禅语第84句】:每天遇到的人和事,都是“应该”遇到的人和事;每天受的气,都是“应该”受的气,但是,以自然之心面对,就没有那么多气好受了!
【佛语禅语第85句】: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86句】:在禅者所谓的一炷香里,心能横遍十方,机能竖穷三际,心机能与无为法响应,虽然「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了。
【佛语禅语第87句】:把人的本性实现出来,从人生体现出全宇宙的真相,才完成人的意义。(民国)太虚《佛陀学纲》
【佛语禅语第88句】:【天天禅语】要自己快乐,先让别人快乐;要自己成功,先看别人成功。
【佛语禅语第89句】: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此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90句】:每个人都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对根器上乘的人,可以高标准、严要求,对根器下乘的人,只能低标准、严要求,对根器下乘的人要求太高,往往是致乱的原因。
【佛语禅语第91句】:见怒能忍,是为梵行;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是谓梵行。《法句经》卷一,慈仁品
【佛语禅语第92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有人以舌头做功德;有人以舌头造罪业。
【佛语禅语第93句】:菩萨以四事不取正觉,何等为四:一者净国土,二者护国土,三者救一切,四者护一切。《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佛语禅语第94句】:两方斗,两方臭;两人让,两人有。(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诨》
【佛语禅语第95句】: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杂阿含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96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佛与我的共语。一对一的世界里,听不到第二个声音。
【佛语禅语第97句】:弗随嗜欲,不犯诸恶。《佛说无量寿经》于细微罪,生大怖畏。《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35经
【佛语禅语第98句】:明眼无过慧,黑暗不过痴,病不过怨家,大怖无过死。《佛说无常经》
【佛语禅语第99句】:让你到佛门来做事,来发心,不是佛要得你的好处,而是要把好处给你。为佛做事,不是佛占了我的好处,而是我得了佛的好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