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很现实的民间俗语经典谚语,适合发到朋友圈!
【谚语俗语第1句】:【 败棋有胜着】不能全盘否定,也有可取之处。明代历史 图书《千百年眼》:“谚语说:败棋有胜着。可惜,当局者迷, 看不到这一点。”
【谚语俗语第2句】:我和小梅是同班同学,又是邻居,可屡次考试总落到她后面。我百思不得其解,便问妈妈。妈妈说:“人家小梅可是鸭子游水,看似优哉,使的是暗劲。”(河南·邓州)
【谚语俗语第3句】:【攀得高,跌得重】见“爬得高,跌得肿”。
【谚语俗语第4句】:【入乡随俗】(谚)到了什么地方,就要随从那里的风俗民情。指各地风俗民情不同,不随从当地的习俗,就不能融入当地的生活。 也作入境问禁,入国问俗。 入国问禁,入境问俗。 入乡随俗,入家问忌。忌:忌讳。
【谚语俗语第5句】:青蛙跳到秤盘上——不知自己有几两肉:自秤(称)自
【谚语俗语第6句】:【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释义:明知不是伴侣,因事情急迫,只得暂且跟随。例句:到得草堂之上,分付杀羊备酒,与刘大娘子成亲。……正是: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谚语俗语第7句】:【蝈蝈儿多了显不出你叫,八哥儿多了显不出你俏】(谚)蝈蝈儿:昆虫,雄的前翅有发音器,叫声清脆。八哥儿:鸟名,能模仿人说话的某些声音。比喻人才多了,便显不出某一个人的出众才华。
【谚语俗语第8句】:【掉链子】“掉链子”用于调侃人们做事情正在兴头上或关键时候,突然卡壳做不下去了,导致事情失败或无法进行。 “掉链子”源于北京口语,具有调侃意味。对喜欢玩单车(自行车)的人来说,都知道车行半路掉链子的尴尬。假期三五知己轻装短打,太阳镜一戴,单车径上风驰电掣竞技,绝对是赏心乐事,大家争先恐后踩动脚踏,链条拉动车轮飞车之时,突然“喀嚓”一声,脚丫子再也蹬不动了,那沾满油污的链子突然掉将下来,眼见驴友们载着欢声笑语远去,自己却要下来挂链条,本来高昂的情绪顿时一落千丈,像泄了气的皮球。北京的自行车是上百万人每日上班上学的主要交通工具,对脚下“私家车”掉链子的扫兴、尴尬、着急、无奈,体会更加深切。于是北京人展开联想,发明了“掉链子”一词,真是形象之至。
【谚语俗语第9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语的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永远没有过失?语出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讲述的是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决定劝谏晋灵公。晋灵公心不由衷地说:“我已经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他这样说,便说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谚语俗语第10句】:【王八掉进灶坑里——又憋气又窝火】(歇)气:本指气息,转指怒气。火:本指火儿,转指火气。指心里有怨气或怒气而发泄不出来。
【谚语俗语第11句】:【船多不碍江,车多不碍路】谓互不妨碍。明代《金瓶梅》: “我也不多着个影儿在这里,巴不得来总好。我这里也空落 落的,得他来与老娘做伴儿。自古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 路。”
【谚语俗语第12句】:老鳖找螃蟹——各有所爱
【谚语俗语第13句】:【受人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见“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谚语俗语第14句】:【不以成败论英雄】(谚)指不用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来评定英雄。
【谚语俗语第15句】:【三棱子扁担尖底子桶】(惯)三棱子扁担硌肩膀,尖底子桶放不稳。形容待人刻薄。
【谚语俗语第16句】:【敬酒不吃吃罚酒】(惯)比喻对别人好言相劝或抬举不理睬,被逼迫或受到惩罚时才肯答应。 也作赏酒不吃吃罚酒。 请酒不吃吃罚酒。
【谚语俗语第17句】:【背人偷酒吃——冷暖自家知】(歇)本指酒的冷热自己知道,转指各人的心事或处境,各人自己知道。
【谚语俗语第18句】:干榆木疙瘩一一不开窍
【谚语俗语第19句】:表姐找了个对象,没过几天,又吹了。妈妈说她是“东山看着西山高,不知哪山有柴烧”。(山西·长治)
【谚语俗语第20句】:【 砍倒蒿子显出狼】指彻底暴露。成语:原形毕露。申跃 中《挂红灯》:“砍倒蒿子就显出狼来了!除了抢的,就是偷 的,最后一棵也跑不了。”
【谚语俗语第21句】:大地回春——万象更新
【谚语俗语第22句】:【生、旦、净、丑】“生、旦、净、丑”是京剧的表演行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京剧表演行当最齐全,初概括为五种,即生、旦、净、末、丑;现为四种,生、旦、净、丑。每一行当又细分为若干种,如生,有老生、小生、武生等。那么,它们是怎么来的呢?据传是反其意而得名的。 “生”,是生疏的意思。而角的演出老练成熟,故反其意为“生”。 “旦”指旭日东升。日为阳,而且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 “净”,即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反其意为“净”。 “丑”,指属相,丑属牛,牛很笨。而演丑角的人,要求伶俐、活泼、聪明、智慧,反其意为“丑”。
【谚语俗语第23句】:【夸海口】(惯)指话说得很大,漫无边际。
【谚语俗语第24句】:【刀钝石上磨;人钝世上磨】(谚)钝刀要在砥石上磨砺,才能锋利;笨人要在社会上磨炼,才能开化。 指社会实践最能使人增长才干。
【谚语俗语第25句】:包公铡陈世美——大快人心;皇亲国戚不例外
【谚语俗语第26句】:一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多,同学们在底下埋怨起来。老师说:“不上树,怎么能摘到苹果呢?”(云南·水富)
【谚语俗语第27句】:【封山不育林,等于白费神】(谚)封山:禁止在山上牧放、采伐、烧荒等。育林:种植、护理林木。只知封山,不知育林,山林仍然不能发展。指要发展山林,就必须封山与育林并举。
【谚语俗语第28句】:乌鸦扮孔雀——不伦不类
【谚语俗语第29句】:小表妹穿的衣服十分合身,也很整洁,上身和下身衣服的颜色搭配得也很好看。头上扎着羊角辫,辫梢上用红绸布系了两个蝴蝶结,显得特别有精神。大人们见她常说:“真是孩子往哪儿走,带着妈妈两只手。”(山东·临沂)
【谚语俗语第30句】:【狗尾巴熬西葫芦——越吧嗒越不是滋味】(歇)吧嗒:本指品味“狗尾巴熬西葫芦”时发出的声音,转指人自言自语时发出的声音。 滋味:本指味道,转喻某种感受。 指人越琢磨心里越感到不好受,不愉快。
【谚语俗语第31句】:【 既在江边站,定有望景心】谓来者有意,有目的而来。类 似的:既在神前站,就有看佛心。刘云若《小扬州志》:“老弟 你既在江边站,定有望景心,必定是花钱找乐儿来的。”
【谚语俗语第32句】:【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原指儿童发育不良。借指未能受到 培养教育,未能充分发展。台湾李敖《私生·私生·课》:“由 此可见,检察院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谚语俗语第33句】:【治疮不能怕剜肉】救急不能心疼好东西。成语:挖肉补 疮。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我想着‘想治疮不能怕挖肉’, 卖!就想起了卖地。”
【谚语俗语第34句】:【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谚)杀人的行为有时也可宽恕,违情悖理的事情却实在难以容忍。指违情悖理的行为,有时比杀人还可恶。
【谚语俗语第35句】:【丢了三魂,丧了七魄】见“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底下疏失了七魄”。 古国名,即今南洋群岛的爪哇岛,古人视为辽远虚无之地。本指扔得远远的。比喻忘得一干二净。
【谚语俗语第36句】:【躲在门缝中瞧人——把人都瞧得扁了】见“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谚语俗语第37句】:休息休息再说——歇后语
【谚语俗语第38句】:蛇吞老鼠鹰叼蛇——物降一物
【谚语俗语第39句】:妈妈要吃萝卜,我也嚷着要吃。爸爸笑着说:“你真是人家拉屎,你屁股眼儿痛。”(河北·唐山)
【谚语俗语第40句】:【身子掉下井,耳朵挂不住】谓无法挽救。或说:身子掉下 井,鼻子钩不住。成语:无济于事。张贤亮《习惯死亡》:“我 身子掉到井里了,靠耳朵也挂不住,人死了要双好手有什么 用?”
【谚语俗语第41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者责任重大。张贤亮《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她对书记不愿意在这儿长久呆下去表 示惋惜,说咱们农工就仗着一个好领导。火车跑得快,就靠 车头带。”
【谚语俗语第42句】:【拖下水】见“拉下水”。
【谚语俗语第43句】:【老虎嘴里掏食】释义:比喻不看对象,自找倒霉。例句:“为了一只鸽子,我敢从老虎嘴里掏食儿去?我不敢闯这个祸。”
【谚语俗语第44句】:惊破胆的兔子——畏首畏尾
【谚语俗语第45句】:【 瘦狗莫踢,病马莫欺】指不可欺侮弱者或倒霉的人,要有 同情心。古华《芙蓉镇》:“瘦狗莫踢,病马莫欺,倒是胡玉音 觉得他落魄,有些造孽。”
【谚语俗语第46句】:【三个老婆一台戏】(谚)老婆:也称婆娘、婆姨,我国北方对妻子的俗称,也泛指已婚妇女。指几个妇女聚集到一起,常常会嬉闹说笑,好比上演一台戏。 也作三个婆娘一台戏。 三个闺女一台戏。 三个婆姨一面锣,两个婆姨一面鼓。
【谚语俗语第47句】:【扣子对扣门,歪把跟歪瓢】(惯)指脾气、秉性相投的人容易聚在一起。讥讽不好的人喜欢聚在一起。
【谚语俗语第48句】:海市蜃楼,天涯彩虹——虚的虚,空的空
【谚语俗语第49句】:【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释义:平时要注意节约,要有积蓄,有钱也不可挥霍浪费。“莫待无时思有时”又作“莫到无时盼有时”。例句:倘惜福君子于乡党中不时开导,毋得奢华,备留余地,所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谚语俗语第50句】:【金兰】“金兰”指结拜的兄弟姐妹。原意是牢固而融洽的友情。源自《易经》。《易经·系辞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金兰”一词从这两句话当中各取一字而成。“金”喻坚,二人如果同心协力,其作用可断金——可以克服一切困难而达到目的。“兰”喻香,即美好。 “臭”读如“秀”,指气味。两人推心置腹的话语,如兰花之香美,令人感动。后世便以“金兰”比喻朋友之交,可以解释为其坚如金,其芳如兰。《文选·秋胡诗》云:“且协金兰好,方愉琴瑟情。”即谓金兰之交如琴瑟之和,令人欢愉。后引申为结义,如“义结金兰”,指结拜兄弟、姐妹。这样的结拜兄弟,其情义坚如金,堪称“铁哥们”。
【谚语俗语第51句】:【拆穿西洋镜】西洋镜即洋片,通过放大镜看画片,貌似真 实。指揭露真相,揭穿骗局。镜,也说:景。香港唐人《金陵 春梦》:“刚才我们分析得很清楚了,拆穿西洋镜,也没有什 么奥妙。”
【谚语俗语第52句】:草绳子拔河——经不住拉
【谚语俗语第53句】:背后藏茄子一有外心;生了外心
【谚语俗语第54句】:【有愁皆苦海,无病即神仙】(谚)人只要愁烦不断,那就是陷入了苦海;只要健康无病,那就是过上了神仙生活。指人生最苦的是忧愁,最乐的是健康。
【谚语俗语第55句】:【近处不走,却去转远路】(惯)比喻省事的办法不用,却用复杂的。 也作“近路不走走远路”。
【谚语俗语第56句】:【往枪头上碰】(惯)比喻自己找死。
【谚语俗语第57句】:【大处不算小处算】(惯)指大的方面下在乎,却在小的地方精打细算。
【谚语俗语第58句】:【开船便遇打头风】谓事情开始就遇到阻力。成语:出师 不利。清代《儿女英雄传》:“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行又遇打 头风。偏偏从工完这日下雨起,一连倾盆价的,下1 的大雨。”
【谚语俗语第59句】:【只要桨花齐,不怕浪花急】(谚)桨花:用桨划船时溅起的水花。划船时只要大家动作一致,水浪再猛也不怕。比喻齐心协力,就能克服困难。
【谚语俗语第60句】:【见怪不怪,其怪自败】释义:遇到怪异之事,不理会它,它自己就会消失。例句:“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
【谚语俗语第61句】:【六月不热,五谷不结】(谚)五谷:泛指粮食作物。农历六月,三伏天气,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此时要是天气不热,五谷就难以结出果实。指六月大热,是农业生产的需要。
【谚语俗语第62句】:老鼠跳到油锅里老鼠偷芝麻——吃香
【谚语俗语第63句】:做饭,刷碗,洗衣服,妈妈说她天天忙得辫子不沾背。(江西·宜黄)
【谚语俗语第64句】:蝙蝠观阵——哪边胜站哪边
【谚语俗语第65句】:【一招鲜,吃遍天】商业谚语。谓新技术新产品,能够占领 市场。《北京日报》(1988,4,16)标题:“一招鲜,吃遍天—— 民主德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印象”
【谚语俗语第66句】:【欺软不欺硬】(惯)指欺负软弱的,不敢惹厉害的。
【谚语俗语第67句】:人各吃得半升米——哪个怕哪个
【谚语俗语第68句】:老竹做笛子——尽受气
【谚语俗语第69句】:神仙难钓午后鱼。
【谚语俗语第70句】:【吹牛皮】(惯)指说大话,夸海口。
【谚语俗语第71句】:【太上老君叫蛇咬——法尽了】(歇)太上老君:也叫老君爷,道教对始祖老子的尊称,传说他神通广大,法术无边。法:本指法术、法力,转指办法。指办法用尽了。 也作“老君爷叫蛇咬——法尽了”。
【谚语俗语第72句】:一次我没吃早饭,中午吃饺子,我吃了一碗后还嚷着没吃饱。姥姥在一旁说话了:“一顿不刷锅,两顿同样多!”(河南·汤阴)
【谚语俗语第73句】:【有志者事竞成】指有坚强意志的人事业终究能够成功。典出《后汉书·耿弁传》。东汉初年,山东豪强张步占据青州十二郡,势力强大而且气焰十分嚣张,光武帝刘秀派大将耿弁前去讨伐。耿弁顽强作战,接连获胜。在战斗中,耿弁被箭射中大腿,他强忍剧痛,悄悄拔刀把箭截断后继续战斗,耿终击溃张步。刘秀大喜,亲自到临淄慰劳军队,并夸赞耿弁说:“将军从前在南阳时曾主动请战,当时我担心难以成功,便没答应。现在看来,将军是有志者事竞成啊!”从此留下这句BBB。
【谚语俗语第74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形容心跳急速。成语:忐忑 不安。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他这时心中十分煎熬,真 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
【谚语俗语第75句】:【猪贪别人槽】想占别人的好处。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 狗》:“弓着个腰,上别人的槽头抢食吃。怎么不让你一口气 上不来噎死!”
【谚语俗语第76句】:【一物降一物】(谚)降(xiang):降伏。一个人或一种东西,总会有另一种人或东西来降伏他。指天下万事万物,没有制伏不了的。
【谚语俗语第77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惯)阳关道:经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往西域去的大道,泛指大路。指关系决裂,分道扬镳。 也作你过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你走你的阳关道,俺走俺的独木桥。 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
【谚语俗语第78句】:【 —个霹雳空中过】险情过去,一场虚惊。明代《醒世恒 言》:“今日还亏你家时运高,太平没事,一个霹雳空中过去 了。”
【谚语俗语第79句】:十个团鱼跑一个——九鳖(久别)
【谚语俗语第80句】:【掉下个树叶也怕砸死】(惯)形容人非常胆小怕事。
【谚语俗语第81句】:【瘦狗莫踢,病马莫骑】(谚)瘦弱的狗不可踢它,有病的马不可骑它。比喻对于病弱衰老的人,只应当怜悯救助,绝不可歧视凌辱。
【谚语俗语第82句】:【吊儿郎当】“吊儿郎当”是指不认真、不严肃、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做事不准确求实、边干边玩、得过且过、嘻嘻哈哈甚至嬉皮笑脸的工作作风。 “吊儿郎当”出自北京俚语。早在清末的言情小说、评书、戏剧中就已引用,现在北京口语中也经常使用,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只是词典中多未收入,应是个缺憾。“吊儿”在北方话中是吊起悬挂的东西,含有摇摆不定的意思。“郎当”在文中则有颓唐或衣服宽大不合身之意。因此,“吊儿”和“郎当”合起来,就有了松松垮垮散散漫漫不负责任之意了。
【谚语俗语第83句】:公鸡打鸣——尽天职;嗓门高;天天如此
【谚语俗语第84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释义:比喻还有本事更高的人。例句:地球人无能为力的事,竟由f也f门—语道破。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谚语俗语第85句】:老母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谚语俗语第86句】:【 画虎不成反类犬】目标太高达不到,事情反而弄遭了。 成语:弄巧成拙。刘云若《红杏出墙记》:“即使勉强按我的 主意办去,也定得不到好结果,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犬,反无 意思。”
【谚语俗语第87句】:【势败奴欺主,时衰鬼弄人】释义:形容权势败落、时运衰退的可悲情景。例句:又想了一回道:“不妨事,大头在我手里。且待我将息棒疮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还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风声,等他先做了整备。”正是:势败奴欺主,时衰鬼弄人。
【谚语俗语第88句】:【话到舌尖留半句】(谚)话到出口时,应有所保留,不可和盘托出。 指说话不宜毫无遮拦,必须慎重思索,严加控制。 也作“话到嘴边留三分”。
【谚语俗语第89句】:【 偷来的锣鼓打不得】敲起来就被发现。借指不合法,见不 得人。清代《红楼梦》:“如今把我姐姐拐了来做二房,偷来 的锣鼓儿打不得。”
【谚语俗语第90句】:过后才知事前错,老来方觉少时非。
【谚语俗语第91句】:我每次回家,小狗都跑到门口和我亲热。我说:“奶奶,狗也通人性吧?”奶奶笑着说:“猪有情,狗有义。在这点上,人畜是一样的!”(湖南·浏阳)
【谚语俗语第92句】:铁人生锈——害自身
【谚语俗语第93句】:【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谚)挺尸:谑称躺倒睡觉。板脂:皮下脂肪。吃过饭如果不睡一觉休息一下,人就长不起肉膘。指饭后睡觉休息,有益于身体强壮。
【谚语俗语第94句】:【三请诸葛亮】刘备请诸葛亮出来辅佐他,曾三次到他的 住处(茅庐)拜访。事见《三国演义》。借指难请,或礼贤下 士。成语:三顾茅庐。张孟良《儿女风尘记》:“就是说讨账 比刘备三请诸葛亮还难!我要了多少次了,也没讨出个铜 子来呀!”
【谚语俗语第95句】:我叫妈妈给我买凉鞋,妈妈说:“这几天我忙得脚跟都朝前了,过几天再买吧!”(浙江·永康)
【谚语俗语第96句】:【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秀才会动嘴,兵会动刀,嘴没有 刀厉害。借指遇到蛮不讲理的人,无法对付。李存葆《山中 那十九座坟茔》:“这年头,不单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兵 遇上秀才也得处处提防碰响‘政治地雷’。”
【谚语俗语第97句】:【属鸭子的——肉煮烂,嘴也是硬的】(歇)嘴:本指鸭子的嘴,转指说话。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 指人心里已经认输,嘴上还很强硬。常含讥讽或责骂意。
【谚语俗语第98句】:【屎不知道在哪里,屁就放下一大堆】(惯)比喻事情还没动手就造出许多舆论。
【谚语俗语第99句】:【无禁无忌,黄金铺地】(谚)禁、忌:封建迷信认为犯忌讳的行为或话语。黄金铺地:发大财。指对那些迷信禁忌的一套撇开不管,放开手脚,就能发财致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