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俗语经典歇后语,值得收藏一生!
【歇后语第1句】:【敢怒不敢言】(惯)指心里愤怒,但不敢说。
【歇后语第2句】:【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谚)酒本身并无醉人之意,是人贪杯自醉;女子本身并无迷人之意,是人贪色自迷。指贪酒贪色,纵欲伤身,责任全在人不能自控,而不在酒色本身。 也作“酒不醉人人醉酒”。
【歇后语第3句】:象棋盘上的子儿——有进有退
【歇后语第4句】:【快马难追鲜鱼价,宰相管不了水产行】释义:比喻鲜鱼价钱变化快,谁也控制不了。例句:姓纪的,你以为做买卖像带兵似的,靠一纸命令就行了?错喽,俗话说:快马难追鲜鱼价,宰相管不了水产行。你发动群众盖房子,搞的挺气势,可汛期终不能发动群众经商吧? ……._一…….
【歇后语第5句】:爬山比赛第一名——捷足先登
【歇后语第6句】:【散步】饭后散步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有谚赞日: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那么散步这种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 “散步”这个词的产生与古人食药风气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追求延年益寿,盲目服用“五石散”,成了风气。所谓“五石”,包括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硫黄五种矿物质,这是主要成分,此外还包括萎根、防风、桔梗、海蛤、白术、人参等药材搭配。服药后,不能静卧休息,必须行走,以刺激药性发作。原因是药物中某些成分含较大的毒性,会对人体构成伤害。服药后,若能使药性发作,身体发热,就能减轻毒性对身体的伤害。药性的呈现,被称为“散发”,散发说明药已得力。如果药性不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服药后行走,目的是药性显现,这叫做“行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到,服用“五石散”,不仅不能延年益寿,反而对身体有害。于是,自唐代以后,服“五石散”之风趋于衰落,而“行散”这种漫步的方式却对身体有益,被人们保留下来了。“行散”就是有目的的散步,现在意义上的“散步”已与服药行散脱了钩,变成了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歇后语第7句】:【恭敬不如从命】(谚)指对长者恭恭敬敬,不如顺从他的意愿。为接受长者赐予的谦辞。
【歇后语第8句】:黄鳝斗泥鳅——滑头对滑头
【歇后语第9句】:弟弟原来很调皮,常惹老师生气,可他改正后,老师还爱用老眼光看他。弟弟很生气,妈妈鼓励弟弟说:“孩子,树要锯开看,人要行动看。你要用实际行动来赢得老师的信任。”(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10句】:【笱里的鱼儿——有进无出】(歇)笱:竹制的捕鱼器具,口很小,鱼进去就出不来。指人或物只有进来的,没有出去的。
【歇后语第11句】:【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歇)吹胡子:戏曲中演员表演角色生气时的动作。指假装生气的样子。
【歇后语第12句】:邻家失火——不救自危
【歇后语第13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奖励,只求不受处罚,能够平静 地生活。黄谷柳《虾球传》:“今后不管训练和作战,明哲保 身之道,全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八个大字。”
【歇后语第14句】:【剜下眼珠子当泡儿踩】(惯)比喻给以严厉的惩罚。 也作“剜了眼睛当泡儿踩”。
【歇后语第15句】:【成大事者不惜小费】(谚)小费:微小的开支。指要办成大事,就不能在小利上斤斤计较。
【歇后语第16句】:【拿话当经念】(惯)比喻把他人说的话当作行为准则。
【歇后语第17句】:久旱逢甘雨——及时;喜煞人;正是时候
【歇后语第18句】:【之乎者也】“之乎者也”原来是古代汉语文言文的四个虚词助语(有时做代词用),四个字连在一起词义就发生了变化,有了新义,用以讽刺那些咬文嚼字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形,或形容文理不通半文半白的话或一般含有识刺意味。它源自哪里呢?将“之乎者也”撮合到一块,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大发明。据宋代僧人《湘山野录》载:宋太祖赵匡胤巡游朱雀门,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四个大字,便问陪同他出游的宰相赵普道:“为何不只写‘朱雀门’,加‘之’字做什么?”赵普解释道:“‘之’是助语气的。”太祖大笑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自此以后,便产生了一个新词语,而且使用频率颇高,如《红楼梦》中有:“石头说:更可厌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不大近情,自相矛盾。” 有,鲁迅《孔乙己》云:“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现实生活当中也常用到,如:某人好转(音Zhuai)两句古文,张口之乎者也,酸溜溜的。
【歇后语第19句】:北风头上点芝麻——种得多,收得少
【歇后语第20句】:【屋顶上掀瓦要落地】借指说话要落实,兑现。类似的:丢 下砖头,一块块要落地。短篇小说《内奸》:“屋顶上掀瓦,片 片儿要落地。我如果信口胡说,将来怎么见人?”
【歇后语第21句】:【千人千面,百人百性】(谚)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面孔,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性格。指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和人人都有和别人不同的相貌一样。 也作“干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
【歇后语第22句】:【开弓没有回头箭】(谚)比喻事情既然已经启动,就要一直做下去,绝不能反悔停顿。 也作“开弓难收回头箭”。难收:无法收住。
【歇后语第23句】:【死猪不怕开水烫】释义:比喻反正已经到了最坏境地,干脆横下一条心,任人摆布。例句:我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大不了管制起来,再不就蹲监狱;你可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歇后语第24句】:【光棍不吃眼前亏】(谚)光棍:识时务、头脑清醒的人。指聪明人能够审时度势,不使自己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吃亏受辱。 也作好汉不吃眼前亏。 明人不吃眼前亏。
【歇后语第25句】:【美食不如美器】(谚)宴请宾客,美味的食物,不如美观雅致的器皿。指餐具美观十分重要。
【歇后语第26句】:【打破沙锅问到底】释义:“问”与“璺”谐音,璺是瓷器、玻璃等器具上的裂痕。沙锅打破了,裂纹直通到底。比喻刨根问底。“沙”又作“砂”。例句:张金龙说:“咳,你看你这个人!打破沙锅问到底,紧着问什么呢?”
【歇后语第27句】:【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释义:吃过骗子的亏,不再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例句:那些妖怪闻此言,魂飞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爷方便方便!我等有眼无珠,误捉了你师父……”八戒摇手道:“莫说这话!俗语说得好:‘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是便筑一耙,各人走路!”
【歇后语第28句】:【狗改不了吃屎】(谚)狗生来就吃惯了人的粪便,这是改变不了的。 比喻坏人总要做坏事,什么时候都改变不了他为非作恶的本性。
【歇后语第29句】:【狗嘴里长不出象牙,鸡窝里藏不住凤凰】释义: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不良环境中产生不出好人。例句:当时她听胡杏讲完。略一思索,就判断道:“狗嘴里长不出象牙,鸡窝里藏不住凤凰。依我看,她是使黑心!”
【歇后语第30句】:上山钓鱼,下山打猎——路线错了
【歇后语第31句】:【有心炒豆,不怕锅响】(谚)有心要炒豆子,就不怕锅里的豆子爆响。比喻决心要做某事,就不怕来自各方面的干扰。
【歇后语第32句】:【有法儿开台,无法儿收场】(惯)开台:戏曲开演。比喻有办法挑起事端,却没本事控制局面。
【歇后语第33句】:【喝酒喝厚了,耍钱耍薄了】(谚)耍钱:赌博。彼此在一起喝酒,越喝友情越厚;要是在一起赌博,不免争赢论输,越赌友情越薄。常指赌博对人有百害而无一益。
【歇后语第34句】:【吃个鸡蛋还得挑四棱的】(惯)棱:棱角。形容过分挑剔苛求。
【歇后语第35句】:【三亩棉花三亩稻——晴也好,落也好】(歇)落:方言,下雨。晴天对棉花生长有利,雨天对稻子生长有利。比喻不论出现哪种情况,都没有什么不好。
【歇后语第36句】:我放学回家后,妈妈让我去写作业。爸爸说:“是蝈蝈也得歇歇鞍,是老虎也得打个盹儿。”妈妈说:“累不着!”(河南·平顶山)
【歇后语第37句】:【许愿在前,还愿在后】(谚)许愿:迷信者向神佛求福,许下某种酬答。还愿:向神佛实践自己的诺言。指许下的愿,要等见到实效,再去实践诺言。
【歇后语第38句】:洗碗时,我要把半碗剩米饭倒掉,妈妈看见了说:“真是有粒黄豆支着牙,不知道姓啥了。不能倒!”(新疆·乌鲁木齐)
【歇后语第39句】:挖耳勺掏灶炕——小抠
【歇后语第40句】: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针(真)行
【歇后语第41句】:【土里滚,泥里爬】(惯)指整天在庄稼地里受苦受累地干农活儿。
【歇后语第42句】:老龙王搬家——离海(厉害)
【歇后语第43句】:鹅卯石砌墙根——根基不稳
【歇后语第44句】:【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惯)形容男女双方品貌相当,十分般配。 也作天生一对,地产一双。 天生一对,地成一双。
【歇后语第45句】:【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谚)指凡在危及生命的紧要关头,只有亲如父子兄弟的人,才会舍生忘死地相互救助,拼命去干。 也作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不离父子兵。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歇后语第46句】:耗子啃茶壶——满口是瓷(词、刺)
【歇后语第47句】:【 被人卖了,还跟着去数钱】被愚弄,自己没有意识到。类 似的:卖到锅上不觉热。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人家 行啊,会看眼色,会来事儿。我呢,被入卖了,还帮人家数 钱!”
【歇后语第48句】:【抓了权耙,就忘了扫帚】释义:比喻考虑问题不周到,顾了这个,忘了那个。例句:我扎得不稳.太急躁冒失了!怎么我抓了杈耙,就忘了扫帚?光记着去抄李懵之暗堂,就忘了过街惊?
【歇后语第49句】:【鱼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风】(谚)发大水之前,鱼有反应;起大风之前,水有反应。指水灾、风灾的到来,在自然界都能观察到征兆。
【歇后语第50句】:妈妈经常和对门的王婶吵架。姥姥数落妈妈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你这可好,跟人家两天小吵,三天大吵。靠吵架过日子了?”(江苏·邳州)
【歇后语第51句】:【驸马】“驸马”是皇帝的女婿。这一称谓是怎么来的呢?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相传,楚汉相争时,每当两军交战时,刘邦便会专门坐在一辆由两人驾驭的马车上指挥战斗。马车上共有三个座位,刘邦坐在后面的位置,前面设两个座位,为车夫所坐,分为“正马”与“副马”,一正一副,轮流驾驶马车,俨然现在的火车司机,一正一副。有一日,刘邦与项羽激战,刘邦大败,落荒而逃,项羽乘胜追击。此时,刘邦左右只剩下了两个车夫和十几名将士。不料,正马被乱箭射死,在这危急关头,副马顿生一计,他把自己的红袍脱下,与刘邦的黄袍对换了一下,让刘邦从马车上跳下来,自己继续挥舞马鞭,赶车向前方奔去。项羽的人马都把穿黄袍的当做刘邦,拼命追赶,当赶上马车时,车上已空无一人,只留下一件黄袍。原来副马早已跳车逃跑了。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把此事一直记在心上,为了报答副马的救命之恩,便四处张贴皇榜寻找副马。找到后,官封都尉,刘邦还将小女儿许配于他,人称“副马都尉”,后因“副马”一词不雅,人们便将其改成“驸马都尉”。自此,驸马便成了历代皇婿的代称了。其二,据历史记载,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驸马都尉本是汉代官职,是皇帝的近卫侍从官之一。这个官职从汉武帝时开始设立,起初多由外戚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担任。史书记载,真正将公主的丈夫专称为“驸马”是魏晋以后。曹魏时的何晏,因为与公主结婚,所以凭借公主夫婿的身份加授了驸马都尉一职。还有晋代注《左传》的杜预娶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为妻,是司马懿的女婿。后来司马炎称帝,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授杜预为驸马。东晋的刘惔、桓温是明帝的女婿,也都做了驸马。从此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以封号,一律称“驸马”,自然也就不再是官职了,而成了皇帝女婿的代称。
【歇后语第52句】:【狼上狗不上】比喻不齐心,行动不一致。姚雪垠《李自 成》:“官军虽说人多,一到打起硬仗时,狼上狗不上,有几个 真心卖命的?”
【歇后语第53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惯)南山: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边。 指福运就像东海一样无边,寿命就像终南山一样绵长。多用于祝寿。 也作“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歇后语第54句】:吃了胡椒啃甘蔗——嘴甜心辣
【歇后语第55句】:【吃柿子单拣软的捏】释义:比喻专找软弱的欺侮。例句:段雨国大眼一瞪:“吃柿子单拣软的捏,你就看我好欺侮!面对上帝起誓,谁扔的谁是乌龟蛋!”
【歇后语第56句】:毒蛇爬竹竿——绞(狡)滑(猾)
【歇后语第57句】:【 天机不可泄漏】天机,天的机密,深奥的道理。谓机密事 情不可告诉别人。鲁迅《准风月谈》:“然而预言的妙处,正 在似懂非懂之间,叫人在事情完全应验之后,方才恍然大 悟。这所谓天机不可泄漏也。”
【歇后语第58句】:【指着碟子说碟子,指着碗说碗】(惯)比喻就事论事,无关的不说。
【歇后语第59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吃饭着衣裳】(谚)三百六十行:泛指社会上的各行各业。指三百六十行,哪一个行业都要解决生活问题,哪一个行业都能解决生活问题。
【歇后语第60句】:下午第一节课,老师见同学个个都无精打采的样子,突然说:“真是‘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啊!”一句话,把同学们都逗笑了,瞌睡虫也被撵走了。(江西·南康)
【歇后语第61句】:【本命年】人都有属相(也叫生肖),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代表卜二地支来记人的出生年,而形成12种属相,每个属相代表一年。如1951年是兔年,那么出生在这一年的人,其属相便是兔。“本命年”的意思就是人的属相年。如果你属兔,那么,1951年、1963年等每隔十二年都是属兔的本命年。其他属相也是这么推算。
【歇后语第62句】:【墙里说话墙外听】(谚)人在墙里说话,须防墙外有人窃听。指人说话,特别是说秘密的话,要处处留神,谨防走漏消息。 也作墙里说话,墙外有人。 墙里人说话,墙外有人听。 墙里说话墙外听,道边说话草棵听。
【歇后语第63句】:扳不倒儿尖尖腚——什么人什么命
【歇后语第64句】:【 以不变应万变】谓拿定主意,沉着应付。台湾《吴浊流小 说选》:“思源的意思是,这个时候讨论这些,实在无济于事, 应该等到接受后再计议,此际最好是冷静,以不变应万变为 上策。”
【歇后语第65句】:【藏了和尚藏不了寺】(谚)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佛教徒。指和尚能躲藏起来,寺院却无法躲藏。常比喻躲避不是个办法,事情终得要解决。 也作“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寺”。
【歇后语第66句】:【老皇历】“老皇历”比喻陈旧过时的规矩。那么,“皇历”是怎么来的呢?它有个演变的过程。我国自古重视历法。西汉以前,我国使用六种古历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传说黄帝历最为古老。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东·歌登封章》:“炎图丧宝,黄历开璇。”黄历就是黄帝历的简称,所以人们习惯称历书为黄历。另外,“黄历”也叫“皇历”。因“皇历”的封面多用黄色纸张,故也被称为“黄历”。历朝历代都有历法,不过都是以黄历为基础。到了唐朝,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唐王下令编制了我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宣明历》,并宣布今后历书必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官方印刷。从此,历书就被称作“皇历”了。 “皇历”里面记载的历法,一般是以年为限,第二年就应更新,如果拿去年的“皇历”来查看今年的历法,那一定是错误的。因此,过时的“老皇历”是使用不得的。不能与时俱进,坚持旧观念,拿老规矩办事,往往容易出错,就被人们讥笑为“老皇历”。
【歇后语第67句】:鸡叫赶路——越走越明
【歇后语第68句】:【仨核桃俩枣】(惯)形容很少或很小。 也作“三个核桃两个枣”。
【歇后语第69句】:【手插鱼篮避不得腥】(谚)手既然伸进鱼篮,就非沾上鱼腥气不可。比喻人既然已经插手办事,就不必顾虑重重。
【歇后语第70句】:【放龙入海,纵虎归山】(惯)比喻把强敌放走,留下祸根。
【歇后语第71句】:肚脐眼里打电话——心腹之言
【歇后语第72句】:【谷地里点玉茭——高出一截子】(歇)点:点种。玉茭:玉米。指比一般程度高出很多。
【歇后语第73句】:【威武不能屈】释义:在权势残武力的胁迫下也不屈服。形容人坚贞刚强。例句:现在证明,你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他真是威武不能屈,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歇后语第74句】:【地生架不住人熟】(谚)地理环境再生疏也没关系,只要有熟人,啥事都好办。指要办好事情,有熟人相助是一个重要条件。
【歇后语第75句】:雁无头,飞不齐。
【歇后语第76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谚)冯唐:汉文帝时名臣。李广:汉武帝时名将。指文帝以年老为由不重用名臣冯唐,武帝因李广非皇亲而不予其爵位。泛指真正的人才往往不被赏识,不被重用。
【歇后语第77句】:一次,我向妈妈说:“妈妈,吃完饭再写作业也不迟。”妈妈不高兴地说:“后插一日秧,晚收十天谷。”我一听,就乖乖地去写作业了。(河南·洛阳)
【歇后语第78句】:山狸猫上树——手脚利索
【歇后语第79句】:【打鸭子上架】见“赶鸭子上架”。
【歇后语第80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释义:比喻青春一去不复返。例句:咱岛里部知道,你是个英雄有为的少年,古人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少年时代真是黄金难买哪。
【歇后语第81句】:小河汊里的鱼——翻不起大浪
【歇后语第82句】:生孩子不叫生孩子——下(吓)人
【歇后语第83句】:【门神老了不捉鬼】(谚)门神:旧时贴在大门上护宅的神像。比喻人年岁老了,精力衰弱,办不了事。
【歇后语第84句】:【 一块香饽饽八下抢】到处被喜爱,受欢迎。邓刚《阵痛》: “车间工段请他下去画决心栏、批判栏、学习栏,真是一块香 饽饽八下抢,郭大柱红遍全厂。”
【歇后语第85句】:爷爷要浇花时,一会儿叫奶奶去帮忙拿水壶,一会儿又吩咐奶奶去放水。奶奶不耐烦地说:“你呀,吹箫还让别人帮你捺眼,自己净图省事!”(安徽·宣州)
【歇后语第86句】:拳要打,字要写。
【歇后语第87句】:【 盐罐不生蛆】盐能杀菌,盐罐自然不会生蛆。盐罐,谐音 严管;不生蛆,即不变质,意为严格要求就不致腐化变质。 《人民日报》( 1986,2,25):“打铁先得自己身子硬。领导不 受下级的礼固然好,但自己不向上级送礼也很重要。让他 人‘盐罐不生蛆’好,让自己的‘盐罐不生蛆’更好。”
【歇后语第88句】:【除夜犬不吠,新年无疫疠】释义:除夜:除夕的夜晚。疫疠:流行传染病。旧谓除夕夜里狗不叫,过了年就没疫病。例句:岁时杂占:“除夜犬不吠,新年无疫疠。”
【歇后语第89句】:野花树长在石崖上——盘根错节
【歇后语第90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谚)旧指人的生死与贵贱,都由天命决定。
【歇后语第91句】:【少怕伤妻,老怕克子】释义:年轻人怕死去妻子,老年人怕死掉儿子。列句:马老爹听说祥子的妻子病死了,心里也很难过。他安慰祥子说:“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少怕伤妻,老怕克子啊!可你也得往远处想,自个儿多保重啊!”
【歇后语第92句】:【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惯)形容两人德才或相貌相差悬殊。
【歇后语第93句】:小红在家里常常说起校园里一些同学的长短。妈妈说:“小红,你不能这样爱说别人的短处和缺点。俗话说,劝人一句值千金,说人是非苦井深。如果人家背后也这样说你,你知道了会怎么想呢?”(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94句】:【上轿扎耳朵眼儿】见“临上轿再扎耳朵眼儿”。
【歇后语第95句】:鲁达当和尚——半路出家
【歇后语第96句】:【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释义:家里有贤惠的妻子,丈夫可以避免意外的祸害。例句:自古说“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只为夫妻是最亲信之人,比不得兄弟朋友,因她朝说暮说,男子心肠虽硬,被她劝阻,也要回心。所以说娶贤妻免祸。
【歇后语第97句】:【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歇)窍:本指窟窿,转指窍门。比喻对某件事一点儿也不懂。
【歇后语第98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谚)陂:地面不平坦。没有平地,就不存在陡坡;没有前往,就不存在回返。 指事物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也指有所施就必有所报。
【歇后语第99句】:一次吃鱼,鱼刺差一点卡在喉咙里,我吓坏了,发誓不再吃鱼。妈妈笑了:“你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哪能因噎废食呢?”(广东·平远)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129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