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文案明白一些事 看清一些人!
【第1句】:【可望而不可及】看得见,得不到。及,也说:即。成语:望 洋兴叹。刘云若《红杏出墙记》:“但她已像美人如花隔云 端,在当时是可望而不可即,到如今更落得相思不相见。”
【第2句】:【开水煮,滚油煎】(惯)形容受着悲惨、痛苦生活的煎熬。
【第3句】:【 狗改不了吃屎】本性难移,坏毛病改不了。成语:恶习难 改。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这样 便宜他都不捡。”
【第4句】:离水的胖头鱼——干张大嘴
【第5句】:【好借债,穷得快】(谚)喜欢借债的人,借得容易花得快,加上付出的利息,必然很快变穷。指生活中宁可艰苦度日,不可轻易借债。
【第6句】:罐头食品——吃得开
【第7句】:草尖上的露水——不长久;留不住
【第8句】:【空棺材出丧——木中无人】(歇)木:棺木,谐“目”。指人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常含责骂意。
【第9句】:早晨,我看爸爸放在桌上的手表不走了,想给它上上劲,没想到,一使劲儿把表把拽掉了。奶奶说:“不让你动你偏动,这不,冷手抓热馒头——粘了吧。”(黑龙江·哈尔滨)
【第10句】:【事不过三】(谚)指凡事不宜重复三次。也指一件事情可以一败再败,到第三次就会见效。 也作事不过三,过三难办。 事不过三,事难过三。
【第11句】:身体越炼越壮,脑子越用越灵。
【第12句】:【十里不同俗】(谚)指一处有一处的风土民情,即使两地相隔很近,也难求一致。 也作十里乡俗不同。 十里乡俗不一般。
【第13句】:【自作孽,不可活】佛家认为作孽要遭报应。指做坏事毁 了自己。清代《镜花缘》:“若任性妄为,致遭天谴,那是自作 孽,不可活,就怨不得人了。”
【第14句】:星期天,我和妈妈一块儿上街买菜。卖菜的大爷多找了妈妈一角钱,妈妈推让不肯收。大爷笑容满面地说:“真是能叫桶掉井里,不叫井掉桶里。”(河南·内乡)
【第15句】:喜鹊的尾巴——老翘着
【第16句】:【靠墙墙倒,靠屋屋塌】(惯)指无依无靠,命运悲惨。
【第17句】:万人万双手,拖着泰山走。
【第18句】:【耗子钻牛犄角——尽了头了】见“老鼠钻牛角——无路可走”。
【第19句】:【得理让三分】(谚)和人相处,即使自己占着理,也应该让人几分。 指处世待人务必宽厚,要有容人的度量,不可把事做绝。 也作“有理也要让三分”。
【第20句】:【要想前台显贵,必须后台受罪】人前的成功,来自人后的苦 练。相关的:只见人前富贵,不见人后受罪。《新凤霞回忆 录》:“要想前台显贵,必须后台受罪呀!小凤就是偷着看戏 学的本事。”
【第21句】:【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释义:宁愿饥寒而死,也不接受屈辱的施舍。例句:辣椒嫂恼了,一股怒气直冲脑门,嘴唇乱哆嗦。“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这个从小刚强的女人,从来没受过这样的侮辱,也没想到姐姐是这种人。
【第22句】: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圆(源)
【第23句】:【心肝跌进肚里头】(惯)指终于放下心来。 也作“心放在肚子里”。
【第24句】:【待字闺中】“待字闺中”是指到了婚嫁年龄,但还没有出嫁的女子。 “闺”,女子的卧室。 “待字闺中”源自《礼记·曲礼上》:“女子待嫁,笄而字。”“笄”是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礼仪。周代礼俗,女子年过十五,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二十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女子在成年礼上通常会取字。 “待字闺中”这个词的出现不会早于宋代。宋以后,一般家里有子女出生,必定请当地的秀才或者精通民间五术的人,来家里给孩子排出“生辰八字”,然后写到红纸上,收藏起来待用。这种排“八字”的做法在古代被称为“子平术”。这个“子平术”是宋代人徐子平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发展而成的,推算年、月、日等占卜方式,俗称“合八字”。不论男女,到谈婚论嫁时,请命师合一下“八字”。因此,当家里有未嫁的女孩,于是就要找人求“八字”或求人拿“八字”来合,如“八字”合不上,就不能结婚。故“待字闺中”,这里的“字”就解释为“生辰八字”。古人觉得,将要结婚的人的“生辰八字”要保存得非常好才可以,因此结婚后才可以公开“生辰八字”。所以“待字闺中”也就是尚未聘娶的意思。
【第25句】:【爬刀山,下火海】见“上刀山,下火海”。
【第26句】: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第27句】:【君不正,臣投外国】(谚)君王无道,做臣子的就可以离开他,投奔别的国家。指上级不正,手下人员采取叛离的行动是合理的。
【第28句】: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
【第29句】:惊蛰后的蜈蚣——越来越毒
【第30句】:【见了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搭拉话】见“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找话”。
【第31句】:【 饥者易为食,寒者易为衣】迫切需要,容易满足。明代《二 刻拍案惊奇》:“又道是: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大凡人 在饥渴之中,觉得东西好吃。”
【第32句】:【好话不说二遍】不愿意重复再说。韩志君等《古船·女人 和网》“小庚斜睨他:好话,不说二遍!”
【第33句】:【房顶的兽狗子——喝西北风】(歇)兽狗子:旧式房屋屋脊两端安置的形似狗的装饰物,姿态各异。 本指兽狗子尽挨西北风吹,转喻人吃不上饭,受饥挨饿。
【第34句】:【过河看深浅,走路看高低】(谚)比喻无论做什么事,必须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大意了。
【第35句】:【有千年产,没千年主】(谚)有千百年不变的产业,却没有干百年不更换的主人。指财产是长久的,主人却是会变换的。
【第36句】:【池里的鱼虾晓不得大海大,笼里的鸡鸭晓不得天空宽】释义:比喻不出去见世面就缺少见识。例句:“池里的鱼虾晓不得大海大,笼里的鸡鸭晓不得天空宽”,我们不出去参观,晓不得自己落后。
【第37句】:【闭塞眼睛捉麻雀】(惯)比喻目标不明确,盲目行动。
【第38句】:鲨鱼把儿请猫代管——不保险
【第39句】:【坐吃山空,立吃地陷】(谚)坐着站着不劳动,山也能吃空,地也能吃塌。指只消费不生产,只支出没收入,产业再大也会耗尽。
【第40句】:买干鱼放生——尽做糊涂事
【第41句】:岳飞背上刻字——精忠报国
【第42句】:【人到难处才见心】释义:困难时才能看出人的真心。例句:“老婆过去虽说很进步,可眼下受了灾,日子困难,‘人到难处才见心’哩,她会不会变呢?”
【第43句】:【腹中剑,口中蜜】见“口有蜜,腹有剑”。
【第44句】:开锅的水——上下翻腾
【第45句】:头穿袜子脚戴帽——切颠倒
【第46句】:【他弓莫挽,他马莫骑】(谚)挽:拉动。别人的弓不要拉,别人的马不要骑。指为人要守本分,不属于自己所有,不可贪爱贪占。
【第47句】:【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谚)兵:指军队。军队可以长期不打仗,但一天也不能放松备战。
【第48句】:【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惯)丧家之犬:无家可归的狗。形容惊慌失措、狼狈逃跑的样子。 也作急急如漏网鱼,忙忙似丧家狗。 急急如丧家之狗,忙忙似漏网之鱼。
【第49句】:【学好千日不足,学歹一日有余】(谚)人要学好,长期努力还嫌不够;要学坏,用不了一天就会坏到底。指人学坏容易学好难,要时刻严防自己滑向邪路。
【第50句】:过秤乱加码——不公平
【第51句】:【紧行无好步】见“急行无好步”。
【第52句】:【师范】中国历来重视教育,而“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殿堂。那么,“师范”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了,而“师”的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春秋时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西汉末年,杨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个将“师”和“范”联系起来,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后汉书-赵壹传》报皇甫规定:“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师范”第一次作为一个完整的词出现了。后世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说法,也是强调德才兼备的为师。
【第53句】:我数学很差,泄气了,不想再学了。奶奶说:“人勤地听话,志坚石结瓜。你只要有恒心,就一定能学好。”于是,我上课认真听,下课勤练多问。后来,我的数学成绩真提高了!(河南·濮阳)
【第54句】:晚上做完作业后,妈妈总爱催我练琴。一次我烦了,就告诉妈妈:“琴今晚有毛病了,音老调不准,怎么练啊?”妈妈说:“脚痒别往头上挠,累了就去睡觉吧!”(陕西·武功)
【第55句】:【洞小不补,洞大叫苦】要及时补救。《北京日报》(1982,4, 2):“今日偷根针,明日敢偷金;千里之堤,溃于蝼蚁之穴;洞 小不补,洞大叫苦……有不少这样的警句格言、民谚俗语告 诫人们:要自觉防微杜渐,勿以小恶而为之。”
【第56句】:【板凳没坐热】坐的时间极短,或匆忙离去。类似的:屁股 没沾炕。成语:席不暇暖。沈从文《长河》:“我是来陪三哥 的,他不久又要下常德府去,板凳坐不热,就要赶路。”
【第57句】:【擀面杖抹油——光棍一条】(歇)指单身汉一个。
【第58句】:【鲤鱼跳龙门】(惯)比喻脱离了原来的环境,提高了地位。
【第59句】:叔叔的儿子学习成绩很差,叔叔每次问起他考的分数,他不是装聋作哑,就是一溜烟儿跑开。在一旁的婶婶常对叔叔说:“穷怕客,富怕贼,麻花裤子怕站歪。咱儿子就怕提学习的事儿。”(河南·濮阳)
【第60句】:【粉刷的乌鸦——白不久】(歇)比喻伪装难以持久。 也作“粉刷的乌鸦——白不长”。
【第61句】:耗子啃茶壶——满口是瓷(词、刺)
【第62句】:狼吃东郭先生——恩将仇报
【第63句】:【鸡窝里出凤凰】指条件差的地方,出现了人才,或做出了 成绩。鸡窝,也说:老鸹窝、山窝窝。汪曾祺《大淖记事》: “铁匠里出了这样一个一表人才,真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 凰。”
【第64句】:人老病多,树老根多。
【第65句】:【鸡蛋碰石头——白白送死】(歇)指不自量力,作无谓的牺牲。
【第66句】:【坠入五里雾中】见“堕入五里雾中”。
【第67句】:卖布不带尺——存心不量(良);胡扯
【第68句】:【杜撰】没有根据地胡编乱造,称为“杜撰”。它的来源与姓杜的有关,哪个杜,说法不一,“杜默”、“杜牧”说较多。杜默说。《野客丛话》明确指出:“杜默作诗多不合律,因此言律不合格者称为杜撰。”杜默,宋代人,喜欢写诗,但多不合韵律,许多都是他任意编造的。有一次朋友问他作诗方法的根据何在,他竟大言不惭地说:“杜撰。” 意即这些方法都是我杜默编造出来的。后人就把没有任何根据的胡编乱造叫做“杜撰”了。杜牧说。杜牧可是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人称“小杜”(杜甫在前,称老杜),律诗和绝句成就最高,“能于拗折峭健之中,有风华流美之致,气势豪宕而又情韵缠绵。(缪钺语)”但杜牧用典甚多,不少用典与典故不合。《隐居诗话》评道:“杜牧好用故事,有时候为趁韵而不惜撰造不符合事实的故事。”遂称“杜撰”。俩“杜”相比较,源于杜默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老杜、小杜”都是作诗的高手。
【第69句】:【东西耳朵南北听】释义:指把话领会错了。例句:唉!东西耳朵南北听。我说的是立什么业?你还是光看手心里那一点!
【第70句】:【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歇)王小二:泛指旧时穷苦人。指日子越来越艰难或境况越来越糟。
【第71句】:【大雁过顶想拔翎,泥像脸上刮层金】释义:翎:鸟的翅膀或尾巴上的长而硬的羽毛。比喻贪得无厌,设法榨取。例句:怪不得人说,越是有钱,越是大雁过顶想拔翎,泥像脸上刮层金呢。我看穿了你,快留下你的臭扇子扇你的臭汗吧!
【第72句】:【 有贼心,没贼胆】想做坏事而不敢做。贾平凹《废都》: “我知道庄老师还不是那种人,他是有贼心儿没贼胆,也是 没个贼力气。”
【第73句】:【丢去九霄云外】(惯)九霄:天的最高处。指扔得远远的。
【第74句】:哥哥初中毕业后,整天游手好闲,不肯找工作。奶奶批评他说:“阳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喝北风!耕田有谷,养猪有肉,你得趁着年轻力壮,多干点活儿。”(广东·龙门)
【第75句】:属玻璃的——经不起敲打
【第76句】:一张嘴巴两层皮——横说竖说都由你
【第77句】:【拿鸭子上架】见“赶鸭子上架”。
【第78句】:吃药十帖,不如独宿一夜。
【第79句】:【有钱的王八大三辈】(谚)王八:乌龟,骂人语。旧指卑劣的小人只要有了钱,在乡邻的眼中就被抬高三辈,受世俗的恭维。
【第80句】:半天云里扭秧歌——空欢喜
【第81句】:【卸包袱】(惯)比喻解除思想或经济上的负担。
【第82句】:外婆今年六十八岁了,可她还是闲不住,不是做针线活,就是学着使用天然气灶给我们做饭。我和妈妈都劝她要注意休息,争着从她的手中抢下家务活来干。外婆却微笑着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未学到。我要积极学习,发挥余热啊!”(广东·龙门)
【第83句】:【冤杀旁人笑杀贼】(惯)杀:表示程度深。指冤枉了无辜的人,让坏人高兴。
【第84句】:【跑解马的打扮儿——伶伶俐俐】(歇)跑解马:又称跑马卖解,一种民间杂技,表演者均穿短衣。形容穿着简便。
【第85句】:【经霜的扁豆罢园的瓜】释义:罢园:指瓜菜等收获完毕。比喻失势,振作不起来。例句:塘洼据点不撒咱也不怕它,他鬼子是:经霜的扁豆罢圆(园)的瓜,咱游击队是:炕头的狸猫坐地虎。好瞧的还在后边哩。
【第86句】:【小大姐儿裁稿子——闲时置下忙时用】(歇)小大姐儿:旧时称大姑娘。褯(jie)子:方言,尿布。指事先做好准备,以应以后急需。
【第87句】:我平时做事总是做不好,可又找不出其中的原因。刘老师对我说:“不会走路跑烂鞋,不会烧水枉费柴。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方法,没有正确的方法不行。”(广东·龙门)
【第88句】:【黄金有价,信誉无价】(谚)信誉:信用和声誉。黄金再贵重,总有个价钱;信用和声誉却是不能估价的。指良好的信誉是无价之宝。
【第89句】:【有个叶便添梗】(惯)比喻叙事时随意夸大渲染,增添内容。
【第90句】:叫花子拨算盘——穷打算
【第91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惯)才:文才。八斗:六朝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独占八斗。见《南史·谢灵运传》。五车:五车书,形容书很多。指人富于文才,学识渊博。 也作“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第92句】:【笑面虎】“笑面虎”比喻那些表面和善而实际心狠手辣为人阴险的人。 “笑面虎”的故事来自宋朝人王公衮。史书上记载说,王公衮的祖坟被守墓人挖掘了,事情被发现后,守墓人被官府惩罚,并责令他去王公衮的家里认罪。王公衮不动声色,先是摆酒招待他,后即拔出佩剑杀了这个守墓的人。在周围人的印象中,王公衮平常待人和善,与人交往时有说有笑,这件事之后,人们便称呼他为“笑面虎”。这个俗语与“笑里藏刀”一样,都是形容表面常带笑容而实际上心地狠毒的人。
【第93句】:【满饭好吃,满话难说】(谚)满话:说话过头,不留余地。指人说话要谦虚谨慎,留有余地。 也作“满饭好吃,满话说不得”。
【第94句】:邻居家的小宝宝总要大人抱,一放到床上就哭。有时他家大人忙,我就想去帮忙抱抱。大人们说:“不碍事,让他哭吧,小孩儿哭大不生灾,葫芦吊大柄不歪。”(河南·郑州)
【第95句】:【 巧者多劳拙者闲能】干的人做得多,辛苦;笨拙者做不 了,反而清闲。成语:能者多劳。明代《西游记》:“那呆子 笑我哩!正是巧者多劳拙者闲,老孙这般舞弄,他倒自 在。”
【第96句】:苍蝇采花——装蜂(疯)子
【第97句】:【二而一,一而二】(惯)指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是一回事。
【第98句】:【打火机】现在的打火机小巧玲珑,多用于抽烟者点烟用。打火机品种繁多,花样不断翻新,以至于有人专门收藏打火机,出现了收藏打火机热。世界上第一台打火机是德国化学家德贝莱于1823年发明的,可它的原理却来自中国。其实,转轮打火机源于中国近代的“火镰”。中国先前抽烟的人,都有一杆烟枪(俗称烟袋杆),一个烟袋(盛烟叶用),一块火石和火镰。火镰的取火原理是,用一块比较扁平的石英石,在石英石上的边缘放一点点硝棉,用一块似镰刀状的黑铁,猛地击擦石英石的边缘,擦出火花,燃着硝棉,然后将硝棉放入装满烟叶的烟袋锅子里,以此点烟。现代打火机不过是把火镰换成了转轮,把硝棉换成了汽油,摩擦产生火星点燃汽油。
【第99句】:吹牛皮不犯死罪——大话由你说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5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