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心灵禅语文案超经典!

【佛语禅语第1句】:【人生十大好】 人生十大好:一、好父母,二、好身体,三、好事业,四、好上司,

【佛语禅语第2句】:现代人生活很忙碌,理应感到充实,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的重心在哪里,内心常常觉得空虚无聊,忙碌的工作、多样化的娱乐方式便成了暂时的麻醉剂,麻醉时间一过,空虚感又会袭来。

【佛语禅语第3句】:人太容易原谅和太不容易原谅自己,都是一种毛病。太容易原谅自己,往往是因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太不容易原谅自己,往往是没有信心比以前做得更好。所以说,认错的勇气和改过的能力同样重要。

【佛语禅语第4句】:【如何提升生活品质】①每天与伴侣做快乐的事,如一起看电视或读增加生活情趣的书;②不要牺牲健康,像通宵赶工、睡眠不足、不运动、吃垃圾食物应避免;③对身边的人有求必应,要急家人、朋友之所急;④量入为出,财务压力使人快速衰老;⑤不要把办不到当口头禅;⑥轻松面对杂务;⑦言出必行。

【佛语禅语第5句】:每个人的潜能都足以创造奇迹,最大障碍不是别的,而是目标不定、精力分散。只要你将潜能专注于一个目标,奇迹就会在你手中发生。

【佛语禅语第6句】:任何人念佛,阿弥陀佛都在他的心中盖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印章,以示“验收合格,准予往生”,永不褪色,永远有效。

【佛语禅语第7句】:金钱有时带给我们的不是快乐,而是烦恼。人生一世,折磨我们的不一定是贫穷,也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贪欲。

【佛语禅语第8句】:欲!我知汝本:意从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佛语禅语第9句】:受人批评,等于上了一课。应该认真听、仔细做,谨言慎行,去除我慢心,无我执、无我相,修心养性,端正自己的行为。

【佛语禅语第10句】:修行,就是修身、口、意。通过闻、思、修和戒、定、慧的实践,让自己的身、口、意与诸佛的身、口、意逐渐相融合,最终达到F{己和诸佛全然地合二为一,乃至超越一体和异体等二元对立的境界,并任运圆满弘扬佛法和普度众生的伟大事业:

【佛语禅语第11句】:只有幸福的日子是不够的,因为此生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在无数流转的生命里,不过是个片段罢了。死亡是另一段新生命的开端,并非是一了百了。既然死亡是新生命的开端,我们为何不去做对死亡和来世有益的事呢?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死亡一无所知。你可以追逐此生利益,但不能没有对死亡的准备。

【佛语禅语第12句】: 一法师日,圈养的动物一 生郁郁寡欢,难见阳光,因此身 上充满毒素,食这种圈养动物的 肉如同服毒,我们的身体怎么会 健康,又怎么会不得那些奇奇怪 怪的病?结合日常观察,细品法 师之言,还真不能不信。

【佛语禅语第13句】:遐思滑入渐走渐残的荷塘,在睡莲的缝隙间,伸展自己一念一禅外的领悟,在残荷的哀怨中独自萧然。

【佛语禅语第14句】: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若虚空,自在无为离系着。《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

【佛语禅语第15句】:【天天禅语】我们死时丝毫财物都无法带走,死后一个亲人都无法陪伴,如果我们不遵循依教奉行去修行的话,永无止境的轮回苦海里,谁会救我们呢?我们能依靠谁呢?佛陀曾经说:“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这才是“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大家一起勇猛精进地修行,才有解脱的希望。

【佛语禅语第16句】:在红尘中禅定。晨起时,泡一壶清茗,点一炉熏香,在窗明几净的桌旁静坐。看一盆文竹淡定心弦,似在遥想某个远方的故知。待到茶凉却,香燃尽,我心绪一如初始,并未参得什么,但我深知,这个过程没有纷扰,不思尘念,就是一种禅定。

【佛语禅语第17句】:凡名载《传灯》,光照千古者,无不从刻苦中来。乃至过去诸佛,求无上菩提,舍身命如微尘数,无一类而不受身,无一身而不苦行,……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者哉!(明)憨山《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二

【佛语禅语第18句】: 为光而来,我天然地亲近太阳,也喜欢灿烂星辰。我来自黑 暗的过往,还要去向黑暗,光是永恒黑暗中的短暂奇迹,我不能不尽 情分享。于是你们懂了吧,我为什么热爱早晨,总是歌颂朝阳;又何 以醉心夜晚,总是迷恋星光。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家养生百字诀】晨起未更衣,静坐一支香;穿着衣带毕,必先做晨走;睡不超过时,食不十分饱;接客如独处,独处有佛祖;找常不苟言,言出大家喜;临机勿退让,遇事当思量;勿妄想过去,须思量未来;负丈夫之气,抱小儿之心;就寝如盖棺,离床如脱履;待人常恭敬,处世有气量。

【佛语禅语第20句】: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乃至僧坊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梵网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21句】:修行要抱持一个原则与信念——为佛教、为众生,行为要光明正大,再大的委屈与打击也要忍受,凡事做到问心无愧的地步。

【佛语禅语第22句】:应知菩萨发菩提心,所修行愿,所有志乐,广大如法界,究竞如虚空,虚空究竟无穷尽故,我愿究竟亦无有尽;法界广大无边际故,我愿广大亦无边际。诸众生界究竟无尽故,我愿究竟亦无有尽。“四十华严”卷八

【佛语禅语第23句】: 春日,某人郊游,忽入一片油菜花丛,原生态花色花味不自 觉将其带回童年。于是对花感慨: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反季节儿童,过 早成熟;美女大多是化妆画出来、整容整出来的,人工制造。他们离 原生态渐行渐远,不知道是福是祸。

【佛语禅语第24句】: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都是贪念惹的祸。如果舍掉了 这些东西,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你争我夺的情况发生,说到底这些人最后 都成了金钱的牺牲品。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家禅语: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佛语禅语第26句】:某些时候,耐心比信心重要。信心是动机,而耐心才能抓住机会。没有耐心的人总会在前进和倒退的翻来覆去中浪费生命,以至消耗信心。所以,人生要及时进取,更要善于等待。只要抱定一个理想,不断地去努力争取,总有一天你会如愿以偿的。

【佛语禅语第27句】: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六祖坛经·疑问品》

【佛语禅语第28句】:问:“人人若离开恶人,究竟恶人要望谁救度他去归正路呢?”答:“此分菩萨非菩萨,有正知见无正知见而言,菩萨有大慈悲,一例普度,自于恶人而不远离。有正知见者,纵不能化度恶人,亦不致被恶人转变,离与不离,无益亦无害也。若非菩萨,又无正知见,试问亲近恶人,果何取乎?”——牵炳南居士

【佛语禅语第29句】: 一日,佛祖问弟子:你微博了吗?弟子答:没有,我只一心 念经,因为真如在经里。佛祖说:人间处处有真如,既在经里,也在 微博里。弟子不解:上微博会耽误念经的。佛哈哈一笑:经和微博是 一不是二,都是真如,谁也耽误不了谁。

【佛语禅语第30句】:【天天禅语】结合人人的善,才是真正的大善;有大善对的力量,才能风调雨顺人人平安。

【佛语禅语第31句】:我们时常会说:放下!放下!可是不是随口说放下就能放下,当我们物 欲缠身、满腹怒气的时候就将自己的怒火引了出来,这就是“说时似悟,对 境生迷”。俗话说,“江山易改,习性难除”,习气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佛语禅语第32句】:【发心】人要发心,发大心,发心为大众,为法门,为一切众生,彻底利他。“只要你好,我就好。”此话可对一切人说。发心很轻松,很安乐,既不费力,也不费钱。没有什么能障碍发心,唯一的障碍就是自私自利。

【佛语禅语第33句】:云何无放逸行?所谓不触娆一切众生,不害一切众生,不恼一切众生。《增一阿含经》卷四,护心品

【佛语禅语第34句】:人的高贵并不是由身份地位简单标识的,一个遇到一点小事就惊慌失措的人,哪怕贵为国王,也会被人瞧不起;反之,一个遇到任何事都不慌不忙的人,无论地位多么低贱,都让人不敢轻视。

【佛语禅语第35句】: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是以跨海这样大的追求为人生目标的。这样,就不 可避免地要遇到过河、蹬湖、涉江的考验。如果你连河都不敢过,就别想涉 江跨海的事了。

【佛语禅语第36句】:公又问:“如何是佛?”师唤:“相公!”公应诺。师曰:“更莫别求”。——《紫玉道通禅师》

【佛语禅语第37句】:云淡风轻,静心聆听,那一曲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一份禅意,一份恬淡,一份空灵,一份悠然。

【佛语禅语第38句】:不计人间事,便能使心灵获得释然,使人生获得快乐。把心放平,就是一泓平静的水;把心放轻,就是一朵自在的云。云散因为风吹,美好因为宽容。立身处世,以忍为上;与人相处,能忍则安。天下虽大,大不过忍;江河虽宽,宽不过忍。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感悟】 火在佛法中,又称为无明火,还包括了怨恨、愤怒和仇视。对于能够 顺自己意的事就很欢喜,可是往往我们在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到不 如意,心中就有火气,这就是无明火。

【佛语禅语第40句】:行善是一种爱心的表现,同时在禅学上来说,也是为自己培植福报的基 础。只要能牢牢地坚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你必定能获得他人的青睐, 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佛语禅语第41句】:并没有任何方法去修,只要切切实实地认清真假,珍护此心不令污染,做自己本分应该做的事: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42句】:在觉醒者的眼里,每个人都是珍贵的,且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有觉醒的潜能和本质。所谓接受自己的阴影,就是要爱上你自己。当你真正开始爱自己,你才能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自己:活着不要违背自己本心。

【佛语禅语第43句】:佛说:有六种行为,可导致钱财日益耗减:一是嗜好饮酒;二是喜欢赌博;三是早卧晚起;四是喜欢聚众吃喝,也喜欢被人请吃请喝;五是喜欢与那些思想不健康的人混在一起;六是傲慢、瞧不起他人。

【佛语禅语第44句】:由石头到人,由人到人,我们都需要宽容和谅解,如此一来,烦恼不再,快乐永恒。人生无悔便是道,人生无怨便是德。得到的要珍惜;失去的就放弃。过多的在乎会将人生的乐趣减半,看淡了,一切也就释然了。

【佛语禅语第45句】:该是内在的。有时候,如果对方需要的话,一定要生气!要吃醋!把人生当作游戏,扮演你应该扮演的角色。因为一旦你决定要跟一个女人或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你就有某种责任要履行。有时候你也必须装作生气,装作吃醋,那是她的需要同时也是你的责任!

【佛语禅语第46句】:识人识己识进退,知福惜福多培福。忙没关系,不烦就好。放不下自己是不智慧,放不下别人是不慈悲。以关怀替代责备,以鼓励替代辅导,以商量替代命令。清楚自己的需要,化解个人的欲望。私事用情,公事用理。心不随境,是禅定,心不离境,是智慧。

【佛语禅语第47句】: 开始和结局我们决定不了,过程我们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主。这就是 人生。

【佛语禅语第48句】:学佛从“学好”开始,向“善知识”学习,模仿“善知识”的行为,有一点收获,便与佛接近一步。

【佛语禅语第49句】: 《周经·系辞下》说:“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 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犯 错误,也往往是从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 的灵魂,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就会跌进犯罪的泥坑,成 为可耻的罪人。

【佛语禅语第50句】:移民是消极、逃避的行为,如果把移民的心思,转而运用于积极改善目前的社会环境——人人发挥菩萨精神,将国家当作一个大家庭,以对待自己的家一样来关心、整理和照顾;如此,何愁国家、社会生活品质不能提升?

【佛语禅语第51句】:增上谓外缘,是正报所依,世人不了此,缘劣怨他人。(明)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佛语禅语第52句】:随顺为姊妹,爱乐为善友,安慰则为母,随意为婢使。此四贤良妻,则是夫眷属。(古印度)龙树《劝发诸王要偈》

【佛语禅语第53句】: 对于挨骂的人,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挨骂,但不必睚眦必报,以牙还 牙。有人背后骂你,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 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佛语禅语第54句】:【好种子与好收成】 人的心地是一畦田,没有播种下好种子,就没有好的收成。

【佛语禅语第55句】:七生依一灭,一灭持七生,一灭灭亦灭,六七永无迁。(唐)长沙景岑禅师(《传灯录》卷十)

【佛语禅语第56句】:佛曰:1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2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4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语禅语第57句】: 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若“二三其心,精力分散”,做任何 事都不会圆满,不会成功。不要将专注理解为执著,专注是制心一处实现 目标,你能在专注中得到快乐。制心一处,让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 点上就会迸发出明亮的火花。你的人生会变成你希望的样子,只要你的心 意足够坚定。

【佛语禅语第58句】:从前有一个乞丐,躺在王宫附近的一个路边。他缺乏爱心,常心存恶意。很久以来,他一直期盼着王宫里的国王尽快死掉,希望自己当上国王,并拥有宫殿的一切财宝与美色。这乞丐由于业力的感召和恶意报应,被一辆马车压死在路上,并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这就是《法句经》中“如车马随行”的故事。

【佛语禅语第59句】: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阿毗达摩大乘经》,《摄大乘论》引

【佛语禅语第60句】:道心亦即理性。欲念如果扩张下去,就会埋没理性;理性如能发扬起来,就可以制止欲心。

【佛语禅语第61句】:世人身体上的重担、心灵上的压力,何止手上的两个“花瓶”呢?我们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增加负重,使前进的步履变得越来越沉重。这些重担与压力,使人活得十分辛苦。因此,在纷繁的社会中,学会“放下”才可以使心灵获得解脱,只有放舍了尘根,我们才能像风筝一样,清闲自在。

【佛语禅语第62句】:心如莲花,生长在低凹的水池中,它就鲜艳;折放在高高的山头,它便风干枯萎。

【佛语禅语第63句】:真心不动故,称为三昧王。……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了此根本,则从本所现念念尘尘,尽成三昧。(五代)延寿《宗镜录》卷八十一

【佛语禅语第64句】: 你有意见,提了不一定有用,不提就肯定无用,两者相权, 提还是比不提好。微博上聚集了一批意见领袖,他们提出的意见是否 正确,能否产生作用姑且不论,单就敢于提出自己意见的勇气而言, 他们还是很值得大家敬重!

【佛语禅语第65句】:世间之人无知无信,常与诸根而为奴仆,唯见掌中,不观大利,易事不修,难者恒作。《大宝积经》卷五十七,佛为阿难说处胎会

【佛语禅语第66句】:【什么是智慧四】 观照智慧的镜子在哪里?就是我们面对的宇宙或自然。严格地讲,宇宙并不是镜子,宇宙就是我们智慧本身,正因为宇宙是我们智慧的另一种对应形态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把宇宙作为观照我们智慧的镜子来看待。既然智慧是生命的真谛和本源,那么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佛语禅语第67句】: 以赤子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世界一片清澈;以赤子的心 去爱这个世界,世界便充满爱。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内心留一角赤子的 纯真,那么人世间或许就不会这样浑浊、肮脏、动荡和绝望。

【佛语禅语第68句】:托风捎去天涯的问候,在季节的转角做了最后的告别。一帧清宁里,谁会收到,谁会捡起,谁又会把它丢在风里,已无需知晓。念已成禅,绿萝打湿衣襟,依旧葱茏着生长。

【佛语禅语第69句】:二月复三月,一一应时节。柳丝弄春风,梨花白如雪。门门法界门,法法离言说。一《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金陵报宁文案三》

【佛语禅语第70句】:清茶以待静者,淡茶以待明者,浓茶以待强者,好茶以待善者。观茶烟悟其飘渺,因无心而生其道。茶是水写的文化。茶是灵魂入水,水的灵魂入心,心的灵魂入道,茶是水中至善,茶不入禅,皆为俗事,禅不入心,皆为妄语。拈花微笑,一壶挥尘,品至真至净的茶,悟至真至净的心。

【佛语禅语第71句】: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干生,终不堕恶趣。《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88经

【佛语禅语第72句】: 要让学生对读书发生兴趣,教师先要热爱读书,用自己的身 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不是通过说教。我认为一所学校爱读 书的老师越多,教育越有希望,好学生必定层出不穷。

【佛语禅语第73句】: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去伤害别人。

【佛语禅语第74句】:佛教中有一句禅语,大意是:与其试图改变难以改变的事物,莫如改变自己。对此境界,我只能表示无限感佩,却难以为之。毕竟,我乃尘世之人,六根未净,与大千世界里的凡人俗子一样,以“适”而“中”,以“中”而“和”,才是我等处世的第一法器。

【佛语禅语第75句】: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生一炉缘分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茶香萦绕的相遇,熏染了无数重逢。

【佛语禅语第76句】:应时之施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施远来人,二者施远去人,三者施病人,四者俭时施,五者若初得新果瓜、若谷食,先施与持戒精进忍,然后自食。《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

【佛语禅语第77句】:如果一个人理解你的孤独,那是银碗里盛雪,是清水里盛开荷花。雪小禅《烟花那么凉》

【佛语禅语第78句】:若欲研佛乘,彼寻宝藏,一一须消归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执义上之文,随悟生见,直须探诠下之旨,契会本宗。则无师之智现前,天真之道不昧。(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一

【佛语禅语第79句】:【天天禅语】贪者追逐名利,导致堕入饿鬼;行者少欲知足,生起出离之心,超越三界轮回,获得解脱自在。嗔者害人害己,导致堕入地狱;行者自利利他,圆满菩提之心,普度有情众生,成就色身佛果。痴者取舍颠倒,导致堕入畜牲;行者证得空性,圆满法界智慧,远离一切戏论,成就法身佛果。

【佛语禅语第80句】: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滋润。无论是善待谁,其实都是温暖在流转,都是爱在延宕,最终,施及别人,惠泽自身。在顺境的时候,想着去善待他人。己顺,示人以平和;己达,示人以谦恭;己喜,示人以沉静。即使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至少可以做到不张狂、不招摇、不炫耀。

【佛语禅语第81句】:【天天禅语】给心灵一个假期,才是真正的放假;放下一切烦恼,才是真正的休息;打开被我执束缚的结,才是真正的自由;从痛苦中彻底解脱,才是真正的享受。

【佛语禅语第82句】:菩萨若乐受寂静乐,不乐听法、说法、问疑,以寂静故,烦恼不起,以不起故,不知知想,不离离想,不证证想,不修修想,不得实义,是名魔业。《大集经》卷十一,海慧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83句】:禅意石雕:灵气十足的小与尚这组表情丰富、形态各异又颇有禅意的小沙弥由铁丸石精心雕琢而成。铁丸石是一种含有铁质的砂岩或页岩,形成于大约在二百万年到二千多万年之前,主要出产于台湾,非常稀贵。它较一般石材密度高,且石质超细。这组作品意境深远、灵气十足。

【佛语禅语第84句】:“身业”,指以身所作及无作之业,业分善恶,不该做的事做了,该做的没做,以至伤害众生,是恶业,最大的恶业是杀、盗、淫,还有众多较小的恶业,不必一一列举;该做的做了,不该做的没做,是善业,不杀、不盗、不淫,是三大善业。

【佛语禅语第85句】:有举世不知而我独知之识见,始能有举世不为而我独为之志气;有举世不为而我独为之志气,始能有人所不到而我独到之境界;有人所不到而我独到之境界,始能有举世不见知而不悔之胸襟。(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86句】: 在家和出家不同,持戒的方式也不必相同。在家持戒,主要 是心中有戒。没有必要与家庭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家人吃肉,你可以 不吃,也可以吃,只要坚持不杀生,保证吃的是三净肉就行。有句话 说得好,宁可荤口念佛,莫将素口骂人。

【佛语禅语第87句】:逆顺之境是为自造业之果报,若于因地上觉知“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有何境界可阻我诱我?如何不拣择?且以深心谛观,好丑皆是因缘所生 法,因缘生灭无一实性可执,好丑即为空性。心若不妄生喜恶,好丑平 等无别,于此便能随心自在,作护法报佛恩。

【佛语禅语第88句】:【天天禅语】我们为什么会生烦恼?是因为我们看到众生的行为有过失。虽然这个烦恼是因由众生而缘起,但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心仍有烦恼的缘故。佛陀的心续已经没有烦恼,所以他视一切众生没有过失,正因为我们自心有种种染垢,所以才会看到别人的过失。

【佛语禅语第89句】:此中应说心真如名之为心,即说此心自性清净,此心即是庵摩罗识。(古印度)无著《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三

【佛语禅语第90句】:深观察十缘生句,当于真言行通达作证。云何为十?谓如幻、阳焰、梦影、乾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华、旋火轮。《大日经》卷一,住心品

【佛语禅语第91句】:无事之时,闭门时品一壶清茶,尝一平淡的心境,若镜、似水;独处时洒一缕清香,净一净尘霜的面容,醉神、静心;静思时掬一抹书香,滤一滤浮躁的人生,如冰、若禅。笑看人生,学会宽容。

【佛语禅语第92句】:生活中很多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中其实都有禅理,只是疲于奔波的众生早已丧失了于细微处探究竟的兴趣和能力。想要喝到芳香醇郁的美酒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想要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就要离开喧嚣热闹的都市,想要获得如阳光般明媚开朗的心情就要驱散昨日烦恼留下的阴霾。

【佛语禅语第93句】:禅是无处不在的,到处都有禅机,到处都有禅意。生活在迷失中的人不能领会禅机,感悟禅意,活在禅中而不知禅。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品味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着禅,充满着行云流水般的自在与快乐。

【佛语禅语第94句】: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会立刻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95句】:十方佛刹无有量,悉具无量大庄严,如是庄严不可思,尽以庄严一国土。《华严经》卷三十三,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96句】:【清雅基地】【禅理即心理】行于世,当识人,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当知人,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当责人,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当敬人,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当让人,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寡。

【佛语禅语第97句】:若知污染是法界体性,是名白净。然第一义无有污净,若污染法,若白净法。《大宝积经》卷二十六,法界体性无分别会

【佛语禅语第98句】:这个世界,如果每个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那么,人类所展现的凝聚力和力量便能超越任何自然界。过去,有很多人误会“人定胜天”

【佛语禅语第99句】:讲话要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佛陀的格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268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