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禅语文案最流行的qq个性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财富如流水,无论富有到什么程度,终归要销毁散失;付出如挖井,井越深,水越多,由此付出越多,积蓄的财富也就越大。因此,富有要懂得付出,有钱不用正如有田不种,最终只会成为空无的积聚,散财才可以获得大聚集。能回报,能喜舍,才是真正的富有。
【佛语禅语第2句】: 一日,神仙路过茅草岗,拔一节茅草根放在嘴里嚼。有童子 问:甜吗?神仙点点头。童子再问:甜吗?神仙又摇摇头。童子回家 问爷爷:世上有神仙吗?爷爷答:刚才你见到的那位就是。童子又 问:神仙怎么老不说话,怎么连草根甜不甜都不知道?爷爷说:因为 一说话就没人当他是神仙了。
【佛语禅语第3句】: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荣;达理之人,不为抑挫所困。(宋)佛鉴禅师《禅林宝训》
【佛语禅语第4句】:钱财,如果妥当使用,能让我们迈向幸福;如果使用不当,会让我们趋向痛苦。钱财乃一切善与恶的媒介,具有爱心与智慧之人,能善用钱财;自私与愚昧之人,则会使用不当。
【佛语禅语第5句】: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譬如欲修万丈高楼,必先坚筑地基,开通水道。《印光大师文钞增广与丁福保书》
【佛语禅语第6句】:过去的已然过去,再怎么烦恼,人生也不会重新来过。莫若振作精神,把今天做好!
【佛语禅语第7句】:天生万物,生命的美都是一样,而形式的美各不相同,如此各美、共美,乃是自然。竹竿劲直挺拔,葡萄藤曲折盘绕。倘若竹竿想长成葡萄藤的样子,葡萄藤又羡慕竹竿的劲直,在双方都是极大的痛苦。唯有各任天机,各自活出茂盛的生命,才是顺应天命,美美与共。
【佛语禅语第8句】: 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应该给予它正确的认识,给予它充分的理 解,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并最终战胜它、征服它。失败了,总结教 训,从头再来,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自责、懊恼, 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实际上于事无补。
【佛语禅语第9句】:【佛语禅心】“我们的大家族就是一棵大树,我们的父母长辈是家族的根,夫妻是树干,孩子、财富、健康和一切美好的事物是树的枝叶花果。只有孝顺老人,大树才能根深蒂固,才会枝繁叶茂,我们才能得到累累硕果。因此,你只要去耕耘,孩子、财富、健康和一切美好的果实都能够收获。”
【佛语禅语第10句】:强硬有强硬的好处,忍让有忍让的优势,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审时度势,适宜而为。妥协不一定全是软弱,忍让不一定就是无能,和为贵,有时,迁就忍让也是一种智慧。
【佛语禅语第11句】:谦逊:水虽然是生命之根,诸宝之源,但经常往低处流,在最低处汇集。同样的道理,具有修证道德的人也常常会低调和谦逊。越有修养之人,越会低调;越有内涵之人,越会谦虚。因谦虚好学而成为有内涵的人,就像成熟的麦穗低着头,而空麦穗却昂着首。
【佛语禅语第12句】:云何恶知识,现善友相者?内心实耻厌,口说我同心,造事不乐同,故知非善友。口说恩爱语,心不实相应,所作而不同,慧者应觉知。《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78经
【佛语禅语第13句】:爱不得法,必成债,一个人除非是还债,否则,无原则的迁就一定是在放债,且还是高利贷!
【佛语禅语第14句】: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这种聪明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世智辩聪——总想抄一点近路,总想舒舒服服就能够成功。哪有不经过辛苦,就能够到达光明的境界呢?
【佛语禅语第15句】:【禅语感悟】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有了错误不要回避,更不要一错再错,只要 诚心改过,也可以成佛得道。佛说,唯有清净自己的行为及心念,才能够 真正领纳佛法,与真理相应,从中获得真正的利益及解脱。
【佛语禅语第16句】:譬如摩尼宝珠,不论开价多少,都是贱卖。佛性摩尼宝珠也是如此:成为亿万富翁、大学问家、国王乃至天王,通通是贱卖;唯有成佛,才实现生而为人的价值。
【佛语禅语第17句】: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当你心里面真正装有一朵清净的莲花,一朵洁白芳香的莲花,你将一生无怨,幸福和安详永远伴随你。
【佛语禅语第18句】:修身,不但能做到不杀生、不偷盗和不邪淫,还要做到爱护生命、布施财物和持守净戒;修口,不但能做到不妄语、不恶口、不挑拨离间和不绮语,还要做到言谈忠实、谈吐文雅、劝人和睦和言必及义;修意,不但能做到不嗔恚、不贪欲和不邪见,还要做到修持慈悲、保持少欲知足和树立正知正见。
【佛语禅语第19句】:【禅语感悟】 无为学僧的烦恼来自于与师兄弟们的比较,来自好胜心理。“为什么 要与别人相比。别人有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是啊,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为什么非要和别人一比高下,自寻烦恼呢?
【佛语禅语第20句】: 一个有思想和远见的人,只有依靠自己,独闯大业,才能培养做事能 力。敢于放胆一搏,就不愁夹缝里挤不出一条生路来。
【佛语禅语第21句】:心中无形的风灾是“无明”,无形的刀剑是“嫉妒心”,无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无形的心狱是指“入邪道法”。这些无形的心贼会灭除人之善根,毁尽修行之功德林。
【佛语禅语第22句】:古有“画地为牢”,以示对他人的惩戒,然而今人每每画地为牢,捆锁的不是别人,往往是自己。人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内心死死囚禁,为金钱、为名位,不断地用欲求的枷锁捆绑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快乐的权利尽数消磨。
【佛语禅语第23句】:舍得的人最富有;放下的人最轻松;感恩的人最幸福;修行的人最可敬;持戒的人最解脱;忍辱的人最端正;禅定的人最不乱;精进的人最迅速;皈依的人最不迷;行善的人最可爱;奉献的人最美丽;慈悲的人最有力;智慧的人最灵光;虔诚的人最灵感;念佛的人最顺利;念经的人最明理。阿弥陀佛。
【佛语禅语第24句】: 假如你真正坚持,谁也无法让你放弃。哪怕有一点点放弃, 都是你没有真正坚持的结果。定力不够,常常会因为外界的影响变得 轻飘飘。
【佛语禅语第25句】:人的一切彷徨与痛苦是由于不接纳自己,一切空虚和不安也都是由于违背自己的本质所致。——郑石岩
【佛语禅语第26句】:所有的人都受死神控制,所有的人归宿都是死亡。你不知道来路和去路,也看不见两者的尽头,悲伤也徒然。《经集》第三品,第八章《箭经》
【佛语禅语第27句】:心无心而物物明,物有心而心不堪。不堪心中污心田,心田皎皎没人参。没人参,东作南,青青妙色出于蓝。见即便见见取好,不见莫怨老瞿昙。——《快活歌》
【佛语禅语第28句】:如今有些人,内心充满了邪见与颠倒之心。将真理视为谬论,这就是邪见;将谬论视为真理,这就是颠倒。芸芸众生,由于无明之故,追求真理之人寥寥无几,追逐谬论之人却比比皆是。请佛菩萨加持,愿一切如母有情众生的心中树立正知正见。
【佛语禅语第29句】:禅意石雕:灵气十足的小与尚这组表情丰富、形态各异又颇有禅意的小沙弥由铁丸石精心雕琢而成。铁丸石是一种含有铁质的砂岩或页岩,形成于大约在二百万年到二千多万年之前,主要出产于台湾,非常稀贵。它较一般石材密度高,且石质超细。这组作品意境深远、灵气十足。
【佛语禅语第30句】: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容。人一宽容,气就不会郁滞,气不郁滞,血就通畅,所以,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是一味良药,你在宽恕别人的同时,也就敝开了自己的心灵,此时,愤怒、怨恨和恐惧就会悄悄溜走,你的内心没有了郁滞,气血也就通畅了。
【佛语禅语第31句】:如果以达观的心态面对死亡,就不会看到令人恐惧的无常鬼。看见无常鬼的人,是因为他仍未觉悟,心中装着无常鬼。明白了生死的真谛,就能以一种达观的心态面对生死。若能由生到死都无忧无惧,无牵无虑,这样的人生将是何等潇洒啊!
【佛语禅语第32句】:一人追求完美,活得很累。禅师对他说: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一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很可惜,你拥有的是不全的世界。为什么?你要求完美,不能接受残缺的一半,所以你拥有的是不全的世界,毫无圆满可言。学会包容,就会拥有一个完整世界。
【佛语禅语第33句】: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则烦恼便消灭矣。譬如窃贼认作家人,则所有家财悉被彼窃,若知是贼,彼即逃去。《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陈飞青书》
【佛语禅语第34句】:逢师不学去后悔,遇贤不交别后悔,事亲不孝丧后悔,对主不忠退后悔,见义不为过后悔,有财不施失后悔,因果不信报后悔,佛道不修死后悔。《禅门日诵》
【佛语禅语第35句】:问:“信佛之人,未知可以深信命卜相士所判断之命运否?”答:“命由心造,相命之士岂能支配我心?沙弥救蚁延命之事,是其前鉴也。”——李炳南居士
【佛语禅语第36句】:上周去五台山,在普化禅寺里求了一个签,签上说,今年我走财运,还很辛苦,需要很多地方奔波。
【佛语禅语第37句】:付出不一定有收获,努力也不一定成功,但不尝试就一定没有结果。很多时候,成功都来自最初迈出的那一小步。面对未知的旅途,茫然是正常的,但是不应在茫然中踌躇不前,而应该燃起希望,燃起开创新路的热情,一路前行。虽然踌躇不前不会尝到失败的苦果,却也无法获得成功的喜悦。
【佛语禅语第38句】:某居士问:“一般民众所信仰的法术神通与佛教有关吗?又一般对深入信仰者谓之迷,是吗?”师言:“法术不是佛教的产物。至于‘迷’字,端看人们如何信仰?一般社会人士因心念惶恐,对事物无法全心信仰,乃取信于签诗筊杯,并没有真正深入教理。佛教是改革人生的科学,而非只是拜拜的宗教。”
【佛语禅语第39句】:若人观知实相空,能灭一切诸重罪,犹如大风吹猛火,能烧无量诸草木。《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佛语禅语第40句】: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诗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财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得上是非常潇洒的“放”。
【佛语禅语第41句】: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发生修慧。由此正见,于诸邪见,如实了知此是邪见。于诸正见,如实了知此是正见。《瑜伽师地论》卷十二
【佛语禅语第42句】:【器量】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佛语禅语第43句】:【佛心禅语】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间。珍惜生命的人,明白自强不息中的云淡风清; 抛弃生活的人,在荼毒自己的生命。无论如何,走好我们生命中的每一 步,才有可能迈向我们幸福生活的彼岸。
【佛语禅语第44句】:花草的种子失去了在泥土中的安逸生活,却获得了在阳光下发芽的机会;小鸟经过跌打失去了几根美丽的羽毛,却获得了在蓝天下凌空展翅的机会。人生总在失去与获得之间徘徊,没有失去,也就无所谓获得。
【佛语禅语第45句】:成就无量的功德,就是灭除无量的烦恼;舍苦恼的此岸,到达极乐的彼岸,谓之“得度”。
【佛语禅语第46句】:珠光宝气并不是高贵的象征,人之所以高贵,更重要的是因为气质和品格,而非外在的浮华。
【佛语禅语第47句】:觉性形之于语言,必然是清净语、慈爱语、柔软语,由此而达至我们的口业清净;觉性见之于行动,必然是慈悲奉献、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由此而达至我们身业的清净。
【佛语禅语第48句】:【唯美古诗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六祖慧能禅师。
【佛语禅语第49句】:改变一个视角,事情完全就变了样,人生不也如此吗?痛苦的对面是快乐,哭的对面是笑。人长了两只眼睛,就是要我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全面地看清事物的真面目!心态决定一切。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就会豁然开朗。
【佛语禅语第50句】:将自己的最低需求作为贫富分界线,人就容易知足;将别人的状况作为贫富分界线,则永不知足。
【佛语禅语第51句】: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宗教箴言录》
【佛语禅语第52句】: 或狂沙蔽日,或鸟语花香,时光很短,梦想很长,脚下的路,天 上的星汉,迷幻的蝶影,云海的山岚,戈壁的烈日,呢喃的江南,海上 的波涛,湖面的晚霞,一个人就是一道风光,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梦想。
【佛语禅语第53句】:【禅语感悟】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生在 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 处理。
【佛语禅语第54句】:我们的精神一定要有抗体才能免疫,也才不致被外在的环境或人事所左右,这个抗体就是定力。
【佛语禅语第55句】: 自己能做的事绝不要麻烦人家,即使人家不想记账,人情债 也摆在那里。你一生能还的人情有限,欠多了还不起。能为别人做的 事不要惜力,你送的人情人家都会替你人账。你这一生难免碰上自己 办不了的事,如果有足够的人情积蓄,你的难事自会有人替你办妥。
【佛语禅语第56句】: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灰蒙蒙、气冷冷的时候,只要能将最终目标稳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感觉很温暖。
【佛语禅语第57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看到的只是内心的映像怎样让你的世界变得美好起来?佛日: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一《维摩诘所说经》
【佛语禅语第58句】:若闻恶口骂詈肘,其心不动如法住,观察音声如虚空,即是无上之口忍。《大集经》卷十五
【佛语禅语第59句】:十方佛刹无有量,悉具无量大庄严,如是庄严不可思,尽以庄严一国土。《华严经》卷三十三,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60句】:【天天禅语】放下应从修持布施、奉献爱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奉献爱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为三种:一、财物布施;二、无畏布施;三、法教布施。
【佛语禅语第61句】: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住第二禅。离喜住舍,……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62句】:人在尘世走一遭,得到的都是虚名浮利,无论修行多么高深的禅师,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尚。洞山禅师不恋闲名的姿态实在洒脱至极,小和尚的做法也充满智慧。
【佛语禅语第63句】:凡事皆成于一,败于二三,精神分散,意志不集中,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64句】:烦恼,没什么大不了。我们生活在尘世中,什么人都可能遇上,什么事都可能碰上,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我们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
【佛语禅语第65句】:佛教并不否认名与利。你有好的德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这样的人一定“名称普闻”。
【佛语禅语第66句】:只有奉献、付出,我们才能让财富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实现它的价值。不吝付出财富,可以得到他人的尊敬,从而在未来的生命中收获无尽的福报。对个人来说,这才是人间可以依靠的最稳定的财富。
【佛语禅语第67句】:劫难,是安很喜欢的词。也许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禅,也是无止尽的劫难,可是佛他不告诉我们,我们要经历多少才肯放过我们,他总是高高在上,笑而不语。
【佛语禅语第68句】: 人生就是一条抛物线,出发,登顶,而后回归。我们力争画 好这条抛物线就够了,管它是不是彩虹呢。
【佛语禅语第69句】:给自己的心灵定期做一次卫生吧,这样才能拥有一份平常心。在没有功 名利禄的拖累下,即使是百年之后蓦然回首,也不会有遗憾顿生,生活才会 快乐和安然,才能把你的内心变成一片真正神圣的净土。
【佛语禅语第70句】:我们不必疑惑,不必分别,不必拣择,不必把禅定的体与用分开,定是体,禅是用,体用一如,禅定一致,这就是外禅内定。
【佛语禅语第71句】:我们能不能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脸上能不能经常带有一丝笑容,口中能不能经常说一些温柔的话语,关键是每天要做心的训练,在心中建立起正知正见,要用正面、乐观的心态来培养自己的清静之心。
【佛语禅语第72句】:悟是不能完全用语言及文字表达和形容的,譬如你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美,这甜的滋味只有吃过的人才能知晓,没有吃过糖的人是不易体会的,“悟”是自证自觉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73句】: 这个世界上你是唯一,绝对找不到第二个你,造化交给你的 任务只有你才能完成,任何人无法取代。不要抱怨,不要幻想依赖别 人,造化同样给了别人必须完成的任务,所有的别人也是唯一。靠自 己,能悟出这三个字的人,算是洞悉了人生的真谛!每个人的人生都 是自己的,绝无例外。
【佛语禅语第74句】:痴爱便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难解脱:痴爱若能念念断,心心弥陀全身现。世间一切情欲贪恋都是痴爱所造成的,痴情痴爱系缚着人们,让人不得解脱自在。情痴愈重,负担就愈重,如商人伴少而货多,又如牛负重行深泥中。远离生死苦恼系缚的根本,便是要以佛法的智慧光明破愚痴黑暗,才能最终解脱。
【佛语禅语第75句】:《金刚经》中说,凡是叫得出名字的东西,都是虚幻不实的。如来是佛的一个名号,他告诉人们,叫得出名字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因为只要有名字,就一定是有形象的具体事物,而一切形象状态,都是虚幻的。
【佛语禅语第76句】: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坛经·般若品第二》
【佛语禅语第77句】:应勤修守护正法,谓种种妙法为人诽谤,以理摧伏,显胜义故。“四十华严”卷三十一
【佛语禅语第78句】:汝等广植德本,弗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未尝休息。《无量寿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79句】:一段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向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一无德禅师
【佛语禅语第80句】:每一个大的成就背后都包含着一个不变的真理:“成功要靠自己。”因为成败生死,痛苦烦恼,别人不能代替分毫。佛以无限慈悲心度世间众生,然而,即使是佛,也无法代替世人感受生活。
【佛语禅语第81句】:真正做到了以慈悲心爱众生、以智慧心对自己、以慈悲去包容、以理智去面对、以责人之心贵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不会再有敌人,也不会再有烦恼。
【佛语禅语第82句】:有些人参禅,觉得禅很玄、很妙,他要做一个很玄、很妙的人,所以去参禅,像这样的人,因地便不正确。——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83句】:对于各种不同的意见,都要想到,任何一个团体,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发展的。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约束自己,不要使自己的行为和主张损害了团体、家庭或者企业的发展。
【佛语禅语第84句】:天下事,光靠一个人做不成。人生在世,必须依靠别人才能生存。比如穿的衣服,我们是否自己能做呢?即使能,也需要布啊!自己会织布吗?纵使会,原料的来源自己可以生产吗?……总而言之,一条纱、一条线都是来自众生;所以,我们要时时抱持感恩心和惜福心,因为一切都得之不易啊!
【佛语禅语第85句】:不愁物质的贫乏,但做心灵的富翁;不怕世间的贫苦,但做自在的主人。(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佛语禅语第86句】:随在谁边,学四句偈,或听或读,或问或咨一四句等,是即为师。时彼学者于其师所常起恭敬尊重之心。《善恭敬经》
【佛语禅语第87句】:做人当有温,温非天上来。古人云:“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温之”就是补养,补养不仅在物质上,更在精神上。没有精神的钙质,人身上的钙质也难有热量发出,更难有暖风习习,吹得百花竞芳菲,以至“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佛语禅语第88句】: 竹子有多少种形态?这个问题要问万芝老师;竹子有几重魂 魄?这个问题同样要请教万芝老师。万芝老师画竹几十年,结果就将 自己画成了一竿竹。与竹语,知竹音,乐竹之乐。万芝老师是我的小 学启蒙老师之一,有人说他是竹痴,痴得有点不食人间烟火。
【佛语禅语第89句】:僧云:“正当与么时,如何?”师云:“夜禅孤月冷,晨朝片云高。”——《舒州法华山举和尚语要》
【佛语禅语第90句】:信能渡渊——只要有信心,即使大河也可以设法渡过;反之,即使近在咫尺,也无法到达。
【佛语禅语第91句】: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0经
【佛语禅语第92句】: 在路上和在路上其实很不一样:若出于主动,路上充满愉悦; 若出于被动,路上难免郁闷。我有解闷秘诀:让思想神游。
【佛语禅语第93句】:佛陀度人,也会分别众生的才智、根基和目前的状况,而不会一概而论。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被佛度化,度人要讲究条件,也要讲究度化的方法。方法对了,度化才能深入被度人的内心,使其得到正见,脱离苦海。度人不是棒喝威逼,以恰当的方法度脱众生,才是佛的真慈悲。
【佛语禅语第94句】:守一不移,是一种觉照的力量、观照的力量、提起正念的力量。修行的诀窍就在这四个字上。
【佛语禅语第95句】:真正的好名声,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认同,也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而追寻的一种财富。而虚名则是为了满足面子和肤浅的虚荣心而刻意追求的东西。
【佛语禅语第96句】: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过失,转相谏晓;二者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者在于苦厄,不相舍弃。《太子大善权经》
【佛语禅语第97句】:佛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快乐,是为慈 悲。佛说,心存善念,慈悲为怀,福报自然来。慈悲的心就是世界上最宽 大的心,它没有仇恨、没有暴力、没有斤斤计较、没有妒忌和羡慕……它 可以让我们处处受到人们的尊敬,让我们的人生没有绊脚石,更重要的是 让人生不再充满痛苦。
【佛语禅语第98句】: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虽在地狱受诸苦恼,如三禅乐。《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99句】:我不见一法疾于心者,无以方法,不可摸则,心回转疾。……常当降伏心意,令趣善道。《增一阿含经》卷四,一子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