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佛心宇士》

【佛语禅语第1句】:【佛心禅语】 世间一切现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生命的事物必然会有命尽的时候,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死亡。

【佛语禅语第2句】:自学养恬休用智,从他名迹日衰微。我身不欲全高贵,高贵多乘祸败机。(《法藏碎金录》)

【佛语禅语第3句】:极凶大恶,莫过于自我心中的烦恼贼:它常在我们毫无防备之下,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

【佛语禅语第4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自爱是报恩,付出是感恩。

【佛语禅语第5句】:【佛语心经】 心血的付出,如同涓滴成河,天长日久不间断,便能浇灌出事业的硕果。

【佛语禅语第6句】:伐树不伐根,虽伐犹复生,伐爱不尽本,数数复生苦。犹如自造箭,还自伤其身,肉箭亦如是,爱箭伤众生。《出曜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7句】:【佛家经典禅语】 罪恶从心里产生,还从心里消灭,因为从源头上说,一切善恶都是来自于人自己的心,所以说心是最根本的东西。

【佛语禅语第8句】:【众生与人生】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佛语禅语第9句】:若烦恼中见菩提者,是名如见,若离烦恼见菩提者,即是倒见。《大集经》卷十二

【佛语禅语第10句】: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

【佛语禅语第11句】:只有生活在宁静的状态下,才有情趣欣赏世界可爱的一面,才有心情欣赏自己拥有的幸福,才有机会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12句】:所谓禅在当下,就是用禅的精神、禅的方法、禅的见地、禅的功夫指导我们如何面对生命的当下、生活的当下。

【佛语禅语第13句】:【莲花与毒蛇】 说好话如口吐莲花;说坏话如口吐毒蛇。

【佛语禅语第14句】:佛语的随缘,并不是得过且过,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佛语禅语第15句】:不结良因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权看数十年。(东晋)跋陀罗(《十六大阿罗汉因果见颂》)

【佛语禅语第16句】:不受贫贱击败挫伤的人,不因富贵骄奢悭吝的人,都是成功的人。

【佛语禅语第17句】: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直至山穷水尽处,逍遥法界任 西东。

【佛语禅语第18句】:佛门中有法器、道器的说法,器即是容器,器物。念佛人拿心盛佛,故是佛器;是佛器故,必定成佛。

【佛语禅语第19句】:一个欲望小的人,不一定要达成怎样的结果,只是按自己的能力,尽力去做,“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不管什么结果,都坦然接受,那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佛语禅语第20句】:【佛心禅语】 宽恕众生以德报怨,修心是福 充满怨恨的生活,只会把自己推向死亡的深渊。

【佛语禅语第21句】:用禅心来看世界,会多出一份超脱与淡然。在流动的岁月中,关于幸福,都是跟平淡在一起的。

【佛语禅语第22句】:以全宇宙为自体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民国)太虚《佛陀学纲》

【佛语禅语第23句】:对我们凡人来说,爱情跟事业、亲情一样,是大事中的大事,爱情甜美,幸福就有了一个重要支柱;爱情苦涩,便一直苦到心底,人生也平添了几分悲剧色彩。

【佛语禅语第24句】:但能摧自忿恚心,一切怨敌皆调伏。(古印度)月称《入菩萨行论》

【佛语禅语第25句】:文化塑造灵魂,文化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和谐与否,不是政治生活,也不是经济生活,而是文化生活。

【佛语禅语第26句】:人生在因果规律面前看起来好像是被动的,实际上为善作恶仍然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佛语禅语第27句】:当有慈心于天下,有慈心于佛,人骂不得应,不得恨。持慈心向天下。如狱中有系囚,常慈心相向,人处世间,亦当慈心转相怜悯。《佛般涅槃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28句】:要好好利用我们的身体,趁能自由说话、走动的时候,赶快多做利益人群、宣扬佛法和导人向善的事。

【佛语禅语第29句】:【佛心禅语】 得安详之人际环境者,必得幸福之人生!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无知的人贪图世俗的利益,庸俗的人看重虚浮的名誉。

【佛语禅语第31句】:如果你有1元钱,却不能做成10元甚至100元的生意,你永远成不了真正的企业家。

【佛语禅语第32句】:所以,很多人听到真理时会觉得不好受,因为每句都像针锋一样刺中他的心。但是如果不逃避,诚恳接受忠言之劝,且承认已做错的事,就能增长智慧善根。

【佛语禅语第33句】:【天天禅语】善需大家做,力量才会强;福需大家造,福气才会大。

【佛语禅语第34句】:只有解脱所有束缚,扫除所有名利的浮云,才能自由安心地徜徉在人生的天空下。

【佛语禅语第35句】:【佛心禅语】 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自满,你不容人,人不容你。

【佛语禅语第36句】:真正的好东西,没有你的、我的,而是大家的;还有你的、我的,说它再好也好不到哪里。人也一样:还有你我,不算好人;没有你我,才是好人。

【佛语禅语第37句】:应该有能力,诚恳,正直,说话和气,态度和蔼,不傲慢。《经集》第倾述林,第八章《仁慈经》

【佛语禅语第38句】:多念佛,祈求阿弥陀佛保佑临终预知时至,这样可以吗?可以!但不如多念佛,好死歹死皆一任阿弥陀佛。

【佛语禅语第39句】:临死之时,知道财物守不住了,送给他人,是不净布施。

【佛语禅语第40句】:要做菩萨,就要发恒常心。菩萨决不把“付出”当成苦事,而是抱持游戏人间的欢喜心去付出。

【佛语禅语第41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好比大海里的船只,装载的东西过重,就会沉没。

【佛语禅语第42句】:于念念中,身语意业皆无空过,悉以回向一切智门。《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佛语禅语第43句】:功成不居,光荣成就归于大众。(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44句】:【佛心禅语】 真衲僧,自己一段大事。诸兄弟且作幺生得平平稳稳去?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宏智禅师广录》

【佛语禅语第45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因贪念而侵夺他人,实则伤害自己的人格。

【佛语禅语第46句】:世间并没有固定的魔或恶,如果魔能够体验到佛法,就能够变得慈悲,因为每个人都有能力慈悲。

【佛语禅语第47句】:饮食男女、声色货利,非能障道也,障道者唯此妄心也。(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三

【佛语禅语第48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自代。《法句经》卷上,爱身品

【佛语禅语第49句】:一切诸佛刹,庄严悉圆满,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50句】:芳华老去,是否依旧看山看水,一程程暖于眼底,对着光阴说禅,欣喜不增不减。

【佛语禅语第51句】:行事要谦虚、低调,不以“我是师父”自居、自傲,不责骂信徒,不怨怪前辈,不因信徒崇拜、尊重、供养而自我膨胀,失去立场。

【佛语禅语第52句】:【天天禅语】人事逢逆境,当欢喜顺受,自有好因缘、好果报。

【佛语禅语第53句】:若住于中阴,自业受苦恼,长夜远行苦,此苦不可说。《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八

【佛语禅语第54句】:身若一无所有,则心一无挂碍——没有得失的牵绊、没有物质的积累,心灵自然没有挂碍。这是圣者安住的境界,也是学佛者所求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55句】:在一切善恶境界上不起分别,不等于没有分别。自性分别还是有的,只是不执著。

【佛语禅语第56句】: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57句】:悲即是同情心。能互相宽谅、容忍,表现一分宽心、爱心,即是悲心。最幸福的人生,就是能宽容与悲悯一切众生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58句】:佛言: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人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楞伽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59句】:譬如人行狭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俱死。着有着无,二事俱失。(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七

【佛语禅语第60句】:得转依故,超过影像,即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

【佛语禅语第61句】:从自制中克制物欲,“衣”能保暖整洁就好,“食”能充饿解渴就好,“住”可遮风挡雨就好,“行”可随缘安步当车。

【佛语禅语第62句】:做一个快乐的人其实很简单,守好自己的本分,不逾矩;看好自己手中的东西,不谋外财;卸掉心里的担子,适时放下。如果能做到这些,快乐不招也会来找你。

【佛语禅语第63句】: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浓,则苦得喝不下。世间的情爱也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64句】:【人要自强】 要想让别人看得起,首先自己要是好样的。

【佛语禅语第65句】:如果胡里胡涂地随着过去的福延续现在的缘,生活如意顺利而不再造福利人群的因,如此“享福了福”,福报享尽就没有了,这就是不能惜福。

【佛语禅语第66句】:【最有禅意的句子】以爱自我管理,用爱关怀他人。

【佛语禅语第67句】:【佛心禅语】 束缚,还谈什么生命的本源?重要的是自我解脱,而不是求人解脱。

【佛语禅语第68句】:学会宽容,便因知道人生残缺的本质而豁达,它会令你体谅人性弱点,走出生命固有的盲区,由此你将成为生活的智者。

【佛语禅语第69句】:只要众人一条心,弱者也能成大事;据说蚂蚁结成群,送掉了幼狮的性命。(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70句】: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梵网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71句】:爱自己,缘来缘去的红尘,我只淡淡地看着。悲不言,喜不语,更甚是不悲不喜。倘若不曾有过那般惊奇的过去,又怎能如心拾得禅云的菩提。

【佛语禅语第72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付出不在多少,他人能受用,就是最大的爱。

【佛语禅语第73句】:理想必须坚持,道德勇气需以毅力向前行,不能停滞。

【佛语禅语第74句】:【佛家经典禅语】 有人问长老:“学生想认识佛,请告诉我什么是佛?”长老回答:“你这样很象是骑在牛背上找牛。”

【佛语禅语第75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能够做到的事情才说出来,不要凭空乱说话,虚伪而没有诚信的行为是被智者所摒弃的。

【佛语禅语第76句】:【佛心禅语】 分享,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升华,是与人方便自己方 便。分享爱,分享劳动,分享喜悦乃至分享痛苦,这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佛语禅语第77句】:【天天禅语】无争,并非事事不理,而是与人合心、与气、互爱、协力。

【佛语禅语第78句】: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为第一供养如来。《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79句】:【佛心禅语】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悟道】”志工”是将真诚的爱,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并身体力行的人。

【佛语禅语第81句】:是故诸佛子,宜发大勇猛,于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梵网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82句】: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与佛合。《印光法师文钞·与陈锡周书》

【佛语禅语第83句】:【佛心禅语】 生于无生中受生,死于无死中受死。既日无生死,安有受生死者?盖迷却自心,而妄见有生死耳。——《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佛语禅语第84句】:我们只有心无杂念,才能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看穿功名利禄,看透胜负成败,看破毁誉得失,从而享受一份恬淡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85句】: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辐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十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 觅心无处更何安?嚼碎通红铁一团。纵使眼开张意气,争如不受老胡谩。——《大慧普觉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87句】:言证人者,彼微细智亦不生灭,与真如无异,无可分别,是名证人。《大宝积经》卷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

【佛语禅语第88句】:天堂和地狱,都是由心和行为所造作。我们不要怕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佛语禅语第89句】:【天天禅语】遇事,若能平心面对,很快就会度过。

【佛语禅语第90句】:今天早晨的鸟鸣特别欢,我从梦中醒来的第一感觉是愉悦。

【佛语禅语第91句】:男人的爱是俯视而生,而女人的爱是仰视而生,如果爱情像座山,那么男人越往上走可以俯视的女人就越多,而女人越往上走可以仰视的男人就越少。

【佛语禅语第92句】:人都因为有一个“我”作中心,才有病态、有麻烦,所以要将“我”看淡些。

【佛语禅语第93句】:真正知“道”的人不会再区分“知”与“不知”,反而会以“知”为“不知”。

【佛语禅语第94句】: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佛语禅语第95句】:【佛心禅语】 ‘华严经》中有一首偈语:“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保持心灵平淡清静,佛性就会自显。

【佛语禅语第96句】:菩萨初学修菩提时,当知病为最大障碍。若诸众生身有疾病,心则不安,岂能修习诸波罗蜜?是故菩萨修菩提时,先应疗治身所有疾。“四十华严”卷十一

【佛语禅语第97句】:贪欲、瞋恚,及以愚痴,皆悉缘我根本而生。……若灭我想及贪瞋痴,诸苦亦皆从此永断。《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98句】:自利利人,故名善人。(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一

【佛语禅语第99句】:【佛心禅语】 一雨一情,盖载生成。桃花濯锦而丽,杨柳弄风而轻。决决野泉发响,关关林鸟和鸣。历历见闻中得妙,更嫌何处不分明?——《宏智禅师广录》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376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