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配图片》
【佛语禅语第1句】:“忍而无忍”是真修行;“忍无可忍”而以牙还牙是凡夫。
【佛语禅语第2句】: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愚者不释炬,必有烧手之患。《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3句】:福报不能浪费,而应该培育。少浪费、多付出、多奉献自是培福的法门。
【佛语禅语第4句】:福德之反报,不问尊与卑。《法句经》卷下,道利晶
【佛语禅语第5句】:做一个明白的愚痴者,比做一个糊涂的精明人快乐一万倍。
【佛语禅语第6句】: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四大本空,五蕴非有。
【佛语禅语第7句】:能取及所取,一切唯是心。二种从心现,无有我我所。《大乘入楞伽经》卷五
【佛语禅语第8句】:世间聪慧人,能防身语意,令不造诸恶,名真健丈夫。《本事经》卷五
【佛语禅语第9句】:人生有如高空走索,应专心一意往前看、向前走,不要回头空懊恼。
【佛语禅语第10句】:从知福中培养感恩,从惜福中培养关怀,从造福中培养智慧。
【佛语禅语第11句】:我们生活在世间,首先要清净自我的心地,由内在
【佛语禅语第12句】:因为太期盼结果,所以往往忽略过程;因为忽略过程,所以往往失去结果。
【佛语禅语第13句】:若为利故施,此利必当得,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快乐。《四分律》卷九
【佛语禅语第14句】:修行,得靠自己精进地启发自我灵明的觉性,不能期待不劳而获的成果。
【佛语禅语第15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祝福别人,就是造福自己。
【佛语禅语第16句】:永远不要为一处风景沉迷,否则会错过其他更迷人的景致。
【佛语禅语第17句】:弘法利生,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佛语禅语第18句】:佛先赞叹禅定之乐,后接着说这些喜乐是无常、苦、变易不居的。
【佛语禅语第19句】: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隋)智颧《摩诃止观》卷一
【佛语禅语第20句】:人固有陋习,改了就是好同志。一时改不了也情有可原,只要不停其改就成。
【佛语禅语第21句】:【天天禅语】人若不知福、不懂得感恩,只是多消福。
【佛语禅语第22句】:不比较,不计较。(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23句】:【天天禅语】只要有爱心,地狱也可以改造成天堂。
【佛语禅语第24句】:诸佛菩萨自证悟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四十华严”卷六
【佛语禅语第25句】:想着怎么害人家,难免就要想着防止被别人害,既是两害,为什么还要害?
【佛语禅语第26句】:法若无常,即是动相,即是空相。《摩诃般若经》卷七,十无品
【佛语禅语第27句】:【天天禅语】只有感动还不够,一定要行动才能深刻体悟。
【佛语禅语第28句】:【佛语禅话】能先付出爱心,就能得无数人的爱。
【佛语禅语第29句】:【同参】同参,是同修间彼此相互切磋、去除习气,唯存清净佛心的意思。
【佛语禅语第30句】:变动的道非真道,只是修行的工具而已;故须能取、能舍、能善用而不执迷。
【佛语禅语第31句】: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观普贤行法经》
【佛语禅语第32句】: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圆觉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33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双足能行万里路,双手能做天下事。
【佛语禅语第34句】:借助于正念,我们就能够改变世界,并给很多人带来幸福。
【佛语禅语第35句】:人起一念善,造一分福,可以汇聚为福气,消弭灾殃。
【佛语禅语第36句】:【佛心禅语】 只有忏悔的人才有着高贵的灵魂!
【佛语禅语第37句】:一切断欲,截意根源,昼夜守一,必入定意。《法句经》卷下,尘垢品
【佛语禅语第38句】:【立信】一个人若无信,说再好的话,都很难使人放在心底。
【佛语禅语第39句】:【放下烦恼得快乐】 能够放得下烦恼的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40句】:弘法从来不平静,平静只在心中寻;临终佛圣来接引,一切诤论一时平。
【佛语禅语第41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般泥洹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42句】:要让自己眼里的世界美好起来,一个最好的途径是,清洁自己的心灵。
【佛语禅语第43句】:破除执著就是突破自我的障碍,就是突破生命的局限性。
【佛语禅语第44句】:【佛心禅语】 占有不能带来快乐,为金钱而忙碌顾不上享受并不是明智的。
【佛语禅语第45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净化人心,需用爱心付出、用智慧辅导、用耐心陪伴。
【佛语禅语第46句】:明眼无过慧,黑暗不过痴,病不过怨家,大怖无过死。《佛说无常经》
【佛语禅语第47句】:【最有禅意的句子】无论处于任何领域,坚守岗位、向前精进,才能成功。
【佛语禅语第48句】:【天天禅语】有求有私,会受环境控制;无求无私,才能勇敢坚定。
【佛语禅语第49句】:大慈大悲,依大方便善巧。《华严经》卷五十,如来出现品
【佛语禅语第50句】:有德不孤。德之极在佛,有佛不孤。念佛人常蒙诸佛菩萨现前护念。
【佛语禅语第51句】:【天天禅语】在生活中体认佛法,在人群中体会世间法。
【佛语禅语第52句】:我们人类有责任协助其他生命都能获得安全,这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佛语禅语第53句】:世间万物、宇宙万法,皆有其本具的功能;人本来就有与生俱来的本性良能。
【佛语禅语第54句】:【佛心禅语】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佛语禅语第55句】:生活修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所进退,逍遥自在。
【佛语禅语第56句】:何谓菩萨能持禁戒?佛言:常能不舍菩提之心。《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57句】:如雁将群,避罗高翔,明人导世,度脱邪众。《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佛语禅语第58句】:所以说,慈悲柔和可消除人心的黑暗,引发智慧的光明。
【佛语禅语第59句】:其实人世间好多事情,只要敢做,多少都会有收获。
【佛语禅语第60句】:善缘、恶缘,都在语默动静中;好话让人心开意解,坏话让人心起烦恼。
【佛语禅语第61句】:凡夫的人生,就在父母、子女、亲友之间的情爱缠绕
【佛语禅语第62句】:真情,历历在目,不曾忘记。痴情,淡淡风趣,就如禅语。
【佛语禅语第63句】:【禅语悟道】不只爱人,还要爱地球;土地平安,人才能平安。
【佛语禅语第64句】:一切佛兴,皆从信起。一切化佛,从敬心起。《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65句】: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66句】:人性中蕴藏着一种最柔软、但同时又最有力量的情愫——善良。
【佛语禅语第67句】:应该与聪明睿智、学问渊博的善人交往。《经集》第二品,第八章《船经》
【佛语禅语第68句】:一块玉石,若要成为价值不菲的宝玉,必须经过砺
【佛语禅语第69句】:【佛心禅语】 说的有一丈,不如做一尺;说的有一尺,不如做一寸。
【佛语禅语第70句】:【天天禅语】为人群服务,是“人生”;为生活服务,是“众生”。
【佛语禅语第71句】:【佛心禅语】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佛语禅语第72句】:于众生田中,下佛种子,发菩提芽。《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佛语禅语第73句】:打禅一开始便风雨大作,一结束却风平浪静妈妈体验到真正的佛与魔的兵法。
【佛语禅语第74句】:【佛心禅语】 纵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方便制抑,自劝自心。(妙叶禅师)
【佛语禅语第75句】:【佛心禅语】 与其用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不如用心成就自我的精彩。
【佛语禅语第76句】:【佛心禅语】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佛语禅语第77句】:懂得珍惜才懂得爱,惜缘感恩,涌泉以报;惜福心发,大爱慈悲。
【佛语禅语第78句】:【天天禅语】行善要诚,处事要正,做人有信,待人要实。
【佛语禅语第79句】:依法经商。《经集》第二品,第十四章《如法经》
【佛语禅语第80句】:【佛心禅语】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佛语禅语第81句】:【知识与智能】 知识要用心体会,才能变成自己的智能。
【佛语禅语第82句】:观德于忍,观福于量。(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83句】:【天天禅语】能知理、惜理、守礼,就是光明磊落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84句】: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
【佛语禅语第85句】:把握时间,珍惜空间;人与人之间要感恩、尊重、爱。
【佛语禅语第86句】: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都可以帮助人入定。
【佛语禅语第87句】:只要能张开眼睛,每一天都是我的新生之日,都是我做人的开始。
【佛语禅语第88句】:【天天禅语】人事的艰难,不但是智慧的磨刀石,也能长养毅力与勇气。
【佛语禅语第89句】:管理不是开口指挥他人,而是身体力行做好榜样。
【佛语禅语第90句】:【无价宝与大智慧 欲求无价宝,必须下沧海;欲得大智慧,师书加自悟。
【佛语禅语第91句】:拜观音学观音,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佛语禅语第92句】:被人支配的人,是有能力的人;支配人的人,是有才智的人。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生,道乃正;禅心定,人自在。悟禅,是人生清醒的开始。
【佛语禅语第94句】:何谓无上菩提?佛言:色等真如是。《大般若经》卷三三二,善学品
【佛语禅语第95句】:深观善恶,心知畏忌,畏而不犯,终吉无忧。《法句经》卷上,明哲品
【佛语禅语第96句】:偶尔做一次思想的云游,心灵的流浪,身体的懒散,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佛语禅语第97句】:【佛语禅话】爱心不分远近,慈悲没有敌对和亲爱。
【佛语禅语第98句】:由能弃小乐,后若见大乐。智人舍小乐,观于后大乐。——佚名
【佛语禅语第99句】:【佛心禅语】 一个人承担责任的多少,决定了他成就的大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