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经典文案-佛语经典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佛心禅语】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佛语禅语第2句】: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槃寂静,是三是法印。《莲华面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3句】:【佛语禅话】爱惜生命是本分,尊重互爱是福分。
【佛语禅语第4句】:弃有投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5句】:【天天禅语】内在的心灵环保先落实生根,就能做到深度的外在环保。
【佛语禅语第6句】:勇于承担,是一分动人的力量;勇于承担错误,则是一种高尚的品格。
【佛语禅语第7句】:以虔诚的心为人群付出、尽一分力量,功德就很大。
【佛语禅语第8句】:知识本身并无力量,掌控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力量。
【佛语禅语第9句】:若无灌顶者,慢心说密教,师、弟纵成就,死亦堕地狱。《大印空点》
【佛语禅语第10句】:【自然禅法】 参禅何须山和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佛语禅语第11句】:见他受苦,如己无异。《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
【佛语禅语第12句】:应普事一切善知识。《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13句】:若于本性不见能所,如是证知,是名无得。《商主天子所问经》
【佛语禅语第14句】:【天天禅语】处顺境用“无常观”,处逆境用“因缘观”。
【佛语禅语第15句】:【佛心禅语】 对于正确的决定,这叫坚持;对于错误的选择,这叫固执。
【佛语禅语第16句】:健健康康时,就做来“囤(积)”,不要做来“抵(消)”。
【佛语禅语第17句】: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度驶流。《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68经
【佛语禅语第18句】:谛观一切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灭,复观即时生住异灭。《无量义经》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心禅语】 无知才会愚昧,有知才可以使人明智。
【佛语禅语第20句】:未尝暂起高慢心,亦复不生下劣意。《华严经》卷三十一,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21句】:把他人拿来作自己的镜子,看到优点可以自我鞭策,看到缺点则自我反省。
【佛语禅语第22句】:以何义故名为菩萨?能常觉悟众生心故。《优婆塞戒经》卷一,解脱品
【佛语禅语第23句】: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印光法师文钞·复谢慧霖书》
【佛语禅语第24句】:人生多病!身体四大不调是病,家人吵嚷不和是病,社会动荡不安也是病。
【佛语禅语第25句】:如备边城,中外牢固,自守其心,非法不生。《法句经》卷下,地狱品
【佛语禅语第26句】: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就是爱的表现。虽然只是大
【佛语禅语第27句】:【天天禅语】人生的学问无论多高,最重要的是不忘本,能照顾好自己的品格。
【佛语禅语第28句】:怎样取得人生的重大突破?佛日: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佛道教经》
【佛语禅语第29句】:正信因果业报,正见无常苦空,明白缘起真理,奉行八种正道。
【佛语禅语第30句】:在幸福时,不忘他人,能为他人谋福利,才是真正的积极。
【佛语禅语第31句】:如果不能,也不要攀缘,要知道,强求的爱一定不会幸福。
【佛语禅语第32句】:【天天禅语】不要让外境影响内心,要发挥毅力用心转境。
【佛语禅语第33句】:要以一颗宽容心对己对人,以一份豁达心境对人对事。
【佛语禅语第34句】:信而不修,果报就在那里,或乐或苦,与你寸步不离,不毁不灭。
【佛语禅语第35句】:【心灵禅语】 世界需要和平,社会需要祥和,人心需要和气。
【佛语禅语第36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一用法度己,智慧成长;再度他人,就是“回自向他”。
【佛语禅语第37句】:要自己快乐,先让别人快乐;要自己成功,先看别人成功。
【佛语禅语第38句】:于一法中解多法,于多法中解一法。《华严经》卷四十四,十忍品
【佛语禅语第39句】:【天天禅语】世界需要与平,社会需要祥与,人心需要与气。
【佛语禅语第40句】:换一种活法,尽管生命的结局一样,但人生必定不同。
【佛语禅语第41句】:【天天禅语】能接受法,成长慧命;获得回响,就是“回因向果”。
【佛语禅语第42句】: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梵网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43句】:【最有禅意的句子】天下一家亲,平安时要互爱,灾难来临时要互助。
【佛语禅语第44句】:我们做人最朴实、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就是包容。
【佛语禅语第45句】:乐于布施为善常乐,布施欢乐散播人间,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佛语禅语第46句】:【天天禅语】真诚地表达无私的爱,可以净化一切。
【佛语禅语第47句】:人生本应互助,以大爱付出,能感恩接受,都是力量。
【佛语禅语第48句】: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49句】: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华严经》卷三十四,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50句】: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楞伽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51句】:如有情世间、器世间未净,修治成清净,庄严佛刹行。《大般若现证庄严论》
【佛语禅语第52句】:坚定的信心,是成就佛道的起点,是成就功德的基础。
【佛语禅语第53句】:用感恩心不但可以打开心结,还可以使人生豁然开朗,心智晴空万里。
【佛语禅语第54句】: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维摩经》卷上,佛国品
【佛语禅语第55句】:人心如一面镜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因尘世懵懂,浮尘所染而面目全非。
【佛语禅语第56句】: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57句】:多求也多变,多变也多生,多生也多灭。生生灭灭,日日年年。
【佛语禅语第58句】:既然患了缺爱症,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以“用慈施悲”作为缺爱症的药方。
【佛语禅语第59句】:【什么是好人】 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佛语禅语第60句】:小鸟、老鼠偷吃田地、家里的粮食,这不是你有心送给它们吃的,是不净布施。
【佛语禅语第61句】:佛陀讲慈悲,是以爱心仁德为体,以诚正和睦为用。
【佛语禅语第62句】:只关心有用的事,无用的事关心不关心都一样,不如拿这个时间发发呆。
【佛语禅语第63句】:【天天禅语】不因他人辱骂而生气,受人夸赞而高兴,叫做“平常心”。
【佛语禅语第64句】:当我们心怀感恩,常常讲别人的好话时,我们也会同时身心愉悦,阳气充足。
【佛语禅语第65句】:世间苦,做人亦苦,但做人是成圣成佛唯一的道路。
【佛语禅语第66句】:唯有用真心时时去灌溉我们的爱,才会种出生命蓬勃的爱果来。
【佛语禅语第67句】:【天天禅语】以大慈悲心实践大爱,以大智慧力超越烦恼。
【佛语禅语第68句】:【天天禅语】能放下身段,弯下腰做资源回收,是真正的去我相、灭我执。
【佛语禅语第69句】:【佛语禅话】天天苦恼不够、不足,是富有的穷人。
【佛语禅语第70句】:【天天禅语】懂得克勤,就不会堕落;懂得克俭,就是有福人生。
【佛语禅语第71句】:有些人总是将曾经的人生苦难挂在嘴边,逢人就像祥林嫂。
【佛语禅语第72句】:【天天禅语】懂得生活礼仪,就懂得爱自己;自爱的人,才会爱人。
【佛语禅语第73句】:不急不急,礼让第一。(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74句】: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感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
【佛语禅语第75句】:【最有禅意的句子】只要有爱心,地狱也可以改造成天堂。
【佛语禅语第76句】:【佛心禅语】 知错能改近乎勇。大丈夫行事,理当要有这种气魄。
【佛语禅语第77句】:了即业障不离空,不了应须还宿债。(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78句】:【佛心禅语】 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袁宏道)
【佛语禅语第79句】:灭烦恼火,则名寂灭。烦恼灭故,则得受乐。《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
【佛语禅语第80句】:【天天禅语】人缘是付出的结果,得到他人的欢喜、信任与佩服。
【佛语禅语第81句】:看到社会上有那么多精神病患者,实在为他们深感
【佛语禅语第82句】:【最有禅意的句子】随分随力,涓滴爱心可累积成就大业。
【佛语禅语第83句】:菩萨于一切法住无分别,能满六度。《大般若经》卷二十二,教授教诫品
【佛语禅语第84句】:在一群人中,总是最漂亮笑得最灿烂的那个人最受人注目。
【佛语禅语第85句】:若能正住空平等者,是则名为真住戒学。《大宝积经》卷-。四,善住意天子会
【佛语禅语第86句】:【危机感】 没有危机感的人,危机可能就会出现。
【佛语禅语第87句】:佛陀的教育不只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更教我们如何包容人、不与人计较。
【佛语禅语第88句】:心不至第二,已灭坏不续,我为弟子说,念展转生灭。《入楞伽经》卷十
【佛语禅语第89句】:【佛语禅话】觉悟的人生,知道如何付出与造福。
【佛语禅语第90句】: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大集念佛三昧经》卷七
【佛语禅语第91句】:遍学诸道,得入菩萨位。《摩诃般若经》卷二十四,遍学品
【佛语禅语第92句】:人的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事,与其烦恼它,何不每天快乐地过日子?
【佛语禅语第93句】: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则生天上。《四分律比丘戒本》
【佛语禅语第94句】:好读书不求甚解,得其精神,不拘泥于文字穿凿。
【佛语禅语第95句】:骄傲是失败之母。《经集》第四品,第八章《波修罗经》
【佛语禅语第96句】:以佛心看人,周遭遍地人人皆是佛;以鬼心看人,则处处都是狰狞的鬼影。
【佛语禅语第97句】:真该妄本,行无不修;妄彻真源,相无不寂。(唐)法藏《修华严妄尽还源观》
【佛语禅语第98句】: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隐欢娱快乐。《优婆塞戒经》卷二,名义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99句】:好米也要放到锅里才能成饭,好人必须到净土才能成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48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