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经典文案 禅语》
【佛语禅语第1句】:【天天禅语】善缘、恶缘,都在语默动静中;好话让人心开意解,坏话让人心起烦恼。
【佛语禅语第2句】:【佛心禅语】 能救人的人就作菩萨。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萨。——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3句】:佛告诸比丘:我以知见故得诸漏尽,非不知见。《杂阿含经》卷十,第249经
【佛语禅语第4句】:【最有禅意的句子】与人结好缘,句句话都是法;与人结恶缘,句句话成是非。
【佛语禅语第5句】:如备边城,中外牢固,自守其心,非法不生。《法句经》卷下,地狱品
【佛语禅语第6句】:天子与你官,俸禄由他授。饮食不知足,贪钱得动手。每怀窃贼心,恒张饿狼口。枷锁忽然至,饭盖遭毒手。(王梵志《天子与你官》)
【佛语禅语第7句】:革命从来就是革他人的命,而不是革自己的命。忏悔如同革命,若以为是“我”,便不能真忏悔。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 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讲良心不是由于社会的强迫,而是出自对自身生命的关怀和承担。——净慧
【佛语禅语第9句】: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色,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华严经》卷七,世界成就品
【佛语禅语第10句】:一个人只要有惭愧羞耻心,自然不敢做丧理败德的事情。所以,修行学佛一定要有惭愧心,知羞耻。
【佛语禅语第11句】:【佛心禅语】 信赖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12句】:的真实写照,自然的感召力是无穷尽的,无须张扬,也自会聚集一群志同道合之人。
【佛语禅语第13句】:“宁静致远”,是怎样的“远”?这个“远”字中,可以包含正直、慈悲,可以淡泊、可以超脱,可以修炼得道、可以出人头地。
【佛语禅语第14句】:禅师曾说:“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间对物质利益与名誉的追求之中,根本无法去理解和体会慈悲的真正的内涵。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定是一种境界,自由是一种心态,虽然抵达自由可以通过不同的禅修方法,但是绝对的自由只是从心灵角度而言。
【佛语禅语第16句】:念佛成佛,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此是自然。自然者,自自然然,不加勉强造作。
【佛语禅语第17句】:居乱而身正,彼为独觉悟,是力过狮子,弃恶为大智。《法句经》卷上,放逸品
【佛语禅语第18句】:【心灵禅语】 打击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还击,做出令人怨恨的事情就会得到别人的怨恨,谩骂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回骂,对别人发怒就会引起别人对你发怒。
【佛语禅语第19句】:迷妄中的人永远不可能与觉悟者对等说话,如同盲眼人不可能与明眼人分辨颜色一样。凡夫对佛说种种怀疑、推量,也就毫无价值了。
【佛语禅语第20句】:【江苏同里时光】小桥流水人家。一艘小船穿梭水道,看桥梁屋瓦变换,仿佛一千年往日的时光也荡漾在柔波涟漪中。
【佛语禅语第21句】:服以空药,除邪见已,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即菩提心。《心地观经》卷八,发菩提心品
【佛语禅语第22句】:戒律中罪虽复微细,忏悔则清净。犯十善戒虽复忏悔,三恶道罪不除。(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四十六
【佛语禅语第23句】: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24句】:过去宿业所带来的业障,如能以欢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业轻受。
【佛语禅语第25句】:大气是一种财富。和自己身体结合在一起,谁也拿不去,爆发出来让别人叹为观止,隐藏起来让你从容立世。
【佛语禅语第26句】:持心当如四方石,石在中庭,雨堕不能坏,日炎亦不能消,风吹亦不能动,持心当如石。《佛说忠心经》
【佛语禅语第27句】:念佛人是芬陀利,人中上妙白莲花。此花开时,佛身端严坐其中,即是花开见佛。
【佛语禅语第28句】:路是人走出来的。千里之路,必须从第一步开始;圣人的境域,也是自凡夫起步。
【佛语禅语第29句】:若人无瞋恨,骂辱以加者,清净无结垢,彼恶还归己。犹如土坌波,逆风还自污。《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4经
【佛语禅语第30句】:【天天禅语】人人发挥心中的爱,能凝聚善的福业,形成善的循环。
【佛语禅语第31句】:一无所有,一无所取,这个岛屿独一无二,我称它为涅槃,灭寂老和死。《经集》第五品,第十一章《迦波问》
【佛语禅语第32句】:【佛心禅语】 诽谤之言,不攻自破 若心污浊,则行为污浊;行为污浊,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佛语禅语第33句】:从事政治者,不贪污舞弊,不假公济私,不借势磨人,不欺压善良,不两面人格、两种手段、挑拨离间,否则非为真正信者。
【佛语禅语第34句】:见骂见击,默受不怒,有忍辱力,是谓梵志。若见侵欺,但念守戒,端身自调,是谓梵志。避争不争,犯而不慢,恶来善待,是谓梵志。《法句经》卷下,梵志品
【佛语禅语第35句】:其实,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比自己优秀的对手”、“比自己成功的方法”等,并不会让我们变得不如人,相反会因此而发现他人身上许多自己所没有的优点。
【佛语禅语第36句】:了凡先生虽然精通易经数术,但他却一再强调说术只是一种形式,而道却能给人以真正的启迪。他希望我们能将“了凡因语”的理论传播四方,让更多的人受益。
【佛语禅语第37句】:【最有禅意的句子】修行不只有耐力,还要耐怨,才会圆满人格。
【佛语禅语第38句】:世上的人各有各的专长,各有各的短板,均衡起来,大致都差不多。勿为一专长喜,勿为一短板悲,是我们应取的人生态度。
【佛语禅语第39句】:【天天禅语】善用世间财利益人群,获得轻安自在,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佛语禅语第40句】:设满世间一切众生,悉不知恩,菩萨于彼,初无嫌恨,不生一念求反报心,但欲灭其无量苦恼。《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41句】:我本来自性清净心,于世间、出世间最胜、最尊,故日:本尊。(日本)空海《秘藏记》
【佛语禅语第42句】:禅是微笑,不是愁眉苦脸。虽然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地方,但是愁眉苦脸也不等于就能解决生死问题。要解决生死问题,还是得从容面对。
【佛语禅语第43句】:【佛心禅语】 佛家讲求布施,也就是说要乐于将自己之物赠与那些有所需求之人。
【佛语禅语第44句】:心中有爱的女人是打开的、放松的、全然的,像花儿一样的开放!
【佛语禅语第45句】:以舍忍觉治贪嗔痴,“贪嗔痴”为人生大病:医治贪病是一“舍”字;医治嗔病是一“忍”字;医治痴病是一“觉”字。
【佛语禅语第46句】:人命危脆,朝夕有变,无常宿对,卒至无期。《法句譬喻经》卷一日夜常迁流,寿亦随损减,人命渐消亡,犹如小河水。《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84经
【佛语禅语第47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如同砍伐树木,一片片慢慢地砍,到最后树忽然就倒了,又好比远行前往都城去,一步步慢慢地走,到某一天一下子就到达了目的地。
【佛语禅语第48句】:《贤劫经》归纳了多种形式的“忍辱”,都是人们在事业、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事,能不能“忍辱”,就看各人的修养了。
【佛语禅语第49句】:真情,历历在目,不曾忘记。痴情,淡淡风趣,就如禅语。
【佛语禅语第50句】:【假与真、巧与拙】 假认不得真,巧藏不得拙。
【佛语禅语第51句】: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52句】:【佛心禅语】 痛苦永远由内而生人生虽苦,却也充满乐,如何看待它们,从哪个角度看待,是可以选择的。
【佛语禅语第53句】:【佛心禅语】 生活紧张而焦灼的人很难品味到静的清芬与恬愉,因为身外的嘈杂和喧哗太多,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内心。
【佛语禅语第54句】:【佛心禅语】 知道如何满足是非常重要的,人们愈是贪求他们的财产,他们的痛苦就愈多,财产并不能绐人们带来愉快。——《法露缘》杂志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 佛说,我们要爱整个世界,爱所有的人;只要心中有爱,一切皆在。
【佛语禅语第56句】:佛言:使我疾成无上真正道者,皆由孝德也。《啖子经》
【佛语禅语第57句】:【佛心禅语】 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彭二林)
【佛语禅语第58句】:人不持戒,滋蔓如藤,逞情极欲,恶行日增。《法句经》卷上,爱身品
【佛语禅语第59句】:流俗知见,不可人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乐简畏繁,不可明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佛语禅语第60句】:无论何事何物,都有它们自己所遵循的节奏,快不得,亦慢不得。我们无法令它们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而只能顺应自然的规律。
【佛语禅语第61句】:宁起我见积如须弥,莫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治。《大乘宝云经》卷七
【佛语禅语第62句】:透过每缕禅语都能见到太阳,通过每段祥事都能抵达心灵;禅是面镜子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禅是盏明灯可以指引人的心路。
【佛语禅语第63句】:爱是恒久的富源,能爱人,有人爱,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唐.灵云志勤
【佛语禅语第64句】:遇到挫折和失败,最有价值的事是挽回损失和调整心情,而不是追究责任。在没有明确的责任人的时候,不妨将自己当第一责任人,然后迅速原谅自己。
【佛语禅语第65句】:日常生活中,只有保持一颗平静心,才能使生活更加安逸,只有做到心无杂念,才能是生活更加舒适。
【佛语禅语第66句】:善的缘起,当我们在红尘迷途中彷徨往复,不知路在何方时,你可知,有一盏心灯一直在照亮你?
【佛语禅语第67句】:送毒害品给人家,是不净布施。例如毒品、香烟、酒等,都不宜作为施舍物。
【佛语禅语第68句】:【禅语悟道】对无缘的人,不起排斥、恼恨心;对有缘的人,不起贪着、执爱心。
【佛语禅语第69句】:【佛心禅语】 认真就是尽职责,恪守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看似容易,实则很难做到。
【佛语禅语第70句】: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杂阿含》卷二十四,第619经
【佛语禅语第71句】:望空雨宝休夸富,无地容锥未是贫,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五灯会元》卷十四)
【佛语禅语第72句】:一切因缘所生,变化无常,索性把“我”放下,把环境忘记,把无常当作常态,自在与快乐将会紧随身后。
【佛语禅语第73句】:视一切人犹如佛想,于诸众生如父母想。《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语禅语第74句】:纯正的心不怕别人毁谤,只要做得正、做得诚,别人的毁谤反而更能升华自己的人格。
【佛语禅语第75句】:【佛心禅语】 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蒲益大师)
【佛语禅语第76句】:给心灵一个假期,才是真正的放假;放下一切烦恼,才是真正的休息;打开被我执束缚的结,才是真正的自由;从痛苦中彻底解脱,才是真正的享受。
【佛语禅语第77句】:【佛语禅话】拥有,有“拥有”的烦恼;无,有“无”的解脱。
【佛语禅语第78句】:学佛的人不能有这种见解,我们一定要超脱人与事,对彼此之间不同的观念及习惯,要超然地对待。
【佛语禅语第79句】:因果在什么地方修?就在举心动念之间来修。起一念善,就是种善因,就会有善的果报;起一念恶,就是种恶因,就会有恶的果报。
【佛语禅语第80句】:《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
【佛语禅语第81句】:【最有禅意的句子】贪念生,就会善解;恶念消,就不会作恶,则灾难自然远离。
【佛语禅语第82句】:【最有禅意的句子】心平,路就平;心宽,路就宽。
【佛语禅语第83句】:带着微笑的面孔最美,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爱的表现。最漂亮、最有气质的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佛语禅语第84句】:【佛心禅语】 因为我爱得更多,所以我得到更多。——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85句】:觉悟人生是智慧解脱,奉献人生是慈悲关怀。二者的融合无间就是菩萨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语禅语第86句】:天下万事万物“一理贯之”。有其理,必然有其事;有其事,必然有其理。所有的学习和因果的教育,首先都是为了明理,明理才会心安。
【佛语禅语第87句】:河水、湖水、海水都是一个整体,它们都会在空中相聚,而后,各自体验,再度相聚的时候,携带着不同的信息。
【佛语禅语第88句】:人常在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佛语禅语第89句】:【佛心禅语】 一个人若能回归单纯的天性,就能清除心中多余的烦扰,让心灵恢复最初的本真和快乐。
【佛语禅语第90句】: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参禅,要学活禅。能使平常生活中的举止动作无不是禅,才是真正的活禅。
【佛语禅语第91句】:耕好自己的心田,不因说法故,受彼食而食;但为利益他,说法不受食。
【佛语禅语第92句】:【天天禅语】造福人间、庇护地球,都需从自己做起。
【佛语禅语第93句】:保持心灵的寂静,那就是幸福和快乐。南传《佛教格言·杂品第十二》
【佛语禅语第94句】:人生如舞台。定业来时,会演出令人料想不到的另一出戏。
【佛语禅语第95句】: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有十分,悟有十分。(宋)佛迹颐庵真禅师《禅关策进》
【佛语禅语第96句】:【佛心禅语】 我们必须确知:人只要是活在错误当中,他也不得不活在烦恼当中。而人最大的弱点是姑息自己、苛求别人。——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97句】:未尝暂起高慢心,亦复不生下劣意。《华严经》卷三十一,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98句】:一个人如果没有脚,只是一个人不便,要是有双脚却不走正路,那不知会害了多少人,毁了多少家庭!
【佛语禅语第99句】:知识教育:普通常识,地理历史,都要涉猎,尤其有关人文知识等,要事事关心,处处用心,变化气质,开拓心胸,扩大视野。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