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微博民间俗语金句,致不甘平庸的你!

【谚语俗语第1句】:【一场混水一群鱼】混乱之中,会出现一批兴风作浪的人。 成语:应运而生。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俗话说:一 场混水一群鱼。史无前例的运动,总有一些人应运而生。”

【谚语俗语第2句】:鸭上架——全靠逼

【谚语俗语第3句】:【断了线的风筝——下落不明】(歇)比喻人去向不明。 也作“断了线的风筝——不知去向”。

【谚语俗语第4句】:【鱼吃鱼不腥】(谚)鱼吃鱼,不感到有腥味。比喻同行业之间发生斗殴、吞并或互相揭短,是很容易上手的。

【谚语俗语第5句】:【无记名投票】现在,我国选举制度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举。本来是将写好的选票轻轻放入投票箱内,为什么非要“投票”呢?原来,“无记名投票”是舶来品,出自意大利语“球”。公元五世纪,古希腊、罗马在选举时,人们用“球”代替选票进行投票。投票时选民将小球投入一个特别的箱内,并事先约定球分两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对。 1884年后,美国也采取这种投票方式,但并不限于小球,有时也用蚕豆或玉米粒代替。这种选举方式,自然要投。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无记名投票。如今又产生了电子表决器,仍旧叫投票表决。

【谚语俗语第6句】:【破麻袋绣花——底子差】见“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

【谚语俗语第7句】:邻居小弟弟是个又懒又馋的小家伙,他妈妈这样说他:“远叫不答应,近叫发迷瞪,听见吃点啥,跑得腿肚疼。”(河南·兰考)

【谚语俗语第8句】:【看火候】(惯)叱喻观察时机是否成熟。 也作看火色。 看风色火候。

【谚语俗语第9句】:接生婆摆手——不接了

【谚语俗语第10句】:【放屁砸了脚后跟】倒霉透顶。类似的:放屁扭了腰。贾 平凹《废都》:“但出门时,头却在门框上碰了,打一个趔趄, 又撞翻了墙角痰盂,脏水流了一地。他骂道:人晦气了,放 屁都砸脚后跟!”

【谚语俗语第11句】:【发什么声,得什么音】(谚)音:音讯,信息。指说出什么样的话,就能让人看出他是哪个层面上的人。

【谚语俗语第12句】:我在外公家画画的时候,把凳子搬到阳台上去了,可吃饭时,忘了搬回来。外公说:“你真是有前手,没有后手。”(四川·成都)

【谚语俗语第13句】:【东说向东,西说向西】释义:比喻没有主见。例句:那国王着实昏乱,东说向东,西说向西,真个收了关文。

【谚语俗语第14句】:【话说过,风吹过嘴上文案,不能算数。】孔厥《苦人儿》: “妈说,‘话说过,风吹过!’大(爸)说,‘白纸黑字写下的!”’

【谚语俗语第15句】:【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歇)冷眼:冷淡、鄙视的眼光。横行:本指螃蟹横着爬行,转指行为蛮横,胡作非为。对横行不法的人,从旁冷眼相看,总看得到他到头的日子。指人末日将到,横行不了几时。

【谚语俗语第16句】:【有石头在,火种不会绝】石头能打出火来。借指不会绝 灭,仍然有希望。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实在,火种是不 会绝的。但我要重申九年前的主张:不要再请愿。”

【谚语俗语第17句】:【将心比心,强如佛心】(谚)佛心:佛祖大慈大悲的心。人只要能处处用自己的心去推比别人的心,就会比佛心还要慈悲。指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是高尚的人。

【谚语俗语第18句】:【好花不向街头卖】(谚)指只要花好,自有人前来购买,不必跑到街头去兜售。泛指好货自会招引众多的买主,不必张扬推销。

【谚语俗语第19句】:十盏明灯熄五盏——半明半暗

【谚语俗语第20句】:【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底下疏失了七魄】(惯)顶门:头顶。魂、魄:迷信的人指附于人体内,又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附于人体则人生,脱离人体则人死;道家认为人有三魂七魄。形容极度恐慌或恐惧。也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 也作“丢了三魂,丧了七魄”。

【谚语俗语第21句】:带刺的鲜花——好看又扎手

【谚语俗语第22句】:【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漏】(歇)马蹄刀:马蹄形的刀。木勺:木制的舀东西用具。本指用马蹄刀在木勺里切菜,汁水不会漏掉,转以形容人极其吝啬,舍不得拿出钱来。也形容人言行严密周到,毫无漏洞。 也作“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

【谚语俗语第23句】:【哑子漫尝黄檗味——难将苦口对人言】(歇)漫:徒然,白白地。 黄檗:即黄柏,落叶乔木,树皮中医入药,味很苦。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苦楚。指心里有苦,难以对人开口。 也作哑子漫尝黄柏味——难将苦口向人言。 哑子漫尝黄连味——难将苦口对人言。

【谚语俗语第24句】:【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歇)鬼话:本指鬼说的话,转指不真实或没道理的话。指说的全是谎话,胡说八道。含责骂意。 也作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阎罗王出告示——净是鬼话。

【谚语俗语第25句】:【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谚)人能预知未来三天的事,就可抓住机遇,获取无穷无尽的财富。指预知未来最是难能可贵。

【谚语俗语第26句】:【事缓则圆】(谚)缓:舒缓,从容。 圆:圆满。指遇事不可急于求成,要从容舒缓,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

【谚语俗语第27句】:长篇小说——干言万语

【谚语俗语第28句】:小红在家里常常说起校园里一些同学的长短。妈妈说:“小红,你不能这样爱说别人的短处和缺点。俗话说,劝人一句值千金,说人是非苦井深。如果人家背后也这样说你,你知道了会怎么想呢?”(广东·龙门)

【谚语俗语第29句】:【低头拉车,抬头看路】(谚)指拉车需要低下头使出气力,同时也要时时抬起头看清前边的道路。比喻做事既要踏实苦干,又要认准目标,明确方向。

【谚语俗语第30句】:妈妈教育我:“现在社会风气不太好,但你要行得正,站得直,学做个品性端正的好人。同时要多个心眼,谨防上坏人的当。这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山西·长治)

【谚语俗语第31句】:【一天等于二十年】谓发展极其迅速。此为大跃进时期流 行的口号。张贤亮《不可说》:“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在政治 和法律上真正一律平等……那么,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则会 有一个‘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飞跃发展。”

【谚语俗语第32句】:【脊梁骨里冒凉气】(惯)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浑身发冷。 也作脊梁沟里冒冷汗。 脊梁骨冒凉气。

【谚语俗语第33句】:孔夫子出门——三思而后行

【谚语俗语第34句】:【东葫芦爬西架】(惯)长在东边的葫芦却爬上了搭在西边的瓜架上。 比喻事情奇怪,不合情理。

【谚语俗语第35句】:【放鱼入海,纵虎归山】释义: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鱼”又作“龙”。例句:曹操下令军中日:“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众将可努力向前。”

【谚语俗语第36句】:【欺众不欺一】(谚)指宁在众人身上分获薄利,不在一人身上谋取暴利。旧时商贩常语。

【谚语俗语第37句】:【小巫见大巫】(惯)巫:巫师,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业的人。法术低下的巫师遇见了法术高超的巫师。比喻二者的本领相差太远。

【谚语俗语第38句】:【草窝里飞出金凤凰】(谚)比喻环境条件差也能出杰出之人。

【谚语俗语第39句】:【棺材出了,才讨挽歌郎钱】(惯)挽歌郎:旧时在丧家送葬时,受雇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办成了才去讨要报酬。也比喻办事错过了时机。

【谚语俗语第40句】:【_E轨道】(惯)比喻生活或工作开始正常有序地进行。

【谚语俗语第41句】:阎王殿里玩戏法——鬼花招

【谚语俗语第42句】:孕妇骑马——身负二人(任)

【谚语俗语第43句】:【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惯)主人的“请”字还未说出口,客人就连忙答应说“去”。指迫不及待地盼望别人邀请。

【谚语俗语第44句】:【砍一枝,损百株】(谚)砍伤一根树枝,会使百株树受损。比喻伤害一人,会连累相关的许多人。 也作砍一枝,损百枝。 砍一斧,震百枝。

【谚语俗语第45句】:【上有婆婆,下有儿女】谓上面需要服从,下面需要照顾。 传记图书:“余现在所处之境,上有婆婆,下有儿女,其在之 间者实感困难。”

【谚语俗语第46句】:【三一三十一】(惯)原为珠算口诀,用三除十,得三余一。指三个人每人平均一份。

【谚语俗语第47句】:【阴沟里翻船】(惯)阴沟:地下的排水沟。比喻在不该出事的地方遭到挫折或失败。

【谚语俗语第48句】:石头落水——越往下越厉害

【谚语俗语第49句】:【狐狸尾巴露出来了】(惯)民间故事说,狐狸修炼成精后,能变为人形,但尾巴却变不了,常常会露出来。比喻露出了本来面目或暴露了事情真相。

【谚语俗语第50句】:春节过后,我叔叔要去南方打工。因为他从未到外地去过,临出门时奶奶担心他的暴躁脾气会惹事,就对他说:“眼是拦路石,嘴是开山斧。出门在外矮三分,遇到事时,嘴要活动点儿。”(河南·商丘)

【谚语俗语第51句】:【 汗珠落地摔八瓣】形容干活用力,辛苦。成语:汗流浃 背。浩然《山水情》:“我一个人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儿拉扯 大的孩子,你一点力不费,一点情不领,就进了你家的门儿, 成了你家的人。”

【谚语俗语第52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释义:比喻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敌不过一群人。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还架不住一群狼呢。

【谚语俗语第53句】:膝盖上打瞌睡一自靠自

【谚语俗语第54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惯)1形容人处世圆滑。2形容人能随机应变。 也作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见一种人说一种话。

【谚语俗语第55句】:骑着老虎看美人——贪色不怕死

【谚语俗语第56句】:【唱双簧】(惯)双簧:曲艺的一种,一人在前表演动作,另一人躲在他后面说唱。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一人公开出面,一人幕后指挥。

【谚语俗语第57句】:白银子扔人——银(人)打人

【谚语俗语第58句】: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谚语俗语第59句】:【险道神撞着寿星老儿——你也休说我的长,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险道神:迷信称出殡时的开路神,身材细长。寿星老儿:民间传说中长寿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点,不要互相嫌弃。

【谚语俗语第60句】:【奉天承运】我们在宫廷戏里经常看到太监宣读圣旨时,开头总是“奉天承运,皇帝昭日”这句话的情景。那么,“奉天承运”是什么意思呢?弄清了它的来历,也就弄明了它的意思。 “奉天承运”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人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在那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命名为“奉天殿”。这是皇帝与大臣议事的大殿,朱元璋手执的玉圭上则刻有“奉天法祖”四个字,这一切都在向人们昭示着他登上大宝是奉天的旨意。为了进一步阐述做皇帝的合法性,朱元璋亲自撰写《御制纪梦》,将其梦游天官,见到“道家三清”,又将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写入其中,大加宣扬,为“奉天承运”制造呈堂证供。因此,明太祖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其实就是“朱元璋皇帝”。奉天承运皇帝这个称号再加上“诏日”这两字,重新断句,渐渐演变成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的说法。清朝入关后,一字不差地把这个行头学会了,意在表明清朝发祥地盛京设奉天府,也是强调天命所系。到了1911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奉天承运皇帝诏日”才寿终正寝,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谚语俗语第61句】:【天下第一菜】苏州一碗“锅巴汤”竞有“天下第一菜”之名,这是怎么回事呢?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牧士春游苏州城西南的邓尉山时,被山上的梅景所倾倒,遂在崖壁上题名“香雪海”。康熙皇帝听说此事,很感兴趣,于是便微服私访前往苏州邓尉山游玩。康熙抛开随从,独自畅游在梅花盛开的世界里,沉迷忘返。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康熙感到饥肠辘辘,可偏偏他却迷了路,饥渴难耐的他只好朝一个方向拼命走去,直走到一个小村子里。他遇到一个中年农妇,便迫不及待地问人家“可有东西充饥”。善良的农妇将康熙领进屋内替他找吃的,可是饭菜都差不多吃光了。农妇看见锅里的几块焦黄的锅巴,便随手将一些剩菜汤倒入,烧煮开后,盛起来端给康熙吃了。谁料,饥不择食的康熙吃后竟觉得美味可口,赞赏不已,一时兴起,将此菜题为“天下第一菜”。于是,这不起眼的锅巴汤就这样成为“天下第一菜”了。

【谚语俗语第62句】:【早知要尿炕,一宿不睡觉】没有料到会出事,未能预防,表 示后悔。相关的:怕尿炕,不喝水。李准《龙马精神》:“你早 知道尿床,一夜不睡觉了!吃那个后悔药干啥!”

【谚语俗语第63句】:【初三月下有横云,初四日里雨倾盆】释义:初三晚上月亮下有云带,初四白天就有倾盆大雨。例句:新月下,有黑云横截,主来日雨。谚云:“初三月下有横云,初四日里雨倾盆。”

【谚语俗语第64句】:【唱红脸】(惯)比喻扮演或充当好人。与“唱白脸”相对。

【谚语俗语第65句】:最近一段时间,阴雨连绵,眼看麦子到熟的季节了,天气却不见晴好。爷爷发愁地说:“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第7句】:初一部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必从水里捞。”(河南·西平)

【谚语俗语第66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是人们常用到的一个俗语,言简意明,富有哲理。那么它源自哪里呢?此语出自《菜根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也。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伤于察也,二语立存,精明而浑厚矣。” 这句话告诫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对己,如何对人。对己要严,要光明磊落,要宽以待人,与人共事要和睦相处,与世无争,不能存有害人之心。但另一方面,不可单纯地以己推人,以为天下人都和自己样,那就坏了,该设防还是要设防的。最近有一部电影叫《天下无贼》,其实天下并不太平。如果疏于设防,可能像吕伯奢遇到曹操一样,可能像东郭先生遇到狼一样,可能像农夫遇到冻僵的蛇一样。这些血的教训应该吸取。

【谚语俗语第67句】:【 老鸡不上灶,小鸡不乱跳】比喻长辈带坏晚辈。类似的: 大狗爬墙,小狗照样。成语:上行下效。韩志君等《古船·女 人和网》:“老鸡不上灶,小鸡不乱跳。我实话说,你们家铜 锁、香草,也包括枣花,都是叫你给拐带坏的。”

【谚语俗语第68句】:【惟大英雄能本色】修养极高的人,能够保持人性的本色。 清代《红楼梦》:“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 思,暗用‘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何必涂朱抹粉,才是男 子。”

【谚语俗语第69句】:【小孩儿口没遮拦】(谚)指小孩子的嘴巴无禁无忌,想到就说,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计说话后果。

【谚语俗语第70句】:班上转来一个长得很丑的同学,我们在背地里都笑话他,可期中考试时,他的成绩却名列前茅。想起老师常说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一个个都不好意思起来。(甘肃·宁县)

【谚语俗语第71句】:三天没饭吃——肚里没货

【谚语俗语第72句】:家中的小太阳——独生子女

【谚语俗语第73句】:【一山不藏二虎】释义:比喻两个互不相让的强人不能在一起共事。例句:“只有一桩,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如果展公伏得住他,这人也有用处。”

【谚语俗语第74句】:玻璃缸内关苍蝇——乱窜

【谚语俗语第75句】:【 打老鼠伤了玉瓶儿】老鼠在器皿之间活动,打老鼠可能砸 碎器皿。谓有顾虑,怕误伤好人。成语:投鼠忌器。清代 《红楼梦》:“如今就打赵姨娘屋里起了赃来也容易,我只怕 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别人都不必管,只这一人,岂不又 生气?我可怜的是他,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儿。”

【谚语俗语第76句】:东街的皮五好吃懒做,整天东游西逛,喜欢说大话。他见左邻右舍陆续地建起了楼房,就对朋友夸口说:“我也要建楼房了。”这句话正好被他老婆听见了。他老婆白了他一眼说:“家有黄金外有秤,左右邻居天天称。你有多少别人还能不知道?可别再夸口说大话了。”(江苏·南莫)

【谚语俗语第77句】:粮棉大增产——丰衣足食

【谚语俗语第78句】:【偷鸡不成蚀把米】(惯)鸡没偷成,还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倒吃了亏。 也作偷鸡不着蚀把米。 偷鸡不着白蚀米。 偷鸡不成白搭上几把米。

【谚语俗语第79句】:【瓜儿不离秧,孩儿不离娘】释义:比喻彼此存在依附关系,离不开。“秧”又作“藤”。例句:“瓜儿不离秧,孩儿不离娘呀!”连阴天老虎挂念珠儿,假充善人,“蓑嫂,我把你留下吧!”

【谚语俗语第80句】:【抽刀断水,水不断流】释义:比喻事情难以办到。例句:“还容易?开初我也说容易,可现在一做起来,就像抽刀断水,水不断流,不难也难。”

【谚语俗语第81句】:【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歇)吹胡子:戏曲中演员表演角色生气时的动作。指假装生气的样子。

【谚语俗语第82句】:【带箭野猪猛于虎】(谚)指带箭受伤的野猪,比老虎还要凶猛。比喻受到打击或被逼到走投无路的人,会表现得非常凶狠顽强。

【谚语俗语第83句】:吃着梅子问酸甜——明知故问

【谚语俗语第84句】:【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见“船到江心补漏迟”。

【谚语俗语第85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释义:比喻对坏人要彻底根除,否则会受害。例句:三横王这小子要么不碰他,要么就——(做个杀人手势)不能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谚语俗语第86句】:【好马比君子】(谚)比:比得上。 指好的马性情温驯,通人性。

【谚语俗语第87句】:【说到哪里,做到哪里】说话兑现。成语:言行一致。赵树 理《三里湾》:“我这人说到哪里,要做到哪里!现在先向大 家表明一下!”

【谚语俗语第88句】: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针(真)行

【谚语俗语第89句】:【拉牛皮糖】(惯)牛皮糖:一种粘牙而嚼不动的糖。比喻事情很难办。

【谚语俗语第90句】:好花要有绿叶扶,好汉要有众人帮。

【谚语俗语第91句】:【 不知道门朝哪边开】门的方向不知道,门内情况更不知 道。谓生疏,不了解情况,不熟悉业务。柳青《种谷记》:“活 了四十年,常常连吃饭的碗都不够每人一个,更不知学堂书 房的门是朝哪里开的了,而今办起工作,才知道不识字的难 处。”

【谚语俗语第92句】:【笼里的鸟儿,有翅难逃】释义:鸟儿关在笼子里,有翅膀也飞不出去。比喻人处于困境,有本领也无法施展。例句:咱们现在是笼里的鸟儿,有翅难逃啊!待过了这种年月,咱们再设法报仇!早晚要向西霸天和赵六算账的!

【谚语俗语第93句】:长颈鹿的脑袋——高人一头;突出;仰(扬)得高

【谚语俗语第94句】:凳子上抹石灰——白挨

【谚语俗语第95句】:【清水浊水混着流】(惯)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了一起。

【谚语俗语第96句】:饭熟揭锅盖——气冲冲

【谚语俗语第97句】:【树密多收果,梢头结大瓜】释义:种树多果实就多,蔓梢上也会结大瓜。例句:婆日:“花有重开日,天时也;人无再少年,人道也。且树密多收果,梢头结大瓜。”

【谚语俗语第98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释义:鸿儒:学问渊博的人。白丁:普通百姓。形容交往的都是上层人物。例句:九妈道:“我家美儿,往来都是王孙公子,富室豪家,真个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谚语俗语第99句】:【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谚)挺尸:谑称躺倒睡觉。板脂:皮下脂肪。吃过饭如果不睡一觉休息一下,人就长不起肉膘。指饭后睡觉休息,有益于身体强壮。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022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