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今年最新民间俗语俗话,经典有深意!

【谚语俗语第1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见“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谚语俗语第2句】:【水清见底,明镜照心】释义:比喻以诚相见。例句:嘿!头回李书记去我家里,苦口教育我,硬是俗话说的:水清见底,明镜照心。叫我大大提高了觉悟。

【谚语俗语第3句】:【掩耳盗铃——哄人】(歇)掩耳盗铃:捂住耳朵去偷铃铛。指自欺欺人。

【谚语俗语第4句】:【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指诉讼言辞既经记录呈递,即 无法更改。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我问能不能向审讯员 讨回看看。崔老摇摇头,说有句俗话叫一字入公门十牛拉 不出。”

【谚语俗语第5句】:狐狸给兔子吊孝——兔死狐悲

【谚语俗语第6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原义为:秀才在家读书,就能知 道社会上的事情。借指人知识广博,或消息灵通。鲁迅《南 腔北调集》:“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 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

【谚语俗语第7句】:【一打三分低】(谚)只要先动手打人,就输了三分理。指动手打人是输理的行为。

【谚语俗语第8句】:【瞎子扑蚂蚱——有你也抓不住】(歇)指不了解情况,办不成事。

【谚语俗语第9句】:【人黄有病,天黄有风】(谚)指人的面色发黄,是有病的症状;天色发黄,是起风的预兆。

【谚语俗语第10句】:【只说獐过鹿过,可不说麂过】(惯)獐:獐子,哺乳动物,形状像鹿,但比鹿小。过:本指跑过,转指过错。麂:小型的鹿,谐“己”。 指只说别人的过错,不说自己的过错。

【谚语俗语第11句】:【乌白头,马生角】(惯)乌鸦白了头,马生出角来。比喻事情不可能出现或成功。

【谚语俗语第12句】:【二一添作五——平分】(歇)二一添作五:珠算口诀,即用二去除十位上的一,得五。指二人平分,各占一半。 也作“二一添作五——一半”。

【谚语俗语第13句】:【鼻子上挂鲞鱼——嗅鲞】(歇)鲞(xiang)鱼:剖开晾干后食用的鱼。嗅鲞:谐“休想”。指不要痴心妄想。

【谚语俗语第14句】:三张纸画个驴头——好大的脸面

【谚语俗语第15句】:【胆大天下去得,胆小寸步难行】(谚)胆量大的人天底下任何地方都能闯,胆量小的人死守家门哪里也不能去。指胆大就会有作为,胆小不能有出息。 也作“胆大的漂洋过海,胆小的寸步难行”。

【谚语俗语第16句】:赵云救阿斗——拼老命

【谚语俗语第17句】:【猫哭耗子假慈悲】伪装好人,假仁假义。刘云若《红杏出 墙记》:“你不用猫哭耗子假慈悲,有了男人还要什么姐姐。”

【谚语俗语第18句】:【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惯)比喻做事拘泥偏执。

【谚语俗语第19句】:【拿孩子喂狼】(惯)比喻讨好仇人,把好处拱手相让。

【谚语俗语第20句】:【唱空城计】(惯)空城计: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亭,魏将司马懿率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战,故意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镇定自若地弹琴;司马懿怀疑有诈,怕中埋伏,遂引兵退去。后用来指掩饰自己一方力量空虚以骗过对方的计策。1指用“空城计”。2指全部或大部分人不在。3形容没有实力。 也作“演空城计”。

【谚语俗语第21句】:【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谚)打盹(dun):闭眼打瞌睡。比喻人无论怎样精明强干,也会有松懈疏忽的时候。 也作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 老虎厉害,还有打盹儿的时候。

【谚语俗语第22句】:【白天游街走四方,夜晚熬油补裤裆】不抓紧时间,不务正 业。或说:白天逍遥走四方,夜里熬油补衣裳。类似的:白 天满街打话,下晚点灯剥麻。成语:游手好闲。刘江《太行 风云》:“呀,白天游门走四方,黑夜点灯补裤裆,也不知道你 活计是多是少。”

【谚语俗语第23句】:【烧野火】(惯)指到处告状、说坏话。

【谚语俗语第24句】:两个阿姨在吵架,妈妈走过去劝她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为一点小事儿扯不清呢?”(安徽·太湖)

【谚语俗语第25句】:高二叔跑运输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资做生意。高二婶胆怯地说:“上次欠的债咱才刚还上,你心又痒痒了?你可别前脚出了螃蟹窝,后脚又踏进烂泥塘。悠着点吧!”(河北·石家庄)

【谚语俗语第26句】:【引虎入羊群】(惯)比喻把坏人招引来祸害百姓。

【谚语俗语第27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谚)指当官就必须为老百姓办事,不然就枉吃国家俸禄,还不如回家做点小买卖。

【谚语俗语第28句】:【看西洋景】(惯)西洋景:也叫西洋镜,旧时民间文娱活动的一种装置,许多画片左右推动,周而复始,观众从透镜中看放大的画面,画片多为西洋画。比喻去看新奇或意想不到的东西。

【谚语俗语第29句】:【八点上班九点到,九点半再睡一觉】指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作风散漫拖拉,纪律松弛。成语:无所事事。电视《实话实 说》:“人们说:八点上班九点到,九点半再睡一觉。机关于 部作风自由散漫,要设法改变。”

【谚语俗语第30句】:我做错了一道数学题,爸爸打了我一巴掌。我不高兴地说:“以后,你不要打我好不好?错了还可以改呀!”爸爸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表姐在一旁打趣说:“打是祸,骂是害,不打不骂才是爱!”(吉林·农安)

【谚语俗语第31句】:【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谚)宁愿作为美玉被击得粉碎,也不作为瓦片而被保护得完好。比喻有气节的人,宁可忠贞而死,绝不苟且偷生。 也作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宁甘玉碎,必不瓦全。

【谚语俗语第32句】:【急出来的主意,逼出来的祸】(谚)指人在急迫中容易想出应急的办法,在被逼到走投无路时容易发生祸端。

【谚语俗语第33句】:龟儿吃秤砣——铁心王八

【谚语俗语第34句】:【有上稍,没下稍】(惯)指有好的开头,没有好的结果。

【谚语俗语第35句】:【 老虎吃天,无处下爪】谓不知从何着手,或野心无法实现。 相关的:狗咬刺猬,下不了嘴。西戎《纠纷》:“可是他该说什 么呢?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呀!”

【谚语俗语第36句】:【 刀刀要见血/拉口子要见血】做事要有实效。成语:刺刀 见红。清代《L女英雄传》:“这姑娘是天生半分不认错,一 字不饶人,拉口子要见血,刨树要搜根儿的脾气。”

【谚语俗语第37句】:天平上称体重——把人看轻了

【谚语俗语第38句】:外婆看看天上的鲤鱼鳞似的云朵,又看看地上晒着的谷子,高兴地自言自语起来:“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广西·河池)

【谚语俗语第39句】:【人没伤虎心,虎没伤人意】释义:比喻互不干涉,互不侵犯。也说:“人没伤虎心,虎有伤人意”,意即你不伤害他,他倒要伤害你。例句:三藏道:“天那,天那!火起时,只该助水,怎转助风?”行者道:“你知古人云:人没伤虎心,虎没伤人意。他不弄火,我怎肯弄风”

【谚语俗语第40句】:吃饺子不吃馅——调(挑)皮

【谚语俗语第41句】:【披的人皮,做的鬼事】释义:比喻外表像人,暗地里尽做坏事。例句:“你们朝廷无道,奸贪横行,一个个披的人皮,做的鬼事,弄得民不聊生,走投无路。”

【谚语俗语第42句】:【富家一席酒,贫汉一年粮】(谚)富家豪华奢侈,一席酒筵的费用,就是够买贫穷人家一年的口粮。 指富人生活极其铺张浪费。也指贫富之间的差距惊人。

【谚语俗语第43句】:花的盛开在夏天,人的健壮在青年。

【谚语俗语第44句】:耗子扛枪——窝里横

【谚语俗语第45句】:【占鳌头】(惯)鳌头:皇宫大殿前石阶上镌刻的巨鳌的头,科举时代进土复榜时第一名(状元),要在此站立迎榜,故称中状元为占鳌头。 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也作“独占鳌头”。

【谚语俗语第46句】:【八竿子打不着】(惯)形容二者没有关系或关系十分疏远。

【谚语俗语第47句】:这天上午,我把自己写的一幅很好的毛笔字拿给爸爸看,爸爸说:“学得多,知识增多;写得多,笔下生花。”(安徽·长丰)

【谚语俗语第48句】:【半斤对八两】(惯)旧制一斤是十六两,半斤是八两。形容双方一样,不分上下。 也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谚语俗语第49句】:当干部的爸爸刚喝酒回来,又有人打电话请他吃饭。妈妈听了生气地说:“你这人,刚喝酒回来,屁股还没坐着椅子又有人请,这算啥风气!”(广西·百色)

【谚语俗语第50句】:【人要帮人,人要人帮】人需要互相帮助。传记图书:“俗话 说,人要帮人,人要人帮。千万不要做个只要人帮,却不去 帮人的自私者。”

【谚语俗语第51句】:【 正没窟窿下蛆,来了个卖藕的】藕内有孔(窟窿),藕、偶谐 音。谓偶然(碰巧)遇到了一个机会。刘彦林《春风得意》: “正没窟窿下蛆,来了个卖藕的。丁世宗顿时来了精神。”

【谚语俗语第52句】:仨钱买头老叫驴——贱货

【谚语俗语第53句】:【钢要用在刀刃上】好材料要用在关键地方。浩然《艳阳 天》:“您是最有生产经验的庄稼人哪,有钢得使在刀刃上, 这回该您使劲儿了!”

【谚语俗语第54句】:【除死无大灾】(谚)指人如果横下一条心,连死都不怕,就不怕有更大的灾祸。

【谚语俗语第55句】:小叔想把院子里的一棵小榆树往别处移栽,可不知何时移容易活,于是就去问三爷爷。三爷爷摘下帽子弹了弹尘土说:“桑栽骨朵儿槐栽芽儿,榆树栽个冰凌碴儿!”(河南·虞城)

【谚语俗语第56句】: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河南·方城)

【谚语俗语第57句】:【吃瘪子】(惯)比喻受到打击、遭到拒绝或办事严重受阻。 也作“吃瘪果子”。

【谚语俗语第58句】:【下半旗致哀】“下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当一个国家领导人逝世,或者发生重大灾难,习惯上要把国旗升起后下降到离国旗杆顶端一段距离(距杆顶三分之一处),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周恩来去世后,不仅中国下半旗致哀,就连联合国也为周总理破格下半旗。因为联合国规定只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元首下半旗。足见周总理的威望之高。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据说最早出现在1612年。一天,一艘名叫“哈兹·伊斯”号的英雄船徐徐驶进泰晤士河,它的桅杆上飘半旗,象征船员们对已故船长的敬意。该船长是在北美北部海岸探寻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不幸去世的。他在船员中的威信极高,他去世后,船员极度悲痛,便把桅杆上的旗降下一半,表示对船长的敬仰和悼念。以后许多船只沿用了这种哀悼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便流传到陆地上,后来被官方承认,并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谚语俗语第59句】:【黄梅天十八变】释义:指黄梅天气候多变。例句:黄梅天……又以其对忽睛忽雨,谚有云:“黄梅天十八变。”

【谚语俗语第60句】:【蟛蜞裹馄饨——里戳出】(歇)蟛蜞:蟹的一种,体小,可食用。戳出:蟛蜞做馄饨馅,它的壳、足等会把皮戳破。指在内部搞破坏。

【谚语俗语第61句】:【杀风景】“杀风景”一词源于民间隐语,原意是损坏美好的景色,后来用于比喻在兴高采烈的场合使人扫兴。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撰写的《杂纂》一书中曾有六个“杀风景”的例子:【第1句】:清泉濯足。在清澈晶莹的泉水中洗脚。

【第2句】:花上晒裨。在美丽的花枝上晒裤衩。

【第3句】:背山起楼。背靠山起楼,开窗看不到令人神清气爽的山色。

【第4句】:焚琴煮鹤。把琴当做木柴烧,把鹤宰了煮着来吃。

【第5句】:对花啜茶。赏花本应饮酒,但不饮酒而喝茶。李白有“花间一壶酒”的诗句。

【第6句】:松下喝道。清幽静谧的松下是歇脚小憩的理想所在,不料达官贵人驱使车骑人马吆喝而过。这是“杀风景”的典型例子,后来泛指一些扫兴和不愉快的事情。如鲁迅《致山本初枝》信:“龙华的桃花虽然已开,但警备司令部占据了那里,大杀风景,游人似乎也少了。”此例“杀风景”一词用得非常到位准确,一语双关,不愧为文学泰斗。

【谚语俗语第62句】:宣传车演节目——载歌载舞

【谚语俗语第63句】:【 将帅无能,累死千军】领导者不力,瞎指挥,下级跟着活受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有道是‘将帅无能,累死 三军 ,而在这里为将为帅的,何止是无能啊!”

【谚语俗语第64句】:【北辰三夜,无雨大怪】释义:指半夜三更北天闪电定有大雨。例句:夏秋之间,夜睛而见远电,俗谓之热闪。在南,主久睛。在北,主便雨。……北闪俗谓之北辰闪,主雨立至。谚云:“北辰三夜,无雨大怪”,言必有大风雨也。

【谚语俗语第65句】:【捧着金饭碗讨饭吃】见“拿着银碗讨饭吃”。

【谚语俗语第66句】:锻炼是灵丹,卫生是妙药。

【谚语俗语第67句】:【东庄的土地到西庄不灵】(谚)土地:土地爷,迷信称掌管一个地域的神。指东庄的土地爷只掌管东庄,到西庄便不灵验。比喻权势人物在自己这一方可以施展权势,到另外的地方便施展不开了。

【谚语俗语第68句】:【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释义: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例句: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牛茂盛看着曹老三一家人的举动,捉摸到有不测的风云。

【谚语俗语第69句】:【秤砣虽小压千斤】释义:比喻人物虽小,作用很大。例句:“你原来没眼色,认不得人。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他们相貌空大无用……咱老孙小自小,斤节。”

【谚语俗语第70句】:【屎一把,尿一把】见“一把屎一把尿”。

【谚语俗语第71句】:【打鱼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打猎的人不怕虎豹豺狼】释义:比喻不怕艰险,不畏强敌。例句:我不止一次对你说过,打鱼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打猎的人不怕虎豹豺狼。为了消灭你们这些杀人强盗。夺取革命最后胜利,我们随时都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

【谚语俗语第72句】:【山高皇帝远/天高皇帝远】地区偏远,政权管辖不到。赵 树理《孟祥英翻身》:“这地方是个山野地方,从前人们说山 高皇帝远,现在也可以说山高政府远吧,离区公所还有四五 十里。”

【谚语俗语第73句】: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就怕风大栽了跟头

【谚语俗语第74句】:【纱帽底下无穷汉】(谚)纱帽:乌纱帽,旧时官员的帽子。指只要当上官,自然就有钱。也指一人当上官,家属、亲友就都沾光发财。

【谚语俗语第75句】:火车厢里赛歌——高歌猛进

【谚语俗语第76句】:【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为北宋大臣。宋太宗要任命吕端 为宰相,有人说他“为人糊涂”,宋太宗说他“小事糊涂,大事 不糊涂”。借指能够分清大是大非,不计较小事。鲁迅《华 盖集续编》:“吕端大事不糊涂,犹言小事不妨糊涂点,这自 然很足以显示我们中国人的雅量,然而我的胃病却因此延 长了。”

【谚语俗语第77句】:【 绕过西壁碰南墙】躲避不开。《中国新十大家族》:“他没 料到他改的宾馆化名之一,恰恰是那个旅游盛地一家较有 规模的涉外宾馆的真实名称。真可谓绕过西壁碰南墙。”

【谚语俗语第78句】:罐头食品——吃得开

【谚语俗语第79句】:二叔家批下来个二胎指标。前天,二婶又生了个小妹妹。大爷不高兴地说:“唉,十个如花女,赶不上一个跛脚汉。”大奶说:“十个武大郎,比不上一个穆桂英,你是老思想!”(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80句】:我和妈妈赶集,街上有人叫我们在他家里吃饭,妈妈说了些客气话就走了。路上,我问妈妈为什么不在他家吃饭,妈妈笑着说:“小馋猫,你懂个啥?这叫‘街上人,半张脸;叫吃饭,不拿碗’。”(河南·商城)

【谚语俗语第81句】:【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言行自相矛盾,出丑。或表示悔恨。 相关的:自己打耳光。老舍《四世同堂》:“大家都说一样的 话,别你说东,他说西,打自己的嘴巴!”

【谚语俗语第82句】:我学习成绩不好,心里很着急。老师鼓励我:“日日行,不怕路千里;时时读,不怕书万卷。你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成绩总会上去的。”(河南·长垣)

【谚语俗语第83句】:灵堂上唱大戏——有哭有乐

【谚语俗语第84句】:【顺风行舟船易翻】(谚)比喻人在顺境中行事,往往多的是得意,少的是警惕,失败就很难免。

【谚语俗语第85句】:【瞎猫碰死耗子】(惯)1比喻偶然获得或事有凑巧。2比喻碰运气。 也作瞎猫撞着死老鼠。 瞎猫碰到死老鼠。 瞎猫碰见死耗子。

【谚语俗语第86句】:【打如意算盘】(惯)比喻考虑问题不顾客观情况,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谚语俗语第87句】:【冷水要人挑,热水要人烧】凡事要人去做。类似的:茶要 人烧,水要人挑。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冷水要人挑,热水 要人烧。你帮我洗碗,我咋能不谢呢?”

【谚语俗语第88句】:【欺人是祸,饶人是福】(谚)欺侮别人会招来灾祸,宽恕别人会得到好处。指待人处世,贵在宽宏厚道,最忌蛮横欺人。 也作“饶人是福,欺人是祸”。

【谚语俗语第89句】:【人老心不老】(惯)1指虽然上了年纪,但不服老。2指虽然上了年纪,心态还很年轻。

【谚语俗语第90句】:【油瓶倒了不扶】见“推倒油瓶不扶”。

【谚语俗语第91句】:玻璃娃娃——明白人

【谚语俗语第92句】:【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谚)比喻凡事跟在别人后边学样,不如自己去开拓创新。

【谚语俗语第93句】:【宁挑千斤担,不抱肉疙瘩】(谚)肉疙瘩:对婴儿的戏称。宁肯肩挑千斤重担,也不愿在怀里抱个婴孩。指抱着不会立不会走的婴孩是最费力的。

【谚语俗语第94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在给老人或长辈祝寿时,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作为祝词。它作为完整的一句话最早出自明代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可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两句话原本并不在一起使用。先说“寿比南山”。南山之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大致意思是说,如同上弦的月亮,好比初升的太阳,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塌陷落。因为《诗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知名的经典,好多成语典出《诗经》,《诗经》被称为典故的摇篮。 “寿比南山”源出于此,应十分确定。再说“福如东海”。比喻福气像东海那样浩大,一望无际,永无尽时。此是泛指东方的海。祝词中借用“东海”,就是祝愿老人或长辈富足、长寿,福气像东海那样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到了明代,人们才把“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连起来用,自有道理,寿长福大,才为幸福,缺一不可。

【谚语俗语第95句】:【背靠背】(惯)指不当着有关人员的面检举揭发问题或提出批评意见。

【谚语俗语第96句】:地球安把——大梨一个(大梨:吹牛或指吹牛的人)

【谚语俗语第97句】:妈妈让我下地干活,我谎称自己肚子痛,让姐姐去。姐姐看透了我的鬼把戏,说我是“锥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河北·巨鹿)

【谚语俗语第98句】:下棋不语,落子不悔。

【谚语俗语第99句】:【 老和尚瞧嫁妆,下辈子见】指没有用,没有可能,没有希 望。老舍《赵子曰》:“照你现在这样无精打采的,半死不活 的,而想去谋事,那叫老和尚看嫁妆,下辈子见吧!”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115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