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朋友圈经典歇后语,值得你反复品读!

【谚语俗语第1句】:老师正在讲故事,我先是发现小刚没坐正,举手告诉了老师。接着我又发现小风在抓痒,正要举手,老师说:“你呀!真是一只多管闲事的老母鸡,孵了鸡蛋还要孵鸭蛋。”(浙江·绍兴)

【谚语俗语第2句】:【猜枚的吊谎——两手都脱空】(歇)猜枚:古代饮酒时助兴的一种游戏,取钱币、棋子、瓜子、莲子等小物件,握在手中让人猜测单双、数目或颜色,猜中为胜,不中的罚酒。吊谎:撒谎,这里指弄手脚,捣鬼。本指两手空空让人猜,转指空的,什么也没有。

【谚语俗语第3句】:【远路无轻担】见“百步无轻担”。

【谚语俗语第4句】:【说出话来,落地有声】说话有分量,有价值,顶用。浩然 《艳阳天》:“年轻人的话,句句都是实实在在,落地有声,连 福听了都愣愣地没话可说。”

【谚语俗语第5句】:我拿起一捆菜,嫌上边的水太多,小商贩说:“你小孩子家懂个啥?卖菜的不洒水,买菜的噘着嘴。”(河北·冀州)

【谚语俗语第6句】:【癞蛤蟆吃苍蝇——将供嘴】(歇)将:方言,刚。指收入有限,刚够吃饭。

【谚语俗语第7句】:鞭打千里驹——快马加鞭

【谚语俗语第8句】:【公门里面好修行】在官府任职,有条件行善做好事。或 说:身在公门好修行。清代《儒林外史》:“自古道:公门里好 修行。你们服侍太爷,凡事不可坏了太爷的清名,也要各人 保得各人的身家性命。”

【谚语俗语第9句】: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谚语俗语第10句】: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

【谚语俗语第11句】:某人花起钱来总欠思量,常欠人家的账。他媳妇说:“你是有钱使劲花,没钱把账拉;先花下窟窿,有了钱再去填送。”(山东·临沂)

【谚语俗语第12句】:【老鼠尾巴熬汤——油水不大】(歇)油水:本指所含的脂肪质,转喻可以利己的好处。比喻可赚的钱不多,或可拿出的财物不多。 也作老鼠尾巴熬汤——没什么油水。 老鼠尾巴——没有多大油水。

【谚语俗语第13句】:【三寸金莲】“三寸金莲”特指女人被缠残了的小脚。此等残缺之“美”,为汉文化所独有。新中国成立后提出解放妇女、男女平等,废除妇女缠足之陋习。女子缠足之风始于南唐。公元916年,南唐后主李煜称帝后,令宫嫔窅(ya。)娘以布缠足,呈新月状(亦称莲花状)。因其足骨已残,故较常人之脚小得多,故其足始称“三寸金莲”。陶宗仪《辍耕录·缠足》:“李后主宫嫔窗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做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窅娘就成了女子缠足的第一人。在帝王倡导下,“由是人皆效之”,遂形成了这种华夏独有的以病态为美的畸形审美习俗。到了宋朝以后,女子才较普遍地有了“三寸金莲”。清入主中原后,因满族妇女无缠足的陋习,故而康熙帝曾下过禁止妇女缠足的诏书。但在强制程度上,较“留发不留头”和缓些,故而收效甚微,汉族妇女还是照缠不误。辛亥革命后,这一陋习才逐渐废除,彻底根除则是在新中国建国之后。

【谚语俗语第14句】:【慢工出细活】(谚)指工匠活做得慢而精细,成品自然精美。也指凡事循序渐进,不急功近利,事情就会办得完满周到。 也作“慢工出细货”。

【谚语俗语第15句】:【朝内无奸,干戈不动】(谚)奸:奸佞。干戈:古代兵器,代指战争。 朝廷内部没有奸党,就不会引起事端,发生战争。指奸贼是祸乱之根。

【谚语俗语第16句】:水库开闸——滔滔不绝

【谚语俗语第17句】:蝉不叫蝉——知了

【谚语俗语第18句】:【种火又长,拄门又短】(惯)种火:引火。拄门:顶门。用来生火嫌长,用作顶门棍又嫌短。形容人或物不成材料,没有用。

【谚语俗语第19句】:【以心度心,间不容针】(谚)间不容针:空隙之小容不下一根针。指以自己的心理来推测他人的心理,将心比心,就不会有多大的偏差。

【谚语俗语第20句】:【公鸡抱窝,母鸡打鸣】(惯)抱窝:孵小鸡。比喻男人做女人的事,女人做男人的事,作用颠倒了。

【谚语俗语第21句】:【哄堂大笑】“哄堂大笑”源自唐代。据唐代赵磷《因话录》所载,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其中由台院一位御史专管杂事,称作“杂端”。凡是公堂食饭,大家都不准谈笑,犹如僧人斋饭一样,是为有修养。但有时杂端实在憋不住而大笑,这在当时称之为“烘(哄)堂”。由此可见,此记载“烘(哄)堂”只限于官吏食饭的公堂。到了宋代,烘(哄)堂的场合扩大。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载:“冯阳、和相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日:‘九百’。和性偏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日:‘此亦九百’。于是烘(哄)堂大笑。”自此,凡人多的地方有人发端引起众人大笑,皆可日哄堂大笑。

【谚语俗语第22句】:【牛耕田,马吃谷】(惯)谷:谷物。 受累的不享福,享福的不受累。比喻分配不公。 也作“牛耕田.马食谷”。

【谚语俗语第23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各随其便;奈何不得;你管不着;随他的便;有什么办法

【谚语俗语第24句】:出须的萝卜——肚子空

【谚语俗语第25句】:飞机上开会——高谈阔论

【谚语俗语第26句】:芥子壳——打不出油来

【谚语俗语第27句】:【破罐子破摔】摔电是破,不摔也是破。谓反正好不了,不 值得爱惜。成语:自暴自弃。周立波《暴风骤雨》:“娘们走 道以后,好些年来,他自轻自贱,成了习惯,破罐子破摔,不 想学好了。”

【谚语俗语第28句】:我和妈妈在街上看到一张布告,上面说母女俩合伙诈骗被判了刑。妈妈感慨地说:“啥大人养啥孩儿,啥蒜结个啥蒜薹儿。”(河南·汤阴)

【谚语俗语第29句】:【 见过鬼怕黑受过挫折,老有顾虑。】成语:心有余悸。陈 残云《香飘四季》:“是呀,见过鬼怕黑,你便断了这条心吧。”

【谚语俗语第30句】:【 打入十八层地狱】佛教认为人死后要下地狱受罪。指受 重罚。相关的:打入冷官。姚雪垠《李自成》:“要是真有地 狱,哼,他死后就该打入十八层地狱!”

【谚语俗语第31句】:【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官尚且如此,贪官就更为严 重。反映封建社会官吏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的罪行。 三年,也说:一任。清代《儒林外史》:“王太守笑道:可见三 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今也不甚确了。”

【谚语俗语第32句】:【 熬过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取经,经过八十一难,事见《西游 记》。指经受了艰苦的磨练。成语:历尽艰险。《北京日报》 (1987,12,25):“但是,全面核裁军还有九九八十一难,争取 世界和平的道路还是崎岖的。”

【谚语俗语第33句】:【口服千句,不如心应一声】(谚)口服:口头上表示信服。指口服远比不上心服。

【谚语俗语第34句】:【天不打吃饭人】(谚)老天不在人吃饭时惩处人。指不管怎样,总得让人吃饱饭。

【谚语俗语第35句】:头顶橄榄核,脚踩西瓜皮——又奸(尖)又猾(滑)

【谚语俗语第36句】:【红玫瑰】“红玫瑰”象征着爱情,这是从何说起呢?在,希腊传说中,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蒂爱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有一天,阿多尼斯外出打猎被野猪咬伤。阿芙罗狄蒂闻讯后,急忙赶来,当她奔向奄奄一息的阿多尼斯时,白玫瑰的刺把女神的脚刺伤了,殷红的鲜血滴落在土地上。后来,在女神鲜血滴落的地方,长出了一片鲜艳的红玫瑰。后来,人们便用红玫瑰来象征爱情了。

【谚语俗语第37句】:船到码头车到站——停止不前

【谚语俗语第38句】:袁世凯做皇帝——梦不长:短命货;好景不长

【谚语俗语第39句】:【瘦驴屙硬屎】(惯)比喻内里软弱、空虚,却偏要装得很有实力、很厉害。

【谚语俗语第40句】:爸爸正讲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可讲到动人处,却突然不讲了。妈妈说:“怎么不讲了?嘴上贴封条了?”爸爸还是故意卖关子。“好,不说就留在肚里沤粪吧!你再想说,我还不听呢!”(河北·青县)

【谚语俗语第41句】:【烦恼不寻人,人自寻烦恼】(谚)烦闷苦恼并没有找上门来,都是人自寻自找的。指一切烦恼都是人自身行为造成的,不必推向客观。

【谚语俗语第42句】:【贩古董的——识货】(歇)指有识别真假好坏的眼力。

【谚语俗语第43句】:【深山出俊鹞,十字街头出饿殍】(谚)鹞(ya。):-种猛禽,捕食鼠类等。殍(pia。):饿死倒地的尸体。 深山野林里会出俊美的人才,繁华闹市里会有无力生存的人。指人才不择地而生。 也作深山出俊鸟。 深林出俊鸟,山沟出凤凰。 深山出俊鸟,大海出珍奇。

【谚语俗语第44句】:【耍骨头】(惯)1指故意调皮捣蛋。 2指开玩笑。3指表示亲热。

【谚语俗语第45句】:妹妹吃馒头时,吃半块扔半块,妈妈心疼地说:“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似燕衔泥。你从小要养成节约的习惯啊!”(山东·夏津)

【谚语俗语第46句】:背集市摆摊子——外行

【谚语俗语第47句】:【对待失意人,别说得意事】(谚)面对事不遂心或者倒运的人,不要谈说称心如意的事。指说话要看对象,不要触及别人的痛处,惹人生厌。

【谚语俗语第48句】:【呼蛇容易遗蛇难】(谚)旧时民间传说,有术士能用咒语聚蛇遣蛇,一旦咒语失灵,蛇来不走,术士受害。比喻人招惹是非容易,排解是非却难。

【谚语俗语第49句】:【 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过分,反而害了自己。成语:弄巧 成拙。王蒙《失态的季节》:“我们当时就议论,钱文前途是 远大的,只是方向的问题,方向对了,当然愈聪明愈好了,方 向不对,那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谚语俗语第50句】:【趋名者于朝,趋利者于市】(谚)趋:追求。要想争名,那就到朝中去当官;要想夺利,那就到市场去贸易。指要争名利,就要找对获取名利的场所。

【谚语俗语第51句】:【属蚂蚱的——不按着不屙屎】(歇)蚂蚱:蝗虫。比喻不采取强硬手段就不接受指令。常含责骂意。

【谚语俗语第52句】:【砍的比旋的圆】(惯)旋:旋转着切削。一般砍的不会比旋的圆。 比喻事情违背常理。

【谚语俗语第53句】:小王想与他们厂的一个女青年交朋友,可约过女青年几次,人家都说不得闲,小王很是生气。妈妈说:“有好汉没好妻,赖汉娶了个花颜妻。这就叫人对脾气客对货,老牛对住麦秸垛。”(河南·辉县)

【谚语俗语第54句】:小兰穿不好毛衣,直怨妈妈织得不合身。妈妈听了,走过来三拉两拽就给她穿好了。小兰照照镜子,高兴得直笑。妈妈说:“你这笨妮子,是手不溜怨袄袖,袄袖长怨你娘啊!”(河南·鹤壁)

【谚语俗语第55句】:【管天管地,管不着拉屎放屁】(谚)指不论权力多大,职位多高,也管不得人们的生活细事。

【谚语俗语第56句】:李明在做数学作业时,该写单位的没有写,不需写单位的却写上了。老师说:“你是正当不当,豆腐里面放姜。”(江西·萍乡)

【谚语俗语第57句】:清明前,奶奶拿着瓜种和豆种到菜地去种。奶奶一边种一边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58句】:【无钱吃酒,妒人面赤】(谚)自己没钱买不起酒喝,却嫉妒别人脸面发红。借指人自身无能.却往往对别人多疑善妒。

【谚语俗语第59句】:【糟糠之妻】“糟糠之妻”比喻共患难的妻子。并非一传统相声中将“糟糠之妻”说成是如同糟糠一样的妻子。 “糟糠之妻”出自《后汉书·宋弘传》,据载:“(光武帝)谓弘日:‘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日:‘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说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与他的大臣宋弘之间的一段对话。当时,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丈夫去世,刘秀希望她在满朝文武大臣之中再物色一位合适的丈夫,结束寡居生活。湖阳公主心仪宋弘,认为“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就请刘秀代为牵线。宋弘是光武朝的名臣,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上直言敢谏。先后为汉室推荐和选拔贤能之士三十多人,其中有官居相位的。虽然深得光武帝的信任和器重,但他并未因此而骄逸。难怪湖阳公主看中这样一位品行公正的大臣。可刘秀也不好挑明了直说,就委婉地向宋弘试探“贵易交,富易妻”的反应。宋弘听出了弦外之音,婉拒以“糟糠之妻不下堂”,保全了大家的面子。“糟糠”是指谷皮等粗劣的食物,贫者常以此充饥。“糟糠之妻不下堂”是说贫贱时一起吃糠菜、共患难的妻子不可遗弃。从此,后世就将共患难的妻子直接称为“糟糠”了。

【谚语俗语第60句】:【正瞌睡,来了个枕头】见“瞌睡给了个枕头”。

【谚语俗语第61句】:守株待兔——白等;万不得一(已)

【谚语俗语第62句】:星期天,我和妈妈上街。街道两旁停着很多自行车,我尽往车堆里钻。妈妈说:“你真是驴往窄处走。”(陕西·陇县)

【谚语俗语第63句】:【眼/羊死不闭眼。】成语:死不瞑目。老舍《骆驼祥子》:“这玩 艺一成家,连大带小,好几口儿,死了也不闭眼!你说是不 是?”

【谚语俗语第64句】:杀鸡给猴子看——惩一儆百

【谚语俗语第65句】:【属核桃仁的——不敲不出来】见“核桃里的肉——不敲不出来”。

【谚语俗语第66句】:【侃大山】《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有这样的解说:“侃大山指没有中心话题、无意义、无目的、漫无边际地闲聊,北京俗语又叫‘砍大山’。”接着词典往下说,四川人叫“摆龙门阵”,东北人叫“白话儿”,还有些地方索性叫“神吹”或“聊大天儿”。 “侃大山”源自北京,也称“砍大山”,是北京土话,20世纪70~80年代期间在北京青少年中成为流行语。1988年,有位学者和他的研究生对北京青少年(14~25岁)流行语作调查,当问到不少调查对象:“为什么叫.砍大山’?什么意思?”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就是那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瞎砍呗!”砍,本义用刀、斧等劈、斩,组成“砍大山”后才不用刀、斧,而用嘴“瞎砍”“瞎扯”。 “侃大山”这一词汇也不是毫无根据随便来的,“侃”在古代已具备说的意思。在先秦时代,“侃侃”是个形容词,如《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形容说话人的样子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到了元代,“侃”字开始单独作动词“说话”使用。如“你那隔墙酬和都胡侃,证果的是今番这一简”(《西厢记》三本二折);“拌几个知交撒顽,寻一回渔樵调侃”(《送车文卿归隐》)。其中“胡侃”、“调侃”都是指说话不着边际。由于“侃”和“砍”谐音,所以两字可以换用。

【谚语俗语第67句】:【苦日难熬,欢时易过】(谚)偏指人在贪欢娱乐之中常会感到时光过得太快。 也作“苦日难挨,乐时易过”。

【谚语俗语第68句】:我的同学小明学习很用功,而我却整天贪玩。爸爸批评我说:“你真是人家发财,你发愣!”(江苏·阜宁)

【谚语俗语第69句】:【老子英雄儿好汉】父子两代都是英雄。又指父亲是英 雄,儿子必然是好汉。表示血统高贵,或职业相承。梁斌 《红旗谱》:“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你和你们老人家精神 头儿一模一样。”

【谚语俗语第70句】:【人情大如天】俗语“人情大如天”,一般作贬义,其含义多为办事不讲原则,只讲私人关系。这句俗语的来源有一段故事。清代有一童生,天资聪慧,但累试不中,因为他家境贫寒,没有礼物送给主考官。又一年童生本来考试成绩优异,主考大人见他又是两手空空,便将他的考卷扔在一边,并手批一联奚落他:上钩为老,下钩可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童生想:只因我没钱送礼,就屡试不中,还出联嘲讽我,实在欺人太甚,当即对了下联: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如天。童生书完,弃笔返回故里,从此闭门读书,再不应试。古今仕途上,有多少英才因人情不到受阻。

【谚语俗语第71句】:【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借东西要守信用。明代《西游记》: “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谚语俗语第72句】:小文的婚事吹了,几位婶子正酝酿着给他介绍新对象。郭大娘胸有成竹地说:“撇不下,放心。只要有那个灰盆儿,还怕没驴来打滚儿?”(注:“灰盆”,表层土壤干燥松软,驴子经常打滚的地方。)(河南·西平)

【谚语俗语第73句】:【大风刮不多时,大雨下不多时】(谚)指狂风暴雨来势猛烈,但不会持续多久。也借指特殊情况只是暂时的。

【谚语俗语第74句】:【危难见人心】(谚)在危急艰难之中,最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指人心难测,只有在危难关头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识别人心的善恶真伪。 也作“危难关头见人心”。

【谚语俗语第75句】:【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谚)朝:朝廷,泛指官场。旧指争夺名誉地位,要在官场;争夺财富利润,要在商场。

【谚语俗语第76句】:【武大郎服毒——吃也得死,不吃也得死】(歇)《水浒传》第二十五回描写,武大郎被妻子潘金莲、奸夫西门庆和王婆合谋吃了砒霜而死。 指无论如何也难逃一死。

【谚语俗语第77句】:菜篮子装泥鳅——爬的爬,溜的溜

【谚语俗语第78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释义:比喻还有本事更高的人。例句:地球人无能为力的事,竟由f也f门—语道破。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谚语俗语第79句】:【常走夜路,总会碰见鬼】做不正当的事情,必然要倒霉。 《中国新十大家族》:“在他看来很偶然地‘翻车’,其实是很 必然的。俗话说,常走夜路,总会碰见鬼,翻车是迟早的 事。”

【谚语俗语第80句】:【肩膀头子扛着一张嘴】(惯)指只知道吃。

【谚语俗语第81句】:【话里有文章】(惯)指话语里含有其他的意思。

【谚语俗语第82句】:【山雨欲来风满楼】释义:山雨到来之前,满楼都是呼啸的大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一派紧张情势。这是许浑《咸阳城东楼》诗句。例句: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好像解放军解放石家庄的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

【谚语俗语第83句】:【不以成败论英雄】释义:不以成功或失败来评论英雄人物的得失。例句:“梵梵,古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我最佩服越王勾践,当了夫差的阶下囚,仍不失其志,卧薪尝胆,终成复国之大业。”

【谚语俗语第84句】:【蒙在鼓里】(惯)比喻受蒙蔽,不明真相。 也作蒙在鼓肚里。 蒙到鼓里边。

【谚语俗语第85句】:好肉上贴膏药——自找麻烦

【谚语俗语第86句】:麻媳妇拜见歪嘴婆——对丑

【谚语俗语第87句】:【错公穿了错婆鞋——错上加错】(歇)指原有的错误尚未改正,又犯了新错误。

【谚语俗语第88句】:锅炉里的水——沸腾起来

【谚语俗语第89句】:鸡蛋炒鸭蛋——浑蛋

【谚语俗语第90句】:【地球照样转】一切事情照样进行,没有什么妨碍。海外 陈若曦《二胡》:“走了他们,没有人在意,地球照样转。”

【谚语俗语第91句】:【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荆棺】湖南省泪罗江一带曾流传“九 子不能葬父”的故事。借指人多办事互相推委不负责任,一 个人无法推委,倒可以办成。荆棺,也说:金头。台湾《明 报》(1982,6,25):“她一点眼泪也不流,马上到城里打造了 半个金头安在父亲的头上,使父亲能够全尸入殓。事情办 好了,她才放声大哭……这叫做‘九子不葬父,一女打金 头’。”

【谚语俗语第92句】:扳不倒儿盖被窝——个儿小被(辈)儿大

【谚语俗语第93句】:每次写作业的时候,我总要请爸爸帮我想问题。外婆说:“刀子不磨要钝,脑袋不用要笨,自己的作业应该自己完成。”(四川·广元)

【谚语俗语第94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释义:比喻人人痛恨,群起而攻。例句:现在不同了,满鞑子已经摇摇欲坠。尤其从铁路风潮发生,就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谚语俗语第95句】:【好物难全,红罗尺短】(谚)红罗:红色绫罗。指美好的人或事物,总是难以长久完美,就像红色绫罗不可多得一样。

【谚语俗语第96句】:【脚下自有千条道,何必要走独木桥】表示有很多办法、道路 可供选择。电影《红色娘子军》:“看来这椰林寨,地,不是安 全可靠之地;人,并非合作共事之人;成大业,脚下自有千条 道,我何必要走南府这独木桥。”

【谚语俗语第97句】:【冬吃萝卜夏吃姜】(谚)萝卜:有帮助消化功能的蔬菜。姜:生姜,有开胃暖胃的功能。指冬季多吃萝卜,夏季多吃生姜,有助于身体健康。 也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郎中开药方。郎中:中医医生。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烧香:拜神上香,祈求保佑。

【谚语俗语第98句】:【哪只山羊不吃柳】(谚)山羊性爱吃柳树枝叶。比喻行为不检点的男子,总爱和女人在一起厮混。

【谚语俗语第99句】:【地生架不住人熟】(谚)地理环境再生疏也没关系,只要有熟人,啥事都好办。指要办好事情,有熟人相助是一个重要条件。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116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