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静禅悟》
【佛语禅语第1句】:【最有禅意的句子】有毅力、勇敢,坎坷的道路也能走到平坦。
【佛语禅语第2句】:佛心没有远近,人的愿望也没有大小。只要心诚意正,即可达到宏愿。
【佛语禅语第3句】:【佛语禅话】知足、感恩,植福因;善解、包容,消旧业。
【佛语禅语第4句】:真正贫穷的不是那些所拥甚微的人,而是那些渴望更多的人。
【佛语禅语第5句】:但是,真正让我更透彻了解了凡先生,还是从读《了凡四训》开始。
【佛语禅语第6句】:一切按照因缘果报的规律,这样才能够自由,也才能自在。
【佛语禅语第7句】:唯有“终身奉道,以报师恩”,才是真正尊师重道、修身立德的要法。
【佛语禅语第8句】:不怒如地,不动如山。真人无垢,生死世绝。《法句经》卷上,罗汉品
【佛语禅语第9句】:【佛语禅话】大爱人间除苦难,慈悲济世得欢喜。
【佛语禅语第10句】: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够忍而无忍,才会觉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
【佛语禅语第11句】:世间事要做得圆融并不容易,没有历经逆境的事,不值得作为我们人生的灯塔。
【佛语禅语第12句】:能将“辛苦”视如“幸福”,就能甘愿而不会累倒。
【佛语禅语第13句】:树立个人正直、勤劳、诚信、敦厚、善良、合群等良好形象,令人信赖。
【佛语禅语第14句】:【心有烦恼不得乐】 无法去除内心的烦恼,纵然遍游世界,也得不到快乐。
【佛语禅语第15句】:有包容才有和谐,有和谐才有温暖,有温暖才有利于一个人的进步。
【佛语禅语第16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行善者得快乐,造恶者受苦难。
【佛语禅语第17句】:【佛语禅话】鼓励善行,在于唤起人人清净的爱心。
【佛语禅语第18句】:“物”是物欲,是对于物质上生起种种贪求的欲望,即五欲六尘。
【佛语禅语第19句】:只相遇一次的人,那叫有缘无分;只相遇两次的人,那叫情深缘浅。
【佛语禅语第20句】:【天天禅语】能升华人格的,不是威权,而是爱心的关怀。
【佛语禅语第21句】:随国俗法,莫是莫非。《中阿含经》卷四十三,《拘楼瘦无诤经》
【佛语禅语第22句】:他人老大,自己老二。(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23句】:【佛心禅语】 问:“如何是无相?”师日:“山青水绿。”——《渌清禅师》
【佛语禅语第24句】:【最有禅意的句子】真正的法喜,是做了之后的欢喜。
【佛语禅语第25句】:万物为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奈何乐此!《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佛语禅语第26句】:有一天,精舍来了一位很年轻的小姐。她的精神看
【佛语禅语第27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心诚、行正,就能受人肯定信任。
【佛语禅语第28句】: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
【佛语禅语第29句】:【佛心禅语】 佛日:“父母恩德,无量无边。”
【佛语禅语第30句】: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31句】:【天天禅语】修行不只有耐力,还要耐怨,才会圆满人格。
【佛语禅语第32句】:人生若能时时培养原谅人的心怀,就会时时快乐、时时欢喜、时时幸福。
【佛语禅语第33句】: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佛语禅语第34句】:在任何情况下,不分别、不攀缘。一念不生,六根就不会被六尘所染污。
【佛语禅语第35句】: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36句】:【最有禅意的句子】心有满满的爱,能化解仇恨与敌对。
【佛语禅语第37句】:一心住三昧,无量劫不动。《华严经》卷六十九,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38句】:【佛心禅语】 拥有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佛语禅语第39句】: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佛语禅语第40句】:【天天禅语】“经”不只是口念,而是用双手做、双脚走,为世间疾苦付出。
【佛语禅语第41句】:【天天禅语】有爱心就有福气、毅力,才有智慧。
【佛语禅语第42句】:人生若能被人需要,能拥有一分功能为人付出,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43句】:夫妻是伦理的关系,不是“论理”的关系。(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44句】:【天天禅语】只要甘愿、乐观,人生没有过不去的苦。
【佛语禅语第45句】:依于一实理,演说诸法相。《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
【佛语禅语第46句】:须置身千古圣贤之列,不屑为随波逐浪之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一
【佛语禅语第47句】:充满疑虑的人,既怀疑自己的能力,也不肯信任他人。
【佛语禅语第48句】:【物质与爱欲】“爱”要适度、不偏不倚、不极端,才不会产生怨恨心。
【佛语禅语第49句】:【天天禅语】心能知足,不会彼此怀疑;心存感恩,则能以爱相待。
【佛语禅语第50句】:【天天禅语】人生纵遇坎坷也要向前走,才会接近目标。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宗的自由是有约束的自由,是需要遵循戒律的自由。
【佛语禅语第52句】:慈心观众生,如母念一子,于仇不追恶,更生怜悯心。《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53句】:不可虐待劳工,不可剥削劳力,应该给予劳力公平合理的待遇。
【佛语禅语第54句】: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55句】:想拥有,是因为占有欲在作怪,如果舍得放弃,就不会如此痛苦了。
【佛语禅语第56句】:善知识者,则是如来。《华严经》卷六十八,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57句】: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转有经》
【佛语禅语第58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笑容、柔软、体贴、付出,是爱的表达。
【佛语禅语第59句】:过去宿业所带来的业障,如能以欢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业轻受。
【佛语禅语第60句】:于一切佛生慈父想,于一切如来生无二想。《华严经》卷五十三,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61句】:佛六根互用,用的是心。佛彻证唯心,故能六根互用。
【佛语禅语第62句】:【天天禅语】凡夫难免有缺点,若能勇于改过,必得完美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63句】:既定的方向是对的,就要大步向前迈进,做就对了。
【佛语禅语第64句】:世及出世见,一切皆超越。《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佛语禅语第65句】:施比受更有福。真正的快乐,是施舍出去后的那分清净、安详与喜悦。
【佛语禅语第66句】:【佛语禅话】省钱是美德,用钱用得有意义是功德。
【佛语禅语第67句】:【佛语禅话】遇事,若能平心面对,很快就会度过。
【佛语禅语第68句】:非但以多闻,能人如来法。《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69句】:如果我们平时没有积累足够的善缘,还会有柳暗花明的机遇吗?
【佛语禅语第70句】:老来有“三好”:经验丰富好、健康长寿好、走入社会当志工更好。
【佛语禅语第71句】:你一定要了解禅的思想,才有办法彻底的去了解净土的思想,否则很困难。
【佛语禅语第72句】:境能转心,心也能转境。眼里有沙三界窄,心中无私一床宽。
【佛语禅语第73句】:诵持佛名故,超亿千万劫,一切诸烦恼,疾得成菩提。《八佛名号经》
【佛语禅语第74句】:是非当教育,赞美作警惕;嫌弃当反省,错误作经验。
【佛语禅语第75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没有苦,就无法体悟乐的真谛,重要的是如何转苦为乐。
【佛语禅语第76句】:社会需要爱,人人需要爱;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77句】: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培养来的才是真的。
【佛语禅语第78句】: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浓,则苦得喝不下。世间的情爱也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79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六祖坛经·般若品》
【佛语禅语第80句】:我的法是用来渡过生死之海,不是被执着不放的。《中部》134经佛言
【佛语禅语第81句】:敏感的心留给美好,愚痴的心应对龌龊。对世如对镜,人人即我,我即人人。
【佛语禅语第82句】:【佛心禅语】 切记,愤怒是毒药,宽容是良药。
【佛语禅语第83句】: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毁戒亦如是,不得生天人。《四分律比丘戒本》
【佛语禅语第84句】:早晨是高高飘扬的希望旗帜,早晨是响彻云天的生命号角。
【佛语禅语第85句】:【天天禅语】人起一念善,造一分福,可以汇聚为福气,消弭灾殃。
【佛语禅语第86句】:因果福报,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果,今世做者是。
【佛语禅语第87句】:用志愿的精神从事专业工作,就会很愉快也很有价值。
【佛语禅语第88句】:当你总是慨叹孤身一人时,你是否想过,这世上有另外的一半正在某处等着你?
【佛语禅语第89句】:受嫉恨时以慈对待,有毁谤时感念其德。(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90句】:一切饿鬼,皆为悭贪嫉妒因缘,生于彼处。《正法念处经》卷十六,饿鬼品
【佛语禅语第91句】:【能行、能舍、能为】 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者,才能修成正果。
【佛语禅语第92句】:如果我们不是以全然的自我存在,并真实处于当下的话,我们就会错失一切。
【佛语禅语第93句】:【佛心禅语】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名利和感情,而是慈悲和智慧。
【佛语禅语第94句】:【天天禅语】造福人间、庇护地球,都需从自己做起。
【佛语禅语第95句】:滴水成河——将一滴滴的雨水集合起来,就可形成一条河。
【佛语禅语第96句】:【天天禅语】“忍而无忍”是真修行;“忍无可忍”而以牙还牙是凡夫。
【佛语禅语第97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从做中得欢喜,慧从善解得自在。
【佛语禅语第98句】:【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问】:岸是何?苦海又是何?
【佛语禅语第99句】:只要内心净化,当下就是佛国净土。(当代)星云《佛光教科书-佛光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