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俗语经典歇后语,精辟入心!
【歇后语第1句】:【聋子放炮仗——散了】(歇)炮仗:爆竹。聋子听不见炮仗声,只看见炮仗爆炸时炸散了。散:本读san,转读san。指散伙了。 也作“聋子放炮竹——散伙”。
【歇后语第2句】:强扭的瓜儿——不甜
【歇后语第3句】:【讨野火】(惯)骂人我麻烦。
【歇后语第4句】:邻居阿刘整日游手好闲,除了玩牌就是赌博。他的两个十多岁的儿子也学会了赌钱。奶奶看不惯,劝说又无效,于是生气地说:“唉,真是龙生一子定乾坤,猪生一窝拱墙根。”(山东·单县)
【歇后语第5句】:【二则二,一则一】见“一是一.二是二”。
【歇后语第6句】:吃罢中饭睡一觉,健健康康活到老。
【歇后语第7句】:【井水不犯河水】(谚)井水和河水两不沟通,彼此毫不相犯。借指人各执其事,各行其道,彼此不相关联。 也作井水河水两不犯。 河水犯不到井水。
【歇后语第8句】:【棒打不回头】(惯)形容人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歇后语第9句】:【吃拳何似打拳时】(谚)出拳打人虽然痛快一时,遭人拳打却是痛苦的。指出拳打人时要想到遭人拳打的苦痛,自己克制自己。
【歇后语第10句】:【近山雨多,沿海风多】释义:山区雨水多,沿海—带大风多。比喻各有特点,应区别对待。例句:田永怀也直摇头:“近山雨多,沿海风多,可这个鬼地方怎么这么多雾?简直像个迷魂阵。看着都叫人心里发闷,航行就更难了。”
【歇后语第11句】:【豆腐掉到灰窝里——吹不得,打不得】(歇)形容事情难办,轻不得,重不得。 也作豆腐掉在灰窝——吹掸不得。 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
【歇后语第12句】:大街得讯小街传——道听途说
【歇后语第13句】:【西红柿】“西红柿”是人们非常喜欢吃的一种外来蔬菜。那么,外来蔬菜多了,为何单探西红柿之源呢?因为西红柿有个典故。国外传人的东西,一般用“胡、番、西、洋”来表述,并与国产相区别。 “西红柿”最初叫“番茄”,现在还有“番茄酱”美食。顾名思义,它来自番邦,大约在明代时传人中国。最初称为“番柿”,后来又叫“西红柿”,因为它的形状酷似柿子,颜色是红的,来自西洋的缘故。据记载,它的老家在南美洲秘鲁的丛林幽谷之中,它的枝叶上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所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有毒植物,艳丽的果实竞无人敢吃。当地印第安人认为只有狼才敢吃它,于是给它取名为“狼桃”,警示人们不要误食。直到十七世纪有个法国画家先写下了遗嘱,然后冒死吃了一只“狼桃”。他虽然尝到了酸甜可口的美味,但想到种种可怕的传说,仍躺在床上心惊肉跳,等候死神的降临。过了大半天,他仍旧活着,便立即爬起来把遗嘱烧掉,兴冲冲地出门告诉亲友们,“狼桃”无毒可以吃,且味道美极了。这一举动不亚于鲁迅笔下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这件事广泛传开,许多科学家对番茄进行研究,证明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果实。从此,番茄风行全球。
【歇后语第14句】:【言语传情不如手】(谚)用手指弹奏出的音乐,比语言更能传达丰富的感情。指演奏器乐最能传情。
【歇后语第15句】:【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惯)使大的矛盾化为小矛盾,小的矛盾得到解决。指折中调解,息事宁人。 也作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歇后语第16句】:【船到江心补漏迟】(谚)漏船行到江心才去修补,已经无济于事。借指凡事必须预先防范,已经造成的错误临时补救便来不及。 也作船到江心补漏迟,悬崖勒马才收骑。 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马到崖头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歇后语第17句】:【破磨对瘸驴】见“瘸驴配破磨”。
【歇后语第18句】:【百人百条心,千人千个样】(谚)指人各有自己的思想、行为与性格,各不相同,这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相貌一样。
【歇后语第19句】:【受人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见“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歇后语第20句】:【塔尖上亮相——高姿态】(歇)亮相:戏曲演员上下场或一节舞蹈、武打完毕后,为突出角色精神状态而做的塑像式姿势。本指在高处摆出某种姿势,转指人在处理问题时站得高,态度宽容。
【歇后语第21句】:【要暖粗布衣,要好自小妻】(谚)粗布衣最暖和,结发妻最恩爱。指结发夫妻感情最深,知热知冷,体贴入微。
【歇后语第22句】:【老鼠没有不偷油的】释义:比喻人没有不贪便宜的。例句:等到当家的回来,生米已经煮成了熟粥,看他还能怎样,老鼠还有不偷油的?猫还有不贪腥的?人还有不爱财爱物的?
【歇后语第23句】:【价一不择主】(谚)商家一旦就某一商品与买家议定了价格,就不应该为了图利而弃信,将此商品卖与其他出价更高的买家。指买卖要讲信誉。
【歇后语第24句】:【官不威风牙威风】释义:爪牙仗势欺人,更可恶。例句:七郎在京都,一向撒没有名,一旦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投靠他做使令的。少不得官不威,牙爪威,做都管,做大叔,走头站,打驿吏,欺行客,诈乡民,总是这一千人了。
【歇后语第25句】:再甜的甘蔗不如糖,再亲的婶子不如娘。
【歇后语第26句】:【输钱只为赢钱起】(谚)指在赌博场上输了钱的,往往都是开头赢了钱被诱惑的。也借指遭人算计的,往往都是由自己算计别人引发的。
【歇后语第27句】:【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谚)九泉:也称黄泉,人死埋葬处。人生在世,有酒应当醉饮,须知死后连一滴酒也享用不到。 指人生当及时行乐。
【歇后语第28句】:【馋猫没有不偷嘴的】释义:比喻人没有不贪便宜的。多指男女偷情。例句:俗话说,馋猫没有不偷嘴的。她黄花鱼宫月宝在幼小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爹娘不管也管不住的娇小姐,也是时代的风气吹到了她的头上,在娘家,她就跟一些公子少爷“自由”过。
【歇后语第29句】:【怕狼怕虎就别在山上住】(谚)比喻人既然胆小怕事,就干脆别干了。
【歇后语第30句】:【根深不怕风摇动】(谚)指树大根深,就不怕大风摇动。比喻人做事只要根基稳固,就不怕外力干扰。 也比喻自身行为端直,就不怕闲言碎语。 也作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根正不怕黄风摆。
【歇后语第31句】:【移树无时,莫教树知】(谚)移栽树木并没有一定的时间,只要不让树木感觉到就行。指移树最要紧的是不伤根须,不去原土。
【歇后语第32句】:我家养了一只大黄狗,可温顺了,从不乱咬人,就是陌生人走过,它也不乱叫。可有一天,它却冲着来要饭的人叫个不停。我问妈妈:“今天大黄狗怎么了?”妈妈说:“这就叫狗眼看人低。”(江苏·锡山)
【歇后语第33句】:钟表没数字——无时无刻
【歇后语第34句】:【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惯)比喻既要人好或事情做得好,又不愿付出相应的代价。
【歇后语第35句】:【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歇后语第36句】:【依样画葫芦】(惯)照着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也作依本画葫芦。 依葫芦画瓢。 照葫芦画瓢。
【歇后语第37句】:【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歇)绣针:绣花针。指只要功夫下到了,事情自然就能办成。多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下大工夫,就一定能成功。 也作“铁打的房梁磨成绣花针——工到自然成”。
【歇后语第38句】: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歇后语第39句】:【棉花卷儿打锣——没音】(歇)棉花性软,卷成卷儿,打锣不会发出声音。本指没有声音,转指没有反响或回音。
【歇后语第40句】:【砍一枝,损百株】(谚)砍伤一根树枝,会使百株树受损。比喻伤害一人,会连累相关的许多人。 也作砍一枝,损百枝。 砍一斧,震百枝。
【歇后语第41句】:我是跟姥姥长大的,现在我跟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一次去姥姥家,姥姥对我说:“今晚别回你家了,在我家睡吧!”我说:“我要回我家睡,不在这里睡。”姥姥说:“你真是一只喂不熟的狗。”(陕西·西安)
【歇后语第42句】:【慷他人之慨】用别人的财物做人情,自己并无愧色,却显 得很慷慨大方。明代《二刻拍案惊奇》:“满生总是慷他人之 慨,落得快活。”
【歇后语第43句】:【衣食足,知荣辱】(谚)人们在丰衣足食之后,才能讲究礼义,知道荣辱。指吃饱穿暖是讲礼义、知荣辱的前提。
【歇后语第44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事尽主观努力,成不成还要看客 观条件。茅盾《子夜》:“我们那五百万算来还可以赚进十二 三万,不过剩下的约五百万就没有把握。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
【歇后语第45句】:脚打拍子不跳舞——原地踏步
【歇后语第46句】:【唱独角戏】(惯)独角戏:只有一个角色的戏。比喻一个人独自去做通常不是一个人做的事。
【歇后语第47句】:狼和狗比胸膛——狼心狗肺
【歇后语第48句】:听哑巴唱戏——莫名其妙
【歇后语第49句】:西瓜掉进油缸里——又圆又滑
【歇后语第50句】:【人生何处不相逢】今后仍有相逢的可能,应保持友好关 系。明代《醒世恒言》:“彼此睁眼一认,虽然隔了六年,面貌 依然。正是昔年还银义士。正是: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 处不相逢。”
【歇后语第51句】:我看见别的小朋友吃雪糕,要爸爸也给我买一支。吃着雪糕,我看见另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玩具枪,又缠着爸爸给买。爸爸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进了屋子想上炕。”(河北·行唐)
【歇后语第52句】:树头乌鸦叫——不入耳;难入耳
【歇后语第53句】:【 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好话可以公开说,用不着私下 嘀咕。王蒙《活动变人形》:“我和我娘、姐,谁也不背谁。好 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
【歇后语第54句】:【胆小如鼠,狡猾如狐】释义:形容人胆小、狡猾。例句:“胆小如鼠,狡猾如狐。”这句话,大致可以概括周拐子的闰倒寺征了。
【歇后语第55句】:【把个懒驴子逼上了磨】释义:比喻把不务正业的人领上了正路。例句:哪知这句话倒说着了!那位打算诗酒风流的公子,何尝不是被他姊妹两个一席话,生生地把个懒驴子逼上了磨呢!
【歇后语第56句】:【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谚)姜桂:生姜和肉桂。指生姜和肉桂越老越辛辣。借指老年人阅历广,经验丰富,待人处世越发精明老练。 也作“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
【歇后语第57句】:吃了麻绳子——尽说长话
【歇后语第58句】:【宁跟聪明人吵架,不跟糊涂人说话】指对方不明理,说了没 有用。电视剧:“大家都像你这样怎么办?宁跟聪明人吵 架,不跟糊涂人说话。没法跟你说。”
【歇后语第59句】:【吃纣王俸禄,不肯说纣王无道】释义:纣王:商朝末代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俸禄:薪水,工资。比喻袒护自己的主人、靠山。例句:许多人只是因为吃纣王俸禄,不肯说纣王无道,将百姓造反看成罪不容诛,而谁逼百姓造反倒不问了。
【歇后语第60句】:【矮子爬楼梯,步步登高】境况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古华 《芙蓉镇》:“不过话讲回来,李国香这些年来能够矮子上楼 梯,也是颇不容易的。”
【歇后语第61句】:【打破沙锅问到底】释义:“问”与“璺”谐音,璺是瓷器、玻璃等器具上的裂痕。沙锅打破了,裂纹直通到底。比喻刨根问底。“沙”又作“砂”。例句:张金龙说:“咳,你看你这个人!打破沙锅问到底,紧着问什么呢?”
【歇后语第62句】:【搭锯就见末】马上就见成效。或说:锯响就见末。成语: 立竿见影。李准《老兵新传》:“这不能说可能。要说能不 能,我们办事情不能搭锯就想见末。”
【歇后语第63句】:【长命债,长命还】(谚)指长期拖欠下的借款,只能慢慢地分期归还,不能立马还清。
【歇后语第64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释义:相互牵连,荣辱与共。例句:“《红楼梦》里有句话:‘—荣俱荣,—损俱损’,反正我是跟定了。”
【歇后语第65句】:【水难量,人难料】释义:不能根据人的外表评定人,对人低估。例句:常言说得好,水难量,人难料;你们莫看我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个没啥志气的人。可在有些事情上,不是夸口,我老八可真当得上先知先觉,料事如神。
【歇后语第66句】:【吃奶像三分】(谚)指新生婴儿吃谁的奶,在长相和性格上就有几分像谁。
【歇后语第67句】:【斑鸠不下树——嗉里有食】(歇)嗉:嗉子,也叫嗉囊,在鸟类食道下部,用来储存食物的消化器官。比喻人心里有主见。
【歇后语第68句】:【父子无隔宿之仇】(谚)指父子之间的仇怨很容易消除。
【歇后语第69句】:天上的老鹰不吃脏东西——清高
【歇后语第70句】: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歇后语第71句】:雹打高梁——光棍一条
【歇后语第72句】:【舌头不听使唤】说话结结巴巴,或说不出话来。老舍《鼓 书艺人》:“他想说点什么,可是舌头不听使唤,说不出话 来。”
【歇后语第73句】:【吃虱子,留大腿】释义:比喻过分吝啬。例句:原来李克用是吃虱子留大腿的人。因见白娘子容貌,设此一计,大排筵席。
【歇后语第74句】:【山怕无林海怕荒,人怕老来花怕霜】释义:人一老就不中用了。例句:看来,自己已经到了“山怕无林海怕荒,人怕老来花怕霜”的时候,自己是老了。
【歇后语第75句】:【怕鬼有鬼】(谚)指人越是怕见鬼怪,鬼怪就越会出现。比喻若是担心出问题,偏偏就会出问题。 也作怕鬼处偏有鬼。 怕处有鬼,痒处有虱。
【歇后语第76句】:【好汉不吃眼前亏】见“光棍不吃眼前亏”。
【歇后语第77句】:立七坐五盘三半,一肩三头怀两脸。
【歇后语第78句】:【喝西北风】(惯)指没有饭吃,饿肚子。也指受冷风侵袭。 也作“吸西北风”。
【歇后语第79句】:【鞋子合脚走得快】(谚)比喻做事彼此间合力配套,进展自然就顺利。
【歇后语第80句】:【坐蜡】“坐蜡”比喻陷入为难境地;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坐蜡”有时也写作“坐腊”。北方口语中常用。 “坐蜡”一词源自佛教中的“坐夏”。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里记载:“(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前代泽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这里提到的坐夏,是指佛教僧人每年定期的诵经活动。根据佛家的戒律,每月望晦日即农历十五和三十,众僧人应齐集一处,诵读《戒本》,而且每人都要对照进行自我反省。如有违犯清规戒律之处,则要按情节轻重依法忏悔。一年之中,农历四月十五至农历七月十五的期间(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夏季,谁坐都难受),僧人们须定居三个月,潜心修行,自省自律接受批评。经过这样的修炼之后,受戒的年头才算增长一岁,也叫“一腊”。因为腊月在农历中为最末,过了腊月即是新的一年,所以佛教中就用“一腊”来表示受戒了一岁的意思。由此,这种“坐夏”活动就又叫“坐腊”了。后来,“坐腊”这个词逐渐由佛教用语转入口语当中,词义也由原来的“受戒自律”转变成了“为难、受困”的意思了。
【歇后语第81句】:【天冷不冻下力人】(谚)下力人:卖苦力的人。指干体力活的,出力越大,体内热力越充沛,因此天气再冷也不怕。
【歇后语第82句】:【牙对牙,眼对眼】(惯)比喻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歇后语第83句】:讨饭过年——吃的不多说的多
【歇后语第84句】:【太岁头上动土】释义:太岁,指木星。旧时迷信认为太岁某一年在某一地方,这一地方就不能动工搞建筑,否则就会遭受灾难。比喻触犯忌讳或某个有权势的人物。例句:“看着你不错,赏你脸,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听打听,滚!”
【歇后语第85句】:【买起马备不起鞍】(惯)鞍:即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驮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比喻舍得大把花钱办大事,却舍不得花很少的钱办小事。 也作买得起马买不起鞍。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歇后语第86句】:【吃人不吐骨头】(惯)形容人极其贪婪、阴险和凶残。 也作“吃人不吐核儿”。
【歇后语第87句】:【不见了羊,还在羊群里寻】释义:比喻在哪里丢的就到哪里去找。例句:如今这个老唱净的又叫成班,说:“不见了羊,还在羊群里寻。我想府上还寄着我的箱笼,领去还弄出戏罢。”
【歇后语第88句】:冠军和亚军——数一数二
【歇后语第89句】:【怕摔跤先躺倒】(惯)比喻怕受挫折而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歇后语第90句】:【蚂蝗缠住鹭鸶脚——要想脱来不得脱】(歇)蚂蝗:蛭纲动物,生活在水田湖沼中,能刺伤皮肤。指被纠缠或陷入困境,难以脱身。 也作“蚂蝗缠脚——要想脱身脱不了”。
【歇后语第91句】:生长在花园里的花朵是美丽的,生活在祖国土地上的人民是自豪的。
【歇后语第92句】:【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人跑了,其他东西跑不了,不怕他跑 了。清代《儒林外史》:“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 然有个料理。你明日到我寓处来。”
【歇后语第93句】:玩着轱辘打主意——想转了
【歇后语第94句】:【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谚)马老实驯服,骑它的人就多;人忠厚软弱,就有人来欺侮他。指人固然要善良,但不可软弱,以免受欺侮。 也作马善有人骑,人善有人欺。 马善被人骑,人弱被人欺。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歇后语第95句】:几天前,一场大火把我家烧个精光,乡亲们对我们一家不仅嘘寒问暖,还送钱赠物。年迈的奶奶满含泪水感激地说:“真是大火无情人有情,人间处处有温暖啊!”(浙江·绍兴)
【歇后语第96句】:【 好男不和女斗】男人不可欺侮妇女。也指欺侮妇女有失 男子体面。老舍《骆驼祥子》:“可是他不敢打张妈,因为好 汉不跟女斗;也不愿还口。”
【歇后语第97句】:老鼠抬轿子——担当不起
【歇后语第98句】:星期天中午,妈妈给包了饺子吃,下午,我渴得光想喝水。妈妈笑着说:“你真是穷人吃顿馍,三年不离河。”(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99句】:【卖金须是买金人】(谚)指卖金子的必须有买金子人的经验和眼光,这样,宝物就能归入懂宝人的手里,不至于明珠暗投。 也作“卖金须向识金家”。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