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民间俗语金典文案,简直太绝了!

【谚语俗语第1句】:【水果生熟看在皮】释义:比喻从外表就能看出事物如何。例句:古谚语说:“水果生熟看在皮。”金夫人仔细瞧了半晌,更觉得内里有名堂。

【谚语俗语第2句】:婶婶想让小华去集市上帮她卖菜,叔叔说:“不行,他胆子太小,白天仨人架着还不敢看蚂蚁打架呢,这事怎么能让他去?”(山东·巨野)

【谚语俗语第3句】:【口说无凭,眼见是实】(谚)嘴说不足为凭,只有亲眼看见才能相信是真实的。指凡事不可轻信传言,要以亲眼所见为准。 也作“空口无凭,见着便信”。

【谚语俗语第4句】:【侮人还自侮,说人还自说】(谚)指轻慢别人、非议别人的人到头来总要自食其果。

【谚语俗语第5句】:【因风吹火,用力不多】(谚)顺着风向吹火很省力。比喻趁着有利形势做事,省力而又易于成功。

【谚语俗语第6句】:火车响汽笛——鸣惊人;火气冲天

【谚语俗语第7句】:【出一身冷汗】形容人惊恐。王安忆《文革轶事》:“有时 候,这些画面还会出现在她的梦境里,真的一样,她不由惊 出一身冷汗。”

【谚语俗语第8句】:【舌头底下压杀人】(谚)舌头能把人压死。指舌头能搬弄是非,无中生有,制造事端,挑拨离间,陷人于死地。 也作舌头片子压死人。 舌头根子下能压死人。

【谚语俗语第9句】:【没有不透风的墙】(谚)比喻任何消息总会透露出去。特指机密信息无论怎样封闭,总会泄漏。 也作没有不透风的篱笆。 不透风的墙是没有的。

【谚语俗语第10句】:大门口的春联——对红

【谚语俗语第11句】:【攀得高,跌得重】见“爬得高,跌得肿”。

【谚语俗语第12句】:【甘言夺志,糖食坏齿】(谚)甘言:讨人喜欢的甜言蜜语。指甜食吃多了,容易蚀坏牙齿;奉承话听多了,容易丧失斗志。

【谚语俗语第13句】:【顺着好吃,横着难咽】见“竖的好吃,横的难咽”。

【谚语俗语第14句】:【 山好能容四面看】谓禁得起挑剔。记录:“这样的产品没 得说,山好能容四面看,怎么着你也挑不出毛病。”

【谚语俗语第15句】:我做了错事,爸爸批评我,我还笑。妈妈生气地说:“你这大萝卜脸,不红不白的,可真够呛!”(辽宁·锦州)

【谚语俗语第16句】:【炒下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锅让人赔】释义:比喻有了成绩归自己,出了差错怪别人。例句:他觉得,作为一级党的领导,遇有这种情况,必须给下边承担责任,下边同志,往后才敢大胆工作。不能炒下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锅让人赔。

【谚语俗语第17句】:两个阿姨在吵架,妈妈走过去劝她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为一点小事儿扯不清呢?”(安徽·太湖)

【谚语俗语第18句】:火车上放电影——走着瞧

【谚语俗语第19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个俗语形容不受欢迎的多管闲事的人。捉老鼠是猫的职责,狗的职责是看门。可在古代,却有狗捉老鼠的记载。在四川三台县郊江镇金钟山一区一号汉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幅“狗咬耗子”石刻画像,图中有一只蹲坐的狗,此狗耳竖、嘴长、牙尖,四肢肌肉发达,双眼炯炯有神,口中还叼着一只长尾巴老鼠。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就记载了一则狗捉老鼠的故事。故事内容是:“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日:‘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日:‘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麇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魏略》记载曹操手下典军校尉丁斐贪财好利,一次因私易官牛事发被捕,可曹操念他们的同乡之谊不想处罚他,就对人说道:“我之有斐,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又西晋时,东海王司马越还洛,有童谣日:“洛中大鼠长尺二,若不早去大狗至。”看来魏晋时狗鼠还是两个死对头。由此可见,狗拿耗子在魏晋以前并不算多管闲事,从此以后,猫和狗的分工逐渐清楚了,分工更细了,各司其职,狗再拿耗子就有多管闲事之嫌了。

【谚语俗语第20句】:【牛人】“牛人”比喻固执且十分傲气。“牛人”在先秦是一种职务,源自《周礼》。《周礼》记载,地官有“牛人”一职,春官有“鸡人”和“龟人”,夏官有“羊人”,秋官有“犬人”。书中写道:“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政令,祭祀供享牛;宾客供膳牛;军队供犒牛;丧事供奠牛……”意思是说祭祀的时候把牛作为祭品,有宾客的时候招待宾客用牛肉做膳,军队打了胜仗犒赏三军要用牛来犒赏,丧事要用牛来祭奠。看来“牛人”真的与牛有关。后转义成固执、傲气、脾气大。“牛人”又称“牛”。

【谚语俗语第21句】:【脸朝黄土背朝天】指在田地里耕作。刘绍棠《二度梅》: “他就知道脸朝黄土背朝天,闷头干活;一不能说会道,二不 识文断字,三没有七弯八转的心眼儿,当不了干部。”

【谚语俗语第22句】:【老鼠舐猫鼻梁子】(惯)比喻做十分冒险的事情。 也作“老鼠啃猫鼻子”。

【谚语俗语第23句】:买干鱼放生——尽做糊涂事

【谚语俗语第24句】:【见阎王】(惯)阎王:迷信指管地狱的神。指死亡。 也作见阎罗王。 见阎王爷。

【谚语俗语第25句】:【黄昏不得睡,五更不得眠】起早睡晚,忙碌。明代《西游 记》:“越不停当!但说要了田,就要养马当差,纳粮办草,黄 昏不得睡,五更不得眠。好倒弄杀人也!”

【谚语俗语第26句】:【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见“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谚语俗语第27句】:关公不杀曹操——思念旧情

【谚语俗语第28句】:【 一浪接一浪】不断增加,不断发展。接,也说:高。王蒙 《失态的季节》:“几次汇报演出都十分成功,不管歌唱得怎 么样舞跳得怎么样,整个演出是掀起一个热浪紧接着一个 热浪。”

【谚语俗语第29句】:【钻到钱眼里】封建时代用铜钱,中间有孔。指对金钱斤 斤计较。汪幸福《浪迹台湾岛》:“他后来找的老婆与他一 样,钻到钱眼里去了。”

【谚语俗语第30句】:【把死马当活马治】释义:比喻在绝望的情况下,尽最后的努力来挽救,寄希望于万一。例句:忠大伯上下打量了一下,看他不像个起眼的人物。可是大火烧着眉毛,只好把死马当活马治,立刻请他喝酒吃饭。

【谚语俗语第31句】:【老虎吃蚊子——枉张空口】(歇)指白张嘴求人,没效果。

【谚语俗语第32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惯)指没人疼爱或喜欢。

【谚语俗语第33句】:【 指桑树骂槐树/指冬瓜骂葫芦】借别的事情影射或攻击他 人。成语:指桑骂槐。西戎《赖大嫂》:“立柱妈,你说话说清 楚,不要指冬瓜骂葫芦,你看见我的猪吃了哪里的庄稼?你 们抓住了?是我的不是?”

【谚语俗语第34句】:【老牛老牛,打死不回头】释义:比喻人态度坚决或脾气执拗。例句:马友良又一手扳住他脖梗说:“老牛,老牛,打死不回头。——看后面!这要拍上电影,准不错吧!”

【谚语俗语第35句】:【种地在人,长苗在地,收成在天】释义:指种庄稼离不开入力,苗长得壮不壮,收成好不好,决定于地利和天时。例句:种地在人,长苗在地,收成在天,这地不给长,老天爷不给收成,光人折腾,也难说呀!

【谚语俗语第36句】:【买一个饶一个】(惯)饶:另外添加。比喻惩罚某人,连带也惩罚了另一人。

【谚语俗语第37句】:杀猪的改行——放下屠刀

【谚语俗语第38句】:【既然当泥鳅,就不能怕泥糊眼睛】释义:既然干了某事就要干到底,不要有什么顾忌。例句:咱们现在就正走在滑路上,慢了要摔跤,要快跟快跑。既然当了泥鳅,就不能怕泥糊眼睛。

【谚语俗语第39句】:七嫜的闺女不仅长得像七婶,而且也和她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李大妈常夸七婶:“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闺女九像娘,你可真有福气。”(湖南·益阳)

【谚语俗语第40句】:【偷鸡不成蚀把米】(惯)鸡没偷成,还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倒吃了亏。 也作偷鸡不着蚀把米。 偷鸡不着白蚀米。 偷鸡不成白搭上几把米。

【谚语俗语第41句】:瓦罐里冒烟——土里土气

【谚语俗语第42句】:【天子避醉汉】(谚)连皇帝也要躲开喝醉酒的人。指醉汉已失去理智,不能再和他打交道。

【谚语俗语第43句】:【放下包袱】释义:比喻解除思想上的负担和顾虑。例句: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讦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

【谚语俗语第44句】:妈妈叫我洗菜,我才洗菜,叫我扫地,我才扫地,从来没主动做过啥。妈妈说:“你呀,就像蛤蟆一样,点一下跳一下,不点就不跳。”(四川·雅安)

【谚语俗语第45句】:【扯下水】见“拉下水”。

【谚语俗语第46句】:【见恶不除三分罪】见到坏人坏事应该制止,否则就等于 犯罪。类似的:见蛇不打三分害。汪幸福《浪迹台湾岛》: “见恶不除三分罪。我代表警察分局正式决定,从现在起, 收缴餐馆的营业牌照,并罚款三十万元台币。”

【谚语俗语第47句】:【开口是银,沉默是金】能说会道,是好;寡言少语,有时更 有分量。李英儒《女游击队长》:“记住点!蛤蟆能言,人人 讨厌;金鸡一声,家喻户晓。开口是银,沉默是金。蚊虫遭 扇打,只为嘴伤人。同志们对你冲口而出,出口伤人,向我 提过不少次了。”

【谚语俗语第48句】:大桥上卖钵子——套一套的

【谚语俗语第49句】:【当家就是戴枷】(谚)枷:旧时罪犯架在脖子上的木制刑具。掌管家事,就像戴上枷一样受罪。指当家人烦心的事多,负担很重。

【谚语俗语第50句】:王某横行乡里,无法无天,最终被公安局抓去判了刑。李大爷说:“马横有缰绳,人横有王法,就知道他横行不了几时。”(河北·抚宁)

【谚语俗语第51句】:星期天中午,妈妈给包了饺子吃,下午,我渴得光想喝水。妈妈笑着说:“你真是穷人吃顿馍,三年不离河。”(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52句】:妈妈检查我的语文作业,看我写得不整齐,就说:“你看你写的,大爷爷小孙子的,重新写一遍!”(山西·洪洞)

【谚语俗语第53句】:【吃官饭,打官鼓,官鼓打破有人补】(谚)官:公家的。旧时指干公家事不必过分认真,对公物也不必仔细爱护。

【谚语俗语第54句】:小侄儿刚睡一会儿就醒了,在床上直哭。奶奶说:“就睡这一会儿,还没有一个屁臭得久。”(广西·鹿寨)

【谚语俗语第55句】:【腊月初三打春雷——少有的事】(歇)腊月初三:农历十二月初三,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不会打雷。指事情反常,很稀罕。

【谚语俗语第56句】:【大懒使小懒】(惯)指懒人支使懒人做事,一个比一个更懒。

【谚语俗语第57句】:【春天不忙,秋后无粮】(谚)指在春季不耕种,到秋天就不会有任何收获。也泛指不辛苦于前,就难有成果于后。

【谚语俗语第58句】:【猪鼻子插葱,装象】猪身似象而小,葱如象牙。相、象谐 音,借指假装正经。成语:装模作样。韩志君等《篱笆·女人 和狗》:“我这个人,知道自己的轻重,有五分气力,决不去硬 干十分的活儿。不像有的人鼻眼儿里插大葱——硬装象!”

【谚语俗语第59句】:【围着锅台转】(惯)指烧火做饭,忙家务事。

【谚语俗语第60句】:【水到自开沟】释义:比喻事到临头就会有办法。例句:杨延智慰勉召恩说:“常言道,吉人自有天相,水到自开沟呀!就算你是条被人拴住的狗,可还会皎人呀!远的咬不着,走到面前的人还不能咬一口?”

【谚语俗语第61句】:【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儿】(惯)形容事情非常机密,连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告诉。

【谚语俗语第62句】:【是亲三分向,是火热如炭】(谚)旧指人情从来就是有亲必顾的。 也作是亲三分向,是火就热炕。 是亲三分向,是灰热过土。 是亲三分向,不亲不一样。

【谚语俗语第63句】:在班上举行的“小巧手”自助餐比赛中,小明打的烧饼以色香味俱全获一等奖。他自豪地介绍经验:“近山识鸟意,近水识鱼性,因为我爸妈是打烧饼的。”(河南·辉县)

【谚语俗语第64句】:鸭子听雷——不知所云;茫然不懂

【谚语俗语第65句】:【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谚)比喻人间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

【谚语俗语第66句】:【耍滑头】(惯)l指玩弄手段,推卸责任。2指人不实在,搞圆滑的一套。

【谚语俗语第67句】:孙膑走路——快不了

【谚语俗语第68句】:【来者不惧,惧者不来】既然来了,就不会有什么顾虑,来的 人不是好对付的。或说:怕者不来,来者不怕。王统照《山 雨》:“做好事,顾不得这些了,怕者不来,来者不怕!” 流血不流泪/革命流血不流泪从事革命工作,要坚强不 屈。《解放区短篇小说选》:“革命流血不流泪,你不能光 哭!”

【谚语俗语第69句】:补了又补的破轮胎——到处泄气

【谚语俗语第70句】:背后施一礼——没有领情;不领情

【谚语俗语第71句】:鸳鸯戏水——成双成对

【谚语俗语第72句】:【夫妻交市,莫问谁益;兄弟交憎,莫问谁直】(谚)交市:互相做交易。交憎:彼此结怨。夫妻间交市,不必过问谁得了便宜;兄弟间结怨,不必过问谁有理谁没理。指夫妻、兄弟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和是非曲直之争。

【谚语俗语第73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释义:语出《尚书·武成》,原意是平定大乱之后,刀枪不再用了,过和平生活。现用以比喻不作戒备,解除武装。例句:周大钟说:“任务可大了,要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形势逼人,你们可不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呀。”

【谚语俗语第74句】:【猴不钻圈多敲锣】释义:比喻加紧引诱人上圈套。“敲锣”又作“筛几遍锣”。筛:敲。例句:丁世宗很有把握地说:“猴不钻圈多敲锣。谬德俊那小子是个汽油桶,只要把盖揭开了,点火就炸。”

【谚语俗语第75句】:【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谚)三年不上亲戚朋友处走动,该当是关系亲密的,也会疏远起来。指亲友之间,贵在经常联系,增进情谊。

【谚语俗语第76句】:【好鞋不踏臭粪】(谚)比喻善良的人要远离邪恶小人,以免招惹是非,玷污了自己清白的名声。 也作好鞋不踩臭狗屎。 新鞋不踩臭狗屎。

【谚语俗语第77句】:【 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只要有志气,就能改变穷困的状况。 李准《龙马精神》:“常言说: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咱们是穷 队,可是我们看到他和长水几个没明没夜往前领着干,心里 总觉得有个依靠。”

【谚语俗语第78句】:【明星】“明星”现多指在文体等方面成绩突出、受人追捧的人,如歌星、影星、球星等。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它上源自天,下源自地。首先说天。“明星”,古书上指金星,又叫太白星,这是肉眼能观察到的亮度较高的星。有月,众星捧月。无月,明星耀眼。这是“明星”一词的最早出处。其次再说地。《太平广记·采仙录》日:“仙女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明星”原是华山仙女的名字。不管太白金星也好,仙女明星也好,都是光彩耀目,众人仰慕。所以,近代人们常以“明星”比喻成绩卓著、出类拔萃、引人注目或某一领域知名度很高的人。如”电影明星”、“歌星”等。众明星参加晚会叫“今夜星光灿烂”。

【谚语俗语第79句】:【天王老子也不行】意即不论是谁,一律拒绝。姚雪垠《李 自成》:“没有令箭就是不开门,你是天王老子也不行!” ·铁板上钉钉子钉、定谐音。指确定无疑,说话算数。古 华《芙蓉镇》:“不是吓你,我讲的是真话,铁板上钉钉子,一 点都不假。”

【谚语俗语第80句】:【双肩抬一张嘴巴】见“两个肩膀扛张嘴”。

【谚语俗语第81句】:【一夜夫妻百夜恩】(谚)夫妻之间,哪怕只有一夜同床共枕的生活,恩情也是很深的。指夫妻感情不比其他,必须珍惜。 也作一夜夫妻,百日恩义。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谚语俗语第82句】:八字才开笔——差一半

【谚语俗语第83句】:关夫子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谚语俗语第84句】:星期天,妈妈买回一斤肠子,馋得我直流口水。妈妈有事要出去,把肠子放在桌子上后,转身叮嘱我说:“别叫小猫吃了。”妈妈走了,我望着桌上香喷喷的肠子,自言自语地说:“我只吃一口。”于是,我咬了一口。这一吃不当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下子就吃了一大半。妈妈回来一看,说:“这真是老鼠看仓——越看越光啊!”(河北·望都)

【谚语俗语第85句】:【 拔了萝卜眼儿在】位置仍然存在,基础没有损失。眼儿, 也说:窟窿。沈从文《长河》:“是的,肥水不落外人田,拔了 萝卜眼儿在,占了小小便宜,少了什么!”

【谚语俗语第86句】:飞机上开会——高谈阔论

【谚语俗语第87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释义:比喻老实人被逼急了,也要反抗,采取行动。例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到了这个关节,只有一个拼字。

【谚语俗语第88句】:【天塌下来当被盖】(惯)形容人坚强乐观,在灾难面前毫不畏惧,或对重大的变故满不在乎。 也作“天塌下来当被窝盖”。

【谚语俗语第89句】:【往上爬】(惯)比喻以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提升官职、地位。

【谚语俗语第90句】:一个并房的病友——同病相怜

【谚语俗语第91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释义:甲:居第一位。阳朔:县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漓江流经境内,风景秀丽,在桂林山水中居首位。桂林的山水居天下第一位;阳朔的山水又居桂林第一位。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桂林人是很爱夸引这两句话的。到过桂林而且游过阳朔,我自己也能承认,这两句话并不算夸张。

【谚语俗语第92句】:【好牛不缓,好马不颠】释义:好牛行走不迟缓,好马骑着不颠簸。例句:不骑就不骑,不要胡说八道。我的白龙马可不是颠人哩!常言说,“好牛不缓,好马不颠”,不相信可以实践。

【谚语俗语第93句】:吃饱的绵羊羔——要多安分有多安分

【谚语俗语第94句】:【自己的坟还哭不过来呢】清明有上坟哭亲的习俗。借指 自己事情忙不过来,管不了别人。成语:自顾不暇。从维熙 《泥泞》:“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自己的坟头还哭不过 来哪,还有心思去哭别人的坟头,活见鬼。”

【谚语俗语第95句】:【 一人传虚,十人传实】以讹传讹,传的人多了,会使人信以 为真。十,也说:万。成语:三人成虎。龚昌盛《沉浮》:“传 说的人添枝加叶大肆渲染,简直把王老水子描绘成剑侠一 类人物。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假的也就变成真的了。”

【谚语俗语第96句】:爸爸是村里的一把手,二叔手提“炸药包”、“手榴弹”来求爸爸办事。爸爸坚决不收,并对二叔说:“虽然社会上流传着‘不吃白不吃,白吃谁不吃,不吃是白痴’的说法,可我认为,吃白食是吃自己的人格、尊严。兄弟,礼物你带回,不违反原则的事一定办,违反原则的事一定不办。”(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97句】:【乱王年年改号,穷士日日更名】(谚)乱王:乱世的国君。号:年号。乱王总是频繁地更改着年号,不走运的读书人总是频繁地更改着名字。讽嘲人不从根本上下功夫,总喜欢在表面上做文章。

【谚语俗语第98句】:【狗咬刺猬——没处下嘴】(歇)刺猬:哺乳动物,身上有硬刺,遇敌害时身体缩成一团,用长而尖的刺保护自己。形容事情极其难办,不知从哪里下手。也指谈话过程中插不上嘴。

【谚语俗语第99句】:【 躺在功劳簿上】自恃有功,不再进步。《人民日报》(1984, 12,11):“他的教训启示人们: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 是很危险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160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