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树林经典民间俗语经典俗话,让人忍不住哭泣!
【谚语俗语第1句】:【玉不琢,不成器】释义:玉不经过雕琢,不会成为器物。比喻人不经过教育、学习,不会成材。例句:“是你不懂道理!”玉姑恼了,“玉不琢,不成器;幼不学,老何为?”
【谚语俗语第2句】:马到滩,不加鞭。
【谚语俗语第3句】:【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惯)三尸神:又叫三尸,道家称能在人体内作祟的一种神灵。七窍:指眼、鼻、口、耳。形容十分暴怒、着急、生气。 也作三尸神暴躁,七窍内生烟。 三尸暴跳,七窍生烟。
【谚语俗语第4句】:【有三门穷亲戚不算富,有三门富亲戚不算穷】释义:亲戚之间,关系密切,要富都富,要穷都穷。也说“有三门富亲穷不了,有三门穷亲富不了”。例句:“你看他那会儿穷吧,他给妹子找的婆家是富农;通过富农绕来绕去,又跟一个小土地主攀上亲,把大闺女嫁过去了;再一绕,二闺女成了北京一个小铺家二掌柜的儿媳妇。常言说,有三门穷亲戚不算富,有三门富亲戚不算穷。”
【谚语俗语第5句】:【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惯)形容变化非常快。
【谚语俗语第6句】:【火心要虚.人心要实】(谚)火心要架空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烧出旺火;人心要诚实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得到信任。指为人处世,最忌浮滑,应以诚信为本。 也作火要虚,人要实。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谚语俗语第7句】:【好拳不赢头三手】(谚)头三手:拳术交手的头三招。指拳术比赛时,真正的高手总是让过前三招,然后才施展手段。泛指本领高强的人往往到最后才以绝招取胜。 也作“好把式不赢前三手”。
【谚语俗语第8句】:【输棋不输品,赢棋不赢人】(谚)输了棋,人品却不可输;赢了棋,要保持虚心,不可显得傲气凌人。指下棋既要讲究棋艺,更要讲究棋德。
【谚语俗语第9句】:【不怕慢,就怕站】(谚)指做事慢一点不要紧,就怕中途停顿。
【谚语俗语第10句】:【便宜不过当家】(谚)便(pian)宜:便益,好处。当家:自家。有好处的事,不可落入外人手里。指有便宜要让自己家里人享用。
【谚语俗语第11句】:猎狗撵兔子——紧追不放
【谚语俗语第12句】:【 死水怕勺舀】没有来源,花费不起。清代《醒世姻缘传》: “其一切打银带,做衣服,买礼物,做盘缠,都是丁利国这碗 死水里舀,却也当真舀得干上来了。”
【谚语俗语第13句】:【人不求人一般高】求人难,常要低三下四。《小说月报》 (1982,9):“走啊,人不求人一般高哟。喂,七仙女怎么还没 有回来?还是找她靠得住些。”
【谚语俗语第14句】:【人怕齐心,虎怕成群】(谚)虎成了群,任何强力都无法对抗;人齐了心,任何困难都不在话下。指众人同心合力,世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谚语俗语第15句】:【钱眼里翻筋斗】(惯)钱眼:铜钱当中的方孔。筋斗:跟头。比喻人贪财好利,专在钱上动脑筋、打主意。
【谚语俗语第16句】:【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惯)指没犯大错误,但小错常犯。
【谚语俗语第17句】:【抱佛脚】“抱佛脚”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抱佛脚”是佛教礼拜的一种形式。佛教徒礼拜时,双膝、双肘和头部都着地,叫五体投地;双膝、双肘着地而头顶尊者之足叫顶礼;双膝着地而举手加额叫膜拜;双膝着地而手捧尊者之足叫抱佛脚。然而,“抱佛脚”的源头还有一个故事。明代张谊的《宦游闻》记载了一个故事:云南之南有个国家,官民都崇尚佛教。有一个罪犯应判处死刑,当局追捕的急,他惊慌地逃到佛寺内,抱住佛脚痛哭,表示愿意出家当和尚,痛改前非,悔过自新,终于得到了官府的赦免。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改还不晚,后来演变为“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语义变为临时应急是来不及的。
【谚语俗语第18句】:【窗户纸——一点就透】(歇)指稍一指点就明白。
【谚语俗语第19句】:【没把你孩子丢到井里】没做过对不起人的事,没有冤仇。 李准《龙马精神》:“芒种,我又没把你孩子丢到井里边,你怎 么和我这么大冤仇!你小大是个干部,说话不能血口喷人 啊。”
【谚语俗语第20句】:火车出山洞——豁然亮堂
【谚语俗语第21句】:一百个人相骂——多嘴多舌
【谚语俗语第22句】:我们班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很好,我心里有点嫉妒他们,总想找个比赛的机会赛过他们。妈妈知道了,对我说:“你不要米筛子里装猪血,光眼红别人,自己多下苦功就是了!”(广东·龙门)
【谚语俗语第23句】:【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是西方基督世界的圣诞节。圣诞节是基督教为纪念耶稣诞生而设的节日。早在公元336年,12月25日正式被罗马教会定为圣诞节。《圣经》中没有耶稣诞生日期的记载,12月25日原为太阳神诞生日期,基督教会以此作为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系取耶稣为“正义的太阳”之意。到5世纪中叶,圣诞节已成为教会的传统宗教节日,后来逐渐大众化,成为许多国家的法定节日。圣诞节有许多重要活动,12月24日晚称为“圣诞夜”,也叫“平安夜”。人们团聚在一起,共进圣诞晚餐,互赠礼品。一棵漂亮的圣诞树是圣诞节必不可少的。到了圣诞节子夜时分,教堂举行隆重的子夜弥撒,黎明和上午还要举行两次。
【谚语俗语第24句】:我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上下下,有人严格管我的时候就上去了,一放松又下来了。妈妈生气地说:“你真是核桃变的,要敲打着。”(四川·康定)
【谚语俗语第25句】:【过一天,算一天】混日子。类似的:拖一天,是两晌。成 语:得过且过。巴金《寒夜》:“你不要老想这些事,在这个年 头谁不是过一天算一天,能够活下去就算好的了。”
【谚语俗语第26句】:【秤砣虽小压千斤】我国的秤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调 节秤砣的位置,能与不同的重量保持平衡。谓不很显眼,但 很重要。马烽《刘胡兰传》:“岁数小怕什么,只要能干。秤 砣虽小,还能压千斤哩!”
【谚语俗语第27句】:【没碰过钉子不知道疼】(谚)比喻人没有遭受过打击和挫折,就不会有切实的经验教训。
【谚语俗语第28句】:【八竿子打不着】(惯)形容二者没有关系或关系十分疏远。
【谚语俗语第29句】:【进了三宝殿,都是烧香人】佛、法(佛经)、僧(弟子),为佛 教三宝。三宝殿,佛庙,谓聚会的人目的一致,都是自己 人。汪幸福《浪迹台湾岛》:“进了三宝殿,都是烧香人,莫说 那些话。”
【谚语俗语第30句】:【宰相肚里能撑船】赞扬人的气量大,风格高。成语:宽宏 大量。姚雪垠《李自成》:“常言道:将军额上跑下马,宰相肚 里行舟船。你这样气量窄,将来如何能独当一面,肩挑五岳 胸罗百川,统帅百万大军!”
【谚语俗语第31句】:灯草抵门——靠不住;不可靠
【谚语俗语第32句】:【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合不到一起,不能协作。成语:格 格不入。刘江《太行风云》:“当下就把互助组挑拆了个七叮 八当,五零四散。真是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儿。”
【谚语俗语第33句】:【天下乌鸦一般黑】黑,表示丑恶。比喻坏人坏事到处都 一样。丁玲《水》:“老子走过好几省,年轻时候,抬过轿,吃 过粮,看得多了,处处的老鸹一般黑,哪里种田的人有好日 子过?”
【谚语俗语第34句】:【伸出脖子挨杀】(惯)比喻坐等着任人宰割、欺辱。 也作“伸长脖子挨刀”。
【谚语俗语第35句】:【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谚)旧指凡事以少管为好,沾手就不免要惹麻烦。 也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一事”。
【谚语俗语第36句】:劳动是食欲的父亲,是消化的祖父,是健康的曾祖。
【谚语俗语第37句】:鸭上架——全靠逼
【谚语俗语第38句】:沙锅挑子掉到山沟里——个也不剩
【谚语俗语第39句】:【小儿欲得安,无过饥与寒】(谚)要想让小儿平安,最好的办法是不让他吃得过饱,穿得过暖。指经常让小孩受点饥寒,反而会少生疾病。
【谚语俗语第40句】:邻居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爷爷劝架说:“人吃的是盐和米,讲的是情和理。有话好好说,有理慢慢讲,何必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翻脸,伤和气?”(江苏·高邮)
【谚语俗语第41句】:【阴一句阳一句】(惯)形容说话阴阳怪气。
【谚语俗语第42句】:【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指诉讼言辞既经记录呈递,即 无法更改。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我问能不能向审讯员 讨回看看。崔老摇摇头,说有句俗话叫一字入公门十牛拉 不出。”
【谚语俗语第43句】:【老虎不吃人——只是坏了名色】(歇)名色:名称,名声。指名称或名声不好已是客观存在。 也作“是个老虎不吃人——坏了名色在那里”。
【谚语俗语第44句】:【板上钉钉】(惯)板上钉钉子,十分牢固。1形容态度坚决,或说话算数,决不更改。2形容做事实在、牢靠。
【谚语俗语第45句】:【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意即天地共鉴,天地作证,行为光明 磊落。类似的:天地为凭,日月为鉴。姚雪垠《李自成》:“上 有皇天,下有后土,我李自成倘若对这个案子不一秉至公, 天地不容!”
【谚语俗语第46句】:【迅雷不及掩耳】采取猛烈行动,使对方来不及准备,无法 做出反映。成语:措手不及。姚雪垠《李自成》:“俗话说,迅 雷不及掩耳。咱们就是要像迅雷一样奔入河南,使敌人措 手不及。”
【谚语俗语第47句】:【得意走官场,失意写文章】(谚)旧指文人的两条出路:要么是称心如意,做官为宦,扬名显势;要么是失意落魄,寄情山林,著书立说。
【谚语俗语第48句】:【算盘珠子,不拨不动】指不自觉,没有吩咐就不知道主动 做事。张贤亮《河的子孙》:“这样,庄户人干起活来就跟算 盘珠儿一样,拨一下动一下;有的连地也不会种了。”
【谚语俗语第49句】:【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惯)三界:佛教用语,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原指超然于尘世之外,得道成仙;后指出家修行的人不问世俗之事,脱离世俗羁绊;现在多指人超脱于社会生活之外。 也作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谚语俗语第50句】:孕妇骑马——身负二人(任)
【谚语俗语第51句】:【老虎吃蚊子——枉张空口】(歇)指白张嘴求人,没效果。
【谚语俗语第52句】:【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麻】(谚)地瓜:甘薯,块头大。芝麻:油料作物,颗粒小。狗熊嘴大,只可拱吃地瓜;麻雀嘴小,吃的却是芝麻。指大有大的无能处,小有小的可贵处;人的智与力不可用年龄多少或身材大小来衡量。
【谚语俗语第53句】:【敢怒而不敢言】心中不满,不敢表示出来。台湾林语堂 《京华烟云》:“走私的人有治外法权保护,路警也不敢碰他 们,只是袖手旁观,敢怒而不敢言。”
【谚语俗语第54句】:蝉不叫蝉——知了
【谚语俗语第55句】:【带箭野猪猛于虎】(谚)指带箭受伤的野猪,比老虎还要凶猛。比喻受到打击或被逼到走投无路的人,会表现得非常凶狠顽强。
【谚语俗语第56句】:鹅卵石掉酱缸——糊涂蛋
【谚语俗语第57句】:【耗子钻到烟囱里——两眼墨黑】(歇)本指老鼠两眼被烟尘熏得墨黑,转喻人看不清事物,不了解情况。
【谚语俗语第58句】:上课铃响了,我慢慢地走进教室。这时,老师已经把考试卷发下来,同学们都开始做了。我拿出铅笔慢慢地削起来,老师说:“你真是大火烧了眉毛还不着急。”(湖北·荆门)
【谚语俗语第59句】:【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谚)比喻只有缺少智谋的人. 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谚语俗语第60句】:【 养熟的鸟也会飞走】指限制不了行动自由。汪曾祺《大淖 记事》:“这种事在大淖这个地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养熟 的鸟还有飞走的时候呢,何况一个人!”
【谚语俗语第61句】:【老太婆擤鼻涕——把里攥】(歇)攥:握。本指成把攥在手里,转喻事情很有把握。
【谚语俗语第62句】:【老将出马,一个顶俩】释义:年纪大,有经验,办事得力,起作用大。例句:“那一定。咱们身板硬朗的老头也算数。”赐福老头吐了一口浓烟,拍着胸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谚语俗语第63句】:【塘怕渗漏,人怕引诱】(谚)池塘要是渗水漏水,就会干涸;人要是被引向邪路,就会毁了一生前程。 指年轻人最怕受到邪恶的诱惑。
【谚语俗语第64句】:百年松树,五月芭蕉——粗枝大叶
【谚语俗语第65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释义:明知有危险,也要冒险而行。例句:英雄想到这里,就认定这条路走,一定要去跟老虎斗一斗了。趁着酒兴,大步向前。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谚语俗语第66句】:【经是真经,叫歪嘴和尚念歪了】释义:比喻好事让人办坏了。例句:伍参谋道:“经是真经,就怕歪嘴和尚念歪哩!”冯有亮感慨地说:“是啊,担心的有道理。……”
【谚语俗语第67句】:大家都已经吃饱了,可嫂嫂见盆里还有饭,就端起盆子拿着勺子,开玩笑地说:“快,快,每人匀点,宁肯撑着人,不能占着盆。”(广西·柳城)
【谚语俗语第68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身,一·天的事情可从容做完,迟 起则时间紧迫,陷于忙乱。陈登科《赤龙与丹凤》:“他伸手 一摸,军帽忘记戴了,又跑回来找帽子。俗话说:早起三光, 晚起三慌。越慌心里越乱,越乱越无主张。”
【谚语俗语第69句】:百事靠人多,牌坊抬过河。
【谚语俗语第70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谚)冯唐:汉文帝时名臣。李广:汉武帝时名将。指文帝以年老为由不重用名臣冯唐,武帝因李广非皇亲而不予其爵位。泛指真正的人才往往不被赏识,不被重用。
【谚语俗语第71句】:【不食人间烟火】(惯)烟火:指烟火食,即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食人间烟火食。1形容人清高不俗,或逃避现实。2指诗词或书画作品意境超凡脱俗。
【谚语俗语第72句】:【耍笔杆儿】(惯)指人有文化、能写会算。也指靠给别人抄抄写写或写文章为生。
【谚语俗语第73句】:【燕子不吃落地的,鹁鸪不吃喘气的】(谚)鹁鸪(b。gu):鸟名,俗称水鸪鸪。落地的食物不洁,燕子不吃;喘气的小虫有病,鹁鸪不吃。 借指注重饮食卫生的人,不洁不净的食物不入口。
【谚语俗语第74句】:大哥不下地劳动,成天跟着别人在生意场上混。爸爸说:“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咱庄稼人还是要先把庄稼种好。”(贵州·江口)
【谚语俗语第75句】:【房上的草——哪边刮风哪边倒】(歇)比喻人左右摇摆,哪边势力大就靠向哪边。 也作“风吹墙头草——东吹西倒,西吹东倒”。
【谚语俗语第76句】:【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官尚且如此,贪官就更为严 重。反映封建社会官吏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的罪行。 三年,也说:一任。清代《儒林外史》:“王太守笑道:可见三 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今也不甚确了。”
【谚语俗语第77句】:【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说话骗人,行动害人,坏透了。申跃 中《挂红灯》:“你谎话说尽,坏事做绝,我跟你姓武的势不两 立,水火不相容。”
【谚语俗语第78句】:【猪鼻子插葱,装象】猪身似象而小,葱如象牙。相、象谐 音,借指假装正经。成语:装模作样。韩志君等《篱笆·女人 和狗》:“我这个人,知道自己的轻重,有五分气力,决不去硬 干十分的活儿。不像有的人鼻眼儿里插大葱——硬装象!”
【谚语俗语第79句】:【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歇)嘴:本指嘴巴,转指说话。指人全靠嘴巴能说会道。含讥讽意味。 也作狗掀门帘——光拿嘴对付。 狗掀门帘——全仗着嘴。
【谚语俗语第80句】:长青藤搭在墙头上一一难分难离
【谚语俗语第81句】:【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死受穷】(谚)吃饭穿衣等生活耗费不会使人穷困,经济上不会计划才会造成真正的穷困。指过日子最要紧的是筹划周到。 也作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辈穷。 穿不穷,吃不穷,计算不到定受穷。
【谚语俗语第82句】:【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从未有过冤仇。言外之意:现在为 什么作对?往日、近日,也说:前世、现世。类似的:一无冤, 二无仇。明代《水浒》:“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一物不 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什么!”
【谚语俗语第83句】:【牛无力拉横耙,人无理说横话】(谚)耙:平整土地的农具。牛疲累无力时就胡乱拽耙,人到理屈词穷时就蛮不讲理。指人说话蛮横是因为他不占理。
【谚语俗语第84句】:喜鹊的尾巴——老翘着
【谚语俗语第85句】: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谚语俗语第86句】:挨了刀的皮球——没气了
【谚语俗语第87句】:吃过黄连喝蜜糖——苦尽甜来
【谚语俗语第88句】:【空手捞白鱼】捞,含“捞一把”之意。谓不花本钱而得利。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你们放心大胆地干吧,这是一 本万利空手捞白鱼的买卖。”
【谚语俗语第89句】:【尖底瓮儿——一撞便倒】(歇)本指尖底的瓮不稳,撞一下就倒;转以形容立足不稳或虚弱不堪,禁不住碰撞。
【谚语俗语第90句】:爸爸有时饭吃得少,就怪妈妈饭做多了;有时吃得多,又怪妈妈饭做少了。妈妈生气地说:“你的肚子是橡皮肚,紧的时候吃不了,松的时候又填不满,叫我怎么估计呢?”(四川·西昌)
【谚语俗语第91句】:【踏人一脚,须防一拳】(谚)你踢了别人一脚,必须防着别人要打你一拳。指当你打击别人时,必须谨防别人向你报复。
【谚语俗语第92句】:【吃得筵席打得柴】(惯)既能在宴席上做宾客,又能到深山里当樵夫。指人既能过富日子,也耐得了贫苦。
【谚语俗语第93句】:【冤仇可解不可结】(谚)只可化解冤仇,不能结下冤仇。指冤仇化解了,就能构成人际间的和谐;冤仇结下了,就会没完没了,永无宁日。 也作冤仇宜解不宜结。 冤宜解,不宜结。
【谚语俗语第94句】:【洞房三天没大小】(谚)洞房:新婚夫妇的房间。新婚三天内,不论年长年幼、辈分高低,都可和新婚夫妇逗乐。指民间习俗,新婚三日,人人都可闹洞房。 也作“新婚三天没大小”。
【谚语俗语第95句】:【宁吃过头饭,莫说过头话】(谚)过头饭:过量的饭。过头话:夸大失实的话。指说话要有分寸,不可夸大失实。 也作宁吃锅头饭,不说过头话。 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
【谚语俗语第96句】:军棋盘里下象棋——不对路数
【谚语俗语第97句】:【粪桶改水桶——臭气还在】(歇)责骂或讥讽人身上的坏毛病、坏习气还没有改掉。
【谚语俗语第98句】:【佛口说善言,毒蛇在心田】(惯)心田:人的内心世界。比喻口头上慈悲,心里却很歹毒。
【谚语俗语第99句】:我村一家的东西被偷了,爷爷说:“这真是马有转缰之病,人有旦夕祸福!”(河南·滑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