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很经典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600】

【歇后语第1句】:【人好不如家伙妙】(谚)家伙:工具的俗称。人再有能耐,也总比不上先进、得力的工具效果好。指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改进机械工具。 也作人巧不如家什妙。 人快还要工具利。

【歇后语第2句】:【炒冷饭】释义:比喻办事、说话重复过去的老一套,没有新内容。例句:苦已经吃过了,现在生活蛮好了。讲良心话,阿英生活好,现在我的生活也不错,诉过去的苦派啥用场呢?还不是炒冷饭。

【歇后语第3句】:【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见“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歇后语第4句】:狗鼻尖吊肥肉——闻得吃不得

【歇后语第5句】:【割头不过碗大个疤】见“砍了头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歇后语第6句】:刺猬钻进蒺藜窝——针锋相对

【歇后语第7句】:【杏林】在医院常常看到病人送给医生的锦旗或匾额上,除了“妙手回春”一类题词外,还有“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赞语。那么,“杏林”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它源起何处?据说,董奉是三国东吴的名医,他与北方魏国的华佗几乎齐名。董奉医术精湛,行善乐施,治愈无数疑难病症,口碑甚好。董奉到了老年,移居江西庐山。他身处山林,却心系患者,仍旧热心为百姓看病。远近的人们纷纷前来求医,他看到求医者大多是贫苦的乡民,决定不收任何报酬,甚至连药费也由自己倒贴。只要求病人一旦康复痊愈,要种植杏树,小病种一棵,大病种四五棵。病人感恩戴德,争相种树。数年后,董奉居住的院落周围杏林叠翠,蔚然成林。“杏林”承载了董奉行医的佳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他不仅是医术医德的楷模,也是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模范。“杏林”也成了夸赞医生的美称了,医药行业也称为“杏坛”。

【歇后语第8句】:【死无葬身之地】(惯)死了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形容下场很悲惨。 常用作赌咒发誓语。 也作死无藏身之地。 死无葬身之所。

【歇后语第9句】:【方丈】人们都知道,寺院住持叫“方丈”,那么,“方丈”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方丈”原来指禅林寺院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说,印度那烂陀寺的僧房,宽皆方丈许,故叫做“方丈之室”。唐代以后,由于方丈往往足禅林正寝,寺院住持的住所,故称寺主日“方丈”。原指僧房的“方丈”转而指住持的居室,最后直接称住持本人,从而变成一种职务的称渭了,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方丈在一寺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所有的高阶干事都由方丈任命,另外,他可与所有的高职僧会谈,可解聘能力不足的干事,方丈有权处罚犯戒者,也能颁布新规。方丈还可以决定寺院的经费使用。当然,方丈所要负的责任也很繁重,他要领导僧众修行,要给寺众们讲经开示。

【歇后语第10句】:【堵着窝儿要蛋】强求,没有通融的余地。浩然《艳阳天》: “只要是不立刻把门儿封住,就是乐意,事情已算成了;硬堵 着窝儿要蛋,就兴许憋回去。于是,他马上告辞。”

【歇后语第11句】:【假李鬼遇上真李逵】(惯)李鬼、李逵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李鬼冒李逵的名去截道,没想到真的碰上了李逵而被杀死。指冒名顶替的恰好碰到了被冒名的人。

【歇后语第12句】:【莲花出于污泥】释义:比喻极差的条件、环境中会产生品格高尚的人物。例句:老残道:“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而且又是年轻的尼姑,外像仿佛跟妓女一样。古人说:‘莲花出于污泥。’真是不错的!”

【歇后语第13句】:阎王出丧——鬼哭神嚎

【歇后语第14句】:【老鸹野雀旺处飞】比喻人投奔兴旺之处。类似的:雀儿 只拣旺处飞/蜜蜂只拣旺花飞/鸟向亮处飞。姚雪垠《李自 成》:“俗话说:老鸹野雀旺处飞。如今他看见咱们困在此 地,有翅难展,他自然要另打主意,不肯回来。”

【歇后语第15句】:【时辰】“时辰”是什么意思,是中国古人的计时单位。原来,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共有12个时辰。12时辰用地支12个代号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辰简称子时或子牌,相当于今23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整。余类推,也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歇后语第16句】:【骨头里榨油】(惯)比喻残酷地剥削或敲诈勒索。

【歇后语第17句】:【人来投主,鸟来投林】人遇到困难,寻求帮助。语序亦可 倒置。或说:人急投亲,鸟急投林。明代《二刻拍案惊奇》: “史大哥,我们新来这里做买卖,人面不熟。自古道:人来投 主,鸟来投林。”

【歇后语第18句】:【摆长蛇阵】(惯)长蛇阵:古时作战常用的一种阵法,队伍按一字长条形排列。比喻排长队。

【歇后语第19句】:【牛不吃水强按头】(惯)比喻强迫别人做不愿做的事。 也作“牛不喝水强按头”。

【歇后语第20句】:【顺情说好话,干直惹人嫌】干直:冲撞直言。顺着情面说对方爱听的话,就讨人喜欢;直言不讳冲着人说话,就讨人厌。指说话要考虑效果。

【歇后语第21句】:【贼偷易家】(谚)易:容易到手。 指贼偷东西,总拣易于上手的人家。 也作“贼偷方便”。

【歇后语第22句】:【家丑家丑,家家都有】(谚)指家庭内部发生丢人败兴的事,是家家都难免的。

【歇后语第23句】:期中考试临近了,我才忙着翻书。妈妈说:“你这是临上轿现穿耳朵眼,早干什么去了?”(河南·西华)

【歇后语第24句】:城墙上拉屎——大出臭风头

【歇后语第25句】:【馍熟该揭锅】时机成熟,应采取行动。申跃中《挂红灯》: “馍熟该揭锅了,他随即下了命令。”

【歇后语第26句】:【把死人说活了】善于说话。死人,也说:木头人。马烽 《刘胡兰传》:“咳,你这两片嘴呀!真能把死人说活。”

【歇后语第27句】:【一力降十会】(谚)十:多的约数。会:会武艺的人。一个人只要力气大,就可降伏多个会武功的人。指武功较量,体力大是基本条件。

【歇后语第28句】:【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以饮酒消除一切烦恼。老舍 《茶馆》:“二哥,走!找个地方喝两盅去!一醉解千愁!”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平庸的人常常无事烦恼,惊扰 不安。成语:无事生非、庸人自扰。台湾琼瑶《菟丝花》:“以 前的所有不快和误会,都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以 后,我们应该变得聪明一点,再别作庸人!”

【歇后语第29句】:【穿上龙袍不像太子】释义:比喻衣着打扮可以改变人的本来样子。例句:细娇穿上这种怪异的服装,自然很不称心,很不舒服,正是“穿上龙袍不像太子”,使她显得呆呆笨笨,浑身出汗。

【歇后语第30句】:【茅厕越掏越臭】见“毛坑越掏越臭”。

【歇后语第31句】:【打不掉蜂窝,反被咬了手】做事有风险,容易受到伤害。 《解放区短篇小说选》:“这天夜里,女人睡醒一觉了,刘老三 才回来,往炕梢一倒,对女人说:‘明儿早点吃饭,要开大 会。’女人冷冷地说:‘看打不掉蜂窝,反被咬了手。

【歇后语第32句】:全家动手牵只羊——人浮于事

【歇后语第33句】:【没请来财神,倒贴了些香表纸银】(惯)财神:财神爷,迷信指能使人发财致富的神。香表纸银:迷信的人用来烧化敬神用的香和纸钱等物。比喻没赚上钱,反而受了损失。

【歇后语第34句】:作文写得不生动,我自己也很着急。妈妈看了我的几篇作文后说:“谎话像雾,大话像雷,空话像云,惟有实话才像滴滴春雨。你看,你的作文中没有真情实感,怎么会打动人?”(河南·鹤壁)

【歇后语第35句】:【吃得补药,吃不得泻药】经不起损失。周克芹《许茂和他 的女儿们》:“葫芦坝如今是吃得补药,吃不得泻药了。”

【歇后语第36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歇后语第37句】:【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谚)貌似正直的人,要提防他面直心不直;满口仁义的人,要提防他口善心不善。指对于表里不一的人要严加防范。 也作“莫信直中术,须防人不仁”。

【歇后语第38句】:蝙蝠观阵——哪边胜站哪边

【歇后语第39句】:【趁水和泥】释义:利用时机,利用条件。例句:“节目一演,马上会把基层干部的思想搞乱,这时咱们趁水和泥,联系实际,大揭大批,甚至当场可以把赵越揪出来……”

【歇后语第40句】:学习不努力的哥哥今年要参加中招考试,但是,这不,马上都要考试了,他还在玩电脑。奶奶劝哥哥去读书,爸爸说奶奶:“这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41句】:【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指职业上的竞争。徒弟年轻,一旦 有了本领,师父就可能失业。类似的:三步留一步,免得徒 弟打师傅。海外梁厚甫《海客随笔》:“何以古人有私心,因 为在封建时代,有教晓徒弟,饿死师父的说法,以书鸣世者, 往往不想把秘诀教人。”

【歇后语第42句】:糠饼回榨——油水不大

【歇后语第43句】:膝盖上打瞌睡一自靠自

【歇后语第44句】:【山要大了,什么野兽都有】(谚)比喻社会是个万花筒,善恶、美丑、正邪,什么样的人都有。

【歇后语第45句】:毛毛的自行车还没骑多久,就又要买新的。他老爹说:“你都二十多了,还不知道锅是铁打的?”(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46句】:鱼找鱼,虾找虾,乌龟爱王八——气味相投

【歇后语第47句】:【三明治】“三明治”是“进口”货,它来自英国,意思是“夹肉面包”,它是以人命名的食品。 “三明治”原来是大不列颠王国侯爵的封号,三明治侯爵的第四代约翰·蒙泰古是一个喜爱玩纸牌的贵族老爷,他一天到晚沉湎于纸牌之中,玩得废寝忘食。有一天,已到了吃饭时间,他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好牌,就吩咐仆人把餐桌上的肉、香肠和面包片拿来,随手将肉和香肠夹在两片面包之间,一边吃一边玩纸牌。以后,这种用两片面包夹肉或香肠的吃法就流传开了,并以这位爵爷的封号来命名它。

【歇后语第48句】:【生在福中不知福】见“人在福中不知福”。

【歇后语第49句】:【狗眼看人低】释义:比喻人眼光势力,看不起人。例句:去,老张头,待着你的去!真是狗眼看人低,怎么会不认识这位曹长7宜?!

【歇后语第50句】:【拖下水】见“拉下水”。

【歇后语第51句】:哈巴狗见了主人——俯首帖耳;摇尾乞怜

【歇后语第52句】:【结为秦晋之好】这句话的意思是两家联姻,结为亲家。此俗语出自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秦晋一直交好,而且以婚姻来促进秦晋之间的关系。那个时候,秦国与晋国不仅是相交之邦、礼仪之邦,也是婚姻走得最频繁的两个国家,两国王室之间常会出现秦晋联姻事件,后来秦晋就被称为亲人关系,一直沿用到今天。结秦晋就是促成男女双方,使之交好,暗含结婚之意。

【歇后语第53句】:【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释义:比喻全部被消灭或无法存活。“泼”又作“泡”。例句:行者道:“我若打他啊,只消把这棍子往池中一搅,就叫做‘滚汤泼老鼠,一窝儿都是死。’可怜!可怜!”

【歇后语第54句】:装进筐里的螃蟹一横行到头了

【歇后语第55句】:【上床萝卜下床姜】(谚)姜:生姜。指萝卜能帮助消化,睡觉前吃了,有利于消食;生姜能开胃暖胃,起床后吃了,有利于健胃。

【歇后语第56句】:好汉上梁山——逼出来的

【歇后语第57句】:【九牛拉不转】(惯)比喻拿定了主意,谁也无法使之动摇。 也作九条牛都拉不回头。 九牛二虎也拉不回头。

【歇后语第58句】:【白了尾巴梢的老狼不好打】(谚)尾巴梢上的毛发白,表明这匹狼已经很老,老奸巨猾,不好对付。 比喻岁数大、经验多的敌人,难以制服。

【歇后语第59句】:【喜鹊落在树上——各占一个枝儿】(歇)比喻人各有各的意见和主张,或各有各的道理。

【歇后语第60句】:【爬高梯摘月亮——空想】(歇)空:本指在空中,转指不切实际、没有结果。指脱离实际的想象。

【歇后语第61句】:两个鼻子眼出气——息息相关

【歇后语第62句】:扳不倒儿坐车——左右摇晃

【歇后语第63句】:灯笼照火把——亮对亮

【歇后语第64句】:【阴曹地府】“阴曹地府”是古代封建社会里讲迷信的人认为是死人的去处,鬼魂的世界。它源自道教。按照道教的说法,阴曹地府共有两处:一处叫“酆都城”,亦叫“平都山”。晋葛洪《神仙传》载:东汉时代的阴长生,三国时代的王方平先后在平都山修炼成仙,后人把阴、王读为阴王,以讹传讹变成了“阴间之王”或“幽冥之王”。后来逐渐演变,遂以酆都为“阴曹地府”。另一处叫“罗酆山”,据说在北方癸地,山高2600里,其上其下,并有鬼神宫室。道教称“酆都大帝”是主宰幽冥地府之神。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称“酆都北阴大帝”居神次之第七位,并说其为炎帝大庭氏,讳庆申,为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

【歇后语第65句】:【没肚皮揽泄药】(惯)揽:拉到自己身上来。饿得肚子都瘪了,还要用泄药。比喻多此一举。

【歇后语第66句】:阎王爷不戴帽子——鬼头鬼脑

【歇后语第67句】:【顾头不顾尾】(惯)比喻只考虑眼前,不作长远打算。也比喻做事情不能善始善终,或不能通盘安排。 也作顾前不顾后。 顾脑袋不顾屁股。

【歇后语第68句】:国际商船——外行(航)

【歇后语第69句】:【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谚)朝:朝廷,泛指官场。旧指争夺名誉地位,要在官场;争夺财富利润,要在商场。

【歇后语第70句】:【打白赖】(惯)指抵赖,耍赖。

【歇后语第71句】:【无根沙蓬——没有个准地方】(歇)沙蓬: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后枯死,被风刮走,无定所。指人没有固定的住处或去处。

【歇后语第72句】:大年五更死了驴——不好也说好

【歇后语第73句】:玻璃耗子琉璃猫,铁铸公鸡铜羊羔———毛不拔

【歇后语第74句】:姐妹俩回娘家——殊途同归

【歇后语第75句】:三个手指头捡田螺——十拿九稳

【歇后语第76句】:耗子扛枪——窝里横

【歇后语第77句】:【好戏还在后头】(惯)指事情还没有完结,热闹的场面和激烈的争斗还在后面。 也作“闹戏还在后头”。

【歇后语第78句】:【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酷热难熬的日子。那么,三伏天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三伏天得名较早,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创立。颜师古注解《汉书·郊祀志》时曾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这段话告诉我们“伏日”得名是因为当时阴冷之气潜伏,还没有进入冷天,所以叫“伏日”。伏日有三个,所以叫“三伏天”。这每一伏各占十天。即: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末伏(三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有的年份中伏二十天。“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歇后语第79句】:【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富贵需要努力争取,不是轻易 得来的。明代《西游记》:“师父,你常以思乡为念,全不似个 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忧。古人云:欲求生富贵,须下 死工夫。”

【歇后语第80句】:杀鸡给猴子看——惩一儆百

【歇后语第81句】:【 官盐不当私盐卖】我国的盐产一向采取官卖或收税的制 度,不经官府监督发售或没交税的盐,便是私盐,算违法。 谓光明正大的事情,无须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小说月报》 (1980,9):“老话说了,官盐不当私盐卖,这茶馆可是官家的 买卖,由不得咱们呀。”

【歇后语第82句】:三人喝一杯酒——轮流来

【歇后语第83句】:【猫见了鱼——真想求荤】(歇)荤:谐“婚”。指真的想求婚。

【歇后语第84句】:【无明业火,高三千丈】(惯)无明:佛教用语,没有智慧之意。业火:怒火。由于没有智慧,不能了解正理,结果引起许多烦恼,因称发怒为“无明业火”。形容怒气冲天,按捺不住。 也作无明火高三千丈。 无名怒火高万丈。

【歇后语第85句】:王某出外打工,没有挣到几个钱,家里的地却荒了。他妻子说:“到外挣块板,家里却丢扇门。”(辽宁·大连)

【歇后语第86句】:晚上回来爸爸给我买了一些橘子,第二天一起床,我就急切地拿着橘子吃起来。妈妈说:“你可真是鸡叫等不得天明,好一只小馋猫啊!”(山东·沂水)

【歇后语第87句】:邻居王叔叔见到虎子妈,告了虎子一状:“你家虎子今天骂我了。”虎子妈开玩笑说:“活该。做大不正,做小不尊。谁叫你常和他闹着玩呢?”(江苏·兴化)

【歇后语第88句】:【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谚)麝(she):又名香獐,似鹿而小,无角,腹部有香腺,分泌物名麝香,可入药。麝自然带有香味,不必借助风力张扬。比喻人的德才名声贵在深孚众望,不在于自我炫耀。

【歇后语第89句】:【头上有疮瞒不过剃头的】(谚)比喻任何事情无法瞒过知情人。

【歇后语第90句】:【月亮底下打灯笼——空挂明】(歇)空:本指空中,转指虚而不实。 明:谐“名”。指只挂个虚名。

【歇后语第91句】:【一退六二五】本是一句换算口诀,比喻推卸责任。它始创于民国初年。之前的老秤,每斤为十六两,如成语“半斤八两”即来源于此。后更换为十两一斤的新衡器,为了换算方便快捷,有人编了《斤秤流法》普及推广。第一句就是“一退六二五”,也称“一推六二五”,说的是旧称的一两,等于新秤的六钱二分五厘。此口诀一诞生,伴随生出新的意蕴。久而久之,其原意随着旧秤的退出,被人遗忘,而次生的新意,却落地生根,甚至可以永久流传。在于以此形容当事人逃避责任,唯妙唯肖。“退”也,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推也,嫁祸他人,找替罪羊。恰好“一退六二五”谐音“一嘟噜”,多少麻烦事,悉数向下推诿,比起“踢皮球”,意象更从容潇洒。

【歇后语第92句】:我弟弟和小光吵起架来。我刚劝了一句,就听小光冲着我吼道:“鱼向鱼,虾向虾,鸡婆婆不向扁嘴鸭。你别帮他来对付我!”(河南·淅川)

【歇后语第93句】:【行见行,没处藏】(谚)行内的事遇到真正懂行的人是无法瞒过的。 指一切假冒伪劣的东西,逃不过内行专家的眼睛。

【歇后语第94句】:【等到黄河清】黄河水夹带泥沙,浑浊。借指等待时间太 长,没有指望。成语:遥遥无期。姚雪垠《李自成》:“如此世 界,我们负屈衔冤yipinjuzi.com,实在无路昭雪。要想等到是非水落石 出,你就等吧,等到黄河清,日头从西边出来。”

【歇后语第95句】:【吃香的,喝辣的】(惯)指吃得好、喝得好,享受富足的生活。 也作“吃香喝辣”。

【歇后语第96句】:【大雁过顶想拔翎,泥像脸上刮层金】释义:翎:鸟的翅膀或尾巴上的长而硬的羽毛。比喻贪得无厌,设法榨取。例句:怪不得人说,越是有钱,越是大雁过顶想拔翎,泥像脸上刮层金呢。我看穿了你,快留下你的臭扇子扇你的臭汗吧!

【歇后语第97句】:【出工不出力】虽然出勤,但不认真工作。叶辛《蹉跎岁 月》:“坚决改变按人头评工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 的笨办法,杜绝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歇后语第98句】:【不呜则已,一鸣惊人】释义:比喻—举成名。例句:说来也是时来运转,一次灵机一动,写了篇《智劫生辰纲亲历记》,……此文被一家刊物作为压卷之作刊发,引起轰动。于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肖让步入文坛,还被延聘为外地一家杂志的顾问。

【歇后语第99句】:扭着脖子想问题——尽是歪道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194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