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赞的俗语,超级精辟的俗话!
【谚语俗语第1句】:【身大力不亏】(谚)指身材高大的人,力气往往不会小。
【谚语俗语第2句】:【蛤蟆、促织儿,都是一锹土上人】(谚)促织儿:蟋蟀。像蛤蟆、蟋蟀一样,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活动着的。指地位相同、命运相连的苦命人,理应相互关照。
【谚语俗语第3句】:【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释义:读书窗下不要谈论命运好坏,考试场中不要谈论文章如何。例句:秦宗师笑道:“俗语说得好:‘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我本偏不信此说,场上乃论文之地,若不论文,却将何为据?”
【谚语俗语第4句】:【过年娶新媳妇儿——双喜临门】(歇)指两件喜事同时到来。
【谚语俗语第5句】:【拼得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铁杵:短而粗的铁棒。拼着下大功夫,即使是粗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指人只要肯下苦功,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也作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谚语俗语第6句】:【万事不求人】(惯)指一切靠自己,不用别人帮忙。
【谚语俗语第7句】:【肩膀头子扛着一张嘴】(惯)指只知道吃。
【谚语俗语第8句】:【蛟龙本非池中物】释义:蛟龙:古代传说能兴风作浪、发洪水的一种神龙。比喻英雄人物总有施展才能的时候。例句:袁金铠笑呵呵地说:“雨亭,蛟龙本非池中物!你真有远见。”
【谚语俗语第9句】:【横挑鼻子竖挑眼】(惯)形容很不满意,百般挑剔。 也作“横挑眼,直挑眼”。
【谚语俗语第10句】:【守着饼挨饿】(惯)比喻有好的条件不知道利用。
【谚语俗语第11句】:【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惯)进门点火做饭,出来锁门走人。指单身一人过日子。 也作“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
【谚语俗语第12句】:【平不过水,直不过线】建筑业行话。建筑要找直线,找水 平。借指为人处世要公平正直。电视剧:“搞建筑和做人是 一个理。平不过水,直不过线。”
【谚语俗语第13句】:【惜福积福】(谚)人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这幸福生活才能持续不断。指有福不可享尽。也指人不可身在福中不知福,任意挥霍。
【谚语俗语第14句】:我又向爸爸要橘子,爸爸拿出最后一个说:“砍了树子免得老鸦叫。”(四川·射洪)
【谚语俗语第15句】:【久旱遇甘雨,他乡遇故知】(谚)甘雨:对农作物有利的雨水。故知:老友。指在异乡遇上了老友,如同旱久得甘雨。
【谚语俗语第16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见“行行出状元”。
【谚语俗语第17句】:【拉关系】(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意和一些人亲近。
【谚语俗语第18句】:岩口滴水石开花——日久见功
【谚语俗语第19句】:大炮轰苍蝇——不够本钱;不够本:不上算;不合算;大材小用;白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工
【谚语俗语第20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谚)刮目相待:拭亮眼睛,重新审视,重新评价。读书人三天不见,就要另眼看待。指读书人进步快,变化大,不可等闲视之。 也作“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谚语俗语第21句】:【不怨狼吃羊,是怨羊上坡】释义:比喻颠倒黑白,不辨是非,错怪了人。例句:他祖祖辈辈欺压七里铺人还不够!你倒好,不怨狼吃羊,是怨羊上坡。心疼肚热,咋下得手打孩子?
【谚语俗语第22句】:【撑门面】(惯)指勉强维持外表的体面。 也作“撑面子”。
【谚语俗语第23句】:我家的鞋子东一只西一只,横七竖八放了一地。妈妈看见了说:“咱家的鞋子开会了。”(山东·菏泽)
【谚语俗语第24句】:镜子里的鲜花——空好看;好看不好拿
【谚语俗语第25句】:我把做好的家庭作业拿给爸爸看,爸爸看了夸奖说:“豇豆荚子下面条——清清爽爽的,做得真好!”(江苏·泰兴)
【谚语俗语第26句】:【小家碧玉】金枝玉叶、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是形容女子的词。不过,她们的出身不同,差别可谓三级跳。金枝玉叶一般指皇族之女,大家闺秀指官宦巨富之女,小家碧玉指平民百姓之女。而小家碧玉又特指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那么,小家碧玉是从何说起呢?小家碧玉源自晋朝孙绰的《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诗中的“碧玉”是一个女子的名字。此后,“小家碧玉”即成为小户人家年轻美貌女儿的代称。她们一般生长在平民家庭,容貌俏丽,性情或温柔或活泼,但因从小家贫失学,又不与外界接触,所以不会附庸风雅,但对一些家务女红往往比较精通。小家碧玉虽不及大家闺秀学问深,懂礼仪,但绝不比大家闺秀品行差,且更具心灵手巧的优势。
【谚语俗语第27句】:我从锅台边走过,不小心把一个碗碰到地上打碎了。妈妈说:“你怎么走路还带翅啊?”(山东·即墨)
【谚语俗语第28句】:中午,到了做饭的时候,爷爷让三叔去挖些红薯,三叔不想去。爷爷说:“你呀你,你是干活挠挠头,吃饭爱加油。”(河南·泌阳)
【谚语俗语第29句】:【势大仗权,腰粗仗钱】(谚)仗:依靠,凭借。势大压人,凭的是手中的权力;腰粗气壮,凭的是手中的钱财。指权重了势就大,钱多了气就粗。
【谚语俗语第30句】:【饭要一碗一碗地吃】比喻逐步完成。碗,也说:口。成语: 循序渐进。茅盾《蚀》:“他是精明老练的,他服膺一句老话: 饭要一碗一碗地吃。”
【谚语俗语第31句】:【过鬼门关】(惯)鬼门关:迷信指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指经历艰险或磨难。
【谚语俗语第32句】:【开口奶要吃得好】(谚)开口奶:婴儿出生后吃的第一口奶。指婴儿第一口奶吃好了,以后喂奶就顺利。比喻学习或创业,开始时基础要打好。
【谚语俗语第33句】:公鸡下蛋马长角——幻想
【谚语俗语第34句】:妈妈让我去给小兔拔草,我说:“这么冷的天到哪儿去拔草?”妈妈说:“兔吃百样草,田边地头容易找。”(河南·濮阳)
【谚语俗语第35句】:【大海无风三尺浪】(谚)大海即使无风,海面也有三尺浪。指大海的浪涛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平息。 也作“海上无风三尺浪”。
【谚语俗语第36句】:【哪里跌倒哪里爬】释义:在什么地方受挫折,就在什么地方克服困难,争取成功。例句:“养猪卫星”虽然丢了丑,可卫治国并没泄了气。他想:哪里跌倒哪里爬。他决心再放个“卫星”,以挽回面子。
【谚语俗语第37句】:船底下放鞭炮——闷声闷气;闷声不响
【谚语俗语第38句】:【捞一把】(惯)比喻趁着某种机会得到非分的利益。 也作“捞一票”。
【谚语俗语第39句】:师字去了横——真帅
【谚语俗语第40句】:【大处不算小处算】(惯)指大的方面下在乎,却在小的地方精打细算。
【谚语俗语第41句】:【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个风向标】释义:形容人头脑灵活,善于随机应变。贬义。“脖子”又作“脑袋”。“风向标”又作“试风标”。例句:希望他今后再不要“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个风向标”,要“老老实实承认错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
【谚语俗语第42句】:獾狼下耗子———代不如一代
【谚语俗语第43句】:【十日滩头坐,一日行九滩】(谚)行船遇到逆风大浪,只好长时间在滩头困守;一旦风顺浪平,即可扬帆远航。比喻机会不来,只好坐等;机会一来,便可大显身手。
【谚语俗语第44句】:桦树皮一一扒一层,又一层
【谚语俗语第45句】:野狗跑进狼窝里——没好事
【谚语俗语第46句】:雁无头,飞不齐。
【谚语俗语第47句】:全家人都在吃饭,我却穿着新裙子跑到外面去,想让邻居们看看。妈妈说:“越说你美,越往灯亮里钻。”(江苏·灌云)
【谚语俗语第48句】:竹篮子打水——场空
【谚语俗语第49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语的意思是如果事前没有深远的思考、谋划,一旦危难迫近,将无法应付。此语源出《杀狗记》六:“常言道:‘人无远虑,必定有近忧来至。’作个道理,早寻个长久计。” 曹操率领四十万兵马去攻打东吴,东吴孙权召集文武百官研究御敌之策。大将吕蒙建议在濡须口(现湖北黄冈附近)修筑船坞。许多大将反对筑坞,说:“上岸击贼,跣足(赤脚)下船,何用筑坞?”吕蒙说:“打起仗来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战无必胜,一旦发生激战,步兵骑兵白刃相接,人来不及奔近水边,又怎么来得及上船列队对敌呢?有了船坞就可以从容布置队伍了。”孙权听了吕蒙的这番话,非常同意他的观点,就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蒙的话是有远见的。”于是派几万人连夜开工,在很短时间内,筑成了濡须坞。曹操大兵到来,由于东吴准备充分,这一战,曹操损兵折将而回,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谚语俗语第50句】:拉牛尾巴的人——倒退
【谚语俗语第51句】:【横插一杠子】见“插杠子”。
【谚语俗语第52句】:【仁不统兵,义不聚财】见“慈不掌兵,义不主财”。
【谚语俗语第53句】:【水火不留情】释义:水灾、火灾残酷无情,给人造成的损失大。例句:饲养员笑嘻嘻地说:“没事儿。我活这么大年岁了,还不知道水火不留情?你就放心吧!”
【谚语俗语第54句】:【剪不断,理还乱】(惯)既难以割舍,又梳理不顺。形容人的心理活动或感情很复杂。也形容头绪太多,难以理清。
【谚语俗语第55句】:【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歇)本指高空里的手,转指技能高超的人。
【谚语俗语第56句】:【不怕官,只怕管】(谚)指直接管自己的顶头上司,要比级别大的官更能压制自己。 也作“不怕县官,就怕现管”。
【谚语俗语第57句】:【乌龟吃了萤火虫——心里明】(歇)萤火虫:昆虫,腹部末端有能发光的器官。明:本指明亮,转指明白。指心里很清楚、明白。
【谚语俗语第58句】:我吃饭时爱挑食,爸爸总爱说:“这个时候是有啥吃啥,等将来富裕了才能吃啥有啥。”(山东·昌乐)
【谚语俗语第59句】:【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歇)大的材料被用在小的地方。 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被用在重要岗位上,或大人物被用来做小事情。
【谚语俗语第60句】:勺筒敲了底——两头进水
【谚语俗语第61句】:狗咬叫花子一畜生也欺穷苦人
【谚语俗语第62句】:邻居李大婶家被盗,损失不小。妈妈安慰伤心的李大婶:“蛤蟆再跳,跳不出水塘;坏人再躲,也躲不过法网。你宽宽心,坏人终会被绳之以法的!”(湖南·醴陵)
【谚语俗语第63句】:上数学课时,有些同学吵吵闹闹。老师就说:“闹山麻雀不长肉。”(四川·自贡)
【谚语俗语第64句】:【馋猫没有不偷嘴的】释义:比喻人没有不贪便宜的。多指男女偷情。例句:俗话说,馋猫没有不偷嘴的。她黄花鱼宫月宝在幼小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爹娘不管也管不住的娇小姐,也是时代的风气吹到了她的头上,在娘家,她就跟一些公子少爷“自由”过。
【谚语俗语第65句】:【人生面不熟】(惯)指彼此没见过,不认识。
【谚语俗语第66句】:【砍倒树摸雀崽儿——照稳当里办】(歇)雀崽儿:刚出生的麻雀。 指办事求稳。
【谚语俗语第67句】:【饿鸡不怕打】被逼反抗。台湾《吴浊流小说选》:“这就是 弱者的抵抗方法,所谓饿鸡不怕打。饿鸡任凭怎样去打它, 还是要偷东西吃的;饥饿的人也一样,他们对任何人都无所 畏惧。”
【谚语俗语第68句】:喜鹊的尾巴——老翘着
【谚语俗语第69句】:铁匠夸徒弟——打得好
【谚语俗语第70句】:隔山射虎——全凭硬弓(功)
【谚语俗语第71句】:【水浅养不住大鱼】条件差,收揽不了人才。类似的:小笼 子盛不住大鸟。姚雪垠《李自成》:“就怕水浅养不住大鱼。 咱如今刚打了败仗,人家牛举人未必会留在这里。”
【谚语俗语第72句】:凳子翻个——四脚朝天
【谚语俗语第73句】:【一面打墙,两面好看】(谚)两家的界墙,一家主动打起来,两家都整齐好看。指彼此共管的事,一方主动做,两方都有益。也比喻一举两得。 也作“一面打墙两面光”。
【谚语俗语第74句】:【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惯)指借别人的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也作“借你口中言,传我腹中事”。
【谚语俗语第75句】:【 好人在家里叹气,恶人在台上唱戏】好人受欺负,坏人得 志。台湾李敖《为黑吃黑举一个例》:“相对的,所谓一般的 好人,他们反倒是没有力量应付失败,就泄气了、就丢下武 器跑了。所以,局面最后总是‘好人在家里叹气,恶人在台 上唱戏’。”
【谚语俗语第76句】:【黄泥巴糊裤裆——不是屎来也是屎】(歇)黄泥巳:黄色的泥,外表上像人粪。屎:谐“事”或“死”。 指蒙受冤屈,无法申辩,或性命难保,必死无疑。
【谚语俗语第77句】:【 刀不离手,弓不离身】处于戒备状态。成语:枕戈待旦。 姚雪垠《李自成》:“尽管这群人队伍不整齐,有的站着,有的 蹲着,却都是刀不离手,弓不离身,准备着随时厮杀。”
【谚语俗语第78句】:【阎王催命不催食】(谚)即使是阎王来讨命,也得让人把饭吃饱。指吃饭是人生的头号大事,任何事都不能阻止人吃饭。 也作“阎王催命不催粮”。
【谚语俗语第79句】:【拉住黄牛当马骑】(惯)比喻让能力差的人担当重任。
【谚语俗语第80句】:【只说獐过鹿过,可不说麂过】(惯)獐:獐子,哺乳动物,形状像鹿,但比鹿小。过:本指跑过,转指过错。麂:小型的鹿,谐“己”。 指只说别人的过错,不说自己的过错。
【谚语俗语第81句】:【抓辫子】(惯)比喻抓住对方的缺点、错误进行要挟、打击。 也作抓小辫子。 揪辫子。
【谚语俗语第82句】:【一登龙门,身价十倍龙门】相传为大禹所凿。河水险急, 鱼不能上溯,能上溯则为龙。比喻有了某种资格,就提高了 身价。《北京日报》(1982,3,28):“联想到近来戏曲界一些 拜师收徒的事,这当然是好的。但要真教、真学才好。如果 拜了师,行了礼,什么也没学到,只图虚名,又有什么必要 呢?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我们大可不必去羡慕它。”
【谚语俗语第83句】:【饱汉不知饿汉饥】释义:比喻得到安乐、满足的人不知道别人的困难,不关心别人的疾苦。例句:萧大爷亦劝他慢些,“我同钱太爷还有句话说”。小爷们等不及,只是跺脚,说:“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劝你快走罢!”
【谚语俗语第84句】:【挤破了门】(惯)形容人来得非常多。 也作“挤破了门框”。
【谚语俗语第85句】:【两眼一抹黑】不熟悉情况。成语:一无所知。谌容《光明 与黑暗》:“现在,摆在面前的,是个六十八万人口的大县,真 有点两眼一抹黑呀!”
【谚语俗语第86句】:早早睡,早早起,眼睛鼻子都欢喜;晚晚睡,晚晚起,浑身上下无力气。
【谚语俗语第87句】:【药补不如食补】(谚)论滋补,再好的药物也比不上普通的饭食。 指食物是最有营养价值的滋补品。
【谚语俗语第88句】:我不爱锻炼身体,可我的理想却是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妈妈说我是“鸡娃吃黄豆,想吃咽不下;九十岁的老翁学打拳,心有余而力不足”。(河南·浙川)
【谚语俗语第89句】:【路不平,有人踩】释义:事情不公平,就会有人过问。例句:“路不平,有人踩。他做的不对,别人就要说话。”
【谚语俗语第90句】:【明枪好躲,暗箭难防】(谚)来自明处的刀枪容易躲避,从暗处冷不防射来的箭最难防范。指阴谋暗算的小人最不好对付。 也作明枪好防,暗箭难躲。 明枪容易避,暗箭最难防。
【谚语俗语第91句】:【饱暖生闲事,饥寒发盗心】释义:生活富裕就会发生不正当的事,饥寒交迫就会产生盗窃的想法。例句:日间与人讲拳论棒,甚是有兴;夜来孤身自眠,未免有些寂寞。正是:饱暖生闲事,饥寒发盗心。
【谚语俗语第92句】:【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难保不怀毒】释义:比喻人心险恶,难以猜测。“难”又作“怎”。例句:这个郎君也早合当倒运,就吐实话泄机与他,到吃婆娘哄赚了。正是: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难保不怀毒。
【谚语俗语第93句】:三十晚上盼月亮——没个指望
【谚语俗语第94句】:验血的扎耳朵——针见血
【谚语俗语第95句】:扳不倒儿掉在血盆里——红人
【谚语俗语第96句】:记住背后是强大的祖国,即使单独一人也无比勇敢。
【谚语俗语第97句】:我指出表弟的缺点,他不但不听,反倒说起我来了。在一旁的妈妈说:“真是病人凶过先生。”(广东·博罗)
【谚语俗语第98句】:【舌头不听使唤】说话结结巴巴,或说不出话来。老舍《鼓 书艺人》:“他想说点什么,可是舌头不听使唤,说不出话 来。”
【谚语俗语第99句】:飞机上放炮仗——天花乱坠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