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适合自己的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句句精辟有哲理!

【歇后语第1句】:【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释义:脚面:脚背。膈应:厌烦。比喻人行为让人恶心、厌烦。“上脚面”又作“爬到脚背上”。例句:小莹一甩辫子冲了过去:“癞蝓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说完,唾了一口,扭头走了。

【歇后语第2句】:大炮上刺刀——远近全能对付;蛮干

【歇后语第3句】:火烧岭上找螺头——难寻

【歇后语第4句】:【手里捧着个刺猬】事情棘手,难于处理。周立波《暴风骤 雨》:“我看他姓萧的算是手里捧着个刺猬,撂也撂不下,扔 也扔不掉。他斗我,看他能斗下,这不是斗了三茬了?”

【歇后语第5句】:铜钱眼里打秋千——小人

【歇后语第6句】:【墙有缝,壁有耳】(谚)墙上有缝隙,消息会外漏;壁上有耳朵,说话会被偷听。指人们说话要随时随地留心,提防有人窃听。 也作墙有眼睛,壁有耳朵。 墙有缝,窗有眼。

【歇后语第7句】:【没事常思有事】(谚)指人应有备无患,以免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歇后语第8句】:【你有毒药,我有解方】(惯)解方:解毒的药方。比喻比对方技高一筹或总有对付对方的办法。

【歇后语第9句】:【 今儿脱了鞋,不知明儿穿不穿】上床睡觉,也许就起不来 了。指难保不发生意外。明代《金瓶梅》:“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今早脱下鞋和袜,未审明朝穿不穿。谁人 保得常无事?”

【歇后语第10句】:叶底下的橘子——红不起来

【歇后语第11句】:【泡在蜜罐里】见“落在蜜缸里”。

【歇后语第12句】:【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尊】(谚)道行高,龙虎也会被降伏;品德好,鬼神也会对之尊敬。指品德高尚的人,能得到人们普遍的敬重。

【歇后语第13句】:势断劲不断,劲断意不断。

【歇后语第14句】:【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三七二十一”,意为不分青红皂白,不管是非曲直,什么也不管不顾的蛮干行为。它源自战国苏秦。战国时期,苏秦主张合纵抗秦,张仪主张连横事秦。一次,苏秦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见了齐宣王,对他进行游说抗秦。齐宣王犹豫不决,说齐国的兵力不足。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私自计算了一下,每户按三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兵,抗秦的兵源,用不着再往别处征兵,仅临淄一城便绰绰有余了。苏秦确实是个游说家,后来竟挂六国相印,联合抗秦。苏秦的这个算法,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全城不能达到每户都出三个男子当兵,有的人家只有女孩没有男孩。即使有男子,也不一定都能从军,因为还有老、幼、病残在内。所以苏秦的计算是即兴蒙一下齐宣王,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忽悠人,达到说服对方,鼓舞对方,使对方不再悲观失望,看到光明的前途,达到出兵抗秦的目的。后来,人们把苏秦的话概括为“不管三七二十一”,作为讥讽的贬义词来相传,并且在含义上有所扩展,形成了一味蛮干、愣头青的同义语。

【歇后语第15句】:师范毕业后刘畅和吴宝分到了同一单位。吴宝在单位安心工作,刘畅要辞职下海。刘畅妈心急如焚,百般阻挠。吴宝妈劝道:“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你由他去吧!”(湖北·荆沙)

【歇后语第16句】:【拿到一根金刚钻,胜过一箱铁钉子】释义:比喻要抓住主要的,重要的。例句:你可挑拣那大而珍贵的,捉住一个打铁的,顶一群小炉匠;拿到一根金刚钻,胜过一箱铁钉子。

【歇后语第17句】:【火心要虚.人心要实】(谚)火心要架空,才能烧出旺火;人心要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指为人处世,最忌浮滑,应以诚信为本。 也作火要虚,人要实。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歇后语第18句】:【出污泥而不染】释义:比喻人从污秽的环境中出来,却能保持纯洁的品质,不沾染坏习气。 “污”又作“淤”。例句:田月轩立刻尊敬地说:“对。这就是叔的可贵之处。‘渐于兰则芳,渐于鲍则臭’,叔久居鲍鱼之肆,尚能分别香臭,出污泥而不染,难得呀!”

【歇后语第19句】:【困龙得水,拨云见日】(惯)比喻在困境中得到了救助。

【歇后语第20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释义:听见风吹鹪叫就吓得心惊胆战,看见一草一木都当作是敌兵。形容惊慌恐惧,疑神疑鬼,自相惊扰。例句:有的说鬼子到了盘龙山西南,有的说已到了郭家集;有的说有五六百人,有的说有两三千。这几天,特别是夜里,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歇后语第21句】:口袋里冒烟——烧包

【歇后语第22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一俗语在百姓当中的使用率很高。意思是处于中间状态,或用作自我安慰之词;也指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中游思想。此语源自《后汉书·赵岐传》注引《三辅决录》,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西汉时,杜伯直和崔子玉的楷书法度严谨,仪态端庄,为人推崇。另外两位书法家赵袭和罗恽草书成就很高,然而却狂妄自负,遭到众人的鄙视。书法家张伯英在给朋友朱赐的信中称自己“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此后,由专指书法推及生活诸事。

【歇后语第23句】:【没请来财神,却请来太岁】(惯)太岁:传说中的神名,迷信认为在太岁出现的方位掘土建屋,会遭受祸殃,后比喻凶恶的人。比喻没得到好处,却招来了坏人。

【歇后语第24句】:邻居一位阿姨叫我给她抱一会儿孩子,可抱了很久,还不见她回来。我一问,才知道她下地干活去了。妈妈说:“你真是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四川·渠县)

【歇后语第25句】:表哥在学校常挨打,到了家里却厉害得不得了。姨妈总说他是“家里的老虎,外面的老鼠”。(河北·邯郸)

【歇后语第26句】:【饭糊了闷在锅里】内部的问题要保密。韩志君等《篱笆· 女人和狗》:“饭糊了,闷在锅里;胳膊折了,吞在袖子里,不 能叫外人看笑话!”

【歇后语第27句】:含着冰块说话——冷冰冰:硬邦邦

【歇后语第28句】:割韭菜不用镰一胡扯

【歇后语第29句】:怀里揣刀子——存心不良

【歇后语第30句】:一脚踩上磅秤台——举足轻重

【歇后语第31句】:【好笋钻出笆外】(惯)笆:篱笆。 比喻好处被别人占去。

【歇后语第32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存在着扰乱的因素,无法平静。刘绍 棠《二度梅》:“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急风暴雨又从城市追 到农村来了。”

【歇后语第33句】:【山上没有不吃人的老虎】释义:比喻同处一样不良环境中,人也都一样不好,无例外。例句:腰包都装满了,又说出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来,真叫人听不下去。山上没有不吃人的老虎,黄河里舀不出一碗清水来。

【歇后语第34句】:刘姥姥坐席——净出洋相

【歇后语第35句】:【猪鼻子插葱,装象】猪身似象而小,葱如象牙。相、象谐 音,借指假装正经。成语:装模作样。韩志君等《篱笆·女人 和狗》:“我这个人,知道自己的轻重,有五分气力,决不去硬 干十分的活儿。不像有的人鼻眼儿里插大葱——硬装象!”

【歇后语第36句】:大年初一看日历——日子长着哩

【歇后语第37句】:【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谚)武术招数练得再多,也不如有一招是独到精熟的好。指练功不在招数多,而在有精到的绝招。

【歇后语第38句】:邻居近几年木材和茶叶收入好几万元,可是,一笔生意没做好,连老本都赔上了。为了过个年,不得不四处借钱。爷爷说:“这真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好一世穷!”(安徽·石台)

【歇后语第39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惯)一方付给现金,一方交出货物。指当场交易,货、款两清,互不拖欠。 也作“一手交钱,一手拿货”。

【歇后语第40句】:【 人心齐,泰山移】谓团结一致,能够完成艰巨的任务。 《小说月报》(1980,3):“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十来年功夫, 我们村就扑腾起来了!人多了,地多了,房多了,牲口多了。”

【歇后语第41句】:【 成大事不记小仇】要做成大事,不应该计较小的冤仇,要 能够容人。姚雪垠《李自成》:“他的左右都巴不得一下子攻 破城市,替他报仇。他说,成大事不记小仇。”

【歇后语第42句】:【揭疮疤】(惯)比喻揭露别人过去的错误或隐私。 也作揭痛疮。 揭伤疤。

【歇后语第43句】:【瞒上不瞒下】瞒上容易,瞒下不容易。下面人多,瞒不 住。引申为:不必向上汇报。清代《红楼梦》:“我还有一句 话和你商量,不知你肯不肯:现在他的东西,是瞒上不瞒下, 悄悄地送还他去。”

【歇后语第44句】:【锅里有米,碗里有饭】释义:比喻集体富裕了,个人也会富裕,个人依靠集体。例句:富裕了大家有,社办穷了大家也有份儿!“大河没水小河干。”“锅里有米,碗里有饭。”大家的事,就和大家商量么。

【歇后语第45句】:脸上长疮——面子上不好看

【歇后语第46句】:【迷而知反,得道不远】(谚)反:通“返”,返回,回头。道:人生正道。迷失了正道知道回头,就会很快寻着正路。指犯错误贵在及时改正。 也作“迷途知返,回头是岸”。

【歇后语第47句】:【人各有志,不可相强】释义:各人有各人的志向,别人无法改变。例句:“岂不闻语云:‘人各有志,不可相强’?便是妇人女子的志向,也有个不同。”

【歇后语第48句】:老头儿发脾气——吹胡子瞪眼睛

【歇后语第49句】:【稻秀雨浇,麦秀风摇】(谚)秀:稻、麦扬花期。指稻扬花时,要雨浇灌,却忌风摇;麦扬花时,要风吹摇,却忌雨浇。 也作“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歇后语第50句】:菜园里的羊角葱——越老越辣

【歇后语第51句】:钴子碰着锉子——死对头

【歇后语第52句】:盘山公路——净兜圈子;净绕弯子

【歇后语第53句】:【贼人胆底虚】(谚)指盗贼往往心虚胆怯。 也作“贼人心胆虚”。

【歇后语第54句】:玉米秸里的虫儿——钻(专)心

【歇后语第55句】:【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进不来】见“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歇后语第56句】:【娃子不哭奶不胀】(谚)小孩子不哭着要吃奶,妈妈的奶就不发胀,想不起来喂奶。比喻没有外界的刺激与干扰,自身乐得清静。

【歇后语第57句】:【瓜儿不离秧,孩儿不离娘】释义:比喻彼此存在依附关系,离不开。“秧”又作“藤”。例句:“瓜儿不离秧,孩儿不离娘呀!”连阴天老虎挂念珠儿,假充善人,“蓑嫂,我把你留下吧!”

【歇后语第58句】:【豆子不榨不出油,石头不砸不裂缝】(谚)指豆子要压榨才能出油,石头要猛砸才能开裂。比喻对罪犯不施加压力,就很难使他交代罪行,老实认罪。

【歇后语第59句】:【同烧一炉香】(惯)比喻有共同的心愿。

【歇后语第60句】:【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擀面杖无孔。一窍不通,谓外行, 不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你要写文章,咱是擀面 杖吹火,一窍不通。”

【歇后语第61句】:【断桥】杭州西湖美名扬天下,到过西湖的人都要到“断桥”一游,结果“断桥不断”。关于断桥的得名众说纷纭:有人说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断,故称断桥;有人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断桥。还有人说是冬日雪霁,古石桥上阳面冰雪消融,阴面依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似断非断,故名“断桥残雪”。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他们将西湖上的小木桥改造成为一座高高的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也不怕路滑桥断了。乡亲父老为纪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段”与“断”同音,久而久之又被称为“断桥”。

【歇后语第62句】:【有男不娶老生囡】(谚)老生囡:父母年老时生下的女儿;老生女儿容易被溺爱、娇惯,养成任性、懒惰等不良习性。指有儿子的话,不可让他娶老生女儿。

【歇后语第63句】: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你的;勿吃亏;一份账

【歇后语第64句】:星期天,我村来了个算卦的,我跟着看热闹。凡是三十岁以上的人让他看,他都这样说:“推着小车上高山,叽里咕噜向下翻,你过去酸、辣、苦、甜都过过,今后财广福又多。”(河南·鄢陵)

【歇后语第65句】:【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惯)比喻才貌出众的姑娘嫁给了丑陋或卑鄙的丈夫。也比喻聪明能干的女子生活在不能发挥才智的地方,或珍贵的东西落在不适合拥有它的人手中。 也作好花插在牛屎上。 鲜花插在牛粪上。

【歇后语第66句】:火车出山洞——豁然亮堂

【歇后语第67句】:【二齿钩挠痒痒——是把硬手】(歇)二齿钩:一种头端有两个齿的钩子。比喻人是强手、能手。常含赞扬意味。

【歇后语第68句】:【顺着毛儿摸抚】爱动物(猫狗等),得顺着毛。借指迁就 迎合,或利用特点。类似的:跨顺毛驴。成语:因势利导。 西戎《盖马棚》:“倔毛驴,顺着毛搓,叫干什么都行,要是冲 着他,天王老子也不依!”

【歇后语第69句】:【烂透了的老倭瓜,一肚子坏水】释义:老倭瓜:成熟的南瓜。比喻人坏主意多。例句:可他心毒手狠,像个烂透了的老倭瓜,一肚子坏水。

【歇后语第70句】:【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怎保不怀毒】(谚)花的枝叶下还藏着刺,谁能保得住人没有毒害人的心思呢。 指人心莫测,要时时提防。

【歇后语第71句】:立七坐五盘三半,一肩三头怀两脸。

【歇后语第72句】:【一不沾亲,二不带故】(惯)故:朋友。指既不是亲戚,又不是朋友,没有亲友关系。

【歇后语第73句】:【才脱虎坑逃得去,又遭机阱捉将来】(惯)机阱:设有机关的捕捉野兽的陷阱,比喻坑害人的圈套。指刚逃出险境,又中奸计被捉。

【歇后语第74句】:【骏马跟前,小马打蹄难;老鹰跟前,鸟儿唱歌难】释义:比喻在威严的大人物面前不容小人物自由随便行动。例句:拉莫,“骏马跟前,小马打蹄难;老鹰跟前,鸟儿唱歌难。”你赶快出来投降,我不杀你!

【歇后语第75句】:【哪里跌倒哪里爬】释义:在什么地方受挫折,就在什么地方克服困难,争取成功。例句:“养猪卫星”虽然丢了丑,可卫治国并没泄了气。他想:哪里跌倒哪里爬。他决心再放个“卫星”,以挽回面子。

【歇后语第76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见“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歇后语第77句】:这几天,我天天偷抹表姐的口红,被妈妈发现了。妈妈说:“丑人多作怪,癞子找花戴。再打扮,也好不到哪儿去。”(安徽·天长)

【歇后语第78句】:【专咬硌牙的铁核桃】(惯)比喻专门整治态度强硬或难对付的。

【歇后语第79句】:黄瓜熬白菜——色货

【歇后语第80句】:河中的礁石——敢顶大风浪

【歇后语第81句】:【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惯)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歇后语第82句】:【三分吃药,七分调理】(谚)调理:调养与护理。要治好病,三分凭药治,七分靠调理。指对病人来说,调理比药物治疗更重要。 也作三分医治,七分调养。 三分治病七分养。 三分药,七分养。

【歇后语第83句】:戈壁滩上的石头——明摆的

【歇后语第84句】:【见缝就下蛆】(惯)比喻一有机会就搞破坏或做坏事。

【歇后语第85句】:【九国贩骆驼】(惯)原指到处兜揽生意。比喻到处钻营、图利。

【歇后语第86句】:【—竹篙打倒—船人】撑船用竹篙,船上人被打无法躲避。 指伤人太多。高云览《小城春秋》:“咱把话扯明白,今天不 是谁跟谁过不去,扫大伙儿的脸的是你!你,一根篙竿压倒 一船人!”

【歇后语第87句】:我有一个乐于助人的表哥,就是自己的活不干,也要帮别人干活,妈妈说他是“舍了肚皮顾脊梁”。(内蒙古·赤峰)

【歇后语第88句】:属刨花的——点火就着

【歇后语第89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下多大功夫,就会获得多大成果。 海外赵淑侠《当我们年轻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一 定比不努力好。”

【歇后语第90句】:【一家饱暖千家怨】(谚)千:约数,形容多数。旧谓为仁不富、为富不仁,因而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就会遭到许多人家的嫉妒、怨恨。

【歇后语第91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谚)风、俗:民俗风情。指各地民俗风情不同。

【歇后语第92句】:【瓜从瓤里烂】释义:比喻从内部开始瓦解。例句:沉住气!老子什么关口没闯过?管你文来武打,有这口气,老子就要招兵买马,教你瓜从瓤里烂!

【歇后语第93句】:狗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三个

【歇后语第94句】:验血的扎耳朵——针见血

【歇后语第95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谚)指当官就必须为老百姓办事,不然就枉吃国家俸禄,还不如回家做点小买卖。

【歇后语第96句】:打雷不下雨——光响(想)有啥用;虚张声势

【歇后语第97句】:一分钱买十一个杏子——分文不值

【歇后语第98句】:【端公盆,说公理】(惯)指主持公道,说公平合理的话。

【歇后语第99句】:【家里没有梧桐树,也招不来彩凤凰】见“没有梧桐树,引不得凤凰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43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