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适合自己的民间俗语俗话,忍不住分享到朋友圈!

【歇后语第1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歇后语第2句】:【要就掏出心来,要就拿出刀来】谓爱憎分明。古华《金叶木 兰》:“我们瑶家自来弱小,但很少向恶人低头。有旬老话 讲:要就掏出心来,要就拿出刀来!”

【歇后语第3句】:【春江水暖鸭先知】释义:这是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句。比喻首先体察和领受到。例句:雷公乐呵呵地说:“你们看,这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呵!”

【歇后语第4句】:【一言惊醒梦中人】(惯)指一句话使人猛然醒悟。

【歇后语第5句】:【公门里面好修行】在官府任职,有条件行善做好事。或 说:身在公门好修行。清代《儒林外史》:“自古道:公门里好 修行。你们服侍太爷,凡事不可坏了太爷的清名,也要各人 保得各人的身家性命。”

【歇后语第6句】:【卖油娘子水梳头】油留着卖,自己不能搽。意即为他人 服务,自己不能享受。类似的:卖鞋的赤脚跑/裁缝衣破没 人补,木匠屋里没凳坐/造车者多步行。成语:为人作嫁。 《艾芜短篇小说选》:“卖油娘子水梳头,这是一句极其流行 的俗语。意思是说,卖油人的娘子,舍不得用油梳头,只拿 点水来润润头发。也就是说,一些小本生意的人以及一般 下力的,总是拿好的去供给别人,坏的留着自己享用。这并 不是自己俭省,想要储蓄起来,而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法则, 逼着人不得不这样虐待自己,不然的话,就不能生活下去。”

【歇后语第7句】:这次考试,我得全班第一,便飘飘然了。老师觉察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竹子虚心,日长三寸;雄鹰虚心,直上青云;大海虚心,百川归奔;人若虚心,天天上进。”(江苏·扬州)

【歇后语第8句】:墙上画的美人儿——你爱她不爱

【歇后语第9句】:【身正影不斜】(谚)身子端正,身影就不会歪斜。指人的行为正大光明,就不怕别人飞短流长,说三道四。 也作身正不怕影子斜。 身子立得正,不怕影子斜。

【歇后语第10句】:借票子做衣裳穿——浑身是债

【歇后语第11句】:【瘸子担水,一步一步来】事情逐步进行,不可急躁。袁静 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你老人家别着急,咱们这些兵是什 么兵呀,都是拿锄头把子的手,猛不乍的拿起枪就会打仗 啊?这可是瘸子担水,得一步一步来么!”

【歇后语第12句】:清道夫拉货——拉的全是废物

【歇后语第13句】:拔了萝卜窟窿在——有根有据

【歇后语第14句】:【杀人见血,铲草除根】(谚)杀人必须见血,证明人死无疑;斩草必须除根,使它不再萌生。指消灭敌方力量必须完全彻底,不留后患。 也作“杀人须见血,斩草要除根”。

【歇后语第15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本性难改

【歇后语第16句】:【过五关斩六将】释义:《三国演义》记载:蜀国大将关羽连闯了东岭关等五个关口,杀掉了不许他通过的守将孔秀等六人。比喻过去值得骄傲和称赞的英雄业绩。也比喻克服了重重困难。例句:席间谈话大都是追溯往事,三个人净说“过五关斩六将”的光彩事,对他们互相倾轧、不欢离别的丑行只字不谈。

【歇后语第17句】:【楚人沐猴而冠】释义:沐猴:猕猴。冠:戴上帽子。楚国人给猕猴戴上帽子,使其装成人样。比喻人虚有仪表或地位,并没有本领。例句:韩生趋出,顾语他人道:“我闻里谚有言:楚人沐猴而冠,今日果然相验,才知此言不虚了。”

【歇后语第18句】:【房檐上的冰凌柱——根子在上边】(歇)冰凌柱:雪化后房檐滴水遇冷凝成的柱形的冰。比喻事情的根源在上层领导。 也作“房檐上的冰槌——根子在上面”。

【歇后语第19句】:不种芝麻不养蚕——无油无绸(无忧无愁)

【歇后语第20句】:【 依样画葫芦/照葫芦雷瓢葫芦】胡乱,音近,含大体上近 似之意。差不离照原样子办。照,也说:比。成语:照猫画 虎。海外陈若曦《远见》:“不久也就摸到了窍门,可以依样 画葫芦。”

【歇后语第21句】:【赤手攥空拳】(惯)形容人一无所有,孤苦无依。

【歇后语第22句】:【一肚子苦水】(惯)指心中有说不完的痛苦辛酸的事。

【歇后语第23句】:珠穆朗玛峰插旗杆——高到顶了

【歇后语第24句】:拖拉机进弄堂——转不过弯

【歇后语第25句】:【动肝火】(惯)指发脾气。

【歇后语第26句】:【赶鸭子上架】(惯)鸭子本不会爬高,却硬赶着它向高高的架子上爬。比喻强逼别人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也作打鸭子上架。 拿鸭子上架。

【歇后语第27句】:拨好的闹钟——不到时候不打点

【歇后语第28句】:【远来的和尚好看经】(谚)人们总认为,远方来的和尚比本地和尚经念得好。比喻外来人比当地人更易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歇后语第29句】:绣花姑娘打老虎——胆大心细

【歇后语第30句】:【掏心窝子】(惯)指说心里话,表达真实思想。

【歇后语第31句】:吃辣椒喝白干——里外发烧

【歇后语第32句】:石灰木炭一把抓——黑白不分

【歇后语第33句】:仙女下几——飘飘然

【歇后语第34句】:【自己绊住自己的腿】(惯)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使行动不自由。

【歇后语第35句】:王麻子的剪刀——招牌响亮

【歇后语第36句】:【 兵来如梳,贼来如篦,匪来如剃】篦子比梳子的齿更密。旧 时兵卒,跟盗贼、土匪一样,都抢劫人民财产,而土匪尤为凶 恶。白危《垦荒曲》:“兵来如梳,贼来如篦,匪来如剃……兵 就是匪,匪就是兵,叫谁谁也分不清。”

【歇后语第37句】:哥哥在家复习功课,没有计划性,常常刚拿出语文,又去翻数学。伯母批评他:“孩子,咱不能走了一步说一步,哪里黑了哪里住。要心里有点谱。”(河南·虞城)

【歇后语第38句】:吃了豹子胆——胆子不小;胆子大

【歇后语第39句】:老太婆不骑马——怕栽跟头

【歇后语第40句】:【抠着屁股——自抬自】(歇)抬:抬高。指自己抬举自己。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41句】:【过河看深浅,走路看高低】(谚)比喻无论做什么事,必须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大意了。

【歇后语第42句】:过年了,二叔置办了许多年货,说要跟别人家比一比。奶奶劝他:“宁跟别人比种田,不和他人赛过年。节约如同聚宝盆,勤俭才是摇钱树啊!”(陕西·永寿)

【歇后语第43句】:【公鸡钻篱笆,进不去又退不回】释义:比喻进退两难。例句:一时间,他真有点像“公鸡钻篱笆,进不去又退不回。”

【歇后语第44句】:【千里投名,万里投主】远道慕名而来。明代《水浒》:“三位 头领容覆: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柴大官人面皮,径 投大寨入伙。”

【歇后语第45句】:阎王奶奶绣荷包——鬼花招

【歇后语第46句】:哥哥有十四岁了,在家里他吃的饭最多。在一旁的爸爸说:“真是家有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云南·鲁句)

【歇后语第47句】:【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来万里云】释义:雨打娇花,乌云遮月。比喻好人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例句:赵氏玉贞衣不解带,昼夜伺候,不想大限已到,古语说的是:“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来万里云。”李文元一病不起,呜呼哀哉,竟自死去。

【歇后语第48句】:狗皮糊墙——不像话(画);不成话(画)

【歇后语第49句】:【一场官司一场火,任你好汉没处躲】(谚)旧指打官司如同遭火灾一般,使人倾家荡产。也指火灾和打官司一样损失惨重,令人无法承受。

【歇后语第50句】:【 踩一头,翘一头】踩下这一头,那一头翘起来,如同跷跷 板。表示照顾不过来。成语:顾此失彼。清代《红楼梦》: “论家事,这里是踩一头儿翘一头儿的,连珍大爷还弹压不 住。”

【歇后语第51句】:【说到哪里,做到哪里】说话兑现。成语:言行一致。赵树 理《三里湾》:“我这人说到哪里,要做到哪里!现在先向大 家表明一下!”

【歇后语第52句】:【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谚)指说话要有分寸,不能夸大其词。 也作“过头饭难吃,过头话难讲”。

【歇后语第53句】:【 一鸟进林,百鸟无声】指肃静,因出现威慑力量而不敢讲 话。林,也说:山。成语:鸦雀无声。古华《芙蓉镇》:“渐渐 地,只要她一在街上出现,人们就面面相觑,屏声住息。真 是一鸟进林,百鸟无声,连猫狗都朝屋里躲。”

【歇后语第54句】:害了芝麻打跟斗——碰到茬子上了

【歇后语第55句】:【小卒子过河不回头】原为象棋规则,卒子不能后退。借指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香港唐人《金陵春梦》:“偶有几茎白 发,心情微近老年;做了过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 艺高人胆大技艺高超,心里沉着,就增添了勇气。海外 陈若曦《二胡》:“司机是个年轻小伙子,仗着艺高人胆大,把 一部半新旧的日本小丰田当做跑车驶。”

【歇后语第56句】:【小人无罪,怀璧其罪】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歇后语第57句】:我们家来了个客人,可我不认识。客人点着我的鼻尖说:“这小鬼,没见过我吧?我们两家可是扒拢筷子能吃饭的人呢!”(湖南·株洲)

【歇后语第58句】:【官高必险】(谚)官位高了,必定有风险。旧指权力倾轧,无过官场,官位越高,越成为倾轧的焦点。 也作官高必险,势大必倾。 官大有险,树大招风。

【歇后语第59句】:【老鹰抓小鸡】(惯)形容动作快捷而凶猛。 也作老鹰捉小鸡。 老鹰抱小鸡儿。

【歇后语第60句】:屁股上挂个死老鼠——假充猎(里)手

【歇后语第61句】:鸭背上泼水——劳而无功;有劳无功;不沾(粘)

【歇后语第62句】:【阿绵花屎】(惯)阿:同“屙”。比喻故意拖延时间。

【歇后语第63句】:妈妈叫小英看一会儿课外书,可小英还没坐稳,就又跑出去玩了。妈妈说:“你啊,真是坐不住的陀螺屁股,我看你长大会有啥出息!”(江苏·无锡)

【歇后语第64句】:雁无头,飞不齐。

【歇后语第65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与周瑜联合用火攻曹操水 军,一切准备停当,就缺少东风吹火,诸葛亮便设坛台借东 风。事出《三国演义》。此句表示只缺少一个必要的关键条 件。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叫我看,你这事儿,现在 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歇后语第66句】:人字双着写——不从也得从

【歇后语第67句】:【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马溅泥;云往南,水潭潭;云往北,好晒麦】(谚)指从云的走向上可判断是否有雨:云往东走,无雨;云往西走,马足溅泥;云往南走,暴雨来临;云往北走,天晴。

【歇后语第68句】:【插杠子】(惯)比喻局外人插进来干扰。 也作插一杠子。 横插一杠子。

【歇后语第69句】:【拔一根寒毛比腰粗】(惯)拔出一根汗毛来也比人家腰粗壮。比喻钱多势力大,不同一般。 也作“拔一根毫毛比腰杆儿粗”。

【歇后语第70句】:戴红缨帽上树——红到顶

【歇后语第71句】: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不怀好意;没安好心;没有什么好心眼

【歇后语第72句】:【春梦虽好一场空】(谚)春梦虽然美好,但总不是真实的。泛指一切脱离实际的美好希望与企盼,并不能实现,仍是空的。

【歇后语第73句】:【卖糖的不卖醋,卖醋的也别卖糖】(谚)卖糖的就只卖糖,卖醋的就只卖醋,不要互相掺和。比喻人各干各的营生,不要相互搅扰干预。

【歇后语第74句】:丝瓜藤牵在桃树上——专靠巴结

【歇后语第75句】:【井水不犯河水】“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井水不犯河水”源自我国先民的居住环境。我国古代先民最早是生活在河水旁边,因此,长江、黄河孕育了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临河而居,汲水方便,而且河谷地区土壤相对肥沃。先民以游牧为主,生活地点基本上是因气候或自然环境而定的,所以经常迁徙。井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伟大深远的影响。有了井之后,先民摆脱了依赖自然气候的制约,以往仅仅居住在河谷,现在基本可以居住在任何地方了。而且有了井水,人们逐渐聚居在一起,可能出现城镇,以至于出现大的城市。由传统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变为农耕生活,社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部落继续崇尚游牧生活,没有发展农耕,不打井,继续逐水草而暂居。因此,有的历史学者认为“河水”其实代指的就是游牧民族,是依赖于部落之间酋长的联盟制度建立王朝的。而“井水”则代表的是定居,是农耕文明。历史上游牧的少数民族经常侵扰中原的农耕民族,所以中国古代王朝一直边患不断。而以“井水”为代表的农耕民族则基本上不会主动侵扰“河水”为代表的游牧民族,所以,有“井水不犯河水”一说。

【歇后语第76句】:【山山有路,路路相通】释义:形容道路四通八达。“山山”又作“山口“。例句:“他们走的是哪条路?”“山山有路,路路相通!进来的时候就是分开走的,讲不准。”

【歇后语第77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惯)指没人疼爱或喜欢。

【歇后语第78句】:【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吃】伤害别人,又给一点安慰。成 语:又打又拉、恩威并施。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我 不是三岁两岁的小孩子,用不着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吃。”

【歇后语第79句】:【看得破,忍不过】(惯)指虽然看透了,却控制不住情绪。

【歇后语第80句】:【蝎子放屁——毒气大】(歇)毒气:本指有毒的气体,转指毒辣的手段。形容人非常狠毒。

【歇后语第81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释义:听到的不可轻信,只有亲眼看见的才是真实的。例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天香更把脸一沉,“人家又当上大官,大老远从北京下来,为的是解决咱们两家的老大难问题……”

【歇后语第82句】:大路上的砖头——绊脚石

【歇后语第83句】:【马上吃猪蹄——不知骨头落哪里】(歇)骨头:本指猪蹄里的骨头,转指人的骨头。指某人下落不明.不知死在哪儿。

【歇后语第84句】:【晴天还要防阴天】见“好天也得防阴雨”。

【歇后语第85句】:三个鬼拿不着——比鬼还鬼

【歇后语第86句】:【骄子不孝】(谚)指在骄奢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子弟,不会孝敬父母。

【歇后语第87句】:【水萝卜,皮红肚里白】释义:比喻表面积极进步,思想不好。例句:李之寿又补充着:“他是脚踏两只船,别看他儿当八路,水萝卜,皮红肚里白。”

【歇后语第88句】:【糖块掉到蜜罐里——甜上加甜】(歇)形容生活非常幸福、美满。

【歇后语第89句】:捉蚂蚱喂老虎——难饱

【歇后语第90句】:【三天两后晌】(惯)晌:一天内的一段时间。形容很短的时间。 也作三天两晚上。 三天两早上。 三早起两晚晌。

【歇后语第91句】:牛吃笋子——胸有成竹

【歇后语第92句】:火车进隧道——长驱直入

【歇后语第93句】:【擒虎易,纵虎难】见“伏虎容易纵虎难”。

【歇后语第94句】:【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谚)莫若:不如。要想人不知道,最好自己不去做;要想人听不到,最好自己不去说。指人的言行是瞒不住人的,只要自己说过做过,人们就不会不知不闻。 也作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不言。

【歇后语第95句】:【家庭合不合,看看儿媳和公婆】(谚)一个家庭是否和睦,只要看看儿媳妇和公婆的关系如何即可。 指家庭和谐不和谐,媳妇和公婆的相处是关键。

【歇后语第96句】:【大手抓草,小手抓宝】(谚)指人只肯动手、不肯动脑,也就只能长得大手大脚,从事粗笨的体力劳动;勤学习善用脑的人,手脚灵巧,能创造价值大的物质财富。

【歇后语第97句】:【问医不瞒医,问卜不瞒卜】(谚)卜:占卜、算命之类。请医生看病,不能隐瞒病情;请卜者算命,不能隐瞒内情。指凡求人办习;,必须以真情相告。

【歇后语第98句】:【走路衣裳角都能打死人】(惯)形容人骄横强悍。

【歇后语第99句】:一次我没吃早饭,中午吃饺子,我吃了一碗后还嚷着没吃饱。姥姥在一旁说话了:“一顿不刷锅,两顿同样多!”(河南·汤阴)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44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