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净生活-佛语经典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天天禅语】今天只有一次,应好好把握做该做的事。
【佛语禅语第2句】:【佛道在心中】 行、住、坐、卧皆是道场,因为道在心中,非在外面。
【佛语禅语第3句】:文字总是不能完全地表情达意,呈现的充其量是冰山一角。
【佛语禅语第4句】:报答父母恩,莫过于发挥良能,为人群付出,即是大孝。
【佛语禅语第5句】:不得佛,不得法,不得僧,是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思益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6句】:禅师将毯子换成光滑的木面,小球滚动了很远的距离才停。
【佛语禅语第7句】:工作的节奏慢一点,生活的节奏慢一点,人生的节奏慢一点。
【佛语禅语第8句】:禅是一种生活艺术,是觉者的生活体验,是悟者、行者的生活内涵。
【佛语禅语第9句】:给人安定、幸福,是大慈心的作用;用心救拔、度化,是大悲心的发挥。
【佛语禅语第10句】:【佛心禅语】 说的有一丈,不如做一尺;说的有一尺,不如做一寸。
【佛语禅语第11句】:变动的道非真道,只是修行的工具而已;故须能取、能舍、能善用而不执迷。
【佛语禅语第12句】:执著与把握不同——执著是为己而争,把握则是当下付出。
【佛语禅语第13句】: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14句】:以无持戒性,知于持戒法。如是知戒相,终不毁于戒。《诸法无行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15句】: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佛语禅语第16句】: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维摩经》卷上,佛国品
【佛语禅语第17句】:开会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大家能够聚在一起,见到老朋友,结交新朋友。
【佛语禅语第18句】:【佛心禅语】 笑,世界跟着你笑;哭,就只有你自己哭了。——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19句】:于佛起恶心,毁谤生轻慢,人大地狱中,受苦无穷尽。《分别善恶业报经》
【佛语禅语第20句】:【天天禅语】天天苦恼不够、不足,是富有的穷人。
【佛语禅语第21句】:【禅语悟道】不只爱人,还要爱地球;土地平安,人才能平安。
【佛语禅语第22句】:【天天禅语】真正的环保,是爱山、爱海,爱惜一切万物。
【佛语禅语第23句】:人们总爱假定幸福是有条件的,喜欢为自己的人生设定各种标准。
【佛语禅语第24句】:亦可造一座花园,满园玫瑰芬芳之时,于己赏心悦目,送人则手有余香。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心禅语】 问:“如何是无相?”师日:“山青水绿。”——《渌清禅师》
【佛语禅语第26句】: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唐)希运《黄檗传心法要》
【佛语禅语第27句】:愿效法佛陀的精神,学做大农夫;耕耘天下众生心田,化荒芜成大福田。
【佛语禅语第28句】:在一树果实中,最大最鲜美的果实总是最先被人摘。
【佛语禅语第29句】:要以享受和欣赏的心态,满心欢喜地生活在当下。
【佛语禅语第30句】:【天天禅语】人只有感恩的本分,没有埋怨的权利。
【佛语禅语第31句】:我们害怕的不是老,而是激情犹在时的力不从心。
【佛语禅语第32句】: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佛语禅语第33句】:人人一善,点滴付出,可以让人人心地滋润到爱的甘露。
【佛语禅语第34句】:取胜的人,一定要和人家结仇。南传《佛教格言·胜利品第八》
【佛语禅语第35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引导团队的良方,在“用智慧辅导,以爱心对待”。
【佛语禅语第36句】:极乐境界:早晨,静坐中,身心意识总有一股明净爽朗的感觉。
【佛语禅语第37句】: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是为生活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38句】:花半开最美,情留白最浓,懂得给生命留白,亦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佛语禅语第39句】:【最有禅意的句子】正的欢喜,不在于拥有多少,而是有爱。
【佛语禅语第40句】:【最有禅意的句子】想快乐生活,需先学做人;学做人,应先懂得如何爱人。
【佛语禅语第41句】:一切诸法皆不可说,其不可说亦不可说。《胜天王般若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42句】:【佛心禅语】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佛语禅语第43句】: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44句】:如来大威力,普贤愿所成。《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
【佛语禅语第45句】:佛陀讲慈悲,是以爱心仁德为体,以诚正和睦为用。
【佛语禅语第46句】:未尝暂起高慢心,亦复不生下劣意。《华严经》卷三十一,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47句】:人心中欲望太多,而不能一一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烦恼,就会觉得苦。
【佛语禅语第48句】:【天天禅语】人生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却能自我拓宽生命宽度与厚度。
【佛语禅语第49句】:爱心是照顾好自心——对内,不起烦恼;对外,不破坏形象。
【佛语禅语第50句】:【天天禅语】真诚的爱,是天下与平、亮丽的力量。
【佛语禅语第51句】:善知识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缘。《付法藏因缘传》卷六
【佛语禅语第52句】:心性本清净,不可得思议,是如来妙藏,如金处于矿。《密严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53句】:【创造与等待】 创造机会是智者,等待机会是愚者。
【佛语禅语第54句】:吉祥,就是一切灾患恶事不近身,凡事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吉祥就是福。
【佛语禅语第55句】:慈悲喜舍,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
【佛语禅语第56句】:【佛语禅话】笑容、柔软、体贴、付出,是爱的表达。
【佛语禅语第57句】:真正的苦行,不应是身体上的折磨,而应是心理和灵魂上的修行。
【佛语禅语第58句】:【天天禅语】报答父母恩,莫过于发挥良能,为人群付出,即是大孝。
【佛语禅语第59句】: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
【佛语禅语第60句】:人生若精神文化充足富有,纵使物质生活平淡,也会感到乐在其中。
【佛语禅语第61句】:以清净的耳根,接受清净的语声;以圆通的耳闻,吸收世间的善音。
【佛语禅语第62句】:【天天禅语】时时虔诚,无不吉祥;日日好心,无不平安。
【佛语禅语第63句】:人以王为命,王以法为身,世道既和平,佛法由兹始。“四十华严”卷十二
【佛语禅语第64句】:逆水行舟,越能感知水的存在。越是苦恼,越有可能契人佛性慈悲。
【佛语禅语第65句】: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66句】:寸寸感恩心,步步觉有情;觉有情,就是无私的爱。
【佛语禅语第67句】:时时刻刻能够安心,就是在道场中,就是在做佛事。
【佛语禅语第68句】:【天天禅语】生命的价值,在于能为人间负责任。
【佛语禅语第69句】:佛陀说:众生之苦是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忧生怖。
【佛语禅语第70句】:【天天禅语】道字下有分“寸”,才能“导”人向善就理。
【佛语禅语第71句】:客厅、厨房、浴厕等使用后,随手整理洁净,以方便他人使用。
【佛语禅语第72句】:恶行危身,愚以为易,善最安身,愚以为难。(《法句经》)
【佛语禅语第73句】:阿赖耶识执分别,种种迷识所污染,阿赖耶识无明法。《觉性自现续》
【佛语禅语第74句】:九类众生一身具足,随造随成。(唐)大珠慧海禅师《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
【佛语禅语第75句】:尊重别人隐私,不可窥人私密,不可揭人之短,不可搬弄是非。
【佛语禅语第76句】:生死不可怕,怕的是对世事看不开,对己放不下。
【佛语禅语第77句】:要谈情,就必须谈长情——觉悟的情;要说爱,就必须说大爱——解脱的爱。
【佛语禅语第78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79句】:【天天禅语】人生要恒持当下这一刻,不要空谈、妄想。
【佛语禅语第80句】:【天天禅语】将放生的心态转为护生,才是真正的尊重生命。
【佛语禅语第81句】:学习佛法,一个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佛语禅语第82句】:于诸异论,悉能摧伏。《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佛语禅语第83句】:【富贵在人又在天】 大富由天,小富由人。人应勤俭惜福才能富足。
【佛语禅语第84句】:守谦寡欲,善善恶恶,不得不作。(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
【佛语禅语第85句】:佛陀的教育不只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更教我们如何包容人、不与人计较。
【佛语禅语第86句】: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印光法师文钞·复谢慧霖书》
【佛语禅语第87句】:不侵犯众生,是世界上第一乐。南传《佛教格言·乐品第三十二》
【佛语禅语第88句】:慈悲为首,不损众生,是名羼提波罗蜜。《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89句】:【天天禅语】拥有,有“拥有”的烦恼;无,有“无”的解脱。
【佛语禅语第90句】:一卷佛禅,半纸容枯,魂归去兮,愿我去时之路,十里红莲来贺。
【佛语禅语第91句】:但是,真正让我更透彻了解了凡先生,还是从读《了凡四训》开始。
【佛语禅语第92句】:生活中禅机无处不在,无处不可修行,万物皆是如来,只怕人不“悟”。
【佛语禅语第93句】:健康的人,要照顾不健康的人;平安的人,要照顾有灾难的人。
【佛语禅语第94句】:再好的机会、福报,如不能把握因缘,就会稍纵即逝!
【佛语禅语第95句】:【天天禅语】寸寸感恩心,步步觉有情;觉有情,就是无私的爱。
【佛语禅语第96句】:其实,人生到底是上升,或者下坠,完全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人生。
【佛语禅语第97句】:【秋叶与笼中鸟】 树上秋叶犹恋树,笼中鸟死方出笼。
【佛语禅语第98句】:如备边城,中外牢固,自守其心,非法不生。《法句经》卷下,地狱品
【佛语禅语第99句】:旃檀多香,青莲芳华,虽日是真,不如戒香。《法句经》卷上,华香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