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辟民间俗语,超精致!
【歇后语第1句】:【连着藤,扯着蔓儿】释义:比喻相互联系着。例句:不能说,不能说!说了这个不要紧,可这个跟老账连着藤哪,扯着蔓儿哪!
【歇后语第2句】:脸盆里栽豆芽——根根扎到底
【歇后语第3句】:【连锅端】(惯)1比喻彻底消灭。2比喻全部出动。
【歇后语第4句】:【眼/羊死不闭眼。】成语:死不瞑目。老舍《骆驼祥子》:“这玩 艺一成家,连大带小,好几口儿,死了也不闭眼!你说是不 是?”
【歇后语第5句】:山鸡吃着黄连子——苦在心窝不敢啼(提)
【歇后语第6句】:【生在福中不知福】见“人在福中不知福”。
【歇后语第7句】:高梁地里种玉米——秋后见高低
【歇后语第8句】:【官禁私不禁】(谚)官方明令禁止的事,私下里照样通行。旧指官方的律条只是表面文章,不能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
【歇后语第9句】:【自家掘坑自家埋】(惯)比喻自作自受,自讨苦吃。 也作自己掘井自己跳。 自个儿挖坑埋自己。
【歇后语第10句】:【只有千里人情,没有千里威风】(谚)人情可以传播到千里之外,威风只限于一定的区域。指人情比权威传播得更远,更能感动人心。
【歇后语第11句】: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针(真)行
【歇后语第12句】: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歇后语第13句】:大伯家的小姐姐能说会道,姑姑家的小表弟却不善表达。奶奶笑着对我说:“你小姐姐说起话来有梗就能添出个叶,有苗就能说出朵花;你小弟可差远了,他是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嘴里却吐不出。”(黑龙江·哈尔滨)
【歇后语第14句】:【露口风】(惯)指从言谈话语中透露出某种不为人知的信息。 也作漏口风。 透口风。
【歇后语第15句】:别人学习时,小叶不学习;别人睡觉哩,她又嚷着要看书。奶奶说她是“好吃剩菜”,还说她“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是赶晚集的好手”。(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16句】:铁树开花——千载难逢
【歇后语第17句】:【比登天还难】(惯)极言事情之难办。指事情不可能办成。 也作“比登着梯子上天还难”。
【歇后语第18句】:到我家的一位叔叔刚起身要走,妈妈就立刻拉开门说:“您再坐一会儿,吃顿饭走也不迟。”奶奶在一旁悄悄对我说:“你妈待客人是一只手拉,两只手搡。”(安徽·贵池)
【歇后语第19句】:灯草撑屋梁——做不了主(柱)
【歇后语第20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戏曲中角色有不同的脸谱,红 脸多为武将,性格强硬,白脸多为文官,性格奸诈。借指分 别采取软硬两种手段。姚雪垠《李自成》:“张守业和张守 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说好说歹,最后决定叫大家拿 一千两银子和五十石粮食,粗细对半,另外拿出来五十两银 子给张守敬作为酬劳。”
【歇后语第21句】:【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谚)树:栽种,培植。指作一年打算的,最好种谷,当年就可收益;作十年打算的,最好栽树,十年就可成材。
【歇后语第22句】:【土地庙里长草——荒神】(歇)土地庙:供奉土地神的小庙。荒:荒芜,谐“慌”。神:本指神灵,转指心神。形容人心慌意乱。
【歇后语第23句】:【身在曹营心在汉】(惯)曹营:东汉末曹操的军营。汉:因刘备后来建立蜀汉国,故用来代指东汉末刘备一方。《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的盟弟关羽在与刘备失散后,被曹操收降,关羽身在曹营,却心向刘备。比喻人在一方,心却在另一方。 也作“人在曹营心在汉”。
【歇后语第24句】:【 经风雨,见世面】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锻炼。海外老六《丫 头你嫩嫩地嫁了吧》:“她已经在学校‘经风雨,见世面’了, 练就了一副打不过也打,骂不过也骂的脾性。”
【歇后语第25句】:【 遇到拦路虎】遇到巨大的障碍。马烽《饲养员赵大叔》: “遇到拦路虎就去问别人,学到一点好的办法,马上就试 验。”
【歇后语第26句】:【贫不与富敌,贱不与贵争】(谚)贫穷人家不和有钱人家作对,地位卑贱者不和有权有势者争斗。指旧时社会制度维护的是有钱有势阶层,不为贫贱大众作主。 也作贫莫与富斗,贱莫与贵争。 贫不与富斗,民不与官争。
【歇后语第27句】:【泼冷水】(惯)比喻打击人的热情或积极性。 也作泼凉水。 泼冰水。 浇冷水。
【歇后语第28句】:【横草不拿,竖草不拈】什么事情都不做,形容闲懒。草,也 说:针。老舍《四世同堂》:“无论她怎忙,他依然横草不动, 竖草不拿。”
【歇后语第29句】:【寂寞恨更长,欢娱嫌夜短】见“欢娱嫌夜短,寂窦恨更长”。
【歇后语第30句】:【宰相肚里能撑船】赞扬人的气量大,风格高。成语:宽宏 大量。姚雪垠《李自成》:“常言道:将军额上跑下马,宰相肚 里行舟船。你这样气量窄,将来如何能独当一面,肩挑五岳 胸罗百川,统帅百万大军!”
【歇后语第31句】:妈妈让我和哥哥去换米,我俩都不想去。妈妈说:“真是龙多思翘,人多思靠。一个和尚水多,两个和尚水少,三个和尚无水啊!”(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32句】:【龙居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释义:龙一到浅水中,虾也会戏弄它;虎离开森林落到平川,狗也会欺侮它。比喻英雄在失势时,会受小人的气。例句:蜀人杜滑江令麻城,居官执法,不敢干以私。一日宴乡绅,梅西野倡令,要拆字入俗语二句……杜又云:“单其也是其,加点也是淇,除却淇边点,加欠便为欺。俗语云:龙居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歇后语第33句】:【 近水楼台先得月】宋代范仲淹镇守杭州,部下军官多被 保举,有个外任巡检苏麟没有被推荐,便向范仲淹献诗,其 中有此一句(见《清夜录》)。现多用来表示:由于近便而占 便宜。成语:近水楼台。海外於梨华《寻》:“那有什么大惊 小怪的,两个都是独身,两个都在一个学校,近水楼台先得 月。”
【歇后语第34句】:饿狗掉进茅坑里——饱吃一顿;正好
【歇后语第35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特别强调了“无后为大”,所以大多数人知道“无后为大”,而很少有人知道其他两大不孝是什么。那么,完整的“三不孝”是什么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源自《孟子·离娄下》。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对此作了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孟子认为,为人子,若不娶媳妇,不传宗接代,过年过节,无后代为祖先扫墓、祭拜,是为“三不孝”之最不孝的。其他两不孝分别是:若阿谀曲从,陷父母于不义,为一不孝;当父母年老,为人子,若因家里没钱,无法侍奉父母,使其三餐无法温饱,生病无钱看医,或者无功名,不能中举、进士,求得一官半职,为家族扬眉吐气,为二不孝。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古人,但也不能一味生搬硬套。
【歇后语第36句】:哥哥说爸爸疼他,妈妈疼我。妈妈听了说:“手心手背都是娘的肉,十个指头咬了我个个疼!”(河南·虞城)
【歇后语第37句】:【猫认屋,犬认人】(谚)指猫在外能辨识自家的房屋,却不认自家的主人;而狗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追随自己的主人。
【歇后语第38句】:【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想主意,多指用心机。民间说 书的常用此语。清代《红楼梦》:“凤姐越想越气,歪在枕上, 只是出神。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歇后语第39句】:【说时迟,那时快】(惯)形容非常迅速、快捷,说话的功夫事情已经发生了。 也作“说时迟,那时疾”。
【歇后语第40句】:【 一家过年都过年】过年是共同的节日。借指情况相同, 没有例外。《马烽小说选》:“一家过年都过年,到处都在盖 新房、建工厂。”
【歇后语第41句】:五更天起床——渐渐明白
【歇后语第42句】:【小马乍行嫌路窄】释义:乍:刚刚开始。初生马儿刚走路就嫌路不够宽。比喻年轻人刚入世不知天高地厚,埋怨无处施展才能。例句:安老爷冷笑道:“他有多大的学力福命,敢说这等狂妄的满话!”安太太道:“这可就叫作‘小马儿乍行嫌路窄’了!”
【歇后语第43句】:爸爸是一厂之长,一个工人常在背后说他的闲话,妈妈很生气,非让爸爸开除人家。爸爸说:“大笔写大字,大人办大事,咱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砸了人家的饭碗。再说,斤斤计较也显得咱鼠肚鸡肠的,只要咱站得端,行得正,怕什么闲言碎语?”(河南·新密)
【歇后语第44句】:妹妹长得慢,比同龄人矮了一截,总是闷闷不乐的。妈妈安慰她说:“柳树早发芽,但是不结果;枣树晚长叶,果实却坠满枝头。你个子比别人矮.可不能因此而短了志气啊!”(河北·深州)
【歇后语第45句】:【捂盖子】(惯)比喻掩盖真相,不许别人揭露矛盾或揭发坏人坏事。
【歇后语第46句】:【棺材出了,才讨挽歌郎钱】(惯)挽歌郎:旧时在丧家送葬时,受雇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办成了才去讨要报酬。也比喻办事错过了时机。
【歇后语第47句】:【兵无粮自散】(谚)兵:指军队。 军队要是断绝了粮草,自然就会解体。指粮草是行军用兵的生命线,缺粮断草就意味着不战自败。
【歇后语第48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本性难改
【歇后语第49句】:【中彩】“中彩”现在多指买彩票中奖。彩票业在我国属于造福于民的福利事业,为福利事业筹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由国家独立经办。“中彩”一词源自古代的赌博游戏。古代有一种竞赌游戏,用木头做成五个与现代骰子不同的骰子,它们不是六个面的正方体,而是长柱体。四个侧面有彩画,两面画着雉(即野鸡),另两面画着牛。顶的一面是黑色,底的一面是白色。游戏时,五个骰子一起掷,如果掷出去的五个骰子画面一样,比如都是牛,就叫中彩,就赢钱。 “彩”有大有小,全黑的最大,如果掷出了全黑,就叫中头彩,自然赢的钱最多。
【歇后语第50句】:【在京和尚出京官】(谚)指在京城的和尚往往吃香,就好比离开京城的京官在地方上吃香一样。
【歇后语第51句】:【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释义:吃过骗子的亏,不再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例句:那些妖怪闻此言,魂飞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爷方便方便!我等有眼无珠,误捉了你师父……”八戒摇手道:“莫说这话!俗语说得好:‘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是便筑一耙,各人走路!”
【歇后语第52句】:奶奶听说惯偷王五的儿子在学校偷人家的钢笔,就说:“唉!根不正,秧不正,结个葫芦扭着腚啊!”(河南·南召)
【歇后语第53句】:【马好还得鞍子配】见“好马须得配好鞍”。
【歇后语第54句】:【水清石自见】事情终会弄清楚,真相大白。或说:水清石 头现,鱼烂刺出来/水清鱼自现。成语:水落石坐。曹禺《王 昭君》:“有什么可辩白的?我的心里是亮堂的,水清石自 见。”
【歇后语第55句】:弟弟把花瓶打碎了,姑妈追问这事,他却不承认。姑妈说:“纸包不住火,油掺不得水,从小不能说假话。”(湖南·长沙)
【歇后语第56句】:黄牛的肚子——草包
【歇后语第57句】:【面软的受穷】(谚)面软:重情面,该采取强硬态度时拉不下脸面。指面对过分的要求,不忍或不敢向对方说“不”的人,注定要遭受穷困。
【歇后语第58句】:玻璃灯笼——里外明
【歇后语第59句】:【一脚高,一脚低】见“高一脚,低一脚”。
【歇后语第60句】:【前打后商量】(惯)指先用武力制服对方,然后再与之议事。
【歇后语第61句】:六月的梨疙瘩——有点酸
【歇后语第62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谚)身居高位,自己的行为端正,不发令下属也会跟着你行事;自己的行为不正,纵然发令也没人听你的。指待人处事,关键是要以身作则。
【歇后语第63句】:米筛子打水——场空
【歇后语第64句】:湿水棉花——没法弹(谈)
【歇后语第65句】:铁匠催徒弟——快打
【歇后语第66句】:梨树底下摸帽子——惹人怀疑
【歇后语第67句】:铁公鸡身上拔毛——休想
【歇后语第68句】:【业罐子满了】(惯)业:同“孽”,罪孽。指作恶极多,死期已到。
【歇后语第69句】:【哀乐】“哀乐”在功能上如同古代的挽歌,都是哀悼亡者。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挽歌重上层社会,而哀乐则是为悼念去世的革命者和普通百姓的哀歌。它源自革命圣地延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延安的音乐工作者安波、马呵、时乐蒙等同志深人民间采风,在安塞地区搜集到了这支陕北民乐商调式哀乐。不久,在陕北人民公祭刘志丹同志的大会上,首次唱了由安波同志记谱和填词的挽歌。解放战争时期,此曲传到了晋察冀解放区,作为挽歌形式使用过。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军乐团团长、指挥罗浪同志为了礼仪的需要(国家需要有庄严的哀乐),把此曲配置了和声作为军乐队的礼仪曲使用,这样.这支哀乐被沿用下来。
【歇后语第70句】:【相骂没好口,相打没好手】见“厮打没好手,厮骂没好口”。
【歇后语第71句】:【长寿面】中国人过生日总要吃“翻运饼、长寿面”。那么,“长寿面”是怎么来的呢?这一习俗源自西汉。据说,西汉时期汉武帝跟文武百官闲聊天,他说:“《相书》上讲,人中(人的上唇正中凹痕,即人中穴位)长一寸,能活一百岁。”这时,侍中东方朔笑出了声,大臣们都嗔怪他嘲笑皇上,真是太无理了。东方朔辩解说:“我哪里敢嘲笑陛下,我是笑彭祖的脸呀。‘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彭祖活了八百岁,人中得长八寸,大伙想想,那他的脸该有多长啊!”汉武帝和文武百官都被逗乐了。古人称脸为面,脸长就叫“面长”,彭祖“面长”活了八百。人们想长寿,于是就流传下来过生口吃面条的习俗。
【歇后语第72句】:【倒抽了一口冷气】(惯)形容突然受惊时极度惊讶、紧张或恐惧的心情。 也作倒抽了一口凉气。 倒吸了一口凉气。 倒抽一口气。
【歇后语第73句】:【狐狸不能和鸡同笼】释义:比喻不能和敌人生活在一起。例句:是呀,狐狸不能和鸡同笼,黑心肝的渔霸不会跟穷抓鱼的拉亲家!
【歇后语第74句】:口渴打井——来不及
【歇后语第75句】:【大树之下,草不沾霜】(谚)生长在大树底下的小草,不受霜露侵袭。喻指人靠着有权有势者的庇护,别人就不敢欺侮。 也作“靠大树草不沾霜”。
【歇后语第76句】:【小舢板去撞大船】释义:小舢板:用桨划的小船。比喻以弱试强。例句:他们要同陈鱿刺作对,也不想一想,小舢板好去撞大船?
【歇后语第77句】:【只扫自己门前雪,莫管别人屋瓦霜】见“各人自扫门前雪”。
【歇后语第78句】:干池里的泥鳅——看你滑到哪里去
【歇后语第79句】:【海里的船头也会碰着】世界虽大,也可能相遇。成语:后 会有期。高云览《小城春秋》:“大家担待些吧,俗话说,船头 船尾有时会碰着,能‘放点’,就放过,别赶尽杀绝哇!”
【歇后语第80句】:赶车不带鞭子——光拍马屁股
【歇后语第81句】:【白屋出公卿】(谚)白屋:用茅草盖的屋,指贫寒人家。公卿:三公九卿,泛指朝廷大员。指朝廷大员往往出身于贫寒人家。 也作白屋寒门出将相才。 卿相出寒门。卿相:公卿宰相,封建朝廷的高官大员。
【歇后语第82句】:《百家姓》不念头个字——开口就是钱
【歇后语第83句】:【英雄无用武之地】才能无法发挥。反义说:英雄有用武 之地。海外张爱玲《倾城之恋》:“凭着这点本领,她能够做 一个贤惠的媳妇,一个细心的母亲。在这里她可是英雄无 用武之地。”
【歇后语第84句】:【宁看贼挨打,不看贼吃耍】(谚)指看贼挨打受罚可以儆戒自己,而看贼用偷来的钱吃喝玩乐,则容易受邪恶的引诱。
【歇后语第85句】:【海外赤子】“海外赤子”即我们海外华人,侨胞,他们都是炎黄子孙,他们的根都在华夏。把他们称为“赤子”,正是对祖国母亲而言。 “赤子”一词本指婴儿,源自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后来将赤子一词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故使陛下赤子,签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直到唐朝才有了“海外赤子”的雏形。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太宗对大臣说:“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后来便从中引出“海内赤子”一语。而“海外赤子”则是从“海内赤子”转换而来的。后来“海外赤子”被海外侨胞用以表达他们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赤诚之心。
【歇后语第86句】:【 鸡脚高,鸭脚低】鸡鸭腿脚长短不一,借指不一致,不整 齐,不齐心。王杏元《绿竹村风云》:“绿竹村这一阵风搭起 来的互助组,合上没多久,鸡脚高来鸭脚低,组里就发生矛 盾了。”
【歇后语第87句】:【脑门上长瘤子——额外负担】(歇)额外:本指额头外面,转指超出规定的数量或范围。指规定数额以外的负担。
【歇后语第88句】:【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歇)滚:本指西瓜滚动,转指人翻滚。爬:本指王八爬行,转指人乱爬。形容狼狈败退,抱头鼠窜的样子。 也作“王八啃西瓜——连滚带爬”。
【歇后语第89句】:【饿不死的伤寒,吃不死的痢】见“吃不死的痢疾,饿不死的伤寒”。
【歇后语第90句】:【哭闹的孩子多给糖】迁就无理要求。《人民日报》(1986, 2,18):“有的同志颇有感触地说,一身正气,不仅自己身上 要干净,还要处事公正。不能‘硬的拖锹过,软的好取泥’, 更不能‘哭闹的小孩多吃糖’。要为弱者执言,为冤者呼喊, 不为歪的邪的折腰。”
【歇后语第91句】:【碾盘上的蘑菇——根子硬】(歇)碾盘:碾子承受碾磙子的石制底盘。根子:本指根部,转指根底、后台、靠山等。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过硬。比喻后台、靠山很硬。 也指基础雄厚,很有实力。
【歇后语第92句】:【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释义:人得了额外收入才能富起来。例句:懒虫眯着眼,打量楚世杰的表情,嬉皮笑脸地说:“常言道,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呀!”
【歇后语第93句】:李芳欠张大伯的钱,很久了还没还。张大伯就对别人说:“我看睡着了能当死?”(河南·南召)
【歇后语第94句】:我打算星期天上午洗衣服,可到吃午饭时还没动手洗。妈妈批评说:“你是半夜说起五更走,天亮还在大门口,光说不做呀!”(山东·青岛)
【歇后语第95句】:【吃得筵席打得柴】(惯)既能在宴席上做宾客,又能到深山里当樵夫。指人既能过富日子,也耐得了贫苦。
【歇后语第96句】:【炒冷饭】释义:比喻办事、说话重复过去的老一套,没有新内容。例句:苦已经吃过了,现在生活蛮好了。讲良心话,阿英生活好,现在我的生活也不错,诉过去的苦派啥用场呢?还不是炒冷饭。
【歇后语第97句】:崔莺莺送郎———肚子苦说不出;一片伤心说不出
【歇后语第98句】:砍倒樟树一一死不干(甘)心
【歇后语第99句】:【一人拼命,万夫难当】(谚)一个人舍命地冲杀,再多的人也难以抵挡。指人要是拼命战斗,就会产生无穷的威力。 也作一人敢死,万夫难敌。 一人不怕死,万夫莫近身。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