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2022最精辟的民间俗语金典文案,句句说到心坎上!

【谚语俗语第1句】:鸭脚上挂铜铃——响当当;当当响

【谚语俗语第2句】:【两把钥匙挂在脖子下——开心又开心】(歇)开心:本指打开心房,转指高兴。形容非常高兴。

【谚语俗语第3句】:【三日不好两日好】(惯)指人的病情时好时坏。 也作“三日好两日不好”。

【谚语俗语第4句】:【树大分权,人大分家】(谚)树长大了,自然要分权:人长大了,自然要分家。指兄弟长大成人,各分门户各成家是顺理成章的事。 也作树大开权,男大分家。 树大分枝,家大分居。 树大分权,女大离家。

【谚语俗语第5句】:【一锥子扎不出血来】形容人性格内向,反应迟钝,寡言少 语。类似的:锥子儿扎不出声儿来。刘绍棠《两草一心》: “他在家里家外,都自甘寂寞,不愿出头露面,不想引入注 意.一天到晚难开几回口;菊婶骂他一锥子扎不出血来,比 木头人多口气。”

【谚语俗语第6句】:【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谚)亲:亲戚。邻:邻里。指亲戚、邻里关系亲密,纵然有时发生矛盾,但很快就会和解,不会结成冤仇。 也作“割不断的亲,打不断的邻”。

【谚语俗语第7句】:【堵得住黄鳝洞,塞不了狐狸窝】(谚)黄鳝(shan):鳝鱼,身体像蛇而无鳞,生活在水边泥洞里。指人能堵住黄鳝的泥洞,却很难堵住以狡猾著称的狐狸的窝。比喻贪污腐化、营私舞弊的门路极多,要制止非常不容易。

【谚语俗语第8句】:属包脚布的——反正都是里(理)

【谚语俗语第9句】:【说大话做小事】(惯)指话说得很响亮,行动却跟不上。

【谚语俗语第10句】:【哭不得,笑不得】(惯)形容非常尴尬,不知该怎么办好。 也作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哭不得笑不是。

【谚语俗语第11句】:有壶没底儿——装不住

【谚语俗语第12句】:【比死人多出一口气】(惯)形容人无能,不起作用。 也作比死人多半口气。 比石头人多一口气。

【谚语俗语第13句】:【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谚)法:法律。指明知道法律规定,却偏要以身试法,这个罪就得加倍处罚。

【谚语俗语第14句】:【把吐出来的苦水再喝进去】(惯)比喻重新受苦受难。

【谚语俗语第15句】:【 疾风知劲草】刮大风,可以看出草长得是否壮实。比喻 在困难中可以看出人的品质。张恨水《啼笑因缘》:“古人 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所以必定要到为难的时候, 才看得出好人来的。”

【谚语俗语第16句】:我们生产组选组长时,大家选上了“科技迷”有道哥。有道哥站起来说:“我可不行,哈巴狗撵兔子——凭跑哩,凭咬哩?”(河南·孟津)

【谚语俗语第17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戏曲中角色有不同的脸谱,红 脸多为武将,性格强硬,白脸多为文官,性格奸诈。借指分 别采取软硬两种手段。姚雪垠《李自成》:“张守业和张守 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说好说歹,最后决定叫大家拿 一千两银子和五十石粮食,粗细对半,另外拿出来五十两银 子给张守敬作为酬劳。”

【谚语俗语第18句】:【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释义:宁愿饥寒而死,也不接受屈辱的施舍。例句:辣椒嫂恼了,一股怒气直冲脑门,嘴唇乱哆嗦。“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这个从小刚强的女人,从来没受过这样的侮辱,也没想到姐姐是这种人。

【谚语俗语第19句】:【舍得珍珠换玛瑙】(谚)珍珠、玛瑙:两种珍奇的宝物。用此一宝物,才能换彼一宝物。指要想获得高规格的人与物,必须舍得付出同等价值的代价。

【谚语俗语第20句】:我是跟姥姥长大的,现在我跟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一次去姥姥家,姥姥对我说:“今晚别回你家了,在我家睡吧!”我说:“我要回我家睡,不在这里睡。”姥姥说:“你真是一只喂不熟的狗。”(陕西·西安)

【谚语俗语第21句】:【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刻薄不一定讨便宜,忠厚并不 吃亏。奉劝人要忠厚,不要刻薄。明代《醒世恒言》:“那些 和尚们也闻知秦卖油之名,他的油比别人又好又贱,单单作 成他。所以一连这九日,秦重只在昭庆寺走动。正是:刻薄 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谚语俗语第22句】:大路上的砖头——绊脚石

【谚语俗语第23句】:冷水泡茶——不起色

【谚语俗语第24句】:【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释义:比喻当面不说人家的短处或人家忌讳的话。例句: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不犯着牵三挂四的。俗话说:“当着矮人,别说短话”。姑奶奶骂我,我不敢还言;这二位姑娘并没惹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的脸上怎么过得去?

【谚语俗语第25句】:冬子伯父的脾气是村上有了名的。一个老汉说:“那人哪,脾气暴得很,连蝇子都不敢往他身上落。”(河南·邓县)

【谚语俗语第26句】:【打狗看主人面】做事要看背景,考虑人事关系、后台。香 港梁凤仪《千堆雪》:“香港当然是个打狗也看主人面的社 会。”

【谚语俗语第27句】:一天晚上,我在兴致勃勃地看电视节目,妈妈却催我上床睡觉,她说:“睡得早,起得早,聪明健康身体好。”(河南·许昌)

【谚语俗语第28句】:布袋里盛猫——装迷糊

【谚语俗语第29句】:【锅里有米,碗里有饭】释义:比喻集体富裕了,个人也会富裕,个人依靠集体。例句:富裕了大家有,社办穷了大家也有份儿!“大河没水小河干。”“锅里有米,碗里有饭。”大家的事,就和大家商量么。

【谚语俗语第30句】:【小大姐儿裁稿子——闲时置下忙时用】(歇)小大姐儿:旧时称大姑娘。褯(jie)子:方言,尿布。指事先做好准备,以应以后急需。

【谚语俗语第31句】:猴子穿大褂——充阔佬;装入样

【谚语俗语第32句】:拔萝卜栽葱,撵狐狸来狼———茬比一茬辣,一伙比一伙凶

【谚语俗语第33句】:【咬耳朵】(惯)比喻凑近入耳旁小声说话,不让他人听见。

【谚语俗语第34句】:【银样镴枪头】(惯)镴(la):锡和铅的合金,质软。形容中看不中用。

【谚语俗语第35句】: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谚语俗语第36句】:看了干遍没改样——成不变

【谚语俗语第37句】:【一脚踩不死个蚂蚁】(惯)形容人走路慢悠悠的。

【谚语俗语第38句】:染坊门里吹笛子——有声有色

【谚语俗语第39句】:【狗揽三堆屎】贪多务得,把住不放。清代《醒世姻缘传》: “你若不茁茁实实的说与他,狗揽三堆屎,有了和尚他还有 寺哩!什么是看长的人!”

【谚语俗语第40句】:【热脸贴冷屁股】(惯)比喻向人献殷勤,却受到冷遇。 也作热脸碰个冷屁股。 热脸挨了个冷巴掌。 热气呵冷脸。

【谚语俗语第41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谚语俗语第42句】:肚脐眼上挂钥匙——开胃(味)

【谚语俗语第43句】:猪尿泡上扎刀子一泄气了

【谚语俗语第44句】:【山山有路,路路相通】释义:形容道路四通八达。“山山”又作“山口“。例句:“他们走的是哪条路?”“山山有路,路路相通!进来的时候就是分开走的,讲不准。”

【谚语俗语第45句】:【搽胭脂抹粉】(惯)胭脂:一种红色的化妆品,常涂在两颊或嘴唇上。粉:化妆用的细粉末,多涂于面部。本指用化妆品化妆,比喻掩饰缺点、错误或罪行。

【谚语俗语第46句】:因为不听话,我常挨妈妈的打。我悄悄地问奶奶“是不是妈妈不再疼我了”,奶奶笑着说:“鸡无三条腿,娘无两颗心,其实她都是为你好啊!”(广东·龙门)

【谚语俗语第47句】:【前言不答后语】(惯)指说话前后对接不上。也指话说得很乱,没有条理和层次。 也作前言不搭后语。 前言不对后语。 前言不接后语。

【谚语俗语第48句】:举重场上比高低——斤斤计较

【谚语俗语第49句】:【听人劝,吃饱饭】(谚)能听人的良言相劝,就可以吃饱饭不饿肚子。指人能虚心接受意见,就能给自己带来切实的好处。

【谚语俗语第50句】:【藕发莲生,必定有根】释义:比喻问题的产生必定有根源。例句:藕发莲生,必定有根。看来,他们可能要利用廖德俊和李旺这个事,搞什么把戏,居心叵测,葫芦里不定装着什么毒药呢!

【谚语俗语第51句】:【秧好稻好,娘好囡好】见“娘好囡好,秧好稻好”。

【谚语俗语第52句】:我扫地的时候,总是不想弯腰。妈妈说:“看你的腰,直得像吃了扁担一样。”(广西·宣州)

【谚语俗语第53句】:【请酒不吃吃罚酒】见“敬酒不吃吃罚酒”。

【谚语俗语第54句】:咬破饺子皮——露了馅

【谚语俗语第55句】:老师让我们用“格外”造句。我在练习本上写了一句这样的话:“杨辉把字写到了‘格外’。”老师看后笑着说:“你这是离开座位迷了路,不走正门跳窗户。”(河南·鄢陵)

【谚语俗语第56句】:【茶不思,饭不想】(惯)不想喝茶,也不想吃饭。形容十分忧虑、思念或悲伤。

【谚语俗语第57句】:【把官路当人情】(惯)指拿公家或他人的钱物给自己做人情。

【谚语俗语第58句】:【忧能伤人】(谚)指忧愁烦闷,容易使疾病发生。

【谚语俗语第59句】:【门不当,户不对,日久天长必成灾】(谚)结亲的双方,如果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层次等不相当,勉强结合,久后必生变故。指男女婚配要注意门当户对。

【谚语俗语第60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蚂蚁。比喻做事不自量 力。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近有文僧,勾结小报,竟也作 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

【谚语俗语第61句】:【 盖屋子请教箍桶匠】请错了人,不对头。茅盾《清明前 后》:“啊哟哟,您真是盖屋子请教箍桶匠,找错了人吧?”

【谚语俗语第62句】:【张开喉咙见心肺】(惯)比喻对人直抒胸臆,毫不隐瞒。

【谚语俗语第63句】:【让人一步自己宽】谦让有利于和睦相处。类似的:退后 一步自然宽。西戎《两涧之间》:“算了,算了,让人一步自己 宽,无原则纠纷,不能看得那么认真,要是认真起来,一天啥 也不用于,只丢下生气一条路了!”

【谚语俗语第64句】:鸡飞蛋打——双重损失;一场空

【谚语俗语第65句】:【教人教心,浇花浇根】见“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

【谚语俗语第66句】:【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谚)话不说清,别人就不明白根柢;木不钻孔,就不能穿透底层。指和人说话,一定要有透明度,不可含糊不清。 也作“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

【谚语俗语第67句】:杀鸡取蛋,干塘打鱼——只图一回

【谚语俗语第68句】:苍蝇下蛆——专钻空子

【谚语俗语第69句】:老鼠爬香炉——碰了一鼻子灰

【谚语俗语第70句】:奶奶听我说明年再努力学习,就说:“今年盼着明年好,用件袍子改件袄。”(河南·永城)

【谚语俗语第71句】:【拿八人轿也抬不出去】(惯)八人轿:八个轿夫抬的大轿子。比喻打定主意,坚决不走。

【谚语俗语第72句】:【养不教,父之过】(谚)对孩子只知生养而不知管教,这是做父亲的过错。指对后代除了生养,还要教育。 也作“养子不教父之过”。

【谚语俗语第73句】:【人家偷驴他拔橛儿】(惯)橛儿:拴驴的桩子。别人偷走了驴,他去拔桩,结果被抓住。比喻别人得了好处,他去代人受过或承担责任。 也作人家偷牛,叫他拔桩。 人家偷牛,你拔橛子。 人家偷驴,你拔橛儿。

【谚语俗语第74句】:【少女的心,秋天的云】(谚)指少女的心最富于幻想,像秋天的云一样飘忽不定。也指少女的心最天真无邪,像秋天的云一样明丽爽朗。

【谚语俗语第75句】:【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见“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谚语俗语第76句】: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

【谚语俗语第77句】:【人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谚)指人能因为技不如人而感到羞愧,才会深感自己的技艺不高,需要更加刻苦地磨练。

【谚语俗语第78句】:【本钱易寻,伙计难讨】(谚)伙计:商铺里的店员。指开店做生意,本钱容易筹措,但要找合适可靠的伙计却很难。

【谚语俗语第79句】:我缠着妈妈买橘子吃,妈妈很不高兴地说:“今天要吃这样,明天要吃那样,你真是一个小馋猫。”爷爷在一旁插话说:“这就叫‘生根的要肥,长口的要吃’。”(湖南·沅江)

【谚语俗语第80句】:姐姐就要去东山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了。头天晚上,一家人都在为她的远行做准备。她的同学见了说:“这就叫一个杀猪的,三十二个拉腿的。”(山西·太原)

【谚语俗语第81句】:【绱鞋不使锥子——针好】(歇)绱鞋:把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一般要用锥子。针:谐“真”。指非常好或确实好。

【谚语俗语第82句】:【家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释义:如果没有谋生的办法,即使有斗量黄金的家业也无济于事。例句:“‘家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我如今又不做官了,无处挣钱,作何生意以为糊口之计?”

【谚语俗语第83句】:老猫不吃肉——假撕闻(假斯文)

【谚语俗语第84句】:【哪个人前不说人】谓议论人是普遍情况,不必介意。或 说:谁人背后没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茹志鹃《她从那条 路上来》:“你肚里有小毛毛,不好哭的,想开一点,哪一个没 有过错。古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不要 在意。”

【谚语俗语第85句】:【五更】中国有个习俗,每年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要起五更,吃饺子拜年。那么,“五更”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把夜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或梆子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在秋分时分,“初更”正是月牙正偏西,“五更”也就是拂晓时分,正所谓“鸡鸣五更”。

【谚语俗语第86句】:【钱眼里翻筋斗】(惯)钱眼:铜钱当中的方孔。筋斗:跟头。比喻人贪财好利,专在钱上动脑筋、打主意。

【谚语俗语第87句】:【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谓有话直说,或学舌,并无真意。 台湾李敖《李登辉的假面具》:“李根本不懂这首诗是什么意 思,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乱背一通而已。”

【谚语俗语第88句】:【 一窝狐狸不嫌骚】一伙人臭味相投,混在一起。成语:臭 味相投。赵树理《卖烟叶》:“从表面上看来,他们父子们好 像不能共事,其实是一窝狐狸不嫌骚,只要利害一致了,互 相体谅着一点,还是可以合作的。”

【谚语俗语第89句】: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谚语俗语第90句】:【将心比,都一理】(谚)遇到事情,用自己的心去推比别人的心,适用的道理是一样的。指人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就能理解与宽恕别人。

【谚语俗语第91句】:【砍一枝,损百株】(谚)砍伤一根树枝,会使百株树受损。比喻伤害一人,会连累相关的许多人。 也作砍一枝,损百枝。 砍一斧,震百枝。

【谚语俗语第92句】:赵云救阿斗——拼老命

【谚语俗语第93句】:【雪水煮豆腐——好不冷淡】(歇)指用雪水煮成的豆腐,又冷又淡,转指对人很不热情。

【谚语俗语第94句】:荆轲献地图——暗藏杀机

【谚语俗语第95句】:【挨上好邻家,吃酒又戴花;挨上坏邻家,披麻又戴枷】(谚)披麻:披麻戴孝,指遭殃死人。戴枷:罪犯戴上枷锁。好邻居会给自家带来好处,坏邻居会给自家带来不幸。指择邻非常重要。

【谚语俗语第96句】:救火没水——干着急

【谚语俗语第97句】:【认钱不认人】(惯)指人只认钱财,没有情意。

【谚语俗语第98句】:【跟着狼吃肉,跟着狗吃屎】释义:比喻跟着能力强的人吃香享福,跟着能力差的人吃苦受罪。例句:郑书记,原来大伙儿还不觉得您怎样,龙书记这么一来,大伙儿还是觉得您亲。跟着狼吃肉,跟着狗吃屎。

【谚语俗语第99句】:隔壁王婶刚把自家的鸡赶到门前树下,正好看见李婶家的一只母鸡死在那儿。她拍着巴掌说:“唉!今天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说不清楚了。”(陕西·陇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87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