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树林民间俗语金典文案,分享到朋友圈!
【歇后语第1句】:扁担捣鸡笼——鸡飞蛋打
【歇后语第2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各随其便;奈何不得;你管不着;随他的便;有什么办法
【歇后语第3句】:我拿起一捆菜,嫌上边的水太多,小商贩说:“你小孩子家懂个啥?卖菜的不洒水,买菜的噘着嘴。”(河北·冀州)
【歇后语第4句】:【大姐做鞋,二姐有样】(谚)大姐做好鞋,二姐就有样可学着去做。 指前人做出榜样,后人跟着学。也指前人取得经验教训,可供后人借鉴。 也作“大姐做鞋,二姐照样”。
【歇后语第5句】:下午放学后,妈妈让我到鸡窝里收鸡蛋,我端着一瓢又白又大的鸡蛋向妈妈报喜说:“今天真多啊!共二十一个。”妈妈说:“是啊,交了二月半,是个鸡都下蛋。”(湖北·钟祥)
【歇后语第6句】:【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谚)内行人只要伸一伸手,就能知道交手的对方有多高的功力。指行家里手一接触便能估透对方的强弱虚实。 也作“行家动动眼,便知深和浅”。
【歇后语第7句】:【穷怕亲戚富怕贼】(谚)穷人怕的是亲戚来了招待不起,富人怕的是贼来偷盗,遭受损失。指穷家富家,都有担心的事。
【歇后语第8句】:【发怒的母豹赛猛虎】(谚)指发怒的母豹常表现得格外凶猛,尤其是带仔的母豹。
【歇后语第9句】:眼看暑假就要结束了,我的作业还没完成一半。奶奶提醒我,我总说时间还早。“别说时间早,一去没处讨;别说你还小,人生容易老。”奶奶说。(山西·平陆)
【歇后语第10句】:【萝卜不能当成人参卖】释义:比喻不够资格,不能充数。例句:我看你们都请黄半仙跳过大神。所以还不如那个破烂秀才。比他还迷糊。你们是染缸里捞不出白布。毛脚鸡上不得锅台!萝卜不能当人参卖。
【歇后语第11句】:拿着兔子当牦牛使——乱套
【歇后语第12句】:【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释义:不是我降伏你,就是你降伏我。例句: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歇后语第13句】:【一炉火闷在灰里】强烈的感情还没有表达出来。沈从文 《边城》:“老马兵原来跟在她的后边,因为他知道女孩子心 门儿窄,说不定一炉火闷在灰里,痕迹不露,见祖父去了,自 己一切皆已无望,跳崖悬梁,想跟着祖父一块儿去,也说不 定。”
【歇后语第14句】:【尝一脔可概全鼎之味,窥一斑可知全豹之皮】释义:脔:切成小片的肉。品尝一小块肉,就能品尝出一鼎的肉味;看到豹的一个斑点,就可以知道整个豹皮的花纹。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由一点可见一斑。例句:又苦熬了一阵子。他就默然告退了。“尝一脔可概全鼎之味,窥一斑可知全豹之皮”,谢绝了李师爷的再三“忠告”,不再拜会任何名流士绅。
【歇后语第15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惯)指被敌军围困,孤立无援,陷处绝境。 也作内无粮草,外无援军。 内无粮弹,外无援兵。 外无救援,内绝粮食。
【歇后语第16句】:【船烂还有三千钉】释义:比喻有钱人家即使败落了,也还有些家底。有时也比喻有威信的领导人即使离开了岗位,也还受到人们的敬重。例句:“‘船烂还有三干钉’,毕竟是尚书府里阔哥儿。逃难下业,仍捧得出三百两银子。”
【歇后语第17句】:一大早,爸爸又来喊我去锻炼身体,我赖在床上不想去。爸爸笑着说:“每天做早操,身强精神好;早起练长跑,年老变年少。你应该天天坚持锻炼身体,这样才会有好的体魄。”(河南·郑州)
【歇后语第18句】:【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释义:比喻有计划按步骤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例句:马远甫望着他们的背影,自己跟自己说:“那不好。要干也得一个一个来,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呀!”
【歇后语第19句】:【打着灯笼没处找】释义:说明难得,少有。例句:“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儿,……只怕打着灯笼儿也没处找去。”
【歇后语第20句】:锯大树做镰把——大材小用
【歇后语第21句】:大妈一见熟人就爱拉家常。有一次,大伯对我说:“你大妈是柳木屁股,走到哪儿根就扎到哪儿。”(河南·长葛)
【歇后语第22句】:【放虎归山,必有后患】释义:比喻放走敌人,迟早要遭灾祸。例句:郝村副一听,马上也想起巴三虎过去一连串的罪恶事实,若不弄死,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歇后语第23句】:爸爸怕我用脑过度,常劝我要劳逸结合,我却因此而贪玩起来。妈妈怨爸爸不该这样,说:“马儿都很怪,骑着比牵着跑得快。孩子没一点压力,怎么会学好基础知识啊!”(山西·万荣)
【歇后语第24句】:高二叔跑运输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资做生意。高二婶胆怯地说:“上次欠的债咱才刚还上,你心又痒痒了?你可别前脚出了螃蟹窝,后脚又踏进烂泥塘。悠着点吧!”(河北·石家庄)
【歇后语第25句】:【说曹操,曹操就到】(惯)指非常凑巧,正提到谁谁就来了。 也作口说曹操,曹操就到。 讲着曹操,曹操就来。
【歇后语第26句】:课外活动时,整个校园都是学生在活动。一个下地干活的农民路过这里看见了,说:“你看,就跟鱼泛池一样。”(河南·新野)
【歇后语第27句】:【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以饮酒消除一切烦恼。老舍 《茶馆》:“二哥,走!找个地方喝两盅去!一醉解千愁!”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平庸的人常常无事烦恼,惊扰 不安。成语:无事生非、庸人自扰。台湾琼瑶《菟丝花》:“以 前的所有不快和误会,都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以 后,我们应该变得聪明一点,再别作庸人!”
【歇后语第28句】:属马鳖(蚂蟥)的——净吸人家的血;吸血鬼
【歇后语第29句】:【草拔了根,活不长远】释义:比喻失掉了根子,无所依托,活不下去。例句:庄稼人没地,好比草拔了根,活不长远。
【歇后语第30句】:狗尿苔做点心馅儿——不成仁(人)儿
【歇后语第31句】:长篇小说——干言万语
【歇后语第32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惯)六路:指上、下、左、右、前、后。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眼界开阔,听觉灵敏。形容人机警灵敏,信息灵通,遇事能迅速作出反应。
【歇后语第33句】:【寂寞恨更长,欢娱嫌夜短】见“欢娱嫌夜短,寂窦恨更长”。
【歇后语第34句】:【驼子作揖——起手不难】(歇)作揖:旧时男子见面的礼节,双手抱拳高拱,上身略向前弯,表示敬礼。本指驼背人作揖不难,转指事情容易做到。
【歇后语第35句】:【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指把没有的说成有的,凭空捏造,栽赃陷害他人。这个词源自道家学说,原是一种哲学思想,并无贬义。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开始的。从“无”生出“有”,又从“有”发展成万物。《庄子·齐物论》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个开始,在开始之前有一个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的形态是“有”,在“有”之前是“无”,还有连“有”和“无”都没有的“无”。庄子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老子早就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道家认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也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但是事物一开始,首先是“无中生有”。后来“无中生有”虽是贬义,但用到兵法当中却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当中的重要一计,常能收到出人意料之战绩。《三国演义》中“蒋干中计”就是运用的“反间计”,也是“无中生有”之计。“增灶计”、“减灶计”都是“无中生有”之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无中生有”编造事实,中伤朋友或同志。
【歇后语第36句】:【夹裤改单裤——没里儿】(歇)里:谐“理”。指理亏。
【歇后语第37句】:【恶虎难斗肚里蛇】(谚)指虎再猛,也斗不过钻进它肚里的毒蛇。 比喻潜入到内部的敌人是很难对付的。
【歇后语第38句】:【芝麻开花——节节高】(歇)芝麻:油料作物,花白色,茎直立,每开一层花,就往上长一节。比喻日子越过越好,或事物不断发展、提高,情况越来越好。
【歇后语第39句】:【狗是忠臣,猫是奸臣】见“猫奸狗忠。”
【歇后语第40句】:【寺老佛多,人老话多】(谚)寺庙古老,庙里的佛像就排得多;人到老年,说起话来就会没完没了。指老年人说话唠叨,有着生理上的原因。
【歇后语第41句】:张果老卖寿星——以(倚)老卖老
【歇后语第42句】:【哪里的黄土不发芽,哪里的水土不养人】(谚)任何地方的黄土种下庄稼都会发芽成长,任何地方的水土都可以养活人。指人不必死守在一个地方受困,到处都可以谋生。
【歇后语第43句】:我要去外婆家,却把自行车借给了一位远道的同学,只好到隔壁吴叔叔家去借。妈妈见了笑着说:“你啊,真是砍柴卖,买柴烧!”(江西·萍乡)
【歇后语第44句】:邻居张爷爷辛勤耕作一年,庄稼获得了好收成。他高兴地对我说:“钱不会枉花,工夫不会枉搭。这学习和种地一样,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河南·登封)
【歇后语第45句】:东施效颦——生搬硬套
【歇后语第46句】:我第一次用糖兑水做冰砖,先放进冰箱,没过一会儿,就要拿出看看冻没冻。奶奶说:“不到时候。你可真是猴洗孩子不等毛干。”(黑龙江·哈尔滨)
【歇后语第47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释义:比喻青春一去不复返。例句:咱岛里部知道,你是个英雄有为的少年,古人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少年时代真是黄金难买哪。
【歇后语第48句】:【吃了河豚,百样无昧】(谚)河豚(tun):鲍的一种,肉味鲜美。指河豚肉最鲜美。比喻得到过最好的,其他的就往往不能使之满意称心了。
【歇后语第49句】:鲤鱼跳龙门——碰时运,身价百倍
【歇后语第50句】:兄弟俩吵架,大伙儿劝谁谁也不听,可支书一来,兄弟俩都不吱声了。他们的父亲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家这俩小子是半生的红薯——不怕麦秸火,就怕强人捏啊!”(河南·长葛)
【歇后语第51句】:【今朝有酒今朝醉】释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只顾眼前,不作长远打算。例句:你们莫看我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个没甚志气的。人在有些事情上,不是夸口,我老八可真当得上先知先觉,料事如神。
【歇后语第52句】:尿盆里起雾——臊气
【歇后语第53句】:刘二婶常为自己家过得不如别人而生气,奶奶劝她:“穷没根,富没苗。一根竹竿十二节,说不定谁过到哪一节呢,还是想开点好哇!”(河南·长垣)
【歇后语第54句】:【偏心眼】(惯)指不公正,偏袒某一方。
【歇后语第55句】:黄鼠狼钻进磨房里——硬充大尾巴驴
【歇后语第56句】:拔节的高粱——步步高
【歇后语第57句】:【擀面杖吹火——节节不通风】(歇)比喻处处、事事碰壁,行不通。
【歇后语第58句】:【有奶便是娘】只看对自己有利,不管真假好坏。孙犁《风 云初记》:“姓白的说,我们不管别人说长道短,不怕官家追 捕捉拿,有奶便是娘亲,给钱就是上司。”
【歇后语第59句】:【记德不记仇】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忘掉别人对自己 的伤害。明代《醒世恒言》:“那白氏是个记德不记仇的贤 妇,念着同胞份上,将前情一笔勾却。”
【歇后语第60句】:【不怕见面催,就怕腚后跟】释义:见面催一催,往往不抵事,只有紧跟身后才能尽快见效。例句:“不怕见面催,就怕腚后跟。这每天寸步不离跟在屁股后边,屙尿都不方便。”
【歇后语第61句】:飞行员的伞——随机应变
【歇后语第62句】:【虎死皮还在】释义:比喻虽然垮台,威风还在。例句:诺阿浦木梭,“虎死皮还在”,怎么这样说,不说以前你们有过部落联盟,现在单说你们的亲戚关系,你想想,你的三家亲戚垮了,你阿侯家会有好结果?
【歇后语第63句】:【出岔子】(惯)指出了差错或事故。
【歇后语第64句】:有很长时间姑姑没有来看奶奶了。奶奶叹道:“唉,娘疼孩子不顾命,孩子疼娘没有空。真是天高指不住星星啊!”(河南·登封)
【歇后语第65句】:军棋盘里下象棋——不对路数
【歇后语第66句】:【贫家富路】(谚)贫家:居家贫穷。 富路:出门在外带足盘费。指居家节俭容易度日,上路窘困无处呼救。 也作“穷家富路”。
【歇后语第67句】:【不钻不穴,不道不知】(谚)物体不钻就穿不出洞,意思不说就领会不清。指心意要表述清楚,不把话说清就容易引起误会。 也作“不钻不透,不说不知”。
【歇后语第68句】:星期一老师去开会时,我们班有几位男同学大声吵闹。老师回来说:“猫子不在家,老鼠上篱笆。”(山东·文登)
【歇后语第69句】:【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谚)牛毛:牛身上的毛,极言其多。麟角:麒麟头上的角,极言其少。指从学的人往往一哄而上,人数极多;真正能够学有成就的,却实在少。
【歇后语第70句】:隔墙扔蒲包儿——飞(非)礼
【歇后语第71句】:【兄弟同心,黄土变金】见“弟兄协力,土块变金”。
【歇后语第72句】:【秀才靠笔杆,当兵的靠枪杆】释义:说明文人靠笔杆子战胜对方,军人靠武力征服敌人。例句:我早就讲过,“秀才靠笔杆,当兵的靠枪杆。”照现在这个劲儿,别说收复龙岗,弄不好,连金牛山也得丢掉。
【歇后语第73句】:哥哥谈对象,谈了吹,吹了谈,总没着落。妈妈着急地说:“你是瓜地挑瓜,挑着眼花,啥时挑到头啊?”(河南·林州)
【歇后语第74句】:山上打钟——有鸣(名)声
【歇后语第75句】:拨好的闹钟——不到时候不打点
【歇后语第76句】:【鱼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风】(谚)发大水之前,鱼有反应;起大风之前,水有反应。指水灾、风灾的到来,在自然界都能观察到征兆。
【歇后语第77句】:【红日西升,高山起浪】(惯)比喻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歇后语第78句】:低头见鸡,抬头见雁——顺眼
【歇后语第79句】:【各打五十大板】对争讼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给予相同的 惩罚。貌似公正,其实不分是非。张洁《沉重的翅膀》:“部 里的事,最近上头有人说话了,他和田守诚各打五十大板。”
【歇后语第80句】:爸爸小时候不认真读书,现在出苦力挣钱,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他常常对我说:“小时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真经。早知书中有真经,夜晚明灯到五更。”(四川·汶川)
【歇后语第81句】:【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谚)贯:旧时钱制,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为一贯。家里纵然有千贯的钱财,也不如每天有微薄的收入好。指固定的收入虽少,也远比只出不进的死钱好。
【歇后语第82句】:【骄子不孝】(谚)指在骄奢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子弟,不会孝敬父母。
【歇后语第83句】:【破天荒头一回】古有开天辟地的传说,谓自古以来第一 次,空前的。相关的:开天辟地头一遭。古华《芙蓉镇》:“也 有细心人冷眼旁观看出来,吊脚楼主王秋赦,破天荒头一回 没有加入这种场合,来跑堂帮忙,一享口福。”
【歇后语第84句】:【逆子顽妻,无药可治】见“蛮妻拗子,无法可治”。
【歇后语第85句】:黄病鬼开药铺——自产自销
【歇后语第86句】:鞭子敲耳朵——打听
【歇后语第87句】:【媳妇多了,婆婆做饭】媳妇多了,都等别人做饭。借指人 多了,互相推委。《桥隆飙》:“俗话说:人多乱,龙多旱,母鸡 多了不下蛋,媳妇多了婆婆做饭。”
【歇后语第88句】:【房檐滴水不成河】(谚)比喻人的闲言碎语成不了气候。
【歇后语第89句】:死榆木头——不通电;不通气
【歇后语第90句】:念九九表——说话算数
【歇后语第91句】:鸭子死了还有鹅——个顶一个
【歇后语第92句】:【咸吃萝卜淡操心】(惯)指人爱管闲事,瞎操心。
【歇后语第93句】:【爱在心里,狠在面皮】(谚)长辈对子孙只可心里慈爱,管教起来要严格。
【歇后语第94句】:【惹虱子头上挠】(惯)比喻自找麻烦。
【歇后语第95句】:木鱼张嘴——等着挨敲
【歇后语第96句】:【响锣一声,闷鼓一槌】(惯)指不管以什么形式,给一个干脆的回答。
【歇后语第97句】:【下软蛋】(惯)比喻向对方服输。
【歇后语第98句】:【富不教学,穷不读书】(谚)指富人不愿教学,因为教学清苦、劳神;穷人不去读书,因为读书费钱财、费时间,穷人承受不起。 也作“穷不读书,富不教学”。
【歇后语第99句】:【官凭文书私凭约】(谚)文书:公文。约:契约。官府办事凭的是公文,私下交易凭的是契约。泛指凡事凭的是证据。 也作官凭印信,私凭票约。 官凭文引,私凭要约。文引:文书。要约:契约。 官凭印玺,私凭文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