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超经典民间俗语,句句漂亮!

【歇后语第1句】:龟儿不要笑鳖——共个洞里歇

【歇后语第2句】:【丑人多作怪,黑馍多就菜】见“黑馍多包菜,丑人多作怪”。

【歇后语第3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谚)方寸:心。指人把良心放正,不做伤天理、损阴德的事,并让子孙后代依家风正道直行,比留给子孙万贯家财更有用。

【歇后语第4句】:【憔悴皆因心绪乱,从来忧虑最伤神】(谚)憔悴:面黄肌瘦。人憔悴都是因为心情太坏,多忧多虑是最伤精神的。指人要健康,关键在于清心寡欲,无忧无虑。

【歇后语第5句】:草鞋里面长青草——慌(荒)了手脚

【歇后语第6句】:黑板上的粉笔字——抹就掉

【歇后语第7句】:榆木疙瘩的脑袋——死硬

【歇后语第8句】:【严师出高徒】(谚)师傅教导严格,学徒才能获得高超的技艺。指学徒的高水平,离不开师傅的严格教导。

【歇后语第9句】:【动肝火】(惯)指发脾气。

【歇后语第10句】:【又怕烧着,又怕烫着】(惯)形容胆小怕事,顾虑重重。

【歇后语第11句】:大炮打群狼——轰而散

【歇后语第12句】:【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释义:人多主意多,办法多,就像稻多出米多一样。例句:有事要多和战士们商量,俗话说,“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战士们有战斗经验,有主意有办法,有了困难和大家商量,总可以解决的。

【歇后语第13句】:【有腿没裤子】(惯)形容人非常穷困。

【歇后语第14句】:【猫奸狗忠】(谚)猫是谁家有吃就往谁家跑,狗无论主人多么穷苦,绝不离开。指猫性奸猾,狗性忠诚。 也作“狗是忠臣,猫是奸臣”。

【歇后语第15句】:两个人报数——不数一就数二

【歇后语第16句】:老鸹站树梢——呱呱叫

【歇后语第17句】:会计的表格——道道不少

【歇后语第18句】:水牛掉井里——有力使不出

【歇后语第19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释义:三尺坚厚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造成的。比喻事物达到目前的状况,不是一时一日完成的,而是经过了量的积累才形成了质的飞跃。例句:他苦笑了一下,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孩子堕落已久,一时半时是不容易改掉他的毛病的!”

【歇后语第20句】:【人怕齐心,虎怕成群】(谚)虎成了群,任何强力都无法对抗;人齐了心,任何困难都不在话下。指众人同心合力,世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歇后语第21句】:【礼拜】现在,人们将星期几习惯上也称礼拜几,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同基督教有关。公元一世纪,基督教受到巴比伦人的影响,按照巴比伦人的七曜记日法,采取七日星期制。据说,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正在星期日这一天。故此,星期日成为基督教的“安息日”,这天要休息。他们又称这一天为“主日”,也叫做“礼拜日”,在这天,教徒们都到教堂做礼拜,向耶稣行礼、诵经。随着基督教的传人,我国信众逐渐多起来,礼拜天他们要去做礼拜,要遵守“安息日”的规定,这一天要休息。转而,在平民中也开始礼拜日休息。逐渐把星期和礼拜统一起来了,形成两种称呼并存。

【歇后语第22句】:【灯台照人不照己】(谚)灯台:油灯盏下的托台。指灯台上擎着油灯,灯光只能照亮四周,却照不见灯台自身。比喻人往往看得清别人的缺点,却很难发现自身的缺点。 也作“灯台不照自”。

【歇后语第23句】:胡豆地里种芝麻——杂种

【歇后语第24句】:我刚写完作业就急着跑出去玩。妈妈说:“才写了几分钟?快去吧,外面的麻雀都有公鸡那么大了。”(江苏·镇江)

【歇后语第25句】:【 坐大船,划懒桨】比喻在集体中混日子,不努力工作。 《北京日报》(1985,1,14):“多年来,人们习惯于有患同当, 有福同享,坐大船,划懒桨。”

【歇后语第26句】:【千里投名,万里投主】远道慕名而来。明代《水浒》:“三位 头领容覆: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柴大官人面皮,径 投大寨入伙。”

【歇后语第27句】:【说千道万,不如一干】(谚)指嘴上说得再多再好,也比不上实干有用。

【歇后语第28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难办的事,亦即各有各 的难处。古华《相思树女子客家》:“如今这世上,家家都有 一本难念的经,人人也有一本难念的经。”

【歇后语第29句】:星期天,我和姐姐去车站接二姑婆。二姑婆一下火车就拉着姐姐的手说:“真是毛头姑娘十八变,临上轿了还要再变三变。几年不见,长得这么水灵了。”(浙江·绍兴)

【歇后语第30句】:【烈火炼真金】(谚)指真的金子不怕烈火炼,只有在烈火之中才能识别出真金来。比喻经受严峻的斗争考验,才能见出意志坚强的人。 也作“烈火识真金,百炼才成钢”。

【歇后语第31句】:【钱财入手非容易,失处方知得处难】(谚)钱财挣到手并不容易,人往往是在没有了钱财的时候才知道挣钱之难。指人要珍惜钱财,养成节俭的习惯。

【歇后语第32句】:眼镜蛇张嘴——放毒

【歇后语第33句】:【宁分数斗,莫增一口】(谚)宁可分出几斗粮食送人,也不愿平添一口人吃饭。指增添人口吃饭,是极大的经济负担。 也作宁出一斗,莫进一口。 宁赠一斗,莫增一口。 宁出一斗,莫增一口。

【歇后语第34句】:我的字总写不好,爸爸说我的字像是春天的蚯蚓秋天的蛇。我埋怨说笔不好,爸爸说:“驴不好好拉套,还嫌套杆子弯。”(河南·新野)

【歇后语第35句】:最近一段时间,阴雨连绵,眼看麦子到熟的季节了,天气却不见晴好。爷爷发愁地说:“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第7句】:初一部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必从水里捞。”(河南·西平)

【歇后语第36句】:【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毛病。成语:吹毛求疵。《孟伟哉 小说选》:“要是捕风捉影,鸡蛋里挑骨头,哼,我敢说天底下 就没有一个好人。”

【歇后语第37句】:【头顶高梁花,脚踩浆泥瓣】(惯)比喻身为农民,生活在农村。

【歇后语第38句】:【话说三遍淡如水】(谚)三:泛指多。同一内容的话说上多遍,就会像清水一样淡而无味。指说话不宜重复啰嗦。

【歇后语第39句】:【黄金遍地走,单等有志人】(谚)指财富到处有,只等有志向的人去取得。

【歇后语第40句】:刀子插在鞘里——锋芒不露;不露锋

【歇后语第41句】:【地是大家种,路是众人走】(谚)土地,是大家种的;道路,是大家走的。偏指道路是天下人的道路,不是私有的,人人都有权利行走。

【歇后语第42句】:【耗子见了猫】见“老鼠儿见了猫”。

【歇后语第43句】:【捉贼见赃,捉奸见双】谓给人定罪,须有证据。明代《古今 小说》:“捉贼见赃,捉奸见双,又无证见,如何断得他罪?”

【歇后语第44句】:【不会念经,休做和尚;不会绱鞋,休做皮匠】(谚)绱鞋:把鞋帮、鞋底缝到一起。指会念经文的,才有资格当和尚;会绱鞋的,才有资格当皮匠。泛指干哪一行的,必须熟悉哪一行的业务。

【歇后语第45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谚)指在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必然会有各种疫病流行,要严加防范。

【歇后语第46句】:午饭,小丽嫌萝卜不好吃,小嘴翘得老高。爸爸见了说:“萝卜是消气的,多吃一些还有好处呢!有句俗话叫做‘萝卜担上街(街读gai),药铺就搬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四川·合川)

【歇后语第47句】:米筛子当玩具——耍心眼

【歇后语第48句】:小河汊里的鱼——翻不起大浪

【歇后语第49句】:【瓜无个个圆,人无样样全】释义:比喻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例句:只是,正像人们常言说的那样:瓜无个个圆,人无样样全。老成厚道的农村实干家罗祖华,对于为人处世方面的学问简直少得可怜。

【歇后语第50句】:妈妈见爸爸一根接一根地吸烟,就指着他的脑袋说:“你真的怕自己的鼻子被痼虫子嘘了,这样不停地吸?”(湖南·双峰)

【歇后语第51句】:想不到哥哥和舅舅搭伙做生意也会闹矛盾,两人互相指责,闹得不可开交。嫂嫂气得直嚷:“亲戚不结财,结财合不来。这话真没说错!”(河南·辉县)

【歇后语第52句】:毒蛇脱皮——恶性不改

【歇后语第53句】:【虽有神药,不如少年;虽有珠玉,不如金钱】(谚)纵然有神奇的药可抗衰老,也比不上青春少年生气勃勃;纵然有价值极大的珠宝玉石,也比不上银钱在手能自由周转。指珍奇的东西再宝贵,也不如顺乎自然的事物好。

【歇后语第54句】:挖了眼睛的判官——瞎鬼

【歇后语第55句】:【中圈套】见“落在圈套里”。

【歇后语第56句】:姥姥带我回城,我非要坐出租车不行,姥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增产不节约,好比漏底儿锅,上面添了水,下面流成河。过日子可不能这样大手大脚的。”(陕西·西安)

【歇后语第57句】:【借你口中言,传我心腹事】由别人代为说出心中所想。清 代《儿女英雄传》:“直挨到这个分际,还是绕了这半天弯儿, 借你口中言,传我心腹事,话挤话,两下里对挤,才把句话挤 出来!”

【歇后语第58句】:羊群里跑出头驴来——哪里来的野种

【歇后语第59句】:【拉不出屎怨茅房】(惯)茅房:厕所。比喻自己不能干,却埋怨客观条件差。 也作拉不出屎来怨毛厕。 拉不出屎来,怪马桶不好。

【歇后语第60句】:【青菜萝卜一锅煮】释义:比喻不加区别,同样对待。例句:李春山过去拦住,想缓和他,被他触了一鼻子的灰:“噢!青菜萝卜一锅煮,黄鳝泥鳅一篓装!没有那么安逸!”

【歇后语第61句】:【背黑锅】(惯)比喻被冤枉,代人受过。

【歇后语第62句】:【贼去了关门】(惯)去:离开,离去。财物被贼偷走后才关门。比喻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也作贼走了才关门。 贼走了才拴门。

【歇后语第63句】:【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释义:比喻目前的情况还不好判断。例句:六伯着急了:“我说呀,这会儿还不能去,咱还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呢!”

【歇后语第64句】:小红的妈妈和奶奶常拌嘴,她的爸爸在夹缝中来回圆场。她的奶奶说她爸是“墙头草,随风倒,哪边有利哪边靠”,她的妈妈则数落她爸是“和稀泥儿,不是正经人儿”。(河南·南阳)

【歇后语第65句】:邻居大嫂和二嫂因一些小事闹矛盾。过了几天,爷爷从外地回来,劝她们说:“以前的事,来个‘长草短草,一把剜倒’,谁也不要斤斤计较了。”(重庆·奉节)

【歇后语第66句】:【驼子跌跟斗——两头不着实】(歇)驼子:驼背的人。跟斗:跟头。两头:本指头和脚,转指两方面。不着实:本指没有落在实处,转指事情落空。指两方面都落空。

【歇后语第67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形容好打抱不平。成语:见义勇为。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人家秦先生,根本与农场无关,纯 粹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歇后语第68句】:【百闻不如一见】“百闻不如一见”意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一俗语出自汉朝。汉武帝时,居住在甘肃西部、四川北部、青海东部的羌族各部落,归顺汉朝。到汉宣帝时,西羌各部族开始秘密和匈奴联络,甚至准备向匈奴借兵,“击鄯善、敦煌以绝汉道”,准备彻底推翻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建立统一的羌族政权。自此,汉朝对于羌族的控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困难的局势,宣帝派人向曾参加过武帝时北征匈奴的老将军赵充国请教,派谁去才能解决问题。赵充国说:“没有谁比我更合适了。”宣帝不太放心,又派人问赵充国:“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如何,需要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军事安排,不能离开现场具体情况,纸上谈兵。我愿意先尽快赶到金城,从当地了解情况,制定好应对的计划,再向陛下回复,请陛下相信老臣。”到达金城之后,赵充国充分了解情况,准备充足,率兵前往羌地,又稳守不出战,利用自己在西羌各部族中崇高的威望,使西羌联军中并不坚定的部分首领,对和汉朝作战产生了怀疑,引起了羌族内部矛盾。稳扎稳打,一战击败羌军主力,其他羌军纷纷倒戈,投降汉朝,西羌局势终于安定下来。自此,“百闻不如一见”便流传后世。

【歇后语第69句】:【发怒的母豹赛猛虎】(谚)指发怒的母豹常表现得格外凶猛,尤其是带仔的母豹。

【歇后语第70句】:【中吃不中看】(惯)中:适于。好吃不好看。比喻人有本事,但长相不济。

【歇后语第71句】:【家有多嘴公,十个仓廒九个空】(谚)多嘴公:光吃饭不做事或光说空话不务实事的人。仓廒:储藏粮食的仓库。指家里有了多嘴公,家道肯定要败落。

【歇后语第72句】:永明哥是个杂货贩子,每次点账差不多都亏本。大婶说:“你真是二百吊钱买的棉花,一百八十吊卖了线——只赚了买卖人的名。”(山东·文登)

【歇后语第73句】:【抓把柄】(惯)比喻抓住可以对人进行要挟、攻击的过失、错误等。

【歇后语第74句】: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歇后语第75句】:【钱是一个一个上万的,粮是一颗一颗上石的】(谚)石(da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钱必须一文一文地攒,才能上万;粮必须一颗一颗地积,才能上石。指积少才能成多,积零才能成整。

【歇后语第76句】:【输赢胜败,兵家常事】见“兵家胜负,自古无常”。

【歇后语第77句】:高山顶上敲鼓——晌彻四方

【歇后语第78句】:【金漆马桶——外面光彩,肚里臭不可闻】(歇)指人外表华丽,内心卑劣丑恶。

【歇后语第79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最好赶快离开。语出《南史》:“檀公 三十六计,走为上。”明代《水浒》:“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若不快走时,更待什么!”

【歇后语第80句】:我和妈妈去赶集,见卖猪肉的很多。妈妈脱口说:“真是猪肉压断街啊!”(安徽·宿松)

【歇后语第81句】:【哪里跌倒哪里爬】释义:在什么地方受挫折,就在什么地方克服困难,争取成功。例句:“养猪卫星”虽然丢了丑,可卫治国并没泄了气。他想:哪里跌倒哪里爬。他决心再放个“卫星”,以挽回面子。

【歇后语第82句】: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不怀好意;没安好心;没有什么好心眼

【歇后语第83句】:【东葫芦爬西架】(惯)长在东边的葫芦却爬上了搭在西边的瓜架上。 比喻事情奇怪,不合情理。

【歇后语第84句】:老竹做笛子——尽受气

【歇后语第85句】:【一山不能存二虎】释义:一个地方不能两雄并存。例句:“一山不能存二虎,它一定不容,就要过来斗了。”

【歇后语第86句】:小华的妈妈总爱指责别人,说这个人如何如何不好,那个人怎么怎么不行。小华爸爸听不下去了:“谁的脚丫子能没一点臭味?你自己就那么四面净,八面光?”(吉林·农安)

【歇后语第87句】:绿豆掉进芝麻里——总觉得自己大

【歇后语第88句】:【蔫人出豹子】(谚)蔫人:不起性的人。豹子:猛兽,代指举止凶恶的人。指脾性一贯和善的人,有时也会突然发作得非常暴烈。

【歇后语第89句】:这次考试,我得全班第一,便飘飘然了。老师觉察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竹子虚心,日长三寸;雄鹰虚心,直上青云;大海虚心,百川归奔;人若虚心,天天上进。”(江苏·扬州)

【歇后语第90句】:【猫老吃子,人老惜子】(谚)指猫老了,会将生下的崽子吃掉;人老了,会特别惜爱自己幼小的孩子。 也作“人老惜子,猫老吃子”。

【歇后语第91句】:我缠着妈妈买橘子吃,妈妈很不高兴地说:“今天要吃这样,明天要吃那样,你真是一个小馋猫。”爷爷在一旁插话说:“这就叫‘生根的要肥,长口的要吃’。”(湖南·沅江)

【歇后语第92句】:【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谚)舍不得用孩子作诱饵,就套不住恶狼。泛指凡事不冒大风险、不付出大代价,就难以取得鼓舞人心的大收获。 也作舍不得孩子逮不住狼。 舍不得孩子,打不了老狼。

【歇后语第93句】:【人随王法草随风】民众服从法令。周立波《暴风骤雨》: “ 自古以来,就是人随王法草随风,官家说了算。”

【歇后语第94句】:圈里猪儿——有日数的

【歇后语第95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谚)富贵之后如果不回家乡显示一番,就像穿着锦绣衣裳在黑夜里行走,谁也看不见的。旧指发达之后理应回故乡显耀荣华。 也作富贵若不归田亩,如著锦衣黑夜游。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歇后语第96句】:王大娘养两个儿子,一个老实能干,家里活地里活一人担;而另一个儿子却游手好闲,成天这儿立立那儿站站,伸手不拿四两。邻居背地里说:“这家人啊,可是莲菜调上蒜薹了——有眼子,有光棍。”(河南·邓县)

【歇后语第97句】:【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认真理,不管人的身份地位。张涛 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什么来头不来头,不用管,只问 真理如何,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歇后语第98句】:【两个肩膀扛张嘴】(惯)形容只身一人,没有任何财产。也指出门在外,什么也没带。 也作两个胳臂抬个嘴。 俩肩膀扛着个嘴。 双肩抬一张嘴巴。

【歇后语第99句】:【芒种三日见麦茬】释义: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6日前后。麦茬:麦子收割后留在地里的麦茎和麦根。过了芒种,就是麦收季节。例句:五月底,再过几天就到夏历芒种节了。农谚说:“芒种三日见麦茬”,麦收季节眼看就要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339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