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适合自己的民间俗语俗话,躺着都中枪!

【歇后语第1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原词比喻愁多。长江的水向东流 去,借指向东转移。《光明日报》(1986,7,10):“有的边远地 区本来人才奇缺,由于内地出价高,曾出现‘一江春水向东 流’的征兆。”

【歇后语第2句】:近日商店来了一车化肥,一夜之间分了个精光。某人问隔壁邻居:“昨夜分化肥,你也得了一包吧?”那位邻居说:“老鼠夜间行窃,与人何干?”(甘肃·临洮)

【歇后语第3句】:野狗跑进狼窝里——没好事

【歇后语第4句】:【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释义:窥:暗中察看。良马不待鞭起,侧耳便能领会御者的心意。比喻才智很高的人,办事不待驱策。例句:魏府大觉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

【歇后语第5句】:【半年下雨半年睛】释义:一年中就有半年下雨,只有半年是晴天。指气候多雨或久晴。例句:元帅道:“国中气候如何?”公公道:“时候常热,就像我南朝的夏月天道。五六月间,日夜大雨,街市成河。俗语说道‘半年下雨半年晴’,就是这里。”

【歇后语第6句】:小弟一转眼十个多月了。奶奶笑着对妈妈说:“有苗不愁长,没苗就甭想。不知不觉这孙子可快一岁了。”(河南·鄢陵)

【歇后语第7句】:铜锣对大钹——晌(想)到—个点子上

【歇后语第8句】:【二十四只乌鸦乱张口——不知听谁的是】(歇)指众说纷纭,使人无所适从。

【歇后语第9句】:【再过二十年,又是好汉一条】见“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歇后语第10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释义:不是情趣相投的人,不会聚合成一家。例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口子又都比较胆子小,最怕惹是非。”

【歇后语第11句】:【有一利即有一弊】(谚)弊:弊病,坏处。凡事存在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就有不利的一面。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纯粹的好或纯粹的坏都是不存在的。

【歇后语第12句】:水泥电杆——铁石心肠

【歇后语第13句】:【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释义:比喻男女双方十分相配。例句:“拣一个日子,便好过门,这方是田庄小家礼数,有何不可。”正是:“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

【歇后语第14句】:【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别进店】(歇)《水浒传》描写武大郎身材矮小。指人妒贤嫉能,不能容纳比自己强的人。

【歇后语第15句】:烧红了的煤球——吹不得,捧不得

【歇后语第16句】:【没缝也要下蛆】(惯)蛆:苍蝇的幼虫。比喻无中生有,造谣生事或寻衅闹事。

【歇后语第17句】:【呼风风来,挥雨雨去】具有驾御形势的高超能力。成语: 呼风唤雨。张洁《无字》:“朦胧中……我又看见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呼风风来、挥雨雨去的诸葛亮,如何地运筹帷 幄。”

【歇后语第18句】:【登龙门】“登龙门”一词,比喻得到权威人士的引进或提拔而抬高身价,增长声誉;又比喻旧时科举考试,殿试得中。一般辞书都认为,“登龙门”一词出自宋代《太平广记》,相传,黄河流经陕西、山西交界的龙门山时,水流湍急,每年春季,有大批鲤鱼从江海游来,跳跃龙门。一年之中,登上龙门的鱼只是少数,而鱼一登龙门,鱼就变成了龙。那些登不上龙门的鱼只能仍然做鱼。但《太平广记》成书于宋代,而早在汉、唐就有了“登龙门”之说。在汉代鱼跃龙门的传说与宋代不同的是,宋代是鲤鱼,而汉代是鲔鱼。高诱注《淮南子》说:“鲔,大鱼,长丈余。仲春二月,从西河上,得过龙门,便为龙。”《汉书》李奇注云:“鲔出巩县穴中,三月溯河上,能渡龙门之浪,则得龙矣。”由此可见,“登龙门”一词的渊源,可追溯到汉代。但把“登龙门”比喻殿试得中,则是在唐代,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卷三《贡举》日:“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

【歇后语第19句】:【说到风便扯篷】(惯)篷:船帆。 一说有风便立刻把帆升起来。1比喻一说什么便马上要干什么。2比喻态度转变得很快。

【歇后语第20句】:寒假里,我和表弟回老家。表弟要吃芒果,他妈妈剥好了,表弟看看脏了一点儿,就不吃了。爷爷说:“真是进了油锅,不沾油。”(云南·澜沧)

【歇后语第21句】:【千滚豆腐万滚鱼】(谚)指豆腐和鱼多煮些时间才能入味。

【歇后语第22句】:【放龙入海,纵虎归山】(惯)比喻把强敌放走,留下祸根。

【歇后语第23句】:【 一个女儿吃两家茶】谓轻易许诺两家,互相矛盾,或脚踩 两只船。或说:一个姑娘许两个婆家。清代《孽海花》:“幸 亏英相罗士勃雷婉言谢绝,否则一个女儿受了两家茶,不但 破坏垂成的和局,而且丧失大信。”

【歇后语第24句】:【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惯)比喻采取损害他人的手段,求得个人地位的提升。

【歇后语第25句】:看对象;不入耳;充耳不闻;一窍不通

【歇后语第26句】:孝子吃豆腐——里外都是白

【歇后语第27句】:鳖蛋上抹香油——圆滑;又圆又滑

【歇后语第28句】:啥巴狗戴金圈儿——有钱的畜生

【歇后语第29句】:【乱点鸳鸯谱】释义:不了解情况,瞎指挥。例句:“这是党委集体的意见,可不是我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歇后语第30句】:【大雁过顶想拔翎,泥像脸上刮层金】释义:翎:鸟的翅膀或尾巴上的长而硬的羽毛。比喻贪得无厌,设法榨取。例句:怪不得人说,越是有钱,越是大雁过顶想拔翎,泥像脸上刮层金呢。我看穿了你,快留下你的臭扇子扇你的臭汗吧!

【歇后语第31句】:【先养孩子后起名】谓先有事实,后有名称。政论图书: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民办企业刚刚兴起的时候,就发生给 这些企业或者说经济成分定性的问题。当时有入主张先生 小孩再起名。”

【歇后语第32句】:【 文章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好】一种社会心理:偏爱自 己的,羡慕别人的。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可是世界上 没有丈夫觉得自己的妻子美的,尤其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太 太。你知道那句俗话吧?文章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 好。”

【歇后语第33句】:【当着矮人,别说短话】(谚)矮:身材短小。指面对着矮人,不要说有关“短”的话。泛指说话要看对象,注意回避别人的忌讳,以免刺痛人。 也作“对矮人莫说矬话”。

【歇后语第34句】:【执法不留情,留情法不容】(谚)指执法者应秉公办案,不徇私情。

【歇后语第35句】:【塘里无鱼虾也贵】(谚)塘:池塘。池塘里要是没鱼,虾米也吃香了。比喻没有高层次的人物,次等人物也可以充数。

【歇后语第36句】:【慧眼识英雄】有眼光,能识别人才。台湾琼瑶《窗外》: “不过他教书确实有一手,我们校长也算慧眼识英雄。”

【歇后语第37句】:我爱笑,按妈妈的说法是“痴笑、傻笑、苦笑,样样占全;狂笑、冷笑、微笑,一样不落;皮笑肉不笑,也是行家”。(山东·招远)

【歇后语第38句】:【气死人,不偿命】(惯)指说话、做事太让人生气。也指故意气对方,幸灾乐祸。 也作“气死活人不偿命”。

【歇后语第39句】:【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谚)全家上下一条心,积累起来的财富可以买得起黄金;一家人各怀二心,就会穷得连根针也买不起。指家人的同心协力是致富的康庄大道。 也作“家有一心,堆积黄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歇后语第40句】:【趁水和泥】释义:利用时机,利用条件。例句:“节目一演,马上会把基层干部的思想搞乱,这时咱们趁水和泥,联系实际,大揭大批,甚至当场可以把赵越揪出来……”

【歇后语第41句】:守株待兔——白等;万不得一(已)

【歇后语第42句】:【厨师的高帽】厨师戴白色的高帽是世界通行的习俗,显得清洁卫生、别致。它源自希腊。最初,它只是一种作为区别他人的一种标志,没有行业色彩。中世纪的希腊,战乱频繁,城里人往往逃人修道院避难。据说有一次几个著名的厨师逃进修道院,他们换上黑衣黑帽,打扮得跟修道士一样。日子一长,他们觉得应该把自己与修道士区别开来,于是将修道士戴的黑色高帽改为白色。从此,厨师们戴的白色高帽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歇后语第43句】:野鸽子起飞——下落不明

【歇后语第44句】:【放空炮】释义:比喻说空话、大话。例句:这些文章,从量的方面来说,要比专业写作者所写的不知多多少倍;从质的方面来说,大部分说的是心里话,放空炮的很少。

【歇后语第45句】:二奶和小婶吵架时,互不相让,各说各的理。奶奶无可奈何地说:“真不知道是驴不走,还是磨不转。”(河南·郸城)

【歇后语第46句】:病人掷铁球——强挣扎

【歇后语第47句】:石油里面有金子,人民里面有圣人。

【歇后语第48句】:【裁衣不值缎子价】(谚)缎子:未裁剪的丝织品。指已经裁剪或缝成的新衣,不如未裁剪的缎子值钱。也泛指凡经改造的物品,都不及原物可贵。 也作“成衣不敌段儿价”。成衣:缝成的新衣。段儿:缎子。

【歇后语第49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者责任重大。张贤亮《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她对书记不愿意在这儿长久呆下去表 示惋惜,说咱们农工就仗着一个好领导。火车跑得快,就靠 车头带。”

【歇后语第50句】:【帮倒忙】(惯)指原本想来帮忙,实际是给人添乱。

【歇后语第51句】:一百个人相骂——多嘴多舌

【歇后语第52句】:【芝麻摔八瓣】形容极小。电视剧:“芝麻摔八瓣的官,你 真有瘾呀?”

【歇后语第53句】:【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惯)男盗女娼:男的做贼盗,女的做娼妓,指思想行为十分卑劣。形容人伪善,说得冠冕堂皇,灵魂却丑恶肮脏。 也作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表面上仁义道德,骨子里男盗女娼。

【歇后语第54句】:妹妹的嘴巴不饶人,总爱滔滔不绝地为自己辩护,有时把妈妈气得哭笑不得:“你这妮子,翻着是锣,扣上是鼓,什么都是你的对了?”(广东·化州)

【歇后语第55句】:马老腿慢,人老嘴慢。

【歇后语第56句】:包公斩包勉——不留情;大义灭亲;先治其内后治其外;正人先正己

【歇后语第57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谓人无处不到,有办法 克服困难。或说:山再高总有路,水再深总有渡/山高有人 走,水深有船行。汪幸福《浪迹台湾岛》:“山高有人走,水深 有船行。为了生存下去,山高要上,水深要行。在香港这个 世界里生活,不冒险,永远改变不了穷困潦倒的处境。”

【歇后语第58句】:我一听到别人吃东西的声音就馋得直流口水。有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忽然听到妈妈吃东西“咔咔”地响,连忙跑过去。妈妈见了哭笑不得:“你呀,真是蚂蟥听不得水响。这苹果我才咬了一口,你就赶来了!”(湖南·长沙)

【歇后语第59句】:鲤鱼吃水——吞吞吐吐

【歇后语第60句】:阎王殿里玩戏法——鬼花招

【歇后语第61句】:瓜熟蒂落——时机到了

【歇后语第62句】:【有百害而无一利】(惯)指有许多害处而没有一点儿好处。

【歇后语第63句】:【 米不够,水来凑】谓降低质量,凑足数量。类似的:貂不 足,狗尾续。杨沫等《青蓝园》:“汪不进行调查采访就杜撰 文章,米不够水来凑,不仅触法,这也是职业道德所不容。”

【歇后语第64句】:【打虎不成,反被虎伤】释义:比喻制伏不了别人,反受人害。“不成”又作“不着”。例句:尤其想着蛲关的官军已来到离石门谷十里之外,说不定明天拂晓就会来犯,除掉寨内的祸根刻不容缓,还必须将活儿做得干净利索,决不能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歇后语第65句】:望远镜照太平洋——望无涯

【歇后语第66句】:【烧高香】(惯)1指求神佛保佑。 2指心存感激之情。3指送礼。

【歇后语第67句】:【上不得台盘】(惯)台盘:席面。 1比喻自身素质差,不能在正式或公开的场合露面、应酬。2比喻见不得人的话或主意。 也作上不得高台盘。 上不得台面。

【歇后语第68句】:【老将出马,一个顶俩】释义:年纪大,有经验,办事得力,起作用大。例句:“那一定。咱们身板硬朗的老头也算数。”赐福老头吐了一口浓烟,拍着胸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歇后语第69句】:墙上画的美人儿——你爱她不爱

【歇后语第70句】:【官差吏差,来人不差】(谚)差:差错,错误。不论官吏有什么差错,被官吏派来办事的人没有差错。指上层策划的人负有责任,被派的人不担责任。 也作“官错吏错,来人不错”。

【歇后语第71句】:铁饭碗——打不了:砸不破

【歇后语第72句】:【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歇)提:双关,本指拿起,转指说起或扶持。指不愿意、不值得或不能说起某事。也指人素质或条件差,扶持或提携不起来。 也作马尾串豆腐——提也不能提。 马尾巴绑豆腐——提不起来。

【歇后语第73句】:【元宝】“元宝”的来历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古代的铜钱币名称。元宝之名首见于五代。据《文献通考·钱币》介绍:后晋石敬瑭时期铸造钱币,因其年号为“天福”,所以把新铸的钱币叫做“天福元宝”。到宋太宗赵光义时期,每逢改元,一般都要铸造新币,新币遂用新年号为“某某元宝”。这在《宋史·食货志下二·钱币》有记载:“初,太宗改元太平兴国,更铸‘太平通宝’。淳化改铸,又亲书‘淳化元宝’,作真、行、草三体。后改元更铸皆日‘元宝’,而冠以年号。”这是把铜钱称为“元宝”的来历。二说元朝忽必烈时期,以国库银子铸成银锭,作为货币流通,叫做“元宝”。这种元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元史·杨浞传》说到白银元宝的来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1266年),朝廷建立总管全国财政的国用司,以杨浞为国用司员外郎,负责主持国库业务工作。他不仅是财务专家,也是个很细心的管理者。他发现国库白银在出入时,有偷拿零碎银子的现象,为了消除这一弊端,杨浞向朝廷建议把散碎白银熔化,以五十两铸为一锭,银锭上再铸“元宝”二字,意为元朝之宝,这样的大锭银子偷盗就不容易了。朝廷认为杨浞的建议有理,遂下令熔铸元宝。所铸元宝呈马鞍形状,两端圆弧,中间束腰。这就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元宝”实物。以上两种说法都能成立。五代“元宝”名称首次出现,是铜钱的称谓;元代“元宝”是白银铸造的实物元宝,这种元宝始于元代。

【歇后语第74句】:【没有三分利,谁肯起五更】(谚)三分利:三分的利润。五更:一夜分五个更次,第五个更次在黎明时分。指人们起早摸黑苦干,无非就是为了财利。

【歇后语第75句】:【胆小如鼠,狡猾如狐】释义:形容人胆小、狡猾。例句:“胆小如鼠,狡猾如狐。”这句话,大致可以概括周拐子的闰倒寺征了。

【歇后语第76句】:【万事开头难】开始缺乏经验,事情难办。言外之意:开了 头就好办。李准《老兵新传》:“这还是个新事业,没有基础, 万事开头难!”

【歇后语第77句】:【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释义:梁园:园名,即兔园,汉代梁孝王刘武建造的花园,也叫“梁苑”,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比喻外地虽好,不可久留。例句:宋四公思量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连更彻夜,走归郑州去。

【歇后语第78句】:【打强心剂】(惯)强心剂:能使心脏肌肉收缩力量增加、心脏搏动次数减慢,从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比喻采取措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或集体振作精神,产生摆脱困境的动力。 也作“打强心针”。

【歇后语第79句】:【守夜雁后有群雁】(谚)守夜雁:大雁夜间群栖一处,有一只雁担任警戒任务。有守夜雁的地方,必定有群雁在。比喻有放哨的人,就必定有受保护的人群。

【歇后语第80句】:小花和她妈一样,干什么事都是个急性子。难怪邻居老奶奶说:“什么娘亲养什么女,什么谷子碾什么米。”(河北·晋州)

【歇后语第81句】:【软不吃,硬不吃】(惯)指不管态度好坏,都不怕。也指人特别难缠。 也作软的不吃,硬的不怕。 软硬不吃,横竖不咽。

【歇后语第82句】:【一手遮天,一手盖地】掩盖真情,包办一切。袁静孔厥《新 儿女英雄传》:“人成了这样子,这可怎么说?咱们也不能一 手遮天,一手盖地啊!”

【歇后语第83句】:【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捉摸说话人的用意。类似的:看人 看心,听话听音。成语:弦外之音。电影《沙家浜》:“锣鼓听 声,说话听音。照你这么说,人是我放走的了。”

【歇后语第84句】:【烂肉煮不出香汤】(谚)比喻素质低劣的人,说不出品味高雅的话或做不成让人赞许的事。

【歇后语第85句】:【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歇)杂面:用绿豆、小豆等磨成的粉制成的面条,下在锅里,水是水,面是面,看得很清楚。指对方想做什么事情,安的什么心,自己看得非常清楚。

【歇后语第86句】:【黄鳝坭鳅一篓装】释义:坭鳅:即泥鳅。比喻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例句:李青山过去拦住,想缓和他,被他触了一鼻子灰:“噢!青菜萝卜一锅煮,黄鳝坭鳅一篓装!没有那么安逸!”

【歇后语第87句】:【靠山吃山,靠山养山】(谚)靠着山区居住,就要凭山区的资源养活自家;靠山区资源养活,就必须爱护与建设山区。指在什么环境就靠什么生活,靠什么生活就必须在这方有所投入。 也作靠山吃山,吃山养山。 靠山吃山要养山,造林成林要护林。

【歇后语第88句】:高山上的松柏——四季常青

【歇后语第89句】:高二叔跑运输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资做生意。高二婶胆怯地说:“上次欠的债咱才刚还上,你心又痒痒了?你可别前脚出了螃蟹窝,后脚又踏进烂泥塘。悠着点吧!”(河北·石家庄)

【歇后语第90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源自希腊《伊索寓言》,狐狸吃不到 葡萄,说葡萄是酸的。谓达不到目的,以不好或自己不想要 为由,来平衡自己失落的心情。类似的:葡萄酸,酸葡萄。 《北京短篇小说选》:“我想,男孩子们追求一个姑娘落了空, 总难免说吃不到嘴的葡萄是酸的。”

【歇后语第91句】:上坟烧纸钱——自家人哄自家人

【歇后语第92句】:【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谚)指人不怕有私心杂念,甚至是邪念,只怕觉醒太迟,制止不住而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歇后语第93句】:【矢在弦上——不得不发】见“箭在弦上——不能不发”。

【歇后语第94句】:【麦秀风摇,稻秀雨浇】见“稻秀雨浇,麦秀风摇”。

【歇后语第95句】:【 冤有头,债有主】各有当事人,与别人无关。茅盾《子 夜》:“你发疯了么?不干你的事,冤有头,债有主。到后面 去吧!不许乱跑。”

【歇后语第96句】:【豆腐拌成了肉价钱】(惯)比喻由于某种原因,本来不值钱的东西成本提高,价格大幅提升。

【歇后语第97句】:【佛口说善言,毒蛇在心田】(惯)心田:人的内心世界。比喻口头上慈悲,心里却很歹毒。

【歇后语第98句】:惊枪的山蹦子(兔)——狂颠猛跑

【歇后语第99句】:【乱成一锅粥】(惯)形容秩序非常混乱。 也作乱成一团。 乱成一团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341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