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青树林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句句都是人生忠告!

【歇后语第1句】:【雏凤清于老凤声】释义:雏凤:小凤凰。比喻年轻人胜过老年人,后一代胜过前一代。例句:水溶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司量也。”

【歇后语第2句】:屋里风筝——高飞有限

【歇后语第3句】:走路轧断腿——半途而废

【歇后语第4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为人光明磊落,敢作敢当,无须改名 换姓,躲避隐藏。古华《浮屠岭》:“想过了,我行不改名,坐 不改姓,到时候坏了事,左不过我一人去领罪,坐牢,决不牵 连旁的叔伯、老表!”

【歇后语第5句】:【八九不离十】(惯)形容差不离儿,十分接近。

【歇后语第6句】:二郎神的兵器——两面三刀

【歇后语第7句】:【险中的船儿行得快】(谚)船行到风浪险恶的河段时,划船人的精力更集中,行动更一致,船行得反而快。指艰难险阻能激励人奋勇向前,去夺取胜利。

【歇后语第8句】:【掺沙子】(惯)比喻安插新人,以改变原来的人员组成。

【歇后语第9句】:【脚打着脑勺子】(惯)脑勺子:后脑勺。形容跑得极快。也形容非常慌乱或非常忙。 也作脚踏着脑勺子走。 脚后跟打着脑勺子。 脚后跟打后脑勺。

【歇后语第10句】:千斤担子众人挑。

【歇后语第11句】:讨饭过年——吃的不多说的多

【歇后语第12句】:【碎麻拧成绳,能提千斤鼎】(谚)零零散散的麻丝拧成麻绳,能提起千斤重的大鼎。比喻把分散的人组织起来,就能产生强大的力量。

【歇后语第13句】: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歇后语第14句】:【标点符号】中文原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要读古书先要学习句读,自己去给文章断句(加标点符号)。不只中文是这样,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古代也都没有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流行,只是近两三百年间的事情,它其实是一个商业行为的结果。欧洲工业革命前,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书籍出现并成为最古老的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出于成本考虑,印刷商也就是书商就想做大量印刷来摊薄成本,于是,他们联手语言文字学家发明了标点符号,让书变得更容易读,读得更快。这还不够,还要分段。分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欧洲人读不分段的《圣经》每次都老老实实从开篇读起,《圣经》分段后,人们开始认为不同段落重要程度不同,分歧就产生了。所以,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说:“《圣经》分段印刷是无耻商人酿制的悲剧,他们为了让《圣经》更畅销强行分段,分段以后我们的信仰将四分五裂。”后来的结果被洛克不幸言中——基督教分裂成一大堆教派、教会。不管商业行为也好,政治目的也好,不可否认,标点符号确实给人们读书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且成为语言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歇后语第15句】:【在外面舍块板,给家里丢扇门】(谚)丢:搁置,放。在外面施舍给别人一块板,就等于给自己家添上一扇安全门。指保护别人的家庭,自己的家庭也会得到保护。

【歇后语第16句】:夹在磨扇里——上下受压

【歇后语第17句】:【 狗咬狗,争骨头】为了争夺权利,而互相伤害。成语:争 权夺利。古华《浮屠岭》:“山外边那花花绿绿、乱乱轰轰、狗 咬狗,争骨头的地方去不得!”

【歇后语第18句】:【银子不打眼,又会说话又会喊】(谚)不打眼:不起眼。指银钱虽然是个死东西,但用它托人情办事,比人说话灵验得多。

【歇后语第19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歇)韩信:西汉初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人,初属项羽,后归刘邦,被刘邦任为大将,后被封为楚王。 将:率领。韩信善于领兵作战,兵越多,指挥越自如。后用来指越多越好。 也作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越多越好。 淮阴将兵——多多益善。

【歇后语第20句】:【二虎不能同山,两雄不能并立】见“两雄不俱立”。

【歇后语第21句】:猴儿下竹竿——溜到底

【歇后语第22句】:买菜的等卖菜的说了胡乱要的高价,顺口说道:“你真是宁要跑了,不要少了!”(山东·莱西)

【歇后语第23句】:【牙齿还有和舌头相碰的时候】(谚)比喻在一起生活的人,关系再亲密,也不免有时要发生冲突。 也作牙跟舌头还有不和的时候。 牙齿跟舌头那样亲,有时也会咬到。 牙齿有时也会嚼痛舌头。

【歇后语第24句】:【人比人,气死人】(谚)人活在世,处境或机遇各不同,差别很大,很难相比。指人必须想得开,不和别人盲目攀比。 也作“人比人,活不成”。

【歇后语第25句】:【五湖四海都行船】释义:比喻哪里都可以去,在哪里都有行动的自由。例句:“你刚才说得好,五湖四海都行船,咱们各走阳关道,你凭啥仗势欺人?

【歇后语第26句】:【猪八戒撞上罗刹女——甘拜下风】(歇)罗刹女:《西游记》中人物,即铁扇公主,牛魔王的妻子。 《西游记》中描写,唐僧取经途中受阻火焰山,向罗刹女借芭蕉扇灭火,罗刹女不借,打斗时,猪八戒不敌罗刹女。指心甘情愿地承认不如别人。

【歇后语第27句】:【棒打不回头】(惯)形容人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歇后语第28句】:王大娘在我家聊天,谈起本村张家今年的收成特别好时说:“夏天跑,冬天饱;秋天睡,一年累。人家在农忙的时候干得欢啊!”(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29句】:上级来检查工作,谈起成绩,学校领导说自己如何如何治校有方;谈到问题,却说是教师如何如何不听话。朱老师气愤地说:“这就是,取了经是唐僧的,闯了祸是孙悟空的!”噎得学校领导哑口无言。(江西·都昌)

【歇后语第30句】:期中考试结束,我回家后才想起做一道数学题时点错了小数点。妈妈说:“这真是吃完了饭,想起盐;打完了仗,记起来拳。”(甘肃·永登)

【歇后语第31句】:【老将至而耄及之】(谚)耄:昏聩,糊涂。指人上了年纪,年老糊涂随着来了。

【歇后语第32句】:【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谚)指求助于别人,必须求那以济人为乐、慷慨大度的豪杰之士;救济别人,必须是在他处境窘困、急需救助的关键时刻。 也作求人须求大丈夫,救人须救急时无。 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

【歇后语第33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谚)指做事不能急躁,没耐心的人是什么事情也难做得成的。

【歇后语第34句】:【掩耳盗铃——哄人】(歇)掩耳盗铃:捂住耳朵去偷铃铛。指自欺欺人。

【歇后语第35句】:【寺老佛多,人老话多】(谚)寺庙古老,庙里的佛像就排得多;人到老年,说起话来就会没完没了。指老年人说话唠叨,有着生理上的原因。

【歇后语第36句】:国强民不受辱,民强国不受侮。

【歇后语第37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谚)旧时认为男子为风情女子而死,也是一件风流韵事。

【歇后语第38句】:【宁可贫后富,不可富后贫】(谚)过日子,宁可先受贫困,后来富裕;不可先前富裕,后来贫困。指先贫后富可以激励进取,先富后贫难以委屈安生。

【歇后语第39句】:【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释义:比喻能真正解决问题症结,才是有用的。例句:小梅想了半天,皱着眉头说:“唉,这个人,真拿他没办法!”双喜给她鼓劲儿,笑着说:“能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呢。”

【歇后语第40句】:大海放鱼——各散四方

【歇后语第41句】:【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歇)本指镜子里面、镜子外面都不像人的模样;转指做事里外或两个方面都没有落下好,到处遭人埋怨。 也作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够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落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像人。

【歇后语第42句】:【三杠子压不出个响屁来】(惯)形容人非常老实、胆小,从不多说话。 也作三棒都打不出个响屁来。 三枪打不出一个闷屁来。

【歇后语第43句】:卖布不带尺——存心不量(良);胡扯

【歇后语第44句】:【千文许要,一文许还】(谚)做买卖,卖主允许要价千文,买主可以还价一文。指买卖场中,漫天要价和就地还钱是平常事。

【歇后语第45句】:【屙到人头上拿尿洗】(惯)比喻欺人太甚。

【歇后语第46句】:【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释义:葵:蔬菜名,今称水芹菜,或指冬葵。早晨露水没干不掐葵叶,中午不在烈日下割韭菜。例句:掐秋菜,必留五六叶。不掐则茎孤;留叶多则秆大。)-L掐,必待露解。谚日:“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歇后语第47句】:【一朝天子一朝臣】指各有一班人马。蒋子龙《乔厂长上 任记》:“运动一来,班组长以上干部都受审批,工厂、车间、 班组都搞一朝天子一朝臣,把精力都用在整人上,搞起工作 来相互掣肘。”

【歇后语第48句】:【两把钥匙挂在脖子下——开心又开心】(歇)开心:本指打开心房,转指高兴。形容非常高兴。

【歇后语第49句】:病人遭雷打——天灾人祸

【歇后语第50句】:穿着孝衣拜天地——悲喜交加;又悲又喜

【歇后语第51句】:【烦恼不寻人,人自寻烦恼】(谚)烦闷苦恼并没有找上门来,都是人自寻自找的。指一切烦恼都是人自身行为造成的,不必推向客观。

【歇后语第52句】:【吹牛不打草稿】说大话露出破绽。台湾琼瑶《月朦胧鸟 朦胧》:“雪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成千成万的 蝴蝶?你真是吹牛不打草稿。”

【歇后语第53句】:蒙面人出场——不留脸面

【歇后语第54句】:【公主】在古代,封建帝王的女儿称为“公主”。这个名称始于战国时代,在此以前,周朝天子的女儿称“王姬”。那么,“公主”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与天子女儿的主婚人有关。当时,老百姓出嫁女儿,例由父亲主持婚礼。天子具有九五之尊,他的女儿出嫁,怎么会出面主持婚礼呢?只好由同姓诸侯做主婚人。据《公羊传》记载:“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那时候诸侯都称之为“公”,“主”是主婚之意,移用于对天子女儿的称呼,此即“公主”名称的由来。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称为“公主”。自汉代起,皇家礼仪制度进一步健全,称谓方面也做了明确规定。皇帝的女儿专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长公主”。其他人的女儿不准用这些名称。分封各王、侯的女儿则称为“王主”、“翁主”。这也有记载,颜师古在对《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当父自主其婚也。亦日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可见,“王主”、“翁主”比“公主”低了一个级别。其后,“公主”称谓一直沿用到封建王朝灭亡。

【歇后语第55句】:爸爸问我的学习情况,我支支吾吾地不敢正面回答。爸爸慢条斯理地说:“心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我看你最近老躲着我,成绩肯定不怎么样。”(河南·辉县)

【歇后语第56句】:【堂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谚)瑞草:吉祥的芳草。即使是芳草,要是长在堂前,也会因为妨碍人行而惹人讨厌。比喻好事做不到点子上,还不如不做的好。

【歇后语第57句】:好船儿也要好掌舵。

【歇后语第58句】:王母娘娘走亲戚——腾云驾雾

【歇后语第59句】:暑假里,哥哥自学了汉语大专课程,我却整天和小伙伴玩耍。爸爸戳着我脑袋说:“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你呀,得好好向你哥哥学习!”(浙江·绍兴)

【歇后语第60句】:【烂泥糊不上墙】(谚)指毫无黏性的烂泥,无法将它抹上墙壁。比喻平庸无能的人无论怎样扶持,也难以成事或走向正路。 也作烂泥扶不上壁。 烂泥巴扶不上墙。

【歇后语第61句】:【管天管地,管不着拉屎放屁】(谚)指不论权力多大,职位多高,也管不得人们的生活细事。

【歇后语第62句】:【娘勤女不懒】(谚)指母亲勤劳,女儿受到熏陶,就不会懒惰。

【歇后语第63句】:【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没吃完就想盛,谓老不满足。成语: 得陇望蜀。古华《浮屠岭》:“男人家心野,总是吃着碗里,还 瞟着锅里,可是秀秀马上就发觉自己是错怪了。”

【歇后语第64句】:【吃了河豚,百样无昧】(谚)河豚(tun):鲍的一种,肉味鲜美。指河豚肉最鲜美。比喻得到过最好的,其他的就往往不能使之满意称心了。

【歇后语第65句】:【人直有人和,路直有人行】(谚)为人正直,自有人来亲近你,拥护你;道路平直,人就乐于在上面行走。指正直的人,总是人们乐见的。

【歇后语第66句】:星期天,我同爷爷一起下田割猪草。看到绿油油的麦苗,我对爷爷说:“今年的麦苗长得真好啊!”爷爷笑着说:“二月二,漫乌鸦;三月三,漫哈巴(狗)。你看这算不算好庄稼?”(湖北·钟祥)

【歇后语第67句】: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识抬举

【歇后语第68句】:【常走夜路,总会碰见鬼】做不正当的事情,必然要倒霉。 《中国新十大家族》:“在他看来很偶然地‘翻车’,其实是很 必然的。俗话说,常走夜路,总会碰见鬼,翻车是迟早的 事。”

【歇后语第69句】:我们村的柑橘摘下后,村长让人将大小配匀后再分。他说:“瘦婆娘骑胖马——挑精搭肥。”(湖南·桃江)

【歇后语第70句】:【上山砍柴,过河脱鞋】。释义:比喻碰到什么情况,采取什么样办法对付。“砍柴”又作“打柴”。例句:“上山砍柴,过河脱鞋”——到哪说哪。生死福祸有个天命管着哪!只要这会儿不被打死,到时候,咱哥俩就在一起混,你听我的,不会叫你吃亏。

【歇后语第71句】:晚餐少喝水,睡前不饮茶。

【歇后语第72句】:八卦阵里骑马——不好找出路

【歇后语第73句】:【老房子着火——烧起来没有救】(歇)比喻老年人感情冲动起来难以控制。

【歇后语第74句】:大伯家的小姐姐能说会道,姑姑家的小表弟却不善表达。奶奶笑着对我说:“你小姐姐说起话来有梗就能添出个叶,有苗就能说出朵花;你小弟可差远了,他是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嘴里却吐不出。”(黑龙江·哈尔滨)

【歇后语第75句】:班上开展学雷锋活动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可有位吹得最凶的同学却一直未见行动。班长笑着对他说:“你是光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啊!”(江苏·海安)

【歇后语第76句】:狗尿苔打卤——天生不是个好蘑菇

【歇后语第77句】:【追击炮打蚊子——小题大做】(歇)追击炮:一种火炮,以曲射为主,能射击遮蔽物后面的目标。指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对待、处理。常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78句】:神龛上挂粪桶——糟蹋神像

【歇后语第79句】:小红和小丽不知为什么事吵起架来,越吵声越大,同学们怎么也劝不住。这时,老师来了,她和蔼地对小红和小丽说:“谦,可平人怒;让,可息人争。同学们在一起,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每个人都要学会互相谦让才行啊!”(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80句】:一天放学,我在家里写作业时,听见外面有人吵架。我和奶奶出去一看,李阿姨家没水了,去王阿姨家担水,王阿姨不让担,她们就吵起来。奶奶就唠叨起来了:“磨是千家问,用水不用问。这事不值得吵。”(河南·沁阳)

【歇后语第81句】:【靶场上的人头——干等着挨打】(歇)指被动地等待挨对方整治。

【歇后语第82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见“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歇后语第83句】:离了小丑不成戏。

【歇后语第84句】:【只有包做媒人,没有包养儿子】(谚)指媒人只管婚前介绍,不管结婚后的事。

【歇后语第85句】:【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谓容易获得,便不被重视。清 代《十二楼》:“世上反目的夫妻,大半都是早婚易娶,内中没 有几个是艰难迟钝的。古语云:‘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 看。”’

【歇后语第86句】:妈妈经常劝我要坚持不懈,努力学习,她说:“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三里半。”(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87句】:【挤油水】(惯)比喻靠施加压力来得到好处或得到所需要的东西。

【歇后语第88句】:牲口进磨房一兜圈子

【歇后语第89句】:【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阉,割去生殖器】借指受双重的 罪,两面不落好。马烽《村仇》:“把田家村得罪了,咱也没取 上好。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

【歇后语第90句】:【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释义:比喻本事再大的人有时也会疏忽。例句:她时时留意着,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终于有一天,老头出门锁没有锁死,叫她拔开了。

【歇后语第91句】:我对参加数学竞赛信心百倍,认为自己一定稳操胜券。爸爸提醒我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你还要多下工夫。”(江苏·海安)

【歇后语第92句】:【有钱常记无钱日】(谚)指有钱时必须常常记取没钱时的困苦,只有如此,才能厉行节约,才能保持人在清贫中的种种美德。

【歇后语第93句】:【羊群里丢了,羊群里找指】哪儿丢了哪儿找,事情不会出 这个范围。刘江《太行风云》:“办法有的是,羊群里丢了羊 群里找。”

【歇后语第94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释义:蚍蜉:大蚂蚁。撼:摇撼。嘲笑人不自量力。例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歇后语第95句】:【狗熊耍把戏——混充人形儿】(歇)讥讽或责骂恶人伪装成好人,或下流的人伪装成体面的人。

【歇后语第96句】:【 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看待他人有成见。叶辛《蹉跎岁月》: “他们不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歇后语第97句】:叔叔成天大吃大喝的,就是不愿意干活。爸爸对他说:“找点活干吧,行走三分利,坐吃山也空啊!”(湖北·钟祥)

【歇后语第98句】:【治标不治本】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古华《浮屠岭》:“江 西买牛,只是一次横财,治标不治本。浮屠岭人家要正经过 上好日子,功夫还要花在田土里头。”

【歇后语第99句】:壁上的春牛——离(犁)不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346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