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超经典民间俗语金句,句句入心坎!

【谚语俗语第1句】:【往枪头上碰】(惯)比喻自己找死。

【谚语俗语第2句】:【不图打鱼,只图混水】制造声势,制造舆论。浩然《艳阳 天》:“我就嚷嚷,看你怕不怕,我不图打鱼,还图混水哪!” 惟恐天下不乱做事引起混乱,添乱,或希望有变乱。海 外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以前的我,是惹事,惹人, 惟恐天下不乱,现在我既怕人,又怕事。”

【谚语俗语第3句】:【搞一言堂】(惯)一言堂:旧时店铺中挂的匾额,上面写着“一言堂”三个字,以表示不二价。指领导干部作风不民主,一个人说了算,听不进群众意见。

【谚语俗语第4句】:柳树结桃——好看不好吃

【谚语俗语第5句】:【不分青红皂白】释义:皂:黑色。不分是非,不论曲直。例句:“那‘小畜生’不分青红皂白,就夹脸一嘴巴……”

【谚语俗语第6句】:吃洋参,不如睡五更。

【谚语俗语第7句】:吃过晚饭,我觉得很困,就上床睡觉了。奶奶笑着说:“落了夕阳关山门——真是老实和尚啊!”(河北·沧县)

【谚语俗语第8句】:【人无利己,谁肯早起】(谚)人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谁肯摸黑赶早下苦辛。旧指只有在名和利的驱使下,人才会辛勤拼搏。 也作人不利己,谁肯早起。 人无利息,谁肯早起。

【谚语俗语第9句】:【输赢胜败,兵家常事】见“兵家胜负,自古无常”。

【谚语俗语第10句】:【 面和心不和】脸上装和气,内心里勾心斗角。海外张爱 玲《封锁》:“他告诉她许多话,关于他们银行里,谁跟他最 好,谁跟他面和心不和。”

【谚语俗语第11句】:【有钱难买老来瘦】见“干金难买老来瘦”。

【谚语俗语第12句】:【吃了五谷思六谷】(谚)五谷:指稻、黍、稷、麦、菽。指五谷杂粮都吃遍,还想吃更难得的粮种。比喻人的欲望需求是永远不可能彻底满足的。

【谚语俗语第13句】:口技表演——嘴上的功夫

【谚语俗语第14句】:板凳倒立——四脚朝天

【谚语俗语第15句】:倒拿望远镜看人——把人看小了

【谚语俗语第16句】:【饿得死懒汉,饿不死穷汉】(谚)指人不怕穷,只怕懒,勤劳苦干,就不愁生活不下去。

【谚语俗语第17句】:妈妈教育我:“现在社会风气不太好,但你要行得正,站得直,学做个品性端正的好人。同时要多个心眼,谨防上坏人的当。这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山西·长治)

【谚语俗语第18句】:【在云端里过日子】(惯)形容提心吊胆。

【谚语俗语第19句】:小山沟里的青蛙想吃云间白鹤肉——痴心妄想

【谚语俗语第20句】:【让礼一寸,得礼一尺】(谚)对别人有一寸的礼让,就会得到别人十倍的回报。指待人处事,你能尊重人,人自然会尊重你,而且是更加尊重。

【谚语俗语第21句】:懒驴拉磨——不打不走

【谚语俗语第22句】:一个同学修改病句,改了半天,也没找出病句的真正错误。老师开玩笑说:“哭了半天,也不知谁死了。”(山东·莱阳)

【谚语俗语第23句】:【说时迟,那时快】(惯)形容非常迅速、快捷,说话的功夫事情已经发生了。 也作“说时迟,那时疾”。

【谚语俗语第24句】:【貂惜皮毛象护牙】释义:貂:一种动物,皮毛珍贵。比喻各自珍惜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例句:他略顿了顿,又进一步开导说:“貂惜皮毛象护牙。咱们呢,眼下最要紧的就是站稳脚跟,不被冲垮,保住乌纱帽。”

【谚语俗语第25句】:【拣了芝麻,丢掉西瓜】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谚语俗语第26句】:说出的话牛都踩不烂——梆硬

【谚语俗语第27句】:【趁我十年运,有病早来医】在形势好的时候,及早办理。 清代《十二楼》:“俗语道得好:趁我十年运,有病早来医。焉 知我得意一生,没有个倒运的日子?”

【谚语俗语第28句】:【熟能生巧】“熟能生巧”这个俗语是指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 “熟能生巧”源自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书中记载在北宋时期有个射箭能手叫陈尧咨,射箭百发百中,观看的人无不拍手叫绝。但有一个卖油的老头却不以为然,老头说,你不过是手法熟练而已,和我倒油的道理是一样的。说着取出油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口上,舀一勺油倒向葫芦口,只见油如细丝穿过钱眼,而钱眼四周没有沾一点油,看的人都惊呆了,陈尧咨也佩服不已。老头却说:“我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唯手熟尔。”这就是“熟能生巧”的源头。今天人们常用“熟能生巧”来形容高超的技艺来自持之以恒地勤学苦练,没有捷径。

【谚语俗语第29句】:四月的梅子一多少带点青(亲)

【谚语俗语第30句】:一天早上,妈妈的胃有点疼,我知道后急忙替妈妈找来药。妈妈笑着说:“还是闺女好,闺女是娘的贴心小棉袄。”(河南·商丘)

【谚语俗语第31句】:【狮子大开口】狮子嘴大,借指开口要大价钱,提出高要 求。海外张爱玲《连环套》:“她们是大宅门里串惯了的,狮 子大开口,我可招架不了!”

【谚语俗语第32句】:【见庙就烧香,见佛就叩头】(惯)比喻到处求人帮忙,不放过可利用的机会。 也作“见着庙门就烧香”。

【谚语俗语第33句】:自从我们学校开展了“家庭小任务”活动,我在家再也不当小公主了,一放学就帮妈妈干许多小活儿。妈妈高兴极了,亲着我的脸蛋说:“小娃儿勤,爱死人;小娃儿懒,扎人眼。”(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34句】:【为人无主见,吃亏在眼前】(谚)为人处世没主见,随时都会吃亏。 指人应有主见,行事不能随风倒。

【谚语俗语第35句】:【碾盘上的蘑菇——根子硬】(歇)碾盘:碾子承受碾磙子的石制底盘。根子:本指根部,转指根底、后台、靠山等。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过硬。比喻后台、靠山很硬。 也指基础雄厚,很有实力。

【谚语俗语第36句】:黄河水——倒(道)不完;源远流长

【谚语俗语第37句】:【慈悲面孔蝎子心】脸上慈悲,心里狠毒。苏童《妻妾成 群》:“卓云是慈悲面孔蝎子心,她的心眼点子比谁都多。”

【谚语俗语第38句】:【酒令】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已久,开始时是为了维护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又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现在有滴一滴罚三杯之说。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实行酒令的主要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最能活跃气氛的是猜拳行令,俗称划拳。划法是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范围为十以内的数,并附加吉利语,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和相等,谁就算赢,输方喝酒。划拳时所喊数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且代表数字所用吉祥语也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一字有一条龙,一心敬,独占一;二字有哥俩好,两相好,多以“哥俩好”开局,所以不计输赢;三字有三星照,三结义,桃园三;四字有四喜财,四鸿喜,四喜;五字有五魁首(意为古人苦读《诗》、《书》、《易》、《礼》、《春秋》五部经典著作,以求功名,夺得魁首);六字有六六六,六六顺;七字有七个巧,七巧;八字有八大仙,八仙;九字有九连环,九重天;十字有满堂红,全来到,十全十美。

【谚语俗语第39句】:【说你胖,你就喘】多指禁不起夸奖。一经表扬就真以为 自己好得不得了。姚雪垠《李自成》:“你别逞能,越说你咳 嗽你越发喘!我告诉你新的探报,你别当我们的事儿很轻 松。”

【谚语俗语第40句】:我和表哥下跳棋,我每次都赢。表哥不服地说:“韭菜不能茬茬旺。”我说:“那咱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河南·西华)

【谚语俗语第41句】:【 戏台里喝彩】指自己赞扬自己。成语:自吹自擂。胡适 《尝试集》自序:“你这篇再版自序又犯了你们徽州人说的 ‘戏台里喝彩’的毛病,你自己说你自己哪几首诗好,哪几首 诗不好,未免太不谦虚了。”

【谚语俗语第42句】:【名师出高徒】释义:有名的师傅能教出本领高强的徒弟。例句:谁都知道和尚的本事大,武艺好。名师出高徒,老师好,徒弟也错不了,所以这小和尚一出台也是“碰头好”。

【谚语俗语第43句】:【树老根多,人老话多】释义:树老了树根多,人老了说话哕唆。例句:你可不要嫌恩翁爷爷的嘴太碎。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更何况像恩翁爷爷常说的,花蕾般的娥玛是他身边唯一的亲人呢!

【谚语俗语第44句】:【好笋钻出笆外】(惯)笆:篱笆。 比喻好处被别人占去。

【谚语俗语第45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谚)指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谚语俗语第46句】:【吃了秤砣——铁了心】(歇)本指心变成铁打的,转指人拿定了主意,下定了决心。 也作“吞下秤砣——铁了心”。

【谚语俗语第47句】:老鸹站树梢——呱呱叫

【谚语俗语第48句】:【人有害虎心,虎有伤人意】(谚)人有谋害虎的打算,虎也有伤害人的行动。比喻在竞争中,双方都有封杀对方的心计与行动。

【谚语俗语第49句】:【好汉难打三面鼓】(谚)手脚再利索的汉子,也不能同时敲响三面鼓。借指人不论怎样精明能干,也难应付同时发生的多起事情。

【谚语俗语第50句】:【看人下菜碟儿】根据人的身份,用不同的菜肴招待。谓 看人行事,态度不一。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你就是 看人下菜碟儿呗,也不能这样啊!我和香草,人再不济,可 也有脸皮。”

【谚语俗语第51句】:【人恶鬼不缠】(谚)恶:强横。人要是行为强横,就连鬼也避着,不敢招惹。指无所畏惧的人,能镇住邪恶小人,使其不敢侵犯。

【谚语俗语第52句】:【把心掏出来】(惯)指对人一片赤诚。

【谚语俗语第53句】:【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谚)在大道旁边筑房舍,过往行人多,七嘴八舌,主人拿不定主意,三年也筑不成。指做事多谋寡断,难以成事。

【谚语俗语第54句】:【喝酒喝厚了,耍钱耍薄了】(谚)耍钱:赌博。彼此在一起喝酒,越喝友情越厚;要是在一起赌博,不免争赢论输,越赌友情越薄。常指赌博对人有百害而无一益。

【谚语俗语第55句】:【大姑娘裁尿布,闲时做下忙时用】谓抽时间作准备。成语: 未雨绸缪。梁斌《红旗谱》:“这放机关枪,对咱穷人本来没 有好处,可是大姑娘裁尿布,闲时做下忙时用。将来咱用着 这机关枪了,拿起来就能放。”

【谚语俗语第56句】:【钱可通神】(谚)钱财可以买通鬼神,极言金钱作用大。 也作钱神有灵。 钱可通神,财能役鬼。

【谚语俗语第57句】:【险道神撞着寿星老儿——你也休说我的长,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险道神:迷信称出殡时的开路神,身材细长。寿星老儿:民间传说中长寿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点,不要互相嫌弃。

【谚语俗语第58句】:【春凳折了靠背儿——没的倚了】(歇)春凳:一种有靠背、宽而长的凳子。比喻失去了依靠或依仗的条件。

【谚语俗语第59句】:【十冬腊月的大萝卜——冻心】(歇)十冬腊月:指农历【第10句】: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一般是一年里天气最冷的时候。冻:谐“动”。指思想、感情等发生波动,或产生了某种念头。

【谚语俗语第60句】:冬子伯父的脾气是村上有了名的。一个老汉说:“那人哪,脾气暴得很,连蝇子都不敢往他身上落。”(河南·邓县)

【谚语俗语第61句】:【 打蛇不死,反被蛇咬】消灭不了对方,遭到反击。类似的: 打蛇不死终是害。张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这是何 等大事,得耐心等待时机。不然,打蛇不死死被蛇咬。”

【谚语俗语第62句】:奶奶用了多年的龙头拐杖被我弄坏了,我请爸爸又给买了一根新的。奶奶却并不高兴,说:“砸烂旧缸赔新缸,新缸没有旧缸光。”(江苏·邗江)

【谚语俗语第63句】:【开船不等客】(谚)船按时起航,只有乘客及时赶来乘船,船不会延时等待乘客。比喻人做事要看准时机,不能错过。 也作“开船不等岸上人”。

【谚语俗语第64句】:【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人容易被眼前利益所 迷惑,不计及后果。类似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清代《镜 花缘》:“每见世人惟利是趋,至于害在眼前,哪里还去管他。 所以俗语说的: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谚语俗语第65句】:【刀不离手,弓不离身】释义:形容处于戒备状态,警惕性高。例句:尽管这群人队伍不齐整,有的站着,有的蹲着,却都是刀不离手,弓不离身,准备着随时厮杀。

【谚语俗语第66句】:赵孙李——缺钱

【谚语俗语第67句】:荷包里鬼叫——腰(妖)精

【谚语俗语第68句】:【哪个庙里没有屈死鬼】(谚)屈死鬼:含冤负屈而死的鬼魂。任何一座庙里都有屈死的游魂。指到处都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 也作哪座庙里没有屈死鬼。 哪个庙都有替死鬼。

【谚语俗语第69句】:【风不摇,树不动】(谚)风如果不刮动,树枝就不会摇摆。借指凡事总有个起因,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 也作“风不吹不响,树不摇不动”。

【谚语俗语第70句】:【小儿放纸炮——又爱又怕】(歇)小儿:小孩儿。形容心情复杂,又喜欢又害怕。

【谚语俗语第71句】:【 长痛不如短痛】处理为难事件,不如干脆,以免日后长期 痛苦。贾平凹《废都》:“即使唐宛儿走了,庄之蝶保不准将 来还有个张宛儿、李宛儿的,与其这样,长痛不如短痛,罢了 罢了。”

【谚语俗语第72句】:【喝惯了的水,说惯了的嘴】(惯)比喻人太爱说话,管不住自己的嘴。

【谚语俗语第73句】:包大人的告示一开诚布公

【谚语俗语第74句】:【眼中钉,肉中刺】这一俗语用来比喻最可恨、最痛恶、非除去不可的人和事。它源自五代时期。据《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记载,后唐明宗时,赵在礼在宋州(今河南商丘)任节度使。他为官贪婪,横征暴敛,巧取豪夺,见钱就取。宋州百姓苦不堪言,对其恨之入骨,将其比作眼中钉子,一刻也不能容忍。正巧,朝廷下圣旨调赵在礼去镇守永州(今湖南零陵),消息传开后,宋州百姓拍手称快,大家奔走相告:“眼中拔钉,乐哉乐哉!”这家伙终于走了。不料,这话传到赵在礼耳中,他不禁火冒三丈,恼羞成怒,决定对宋州百姓实施报复,马上给后唐明宗写了一个奏折,讲了一大通理由,请求继续留任宋州,不去永州履新,明宗不明就里,同意了他的请求。赵在礼的计划得逞以后,立马发出一道告示:凡属宋州百姓,每户缴纳一千文钱,自号“拔钉钱”。百姓见了哭笑不得,知道这是赵大人报复,惧于他的权势,只好缴纳“拔钉钱”。“眼中钉”由此而来。不知道谁还嫌“眼中钉”不够分量,又把“肉中刺”拿来与“眼中钉”合用,成了对句,说起来上口,进一步加重了这一比喻的分量和程度。以后,“眼中钉”、“肉中刺”常常并在一块使用。

【谚语俗语第75句】:【—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形容极静。成语:万籁无声。 古华《前面才是夔门》:“这时屋子里静极了,真是掉一根针 到地上也可以听到声音。”

【谚语俗语第76句】:【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谚)指人应当像蚂蚁那样勤劳,不可像麻雀那样贪吃。

【谚语俗语第77句】:【筷子插在豆腐里——稳当当的】(歇)形容稳妥可靠。

【谚语俗语第78句】:【妓爱俏,妈爱钞】见“鸨儿爱钞,姐儿爱俏”。

【谚语俗语第79句】:红眼老鼠出油盆——吃里爬外

【谚语俗语第80句】:出须的萝卜——肚子空

【谚语俗语第81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见“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谚语俗语第82句】:【拳来拳打,刀来刀当】(惯)当:抵挡,阻挡。比喻以对方的手段来对付对方。

【谚语俗语第83句】: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风,我拿着门后的扁担去顶门。妈妈瞅了我一眼说:“扁担顶不得门,石头打不得人。”(湖北·英山)

【谚语俗语第84句】:【挤破了门】(惯)形容人来得非常多。 也作“挤破了门框”。

【谚语俗语第85句】:妹妹写作文爱用“美词儿”。妈妈批评说:“你这是丑大嫂穿花衣,里三层外三层,层层丑。”在一旁的爷爷大笑不止,也说:“在马屎蛋上绣花,怎么能绣得好?”(湖南·邵阳)

【谚语俗语第86句】:【 万事从一开始】事情发展由少到多。医药图书:“俗语 说:万事从一开始。坚决不抽第一支烟,也就不会上瘾了。” 万丈高楼平地起表示事物由小到大,逐渐发展。古语: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见《老子》)。西戎《灯心绒》:“你呀,人 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创立集体的家业,不是件容易的事 情呀!”

【谚语俗语第87句】:【寿比南山】“寿比南山”比喻人的寿命像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寿比南山”源出《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诗经,民间诗歌居多,一般没有作者姓名,又是属于文学作品,至于是指哪座南山,无可考据。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西安南边的终南山;一说是指山东益都县的云门山。《现代汉语词典》上说是指终南山。然而,云门山的遗迹较多,因其在城南,故亦称南山。在山东云门山北崖上,镌刻着一个巨大的“寿”字,字高【第7句】:5米,宽【第3句】:7米,气势磅礴,苍秀峥嵘,远远望去,此字上刺青天,下屹大地,宛若巨匾,和云门山山体融为一体,雄浑奇伟,横绝寰宇。据史料称,此“寿”字出自明嘉靖年间衡王府管家周全的手笔。 1981年,益都县文物局首次拓下这个书法与雕刻技术双绝的“寿”字。拓字时,以60米白布代纸,15公斤鸡蛋清调【第3句】:5公斤朱砂为墨,分段拓下了这个“寿”字。在益都县县城里,自古有“寿比南山”的说法。人们提到老人长寿时,总是说“寿比云门山”。

【谚语俗语第88句】:【卿相出寒门】见“白屋出公卿”。

【谚语俗语第89句】:【一家饱暖千家怨】(谚)千:约数,形容多数。旧谓为仁不富、为富不仁,因而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就会遭到许多人家的嫉妒、怨恨。

【谚语俗语第90句】:太阳底下点灯——多余

【谚语俗语第91句】:【骑着驴骡思骏马】释义:比喻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例句: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谚语俗语第92句】:【见了火的蜡——软了】(歇)本指蜡熔化后变软,转指人遇到强手,态度由硬变软。

【谚语俗语第93句】:【残物不过半价】(谚)残损的货物,要出卖只值原价的一半。指残缺损坏的物品不值钱。

【谚语俗语第94句】:【 家家卖私酒,不犯是高手】谁都营私舞弊,没有被抓住,就 算是手段高。清代《怜香伴》:“俗话说得好,家家卖酸酒,不 犯是高手。全要做得干净。”

【谚语俗语第95句】:【洞房】“洞房”指新婚夫妇的房间。为什么把新娘新郎的房间称为“洞房”呢?源出两处。出处之一。传说,这是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规定下来的。当时,群婚制度存在着极不利于团结的因素,经常发生抢婚事件,不光男抢女,也有女抢男。时间一长,矛盾必然激化,部落之间面临着分裂的危机。黄帝提出建立一夫一妻制。今后凡配成一男一女为夫妻的,举行完结婚仪式后,将夫妻二人送进事前准备好的洞穴(房)里,这就叫正式婚配,再不允许乱抢他人男女。为了区分已婚与未婚,凡结了婚的女人,必须把蓬乱头发挽个结,人们一看,知道此人已结婚,其他男子不能再打此女主意。否则,按部落法规(族规)处治。这个主张很快就得到各个部落群民的支持拥护,人们都争着为自己儿女挖洞穴(房),凡儿女们一结婚,举行仪式后,就把他们送入洞房。出处之二。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寻欢作乐,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强选天下美女陪伴他。其中有一个俊俏聪明又勇敢的姑娘,因在家排行第三,称为三姑娘。她不甘心过那种被奴役、蹂躏的生活,便以惊人的记忆力把宫中路径记清了,在一个暴君大搞宴乐的日子偷偷逃离了阿房宫,直奔华山。当时,一位名叫沈博的儒生为避“焚书坑儒”的迫害,也逃到了华山。因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处日子久了,三姑娘同沈博相互爱慕,心心相印,产生了爱情。他们对天盟誓,结成了患难夫妻。两人身处深山老林,荒无人烟,哪里有房栖身!他俩在一块大青石底下,发现一个能容纳两人的石洞,他们就把这洞作为结婚的住房。虽然他们生活清苦,但相亲相爱,日子过得甜蜜而幸福。后人很羡慕他们亲密无间、与世无争的夫妻生活,就把结婚用的新房叫做“洞房”了。 “洞房”虽简陋,一旦成新婚的殿堂,便被咏唱不衰,宋入洪迈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最为有名。

【谚语俗语第96句】:【喝迷魂汤】(惯)1比喻被迫忘掉过去。2比喻被甜言蜜语所迷惑。 3指头脑不清醒。

【谚语俗语第97句】:烂网打鱼———无所获

【谚语俗语第98句】:【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谚)渊鱼:深水中的鱼。隐匿:瞒人的秘事。能看清深潭中的游鱼,不是吉祥的好事;能探知别人的隐私,定会招祸遭殃。指把聪明智慧用到窥探别人忌讳的暗事上,会招来不吉乃至祸殃。

【谚语俗语第99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谚)文章写得再好的人,也不敢自夸自己的文章是天下第一;武艺高强的人,却往往自夸自己的武艺盖世无双。 指习武的人总是技高不让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383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