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歇后语第1句】:【家有患难,邻保相助】邻里街坊,会互相帮助。明代《金瓶 梅》:“大官人没奈何,不看僧面看佛面。常言道:家有患难, 邻保相助。”

【歇后语第2句】:木头人锯树——忘本

【歇后语第3句】:【一把屎一把尿】(惯)形容抚养孩子十分辛劳。 也作一把尿一把屎。 屎一把,尿一把。

【歇后语第4句】:【事不过三】(谚)指凡事不宜重复三次。也指一件事情可以一败再败,到第三次就会见效。 也作事不过三,过三难办。 事不过三,事难过三。

【歇后语第5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谓能够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 清代《红楼梦》:“老老说哪里话?俗语说得好,与人方便,自 己方便。不过用我一句话,又费不着我什么事。” 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尽量帮助别人,原谅别 人。明代《西游记》:“徒弟!常言说得好:遇方便时行方便, 得饶人处且饶人。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

【歇后语第6句】:大地旅行——陆游

【歇后语第7句】:三爷家来了位年轻的外地人,在三爷面前“之乎者也”地卖弄。邻居大叔说:“也不打听打听三爷是干啥的,他可真是圣人门前卖字画,佛爷手心儿里瞎逞能。不知天高地厚,只有脸皮扎不透。”哥哥说那叫“班门弄斧,雷门击鼓”。(河南·南阳)

【歇后语第8句】:【人拉着不走,鬼拉着飞跑】(惯)指责人不跟好人学,光跟着坏人干坏事。

【歇后语第9句】:高山上建凉亭——好风流

【歇后语第10句】:【狗肉包子上不得席】不够资格,不配抬举。王蒙《相见时 难》:“你怎么这么土鳖,真是狗肉包子上不得台盘。” 好汉不提当年勇夸耀以往的功劳,没有用处。王朔《爱 你没商量》:“不提了,没意思,好汉不提当年勇。”

【歇后语第11句】:【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谚)度:计算,估量。 山上有树木,工匠就会去估量如何采用它;宾客有礼仪,主人就会择优录用他。指只要有才,就不愁不被选用。

【歇后语第12句】:人多智多出诸葛。

【歇后语第13句】:【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惯)比喻采取损害他人的手段,求得个人地位的提升。

【歇后语第14句】:【老母猪想吃天鹅肉】释义:比喻非分的妄想。例句:第二天,那帮小子更欢了,这个说:“我知道了,这小子是个放猪的——猪倌!”那个说:“猪倌也想来上学。真他妈老母猪也想吃天鹅肉哇!”

【歇后语第15句】:【四面光八面圆】(惯)比喻处世圆滑,哪一面都不得罪。

【歇后语第16句】:【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谚)指宁肯饿死也不做贼,因为偷窃是担贼名、丧人格的;宁肯屈死也不告状,因为官府衙门敲诈勒索,不为民作主。

【歇后语第17句】:三姐总是抱怨单位工作辛苦,一连调换了三四家工厂,还是不满意。奶奶劝她:“别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又没柴烧,知足吧!”(江苏·泰兴)

【歇后语第18句】:火车轮子——连轴转

【歇后语第19句】:【 卖狗皮膏药】以往有些走江湖的卖药,吹嘘药的功效,以 求出售。借指说假话,吹牛皮,或耍贫嘴。沙汀《淘金记》: “现在的话都是说得好听!简直像扯诳卖狗皮膏药一样!”

【歇后语第20句】:【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两个人的看法可能更 全面一些,要听取不同意见。成语:兼听则明。刘江《太行 风云》:“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我听小五这是 几句实话,不知道你鬼迷心窍想是甚!”

【歇后语第21句】:【瓦片也有翻身日】境遇总会好转。瓦片,也说:屋瓦、鹅 卵石。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但终有一日,屋瓦也会翻 身,曾牛两家,必为死敌。”

【歇后语第22句】:【 见凡人不睁眼】态度傲慢,瞧不起普通人。《人民日报》 ( 1981,8,22):“当顾客走近柜台时,瞠目仰视,见凡人不睁 眼;当顾客询问商品情况时,金口玉言,朱唇难启。”

【歇后语第23句】:【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指坏人积聚之所。古华《芙蓉 镇》:“芙蓉镇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窝藏坏人坏事,对他 这个外来干部欺生。”

【歇后语第24句】:【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谚)法:法律。指明知道法律规定,却偏要以身试法,这个罪就得加倍处罚。

【歇后语第25句】:【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指那些没有根据的或没有道理的话。这一俗语的来历与胡人有关。我国自先秦时起,就把北方边地和西域各民族称为“胡人”,后来这种称呼也扩大到外国人。东晋之后,不断有胡人人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由于当时他们的文化比较落后,加之风俗习惯也不一样,说话办事迥异于汉民族所尊奉的孔孟之道,不讲究礼法典制,也没有中原人的规矩,尤其是对他们直言无忌的讲话非常反感,称其为“胡说”。至迟在南宋明代就有“胡说”这个词了。朱熹《朱文公集·答柯国材》中就有“不知当时如何敢胡说”的记载。所谓“八道”,即八正道,又称八圣道,为佛教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要想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就需要采用八种方法和途径修行,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就是八正道的主要内容。佛教传人中国后,印度和西域来传经的僧人没有几个高僧,对佛教教义理解的不深不透,讲解佛经经常出错误,中原汉人懂梵文的人又很少,就是听他们讲错了也不知道,于是出现了乱说佛经的现象。这样讲解的佛经当然会有很多错误,有些简直是无稽之谈。从而认为胡人讲解的佛法八圣道是“胡说八道”,是毫无根据地乱说一气,以后就不再轻信胡人讲解佛经。“唐僧取经”便是例证。

【歇后语第26句】:光底鞋走冰道——滑得厉害

【歇后语第27句】:【树大招风】(谚)树木高大了,就容易招来大风。常比喻名声大或权势重了,就容易招来非难、嫉妒与仇恨。 也作树大招风,官大招祸。 树大招风,钱多惹事。 树大招风,名高招忌。

【歇后语第28句】:老鳖吞秤砣——好狠的王八,铁打的心

【歇后语第29句】:【外披羊皮,内藏狼心】(惯)形容人外表装得善良,内心却十分狠毒。

【歇后语第30句】:老狗跳楼梯——不得势

【歇后语第31句】: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歇后语第32句】:【心则不竞,何惮于病】(谚)竟:强。惮:怕,人怕的是自己的身心不强健;自身强健,还怕什么病。指自我坚强,就不惧外患。

【歇后语第33句】:【东西】“东西”合成一个词的时候,“东西”非东非西,它指的是物品。来源于朱熹与他人对话的一段妙语。在南宋,朱熹和盛温如都是大学问家,也是好朋友。一天早晨,朱熹去看望盛温如,正巧在街头相遇。朱熹见他手里提一只新编的竹篮,便随口问道:“拿这篮子去干什么?”盛温如回答道:“去买东西。”朱熹听后便开起了玩笑:“夫子常以治天下四方为己任,为何不买‘南北’,只买‘东西’呢?” 盛温如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五行之中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和火我这竹篮是不能盛的。而东方属木,西方属金,木和金装在篮里却不要紧,所以,我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啊!” 盛温如巧妙地用五行之说,解释了买“东西”的道理,从此传开,“东西”一词使用至今。

【歇后语第34句】:【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富贵需要努力争取,不是轻易 得来的。明代《西游记》:“师父,你常以思乡为念,全不似个 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忧。古人云:欲求生富贵,须下 死工夫。”

【歇后语第35句】:【疑心生暗鬼】(谚)怀有疑心,看什么都似乎有鬼附身一样。指疑心重的人,对一切都疑神疑鬼。

【歇后语第36句】:【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惯)形容美女嫁给了丑陋无能的丈夫。含讽刺意。

【歇后语第37句】:【家有贤妻,夫不吃淡饭】(谚)家里有了贤惠的妻子,丈夫的日子就会过得有滋有味。指有了贤妻,丈夫就得益无穷。

【歇后语第38句】:钻进风箱里的老鼠——受不完的气

【歇后语第39句】:胡同里跑马——回头难

【歇后语第40句】:【肥猪拱庙门——自来】(歇)指自己送上门来。

【歇后语第41句】:【久走冰滩,哪有个滑不倒的】(谚)指人常在结冰的滩上走,总不免要滑倒。比喻长时间地干冒险的事,总难免要出意外。

【歇后语第42句】:【吃饱了一家不饥,锁住门不怕饿死板凳】(惯)指家里只有单身一人。为对单身汉的谐谑语。

【歇后语第43句】:【观于海者难为水】(谚)比喻见过大世面,小人物或小事情就不会在意。 也作“久经大海难为水”。

【歇后语第44句】:【 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做不了具体事情。句末的文、武,亦 可换成表示其他职业的词。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只有伯明一个儿子,却极不长进,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只 有一样长处,出来见了人,那周旋揖让,是很在行的。”

【歇后语第45句】:【自己酿的酸酒自己喝】做错事自己承担责任。酸,也说: 苦。成语:自食其果。《天意》:“我不恨任何入,只恨自己, 既然自己偷吃了禁果,那么这杯不幸的苦酒就该自己喝下 去。”

【歇后语第46句】:个人孤舟漂海,集体…巨轮出江。

【歇后语第47句】:【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谚)否、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两个卦名,否是凶卦,泰是吉卦。指欢乐过度就会招来悲苦,倒霉到极点就会转交好运。 也作乐极悲生,贯盈祸起。 乐极则悲,泰极则否。

【歇后语第48句】:【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谚)莫若:不如。要想人不知道,最好自己不去做;要想人听不到,最好自己不去说。指人的言行是瞒不住人的,只要自己说过做过,人们就不会不知不闻。 也作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不言。

【歇后语第49句】:夫妻俩唱小调——唱一和

【歇后语第50句】:吃稀糊糊游西湖——穷开心

【歇后语第51句】:看着天摸着地——眼高手低

【歇后语第52句】:【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谚)人死要留下美名,就如同豹死留下一张珍贵的毛皮一样。指人的一生应在正大光明、有所作为中度过,不可苟且偷生。 也作虎死留皮,人死留名。 人死留名,兽死留皮。

【歇后语第53句】:【帮人帮到底,救人救个活】(谚)帮人要一帮到底,救人要真正使他平安无事。指帮助人要做到负责到底。 也作“帮人帮到头,救人救到底”。

【歇后语第54句】:【哈密瓜】“哈密瓜”外形金黄灿灿,肉质丰厚,芬芳诱人,香甜满口,扬名四海。新疆正好有个地方叫哈密,所以人们以为哈密瓜的故乡在哈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哈密瓜的故乡可不是哈密。哈密瓜的种植历史超过千年,它的故乡确实在新疆,但不是哈密,而是鄯善。鄯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绿水环绕,昼夜温差大,极适合甜瓜生长。鄯善瓜之所以变成哈密瓜,源于人们张冠李戴的误传。清代时,康熙皇帝封赏统治哈密的额贝都拉为哈密王。额贝都拉对清廷赐予他封号感激涕零,他亲自率领一个使团前来京城,以叩谢皇帝赐予的荣耀。出发前,特意从鄯善带了一大批鄯善甜瓜,当做送给皇帝的贡品。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那么遥远带来的瓜果自然非常珍贵,这种瓜果从来没有在京城出现过。康熙帝第一次吃鄯善甜瓜,感觉芳香扑鼻,味甘如蜜,于是赞不绝口,龙颜大悦。便问大臣:“这瓜享何贵名,产于何地?”大臣们从来没见过这种瓜,哪里知道它的名称呢。有一个大臣灵机一动,立刻回复皇帝说:“这瓜是哈密王上贡的,就是哈密瓜了。”自此之后,鄯善甜瓜便更名改姓,变成了“哈密瓜”。

【歇后语第55句】:【善神相逢,恶神远去】(谚)善不容恶,恶也不容善;善神相聚到一处,恶神自然就远遁了。比喻好人受到重用,邪恶者自然被疏远。

【歇后语第56句】:【笑掉了大牙没人补】对讥笑者表示不满。意即没有什么 可笑的,当心别笑出毛病来。没人补,也说:没人拾。类似 的:笑掉了下巴,砸坏了脚面子。冯德英《苦菜花》:“笑什 么,笑?笑掉了大牙我可不给你们拾!”

【歇后语第57句】:【猜枚的吊谎——两手都脱空】(歇)猜枚:古代饮酒时助兴的一种游戏,取钱币、棋子、瓜子、莲子等小物件,握在手中让人猜测单双、数目或颜色,猜中为胜,不中的罚酒。吊谎:撒谎,这里指弄手脚,捣鬼。本指两手空空让人猜,转指空的,什么也没有。

【歇后语第58句】:【一推三不转】(惯)形容人心眼儿实,头脑不灵活。

【歇后语第59句】:【上卦不灵下卦灵】释义:这次不行下次行。例句:“闯荡江湖总得冒点风险,免不了有个三长两短。上卦不灵下卦灵,只要实权在手。”

【歇后语第60句】:【皇帝也有草鞋亲】(谚)草鞋亲:穿草鞋的穷亲戚。贵为皇帝,也还有几家穷亲戚。指任何人家,有穷亲戚是正常的,不稀罕的。 也作“皇帝老子还有三门穷亲戚”。

【歇后语第61句】:【不分青红皂白】释义:皂:黑色。不分是非,不论曲直。例句:“那‘小畜生’不分青红皂白,就夹脸一嘴巴……”

【歇后语第62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谚)旧时认为男子为风情女子而死,也是一件风流韵事。

【歇后语第63句】:孙子用兵——以一当十

【歇后语第64句】:【瓜儿多,子儿少】(惯)又嫌瓜多,又嫌瓜子少。形容人说三道四,百般挑剔。

【歇后语第65句】:【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嘴里】释义:比喻好东西被糟蹋了,或好姑娘嫁给一个不好的丈夫,太可惜了。例句:那武大是个懦弱本分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烧饼。

【歇后语第66句】:【背靠背】(惯)指不当着有关人员的面检举揭发问题或提出批评意见。

【歇后语第67句】:【当面教子,背后教妻】释义:可以当着别人的面教训子女,不能当着别人的而教训妻子。例句:“当面教子,背后教妻?_你敢管教在家里管教,别上外边闹笑话给人家看!

【歇后语第68句】:【高田宜黍稷,低田直稻麦】释义:高田:地势高的田。低田:地势低的田。指黍稷性耐寒,宜种在高田:稻麦性喜暖,宜种在低田。例句:然麦性微寒,以为金,则徐氏之说优矣。古称:“高田宜黍稷,低田宜稻麦。” ………

【歇后语第69句】:【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释义:三国:指罗贯中著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看《三国演义》掉下了同情的眼泪,在为古人担忧。比喻担忧是多余的,没有必要。例句:你不是吃奶的孩子了,该咋样做你自个瞧着办!我说这话也不过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反正你今后在外的一切行为都与本号无涉!

【歇后语第70句】:【猛火烤不出好烧饼】谓做事要细心,不能急躁。王杏元 《绿竹村风云》:“俗话说:猛火烤不出好烧饼。绿竹村这 一阵风搭起来的互助组,合上没多久,鸡脚高来鸭脚低, 组里就发生矛盾了。”

【歇后语第71句】:【捧不起的刘阿斗,扶不直的井绳儿]释义:刘阿斗:三国蜀后主刘禅,小名阿斗。刘禅不思进取,庸禄无为,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未能振兴蜀汉。比喻没有出息,没有作为的人。例句:皮金狗还想推脱,皮二妈开口了:“狗伢,大伙这是瞧得起你,你别做捧不起的刘阿斗,扶不直的井绳儿,不许作怪了!”

【歇后语第72句】:【苏湖熟,天下足】(谚)苏湖:苏州和湖州。苏州、湖州粮食要是丰产,全国就不愁没饭吃了。指苏州、湖州素有“国家粮仓”之称。

【歇后语第73句】:光屁股打老虎——又不要脸,又不要命

【歇后语第74句】:【养不教,父之过】(谚)对孩子只知生养而不知管教,这是做父亲的过错。指对后代除了生养,还要教育。 也作“养子不教父之过”。

【歇后语第75句】:【野马上了笼头】(惯)笼头:用皮条或绳子做成的套在骡马等牲畜头上的东西,用来系缰绳。比喻不受约束的人受到了限制。

【歇后语第76句】:十盏明灯熄五盏——半明半暗

【歇后语第77句】:【新媳妇儿坐在花轿里——任人摆布】(歇)指自己的事情自己不能做主,由别人支配。

【歇后语第78句】:【打铁先得身子硬】自身条件好,基础好,才能坚定有力。 《人民日报》(1986,2,25):“打铁先得自身硬。领导不受下 级的礼固然好,但自己不向上级送礼也很重要。”

【歇后语第79句】:【吃人不吐骨头】(惯)形容人极其贪婪、阴险和凶残。 也作“吃人不吐核儿”。

【歇后语第80句】:【另打锣鼓重开张】见“重打鼓,另开张”。

【歇后语第81句】:【指着明白的,说糊涂的】(惯)指心里明白,却装作糊涂。

【歇后语第82句】:【小马乍行嫌路窄】释义:乍:刚刚开始。初生马儿刚走路就嫌路不够宽。比喻年轻人刚入世不知天高地厚,埋怨无处施展才能。例句:安老爷冷笑道:“他有多大的学力福命,敢说这等狂妄的满话!”安太太道:“这可就叫作‘小马儿乍行嫌路窄’了!”

【歇后语第83句】:天黑找不到路——日暮途穷

【歇后语第84句】:【明月不常圆,好花容易落】(谚)落:凋谢。比喻美好的景象往往保持不了多久,称心如意的事情往往为时很短。

【歇后语第85句】:【吃了豹子胆】(惯)形容人胆子大,什么都不怕。常用于指责人胆大包天。 也作吃了熊心豹子胆。 吃了豹子心肝熊的胆。

【歇后语第86句】:老天爷拄拐棍——竿子插到底

【歇后语第87句】:火焰驹上路——日行千里

【歇后语第88句】:吃罢中饭睡一觉,健健康康活到老。

【歇后语第89句】:刚吃过饭,我对妈妈说我有点肚疼。妈妈说:“头疼鬼捏,肚疼屎憋。”(河南·宝丰)

【歇后语第90句】:【 黄花菜凉了】拖延过久,失去时机。类似的:汤冷了,菜 凉了。成语:事过境迁。贾平凹《废都》:“我早让你去找院 长,后来才知道你没有去,现在再不抓紧,黄花菜就凉了!”

【歇后语第91句】:【扯下水】见“拉下水”。

【歇后语第92句】:【酒斟满,茶倒浅】(谚)酒席上,给客人斟酒要满杯,以示敬重;给客人倒茶不要满,以示文雅。指酒满杯、茶浅盏,是酒席茶桌上的规矩,也是礼数。

【歇后语第93句】:【单面鼓一面锣】释义:比喻独自发号施令。例句:你徐某得意,一人号令大家听令。喜欢单面鼓一面锣。

【歇后语第94句】:【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惯)陆贾、隋何:都是秦末汉初说客。 比喻能言善辩。含讽刺意。 也作“开口赛隋何,摇唇欺陆贾”。

【歇后语第95句】:【好汉难打三面鼓】(谚)手脚再利索的汉子,也不能同时敲响三面鼓。借指人不论怎样精明能干,也难应付同时发生的多起事情。

【歇后语第96句】:听哑巴唱戏——莫名其妙

【歇后语第97句】:【叫好不叫座】原指戏曲受到赞扬,但买票观赏者不多。 借指好事未被人接受。电视新闻( 2001,3,9):“据调查,社 区孤独老人有一千个,而接受陪老服务的只有二十人,这项 事业叫好不叫座。”

【歇后语第98句】:老虎上吊——悬虎(玄乎)

【歇后语第99句】: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做。老师说:“你们要努力学习啊!不能搬个南瓜当凳坐,混一天是一天。”(河南·内乡)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386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