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最新民间俗语金句,经典大全

【谚语俗语第1句】:【钟不扣不呜,鼓不打不响】释义:比喻事情做了,总会被人知道。例句:钟不扣不鸣,鼓不打不响。欲人不知,莫若不为。你做的事,外边哪一个不说的?

【谚语俗语第2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语比喻人与周围事物、人与人之间习性的关系,常因环境等改变自己。此典出自《北堂书钞》六十五卷引《晋傅玄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与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朝的大臣傅玄是个品学兼优的人,很受皇帝敬重,被任命为太子的首席教师——太子少傅。太子府里属员很多,有宫女、太监以及一大批为太子办事的官吏。这些人为讨太子欢喜,阿谀逢迎,在这样的环境里,要想学好是很难的。为此,傅玄非常忧虑。有一次,他给太子讲课的时候,讲道:“想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皇帝,你一定要多接近正派的人。譬如,常接近朱砂,就会被它染红;多接近墨水,就会被它染黑。对自己则一定要严格要求,行为端正,做到这些,周围的人才会跟你学,正派的人才会围绕到你身边来。譬如:声音清亮,回声就一定和谐;自己站得直,影子就一定不会斜。你如果多接近正人君子,那么符合德义的话就会听得多,自己的行为就会逐渐符合规范准则。如果你多接近小人,那就好像进入卖鲍鱼的店一样,时间久了,你就闻不到兰花的芳香了。”后来皇帝听到了傅玄的这番话,觉得很有深意,就命人把它写在屏风上,放在太子的房里,让他每天读一遍,把它叫做《太子少傅箴》。从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了太子警示自己的座右铭。

【谚语俗语第3句】:【是疖子就得流脓】借指坏事总要暴露。类似的:脓包早 晚要破。浩然《艳阳天》:“他甚至于感到,只要政局不发生 一点儿变化,自己身上这个脓包早晚要破。”

【谚语俗语第4句】:表哥原是个油瓶子倒了都不愿扶的人。如今成了家,过日子精打细算,照顾孩子无微不至,对父母也很孝顺。妈妈说:“真是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黑龙江·大庆)

【谚语俗语第5句】:【拜年】新春佳节,家人团聚,亲朋好友互相走访拜年,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的节日传统习惯。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年”,每逢腊月三十晚,它便出来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此时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从此流传至今。久而久之,增加了拜年的厚重含义。拜年可知尊长爱幼,此序不乱;拜年可使矛盾、“过节儿”一磕而消,提供和好的机会;拜年可使邻里、亲朋之间沟通信息,增强感情,和睦相处。拜年之意义诸多,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

【谚语俗语第6句】:【扳倒龙床,跌了太子】(惯)龙床:皇帝的宝座。指犯了大罪。也指豁出一切,起来造反。

【谚语俗语第7句】:【当垫脚石】(惯)比喻充当别人借以向上爬的工具。

【谚语俗语第8句】:【用着入朝前,用不着人朝后】用得着就热情,用不着就冷 淡,没有友谊和互助,对人态度以个人利益为转移。类似 的:有事叫公公,没事脸朝东。王朔《青春无悔》:“我发现你 这个人真是实用主义,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谚语俗语第9句】:【求佛求一尊】看准了能起作用的人,集中力量求一个就 行。乱求人,反而效果不好。张恨水《金粉世家》:“求佛求 一尊,你这样子,还是请七爷多帮忙吧。”

【谚语俗语第10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谚)四海:指全国或天下。指普天下的人都亲如兄弟。 也作四海皆兄弟。 四海之内,皆为兄弟。 四海内,皆兄弟。

【谚语俗语第11句】:【唐人街】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一般都有“唐人街”,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侨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自称或被人称呼。这其中的来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近年来史志工作者经过查阅大量的史志典籍和族谱家乘找到了根据。现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原内地迁徙到闽越地区的唐襄军。而这些唐襄军及其后裔称自己为“唐人”。故此,这些海外华人称自己为“唐人”,而且还把华侨聚居区称为“唐人街”。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观,认为“唐虞三代”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被人们称道的一次太平盛世。有诗为证,毛泽东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历史上最早的明君贤王尧帝,就称之为“唐尧”。据史书记载,尧为古之圣王,初封陶,后封唐,世称“陶唐氏”,史称“唐尧”。尧禅让舜,舜禅让禹,被传为佳话,万民称颂。另有文字解释:唐者荡也,广也,大也。《玉篇》:“尧称唐者,荡荡首先至大之貌。”中国老百姓向来喜欢太平,也认为自己的祖国是一个“荡荡然”广博的国家,所以在海外的中国人,都喜欢把“唐人”意为“唐虞三代”传下来的子孙。这含义,和“华人”、“炎黄子孙”的意义相同。三是,与唐朝有关。唐代的中国国势强盛,名声很大。外国便有称中国为“唐”的习惯。《明史·真腊国传》中说:“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 座右铭“座右铭”指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那么,最早的座右铭是个什么样子呢?

【谚语俗语第12句】:【螳臂当车——万无一济】(歇)济:帮助,有益。指白白遭受损失,于事无补。

【谚语俗语第13句】:【路是人走的,钱是人挣的】释义:只要努力干,就可以办到。例句:“路是人走的,钱是人挣的;我不信我小子就没有能耐盖上三间房,买上二亩地。”

【谚语俗语第14句】:【马瘦毛长,人瘦面黄】(谚)马瘦了,没膘没肉,毛就显得长;人瘦了,营养不良,供血不足,脸色就枯黄。指人面色枯黄,不是饿态,就是病态。

【谚语俗语第15句】:【海枯石烂不变心】感情专一,永不变心,多指爱情。尤凤 伟《中国一九五七》:“只要两人真诚相爱,海枯石烂不变心, 终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的。”

【谚语俗语第16句】:【和稀泥】(惯)比喻无原则地调解纠纷或解决矛盾。 也作“抹稀泥”。

【谚语俗语第17句】:【丁是丁,卯是卯】(惯)丁:天干的第四位。卯:地支的第四位。丁卯不能混为一谈。一说丁卯谐工艺制作中的“钉铆”。钉,榫头;铆,铆眼儿。钉和铆的尺寸错了,器物便安装不成。形容对事认真,一丝不苟,毫不含糊。 也作“钉是钉,铆是铆”。

【谚语俗语第18句】:看人上菜碟——势利眼

【谚语俗语第19句】:【看不见,摸不着】(惯)形容事物不容易被掌握或控制。

【谚语俗语第20句】:【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下假神】跟好人学好,跟坏人学 坏。类似的:跟着猫虎学咬人/跟着讨饭的睡庙门/跟着黄 鼠狼学偷鸡。李准《龙马精神》:“要说也是,常言说:跟着好 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下假神。那刘翠香整天跟秀真跑得那 么近,还能对秀真说什么好话。”

【谚语俗语第21句】:【若无三冬霜雪侵,难有梅花放清香】见“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谚语俗语第22句】:天气连续降雨,妈妈从地里摘回来许多烂棉桃,妈妈叹气地说:“今年全完了,连投资都收不回来!”爸爸却说:“没关系,娶媳妇,孬好一辈儿;种庄稼,好坏一季儿。这季儿不行下季儿捞呗!”(河南·西华)

【谚语俗语第23句】:【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惯)指明知是圈套,却还是禁不住诱惑上了钩。

【谚语俗语第24句】:【牛不吃水强按头】(惯)比喻强迫别人做不愿做的事。 也作“牛不喝水强按头”。

【谚语俗语第25句】:【吃水不忘打井人】见“喝水的别忘了掏井的”。

【谚语俗语第26句】:磨道驴子断了套——空转一圈

【谚语俗语第27句】:姐姐在地里撒了红萝卜籽,谁知过了几天苗也没长出来苗。妈妈说:“红萝卜是七天三水,不出就毁。怕是没指望了。”(河南·偃师)

【谚语俗语第28句】:狼和狗比胸膛——狼心狗肺

【谚语俗语第29句】:【一柞不如四指近】(谚)柞(zha):手掌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间的距离。四指:大拇指之外的其他四个手指并排的宽度。一柞的距离,不如四指的近。比喻人际关系,远亲不如近亲,近亲又比不上亲骨肉。

【谚语俗语第30句】:【买卖成交一句话】(谚)凭着一句肯定的话,买卖就成交了。指做生意得讲信用。

【谚语俗语第31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奖励,只求不受处罚,能够平静 地生活。黄谷柳《虾球传》:“今后不管训练和作战,明哲保 身之道,全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八个大字。”

【谚语俗语第32句】:【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释义: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例句:对我这一代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你们年轻一代应该是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谚语俗语第33句】:【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谚)武术招数练得再多,也不如有一招是独到精熟的好。指练功不在招数多,而在有精到的绝招。

【谚语俗语第34句】:【富从升合起,贫从不算来】(谚)合:一升等于十合。富裕是从一升一合积攒起来的,贫穷往往是因为过日子不会精打细算。指日常生活一要积累,二要算计。

【谚语俗语第35句】:【让人家当枪使】被人利用来攻击别人。贾平凹《废都》: “你是他的朋友,你给他说,别让人当枪使,有三十年河东, 也有三十年河西。”

【谚语俗语第36句】:睁着眼睛跳黄河——走投无路

【谚语俗语第37句】:【一朝天子一朝臣】(谚)指每个皇帝即位,都要任用一批自己的心腹臣属。也指每个领导上任,都要任用自己的亲信。 也作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主子一个规。规:规矩。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将军一个令。

【谚语俗语第38句】:【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谓容易获得,便不被重视。清 代《十二楼》:“世上反目的夫妻,大半都是早婚易娶,内中没 有几个是艰难迟钝的。古语云:‘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 看。”’

【谚语俗语第39句】:【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谚)用心栽花,花反不成活;无意插柳,柳却长得树粗冠大。指人往往刻意要做好的事偏做不好,不经心的事反倒意外地成功。 也作“着意种花花不活,等闲插柳柳成荫”。

【谚语俗语第40句】:【好账算不折】(谚)折:亏损。好的账目,无论怎样算也不会走样。指真真实实、清清楚楚的账目,是不怕反复查核的。

【谚语俗语第41句】:【半桩小,吃过老】(谚)半桩小:尚未到成年的小伙子。老:老子,父亲的俗称。指半桩小子正在猛长身体,食量很大。

【谚语俗语第42句】:【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释义:不是我降伏你,就是你降伏我。例句: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谚语俗语第43句】:【上嘴片碰下嘴唇】(惯)形容人只会说。也形容要说的话非常容易、轻巧。 也作上嘴唇儿一碰下嘴唇儿。 上嘴唇往下嘴唇一碰。

【谚语俗语第44句】:【五音不全】“五音不全”形容人缺乏音乐天赋,唱歌不合律拍,常跑调。现在,歌曲演唱需要掌握七个音符,才能演唱出悦耳动听、千变万化的各种音调,我们熟知的音符有七个:1234567,何来五音不全呢?原来,七音符是乐谱中记录声音变化的符号,是从国外引进的。而五音的说法,则是中国古人的发明。自从人类发现声音存在差异,便开始探求其中的规律。早在先秦,人们正经提出了五音的说法,即宫、商、角、徵、羽。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认为五音对应五脏器,所以声音随之变化,如脾对应宫音,它的声音慢而缓;心对应徵音,其声雄壮明快。后来,古人又增加了两个音,即变徵、变宫两音。变徵是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变宫则是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

【谚语俗语第45句】:【眼里插棒槌】(惯)比喻使手段欺负人,让人承受不了。

【谚语俗语第46句】:【千里眼,顺风耳】比喻看得远,听得细,消息灵通。韩志 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媳妇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她 哪儿会知道!”

【谚语俗语第47句】:【拉长线儿】(惯)比喻作长远打算或安排。

【谚语俗语第48句】:写字不在行——出格

【谚语俗语第49句】:弟弟和我常常在一起打闹,惹得妈妈心烦意乱,她说:“你俩呀,是弯刀对着瓢切菜,瘸驴驮个破口袋,杏掺南瓜对色了。”(内蒙古·开鲁)

【谚语俗语第50句】:【惹祸招灾,问罪应该】(谚)指因行为不轨而惹下了祸,招来了灾,就应该受到法律的查处和制裁。

【谚语俗语第51句】: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风,我拿着门后的扁担去顶门。妈妈瞅了我一眼说:“扁担顶不得门,石头打不得人。”(湖北·英山)

【谚语俗语第52句】:【挤油水】(惯)比喻靠施加压力来得到好处或得到所需要的东西。

【谚语俗语第53句】:【长命债,长命还】(谚)指长期拖欠下的借款,只能慢慢地分期归还,不能立马还清。

【谚语俗语第54句】:爸爸和表叔聊天。爸爸说:“你身为农机局的局长,怎么还骑这么破的车子啊?”表叔说:“一家不知道一家,和尚不知道道家。筛子大眼儿多啊!”(河南·淮阳)

【谚语俗语第55句】:芸芸家的远房亲戚夸说和芸芸家的关系可近了,可芸芸却说:“哪有像他说的那么近乎,其实两家的关系是八竿子打不着边——远着呢!”(河南·温县)

【谚语俗语第56句】:【莫瞒天地莫瞒人,莫作瞒心与祸邻】(谚)做人不要欺瞒天地,欺瞒众人,更不要欺瞒自己的良心,以免招灾惹祸。 也作莫瞒天地莫瞒心,心不瞒人祸不侵。 莫瞒天地莫瞒心,心不瞒时祸不侵。

【谚语俗语第57句】:【冷处理】(惯)比喻事情发生后暂不解决,等有了合适的时机再作处理。

【谚语俗语第58句】:半云空上长草——破天荒

【谚语俗语第59句】:【行动有三分财气】(谚)指只要肯劳作,或多或少总会有几分报酬。

【谚语俗语第60句】:大年三十要账——催命鬼

【谚语俗语第61句】:大刀斩小鸡——小题大做

【谚语俗语第62句】:【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释义:比喻男女双方十分相配。例句:“拣一个日子,便好过门,这方是田庄小家礼数,有何不可。”正是:“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

【谚语俗语第63句】:【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释义:成家立业不容易,败落家业却容易。例句:先帝在世时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现今国贼当道,我们可不能消沉下去啊!

【谚语俗语第64句】:蛇吞象——不自量

【谚语俗语第65句】:头上长秃疮——顶坏;坏到顶了

【谚语俗语第66句】:【尚方宝剑】“尚方宝剑”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在中国传统戏曲当中常会看到手持尚方宝剑先斩后奏的情节。尚方宝剑何来那么大威力?所谓“尚方”,是官署名,汉代的尚方是少府属官,专门掌管供应制造皇帝所用器物。尚方剑本名斩马剑,很锋利,可以断马,是真正的宝剑。由于斩马剑藏于尚方,所以,俗称“尚方宝剑”。因尚方宝剑属于皇帝所用器物,代表皇权威仪,一旦赐给大臣持有,便代表皇上,拥有先斩后奏特权。所以,能得到尚方宝剑的,必是皇上信得过的近臣。京剧《遇皇后》、《打龙袍》之后包拯获尚方宝剑,在《铡美案》剧中,开铡陈世美之前,他有句唱腔“先打官司后上朝”,斩美之后再奏。

【谚语俗语第67句】:【年年有储存,荒年不慌人】(谚)指年年都储备粮食,纵然遇到灾荒年景,心也不慌。也指平时在钱财上有积存,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受制。

【谚语俗语第68句】:木头脑瓜挨了刀——不记疼

【谚语俗语第69句】:【少年夫妻老来伴】释义:指夫妻共同生活,能互相照顾。例句:生下个红头花色的崽娃来,他王家也不致断了香火子嗣。就是生不下崽娃,少年夫妻老来伴,寒冬腊月也有个暖被窝的……

【谚语俗语第70句】:八竿子搭不着的亲戚——远着哩

【谚语俗语第71句】:【无例不可兴,有例不可废】(谚)没有先例的,不可随便去做;有了先例的,不可随便废止。原指旧时衙门办案,以有无先例为依据;后泛指做事要遵循先例。 也作“无例不兴,有例不废”。

【谚语俗语第72句】:【刀子嘴,豆腐心】释义:比喻嘴硬心软。例每:村里人都知道,别看秀英姑娘说话厉害,心里却善良,都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

【谚语俗语第73句】:【裁衣不值缎子价】(谚)缎子:未裁剪的丝织品。指已经裁剪或缝成的新衣,不如未裁剪的缎子值钱。也泛指凡经改造的物品,都不及原物可贵。 也作“成衣不敌段儿价”。成衣:缝成的新衣。段儿:缎子。

【谚语俗语第74句】:【往脑袋上扣屎盆子】(惯)比喻栽赃、陷害。

【谚语俗语第75句】:【天涯何处无芳草】释义:天底下到处都有芳草。比喻到什么地方都一样生存。例句:其实我也是个傻瓜,天涯何处无芳草?只要有钱有势,金屋何患无娇藏?何必那样死心眼呵?

【谚语俗语第76句】:【开会马拉松,发言长而空】马拉松,原指长距离赛跑。借 指会议时间拖得太长,不解决实际问题。《人民日报》 (1991,12,29):“最近,江苏省南通市领导对开会发言实行 限时发言的新招,有效的整治了开会马拉松,发言长而空的 会风。”

【谚语俗语第77句】:拿着鹅蛋走冰路——特别小心

【谚语俗语第78句】:【斗大的字认不上两石】(惯)斗、石:都是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形容识字很少或不识字。 也作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升:容量单位,10升等于1斗。 斗大的字认不得几石。

【谚语俗语第79句】:【路是人踩出来的】(谚)指路是要人开创的。比喻人的前途,全靠自己奋力去创造。 也作路是人闯出来的。 路是人走出来的。

【谚语俗语第80句】:【求爷爷,告奶奶】爷爷奶奶难伺候。谓尽了最大的努力 求人家帮忙。相关的:求哥哥拜姐姐。王朔《青春无悔》: “昨天我好不容易搞了辆车,求爷爷告奶奶请了几个人去给 你搬家,你可好,连个招呼也不打。”

【谚语俗语第81句】:【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谚)取:谐“娶”,娶亲。隔河叫:随叫就到。旧指姑表兄妹或姐弟最易成亲。

【谚语俗语第82句】:姑娘嘴上长胡子——少见

【谚语俗语第83句】:【蚂蚁撼大树】(惯)撼:摇动。讽刺人不自量力。

【谚语俗语第84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反映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与日常 生活有关。类似的:梦是心头想。巴金《探索集》:“人们还 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话有时灵,有时又不灵。”

【谚语俗语第85句】:【十个儿子十个相】(谚)相:相貌,长相。一母所生的十个儿子,长相就有十个样。指人的相貌各自不同。

【谚语俗语第86句】:【头上有疮瞒不过剃头的】(谚)比喻任何事情无法瞒过知情人。

【谚语俗语第87句】:【老太婆擤鼻涕——把里攥】(歇)攥:握。本指成把攥在手里,转喻事情很有把握。

【谚语俗语第88句】:玻璃瓶里插蜡烛——心里亮;肚里明

【谚语俗语第89句】:湿水棉花——没法弹(谈)

【谚语俗语第90句】:【聋子放炮仗,散火听不见响,只见烟火散】借指散伙,结 束。清代《红楼梦》:“外头已经四更多了,依我说,老祖宗也 乏了,咱们也应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

【谚语俗语第91句】:【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谚)晚娘:继母。日头:太阳。云里的日头,看起来不红,但暴晒力很强;晚娘的拳头,看起来不重,但打起来很毒。指旧时继母对前妻的子女往往十分狠毒。 也作“云里的日头最毒,晚娘的拳头最狠”。

【谚语俗语第92句】:【不知哪块云彩有雨】(惯)1比喻不知道谁将有出息、有作为。2比喻情况暂时还不明朗。

【谚语俗语第93句】:【里三层外三层】(惯)1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非常多。2形容层次多,一层包着一层。

【谚语俗语第94句】:【三月里的桃花——红不了多久】(歇)本指桃花红不了多长时间,转指走红运的好日子不会长了。

【谚语俗语第95句】:邻居王叔叔见到虎子妈,告了虎子一状:“你家虎子今天骂我了。”虎子妈开玩笑说:“活该。做大不正,做小不尊。谁叫你常和他闹着玩呢?”(江苏·兴化)

【谚语俗语第96句】:放马后炮——有啥用

【谚语俗语第97句】:春苗得雨——正逢时

【谚语俗语第98句】:【房上的草——哪边刮风哪边倒】(歇)比喻人左右摇摆,哪边势力大就靠向哪边。 也作“风吹墙头草——东吹西倒,西吹东倒”。

【谚语俗语第99句】:打灯笼走铁路——见轨(鬼)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430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