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超经典民间俗语金典文案,句句都是人生忠告!

【歇后语第1句】:【 真金不怕火炼】谓经得起考验。西戎《纠纷》:“我说你们 呀,不要管人们说长道短的,只要把活儿做好,任务完成,摆 出成绩来,叫他们尽管说,真金不怕火炼,到那阵,叫他们想 挑毛病也没嘴说了!”

【歇后语第2句】:【 猫儿眼,时时变】猫眼随阳光强弱不断变化。借指情况 多变,难以捉摸。成语:变幻莫测。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 传》:“申耀宗是猫儿眼,看时候变。”

【歇后语第3句】:【草膘料力水精神】释义:吃草能使牲口长膘,吃料能使牲口增力,喝水能使牲口存精神。例句:如果黑夜喂不好,牲口就要受伤,一夜要喂五六次,我有的工夫一次接一次,直喂到天亮才算。这吃草料饮水还有讲究,常言说:“草膘料力水精神”。

【歇后语第4句】:衬衫上的第三个扣子——贴皮贴肉不贴心

【歇后语第5句】:【 打得落花流水】形容惨败。明代《好逑传》:“铁公子按捺 不下,便放开手,东一拳,西一脚,将众人打得落花流水。”

【歇后语第6句】:【 天机不可泄漏】天机,天的机密,深奥的道理。谓机密事 情不可告诉别人。鲁迅《准风月谈》:“然而预言的妙处,正 在似懂非懂之间,叫人在事情完全应验之后,方才恍然大 悟。这所谓天机不可泄漏也。”

【歇后语第7句】:【 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人太老实,不会说话。成语:寡 言少语。台湾琼瑶《几度夕阳红》:“他那个太太呀,和他正 相反.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问一句,答一句,别别扭扭, 不过很漂亮。”

【歇后语第8句】:【酒怕牛肉饭怕鱼】(谚)指最好的下酒菜是牛肉,最好的就饭菜是鱼肉。

【歇后语第9句】:【入火海,上刀山】见“上刀山,下火海”。

【歇后语第10句】:【放邪火】(惯)比喻造谣诬陷。 也作“放野火”。

【歇后语第11句】:【慧眼识英雄】有眼光,能识别人才。台湾琼瑶《窗外》: “不过他教书确实有一手,我们校长也算慧眼识英雄。”

【歇后语第12句】:【让人家当枪使】被人利用来攻击别人。贾平凹《废都》: “你是他的朋友,你给他说,别让人当枪使,有三十年河东, 也有三十年河西。”

【歇后语第13句】:表哥初中毕业,嫌自己家穷,想出外打工。舅母说:“人勤,穷不久;人懒,富不长。只要你脚踏实地地干,在哪都会过上好日子。”(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14句】:【对事不对人】针对事情讲道理,不是看人行事。台湾林 海音《春风》:“他们这场辩论,对事不对人,这句话只是脱口 而出罢了。”

【歇后语第15句】:【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释义:困难要靠自己解决,不能依赖别人。例句:你说得对,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要翻身得靠自己。

【歇后语第16句】:【疤瘌眼儿照镜子——自找难看】(歇)疤瘌眼儿:指眼皮上有疤的人。指人自找难堪,或自讨没趣。

【歇后语第17句】:【一只碗不晌,两只碗叮当】(谚)一只碗不会发出声音,两只碗碰撞才有响声。比喻人与人的争吵以至斗殴,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双方都负有责任。 也作“一只碗敲不响,两只碗响丁当”。

【歇后语第18句】:【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谚)覆坠:倾覆败落。燎:烧。 指基业的创建与成就,就像上天一样艰难;而覆亡与败落,却像燎毛一样容易。

【歇后语第19句】:舞台上的灯光一引人注目

【歇后语第20句】:小公鸡站大梁——冠(官)不大,架子不小

【歇后语第21句】:棺材里打铳——吓死人

【歇后语第22句】:【走了和尚丢了庙】(惯)比喻两头落空。

【歇后语第23句】:【松花蛋】松花蛋是大众美食,俗称皮蛋,切开以后,蛋清像松香一样晶莹剔透。关于它的起源,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江南三江口河埠头住有夫妻二人,男人姓厉。夫妻二人都年过半百,靠摆茶摊过日子。他们家养有两只母鸭,鸭子一天下俩蛋,非常准时。可是好景不长,鸭蛋竟然拾不到了,夫妻俩十分烦闷。十几天以后,他们收拾茶具,还像往常一样,把剩茶倒入屋外的桑树灰堆里。忽然看见灰里露出了圆滚滚的东西来,拾起一看,正是他们要找的鸭蛋。原来,鸭子把蛋下到桑树灰里了。可是这鸭蛋在桑树灰里埋了这么些天,又天天浇剩茶叶,是否已经坏了呢?他们磕开一个蛋,只见蛋清已经变成黄褐色,像水晶一样,蛋黄也变成绿莹莹的实心蛋。一尝,这蛋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这就是最初的松花蛋。以后加工制作的松花蛋也离不开最初的原理。

【歇后语第24句】:铁匠炉里的料,庵堂寺庙的钟——不是挨打就是挨敲

【歇后语第25句】:【打蛇打七寸】(谚)七寸:蛇的要害处,在蛇的头之下,腹之上。打蛇必须打在它的致命部位——七寸上。比喻打击敌人,要击中他的要害。也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

【歇后语第26句】:【老佛爷】现在,清代的影视剧泛滥,将慈禧太后称为“老佛爷”,误导大家一提到“老佛爷”就认为是慈禧太后。其实,“老佛爷”并不是慈禧太后所独有的,甚至不应她所有,是她强加于自己的。 “老佛爷”源于清初。清朝是由满族(先初称为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女真族首领被称为“满柱”,“满柱”是佛爷“曼珠”的转音,是佛爷吉祥的意思。以后代代相传,清朝建立后,将满语的“满柱”译为汉语的“佛爷”,于是“佛爷”就成了皇帝的特称。慈禧太后虽独断朝政,但她没有做过女皇,何来“老佛爷”之称。慈禧太后为什么被称为“老佛爷”呢?其中有一个故事。光绪初年,慈禧为了再度垂帘听政,使用种种手段为自己大造声势。心腹太监李莲英明白主子的心意,令人依照慈禧的模样在万寿寺大雄宝殿后面新建了一座观世音像,接着向太后谎称万寿寺大雄宝殿有双佛显光。慈禧去之后发现大雄宝殿还是原来的三世佛,勃然大怒。李莲英请太后到后殿御览,慈禧转到三世佛后,果然看到一尊观世音像,李莲英大喊“老佛爷到”,在场的大臣们立刻跪下高呼“恭迎老佛爷。”慈禧太后故作不解地问道是哪个老佛爷啊,大臣们立刻回答道:“就是太后您老佛爷啊!”“您就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请您再度垂帘听政,解救万民。”这一席话让慈禧太后心花怒放,很快“太后老佛爷”之称就举国上下无人不知了。慈禧太后强奸民意称她“老佛爷”,给中国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歇后语第27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谚)早早来等候着,不如恰巧碰上。指好的机遇,远比下苦功夫等待见效果。 也常作凑巧得到好处的诙谐语。 也作来得早不如赶得巧。 来早了不如碰巧了。

【歇后语第28句】:【毒蛇黄鳝分不清】释义:黄鳝:鳝鱼,像蛇而无鳞。比喻分不清真假好坏。例句:武斌呀!你可不能毒蛇黄鳝分不清,好人坏人辨不明呀!你要看看清,想想明,不要把敌人的砒霜当冰糖吃,受骗上当啊!

【歇后语第29句】:【 金子还是金子】质量高,性质不变。相关的:金子碎了分 量在/金银不怕碎。艾煊《碧螺春汛》:“不管怎么严格的检 验,金子总归还是金子。”

【歇后语第30句】:【缸里点灯里头亮】里面的情况,不为外人所知。或说:缸 里点灯外边黑。浩然《艳阳天》:“人家主人专意要这样。人 家不图驴粪球子外面光,图的是缸里点灯里头亮。荞麦面 的肉包子,别看皮黑,一兜肉!”

【歇后语第31句】:东街的皮五好吃懒做,整天东游西逛,喜欢说大话。他见左邻右舍陆续地建起了楼房,就对朋友夸口说:“我也要建楼房了。”这句话正好被他老婆听见了。他老婆白了他一眼说:“家有黄金外有秤,左右邻居天天称。你有多少别人还能不知道?可别再夸口说大话了。”(江苏·南莫)

【歇后语第32句】:抬棺材上阵——拼命

【歇后语第33句】:沙雁群里的头雁——警惕性高

【歇后语第34句】:老太婆喂公鸡——不捡蛋(不简单)

【歇后语第35句】:【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谚)宁愿作为美玉被击得粉碎,也不作为瓦片而被保护得完好。比喻有气节的人,宁可忠贞而死,绝不苟且偷生。 也作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宁甘玉碎,必不瓦全。

【歇后语第36句】:【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谚)有的人有钱却不会合理消费;有的人会享受会消费,但却手里无钱。指人在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与不如意。

【歇后语第37句】:橄榄涩嘴有回味——先苦后甜

【歇后语第38句】:【让礼一寸,得礼一尺】(谚)对别人有一寸的礼让,就会得到别人十倍的回报。指待人处事,你能尊重人,人自然会尊重你,而且是更加尊重。

【歇后语第39句】:一次,我向妈妈说:“妈妈,吃完饭再写作业也不迟。”妈妈不高兴地说:“后插一日秧,晚收十天谷。”我一听,就乖乖地去写作业了。(河南·洛阳)

【歇后语第40句】:【驴唇不对马嘴】释义:比喻答非所问。说话离题或事物两方面不符合。例句:“咱两人是驴唇不对马嘴,你说了半天把我也说糊涂了,……”

【歇后语第41句】:暖水瓶爆裂——丧胆

【歇后语第42句】:【豆腐嘴,刀子心】(惯)指嘴上说得绵软动听,内心却十分狠毒。

【歇后语第43句】:星期天,表姐上街去,我让她帮我买枝钢笔回来。可她买回来后,我觉得不好看。表姐不高兴地说:“为好不得好,颠转来被狗咬。”(四川·安岳)

【歇后语第44句】:【三明治】“三明治”是“进口”货,它来自英国,意思是“夹肉面包”,它是以人命名的食品。 “三明治”原来是大不列颠王国侯爵的封号,三明治侯爵的第四代约翰·蒙泰古是一个喜爱玩纸牌的贵族老爷,他一天到晚沉湎于纸牌之中,玩得废寝忘食。有一天,已到了吃饭时间,他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好牌,就吩咐仆人把餐桌上的肉、香肠和面包片拿来,随手将肉和香肠夹在两片面包之间,一边吃一边玩纸牌。以后,这种用两片面包夹肉或香肠的吃法就流传开了,并以这位爵爷的封号来命名它。

【歇后语第45句】:地板擦子刷地——拖拖拉拉

【歇后语第46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青山,就能长出树木。 意为保住根本就好办。类似的:留下葫芦子,哪怕没水瓢? 张贤亮《河的子孙》:“好汉不吃眼前亏,你越编得大越好,反 正脱过了挨打就行了。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

【歇后语第47句】:【牙齿捉对儿厮打】(惯)形容受冻或极度恐惧时哆嗦得上下牙相叩的样子。

【歇后语第48句】:【狼心兔子胆】(惯)比喻心肠狠毒,胆子却很小。

【歇后语第49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惯)1形容诗文富于变化,跌宕起伏有气势。2比喻问题层出不穷,一个尚未解决,另一个又出来了。 也作一波未了,一波已起。 一浪未平,又起一浪。

【歇后语第50句】:【黄瓜菜都凉了】释义:黄瓜菜本来就是凉的,这是一种诙谐的说法。比喻什么都晚了。例句:刘三儿傲慢地挺起胸脯:“要指望着你们两个找葫芦,黄瓜菜都凉了。”

【歇后语第51句】:壁角里使䦆头——挖墙脚(角)

【歇后语第52句】:【猴子装人,忘了自己长尾巴】释义:比喻伪装有破绽,露了马脚。例句:“茶三钱,他猴子装入,忘了自己长尾巴!”沙木龙机敏地断定:“前次化装成山野傈僳汉子,这回又打扮得像个城里的阔佬,可那刀削脸,深眼窝,鹰钩鼻子,他永远也改不了!”

【歇后语第53句】:【木匠戴枷——自作自受】(歇)枷:旧时套在犯人脖子上的一种刑具,用木料制成。木匠做了枷,又戴在自己脖子上。指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受后果。 也作“木匠戴大枷——自作自受”。

【歇后语第54句】:【小白脸】“小白脸”专指肤白貌美的年轻男子。 “小白脸”源自三国时期的何晏。三国时期,魏国有个美男子叫何晏,皮肤白皙。魏明帝怀疑何晏如此白皙是不是搽了粉,就想验证一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魏明帝请何晏吃了一顿饭。他给何晏上了一碗热汤面,何晏吃得汗流满面,不断地用袖子擦拭汗水,擦过之后,脸色反而显得更加洁白。魏明帝这才相信何晏确实是天生的白皙皮肤。后人就把何晏称为“粉郎”,意思是抹粉的郎君,用现在的话就是“小白脸”。宋代柳永有一首词:“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就是典出三国何晏。久而久之,“粉郎”就成了“小白脸”。

【歇后语第55句】:犬守夜,鸡司晨——各尽其能

【歇后语第56句】:【跟着指挥棒转】交通警察用指挥棒指示车辆行驶方向。 引申为:盲目听从,绝对服从。成语:亦步亦趋。尤凤伟《中 国一九五七》:“我又横下一条心,决心不跟着他们的指挥棒 转。”

【歇后语第57句】:太平洋里洗脚——浩浩荡荡

【歇后语第58句】:绑倒的肥猪——只等死

【歇后语第59句】:算盘掖在裤腰上——肚里净打小九九

【歇后语第60句】:【重打锣鼓另开戏】释义:重新敲起锣鼓,从头另开演一场戏。比喻从头再干或另作新的打算。例句:人们的劲头又来了,又好像头年,萧队长找着一百二十多个贫雇中农男女,愿意重打锣鼓另开戏。

【歇后语第61句】:小明常因回家晚而受妈妈批评,这回他又回家晚了。妈妈说:“说你多少遍了,就是记不住,牛教三遍也知道走犁沟了。”(四川·渠县)

【歇后语第62句】:【仓廒府库,抹着便富】(谚)廒:存粮的大仓库。只要接触粮仓、银库,就一定会富起来。旧指凡管理粮仓、银库的,就没有不从中谋取财物的。

【歇后语第63句】:村上的二叔赌输了钱,回家拿儿子小刚撒气,气得二婶直骂他:“刨不到冬瓜刨瓠子.抓不到黄鳝捶田埂,你还是别再赌钱了,好好干活就会有好日子的!”(江苏·海门)

【歇后语第64句】:【人不保心,木不保寸】(谚)人不能担保谁的心都是好的,树也不能担保它寸寸都是好木材。指人心隔肚皮,最难猜测。

【歇后语第65句】:吃了蒙汗药——动弹不得

【歇后语第66句】:多喊的猫儿——抓不住老鼠

【歇后语第67句】:【 扔到咸菜缸里】谓泡着,闲(咸)着,指拖延,耗费时日。 西戎《灯心绒》:“什么事要叫你操心办,那算是扔到咸菜缸 里了,慢慢等着吧!”

【歇后语第68句】:捉蚂蚱喂老虎——难饱

【歇后语第69句】:【撞大运】(惯)比喻抱着侥幸心理去碰好运气。也比喻走运。

【歇后语第70句】:牛皮灯笼——肚里明;里头亮;心里亮

【歇后语第71句】:咬破饺子皮——露了馅

【歇后语第72句】:【瘦骆驼强似象】释义:比喻富贵人家即使衰败了,也比一般人家有钱有势。也比喻某种势力虽已衰落下来,但也不能小看。例句:常言道:“瘦骆驼强似象。”桂员外今日虽然颠沛,还有些余房剩产,变卖得金银若干。

【歇后语第73句】:【顺得姑来逆嫂意】两面作难。相关的:起早了得罪丈夫, 起晚了得罪公婆。成语:左右为难。陆地《瀑布》:“一个人 为大众办事,总难免有人说好有人说坏。顺得姑来失嫂意, 媳妇是不好当的。”

【歇后语第74句】:【穷汉妻,半张犁】(谚)穷汉的妻子,干起活来要顶半张牛拉的犁。 指旧时穷人的妻子要干很重的劳力活,生活负担十分大。

【歇后语第75句】:小鼎锅想炖牛头——胃口太大

【歇后语第76句】:【麻秆打狼,两头害怕】谓对立双方均有顾虑。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我挨了几下子打没有什么,咱们是麻秆 打狼,两头害怕,他们打了我,没有占住理。”

【歇后语第77句】:【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谚)所以:用来。形:形貌。明镜用来鉴照自己的容颜,往事用来鉴察当前的事理。指借镜是为了察己,借古是为了察今。 也作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明鉴可以照形,古事可以知今。

【歇后语第78句】:黄鼠狼拜月亮——装神弄鬼

【歇后语第79句】:裱褙店里的钩虫——嚼别人的画(话)

【歇后语第80句】:【关公门前耍大刀】关公为武将。谓在行家面前卖弄。类 似的:鲁班门前弄大斧。成语:自不量力。陆文夫《围墙》: “那技术员慎重对待,步步不离;在设计所的门前砌围墙,等 于在关老爷面前耍大刀,没有两下子是不行的。”

【歇后语第81句】:哥哥就要当兵走了,妈妈包饺子为他送行,说是“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走遍天下事好办”。(河南·宝丰)

【歇后语第82句】:【人愁不要喜悦】(谚)指人在窘困愁苦之中,和高兴的事就格格不入。

【歇后语第83句】:【怀里揣着兔子】(惯)形容心里害怕、慌乱。

【歇后语第84句】:【一人做事一人当】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应该负责,牵扯不 到别人。清代《红楼梦》:“我只恨他为什么这么胆小,一身 作事一身当,为什么逃了呢?”

【歇后语第85句】:【—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形容极静。成语:万籁无声。 古华《前面才是夔门》:“这时屋子里静极了,真是掉一根针 到地上也可以听到声音。”

【歇后语第86句】:【身无挂体衣,家无隔宿粮】(惯)形容缺衣少食,十分困难。

【歇后语第87句】:妈妈一边在棚子里撮煤一边说:“煤堆底子的煤还真不少呢!”爸爸说:“那是,散堆破垛,底子出货。”(黑龙江·哈尔滨)

【歇后语第88句】:老师刚一进教室,就有人告状。老师才让这位同学坐下,又有同学站了起来。老师风趣地说:“你们真是按不下的葫芦瓢。”(河北·行唐)

【歇后语第89句】:【笑掉大牙】(惯)指遇到或听到可笑的事,笑得非常厉害。也指令人耻笑至极。 也作笑掉门牙。 笑掉了牙齿。

【歇后语第90句】:【扎筏子】(惯)扎:捆,束。比喻拿别人当出气筒,发泄怨气,震慑众人。 也作“作筏子”。

【歇后语第91句】:【触霉头】(惯)指倒霉,遇上令人不快的事。

【歇后语第92句】:【锯开大口儿】敞开口,不加限制。浩然《艳阳天》:“我是 不见兔子不撒鹰;没个底码儿在手里,我就是找着李乡长, 也不能锯开大口儿呀!”

【歇后语第93句】:【扯顺风旗】(惯)顺风旗:指船帆。 顺着风向扬起船帆。1比喻占有好条件,有某种优势,能占上风。2比喻顺着权势者的心意说话办事。 也作“打顺风旗”。

【歇后语第94句】:【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谚)规矩:圆规和曲尺,木工画圆形和画方形的工具。指木工不凭借圆规和曲尺,就画不好圆形和方形。比喻为人做事,没有法规的制约,就难入正轨。 也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歇后语第95句】:刨嘴吃刨花——没个饱

【歇后语第96句】:两条腿穿到一个裤筒里——蹬打不开

【歇后语第97句】:【塘怕渗漏,人怕引诱】(谚)池塘要是渗水漏水,就会干涸;人要是被引向邪路,就会毁了一生前程。 指年轻人最怕受到邪恶的诱惑。

【歇后语第98句】:【泥人不改土性】(谚)比喻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歇后语第99句】:邻居占了我家的地盘,爸爸要去评理。大姑劝道:“算了吧,家有千尺码,外有百杆秤,大伙儿心里都有数,咱也别再不依不饶的了!”(四川·成都)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477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